《王九峰醫案(二)》~ 下卷 (4)

回本書目錄

下卷 (4)

1. 咽喉

肺氣鬱而音不開,會厭作梗,喉痛食難,肺胃乾槁,陰不上承。舌苔乾白,心境不暢,鬱結化火,老年所忌。

蘇子杏仁桔梗牛蒡孩兒參茯苓橘餅,淡乾菜,雞子

恙源前方已著。喉疼會厭作干,湯水不下,藥難為力。

前方去蘇子,杏仁,雞子清,橘餅,加豬膚,桃肉,膩粉團

陰損於陽,液化為痰,精不化氣,氣不生陰,金水交傷,脈來細數,臟陰津液俱耗。無陽則陰不生,無陰則陽不化。陰耗陽竭,飲食入於陰,長氣於陽,喉疼音啞,咳嗽痰多,腎水不升,肺陰不降,陽氣不斂,陰氣不收,生氣傷殘。

陳米團,豬膚,黨參熟地甘草陳皮,桔梗,天花粉,象貝母

三年前蒂丁下垂,愈後喉痛不能食鹽,不耐煩勞,脈來虛數,心、肝、腎三陰皆虧。厥陰循咽,少陰澆喉,濕熱痰火,鬱而不達。擬清上實下,久防喉痛。

孩兒參,南沙參北沙參,生地,白芍,茯苓,桔梗,蘇梗,大力子,甘草

小產多次,喉腫潰爛不疼,蒂丁爛去半邊,醫治未痊。去歲小產後,咳嗽纏綿,耳底疼痛,行生白顆,食入作噫。厥陰循咽,少陰繞喉,火毒內郁,金水兩傷。

孩兒參,綠豆花野菊花,桔梗,川貝,丹皮,黑豆皮,水中金(即童便)

咳嗽大減,唯覺痰多,蒂丁之爛,不能完固,火毒內郁,行經腹痛,氣血不調,慮難奏捷,以膏代煎,徐徐調治。

孩兒參,生地,甘草,桔梗,川柏,玉竹,歸身,黑豆皮,白芍,綠豆皮,野菊花根,上藥熬膏,少加芝麻油膠。每早開水服五錢。

2. 中風

風濕夾痰,擾犯陽明之絡,外風鼓動內風,口開左歪,左腮無力,語言蹇澀,謹防類中。

秦艽獨活,鉤鉤,茯苓橘紅,殭蠶,甘草,蒺藜

頃接恙源,敬稔老太太服童便藕汁,血止四日,近日痰多,不易吐出,肋痛如故,氣壅脹閉。今午後醒來,語言蹇澀,口角流涎、目睛癡呆,咳嗽喉痛。此肝陽化風,痰火上擾,氣不升降,似有類中之象。老人無可暫停,以二陳湯加減。

半夏,橘紅,茯苓,甘草,麥冬,竹茹

邪風鼓動肝風,擾動陽明,口歪眼喎,視聽不明,言語不清,食入流涎,眼喎流淚,小便黃赤,內火招風,陰不化陽,類中風也。

羚羊角,鉤鉤,蒺藜,甘菊薄荷,半夏,橘紅,茯苓

邪風鼓動肝熱,服和肝化痰之劑,諸證漸退,以丸代煎,徐徐調治。

原方加於術,神麯,防風桑葉,芝麻,紅糖為丸

經行腹痛之後,兩脅少腹作脹,口開左歪,肝脾郁濕,化熱生風,擾犯陽明

胡麻,秦艽,蒺藜,殭蠶,羚羊,橘紅,半夏,茯苓,鉤鉤,獨活,當歸,甘草

服藥四劑,口歪未正,陽明未和,風濕未化,心中懊憹,難以名狀。防類中風。

前方去秦艽、獨活,加玉竹,芝麻

類中於右,三陽發病,神煩言蹇,肢搐口歪,氣衝呃逆。外風勾動內風,濕痰上攻清竅,脈來大小不均。年近古稀,風燭堪慮。

鉤鉤,橘紅,茯苓,遠志竹瀝枳實白芍,甘草

勢雖平寧,神識暝昧。議加洋參、當歸、薑汁。

頃接吳甥持來嚴兄之信:等人親家,於十四日晚,因濯足致右手右腿不能伸舒,小便甚多,舌強言蹇。右手足雖屬三陽,腎不養肝,虛風上冒,母令子虛,王五所用之方尚妥。余見字即欲來圩看視,奈因十二日夜,偶然肝氣痛,失血數口,精神不振,稍遲數日,當買棹渡江診視,再造丸斷不可服。今擬一方,囑其安心靜養,自有神明庇佑。

克昌王五諸門生,稟筆請安。

蒺藜,秦艽,鉤鉤,歸身,茯神,半夏,橘紅,甘草

神識稍清,諸恙稍減。唯舌中紅燥,陰分大虧,議加洋參、麥冬。

類中四朝,偏枯於右,服藥以來,神清語正,諸恙減退,尤當靜養,不致痰火上升為吉。議宗前法加減,候酌。

法半夏,薄橘紅,茯神,甘草,歸身,白芍,西洋參,麥冬,白蒺藜,秦艽,鉤鉤

昨煩心過度,夜又錯語,痰火上冒,速宜靜養。原方加遠志、薑汁、竹瀝。

類中偏枯,已延六朝,神情寐安,言尚蹇澀,舌苔尚膩,腑氣未通,濕痰未化,寧神靜養。

半夏,橘紅,遠志,茯神,當歸,夜交藤,洋參,麥冬,炙草,蒺藜,秦艽,竹茹

右手稍能舉動,自屬效機。原方議加通暢陽明。加生穀芽三錢。

類中於右七朝,扶正化痰,通調氣分,神識雖清,舌竅未靈,仍有錯語,舌黃未化,大便未行,腑氣未通,陽明未暢,濕熱痰滯,隨心火肝陽上升,年近七旬,二氣已衰,膩補從緩。

洋參,橘紅,半夏,遠志,麥冬,茯神,蒺藜,秦艽,竹茹,枳實,穀芽,甘草

恙勢雖退,惟大便未行,佐以潤之。前方加生首烏、黑芝麻、向日嫩桑頭。

類中偏枯,行經十二日,扶正育陰,息肝風,化痰火,雖臻效機。舌苔漸消,大便未行,腑氣未通。穀雨節令,前三後四,尤當靜養,議以原方加減。

洋參,石斛,麥冬,梨汁,甘草,當歸,茯苓神,半夏,橘紅,遠志,蒺藜,枳實,穀芽,炒竹茹

服藥之後,寐安神寧。原方加柏子仁、夜交藤、生地

類中十六朝。滋肝息風,清火化痰,雖日有效機,神識尚未清明,手肢動甚,大便未通,腑氣未和,臟氣未協。原方加減。

當歸,蒺藜,茯神,丹參,洋參,半夏,橘紅,遠志,生地,天麥冬,竹茹,枳實,生熟穀芽

類中念五日,壯水滋肝,息風化痰清火,佐以益氣潤腸,更衣已行數次。腑氣漸通,臟陰漸和,手足漸動,精神漸起。立夏節令在邇,不致變更乃吉。

半夏,橘紅,遠志,茯神,當歸,杞子,生地,麥冬,甘草,桑枝

年逾六旬,二氣就衰,陰陽並損,將息失宜,心火暴甚,四肢麻木,牙緊口強,時許方定,愈後復發。心腎兩虧,肝虛生風,已成類中。養心脾,和肝胃。黑歸脾去阿膠,加花粉蒺藜、雞子清。

曲運神機,勞傷乎心,心勞腎耗,水不涵木,肝陽內擾,奔走風塵,有勞無逸,內風化火,火動痰升,上衝多汗,精神昏憒,恍惚不寧,語言錯亂,類中之象。今口角歪斜,精神清爽,脈象弦滑,惟宜靜養為妙。

西洋參,麥冬,鮮生地,煅牡蠣,朱茯神,柏子仁,鉤藤,姜半夏,城頭菊,薄橘紅

心脈系舌本,脾脈絡舌本,少陰循喉嚨,挾舌本。心脾郁濕,生風生痰,舌破流涎,類中風也。

鉤鉤,蒺藜,防風,殭蠶,麥冬,半夏,橘紅,竹茹,茯苓

復診加枳實、羚羊。

卒然暈倒,手足厥逆,六脈皆伏,而氣口猶是。此因飲食填塞胸中,胃氣不行,陰陽阻隔,升降不通,類中風而非真中風也。先宜鹽湯探吐,再服煎方。

白茅朮,厚朴,製半夏,藿梗,蔻仁,廣皮,生薑,神麯,炙草

右半偏枯,已延二月,邇時雖可言語,吐字音未能清爽,手足未能運動,脈象左部細弦,右部氣口脈虛濡,關部沉滑。《經》謂三陽之病發於右,右屬痰與氣虛。肝腎之陰亦損,而絡中痰濕未能盡淨,當從氣血兩培,兼化痰利節之法。

生地,當歸,黨參,懷山藥,料豆,法半夏,獨活,遠志,紅棗,川斷,甜瓜子,寄生,柏子仁

一水以濟五火,腎是也。腎水不足,不能養肝火,風陽鼓動,心火隨之,以致心胸不安,頭眩肢麻,膚腠刺痛,腹肋氣喘作脹。脈來左部弦數,右部兼滑,風陽不降,夾有濕痰,延防類中。當滋水柔肝,兼養心脾,以化痰濕。

蛤粉炒生地,北沙參,當歸,茯神,夜合花,沙苑,蒺藜,牡蠣,柏子仁,澤瀉,廣皮,金橘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