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保命歌括》~ 卷之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1)

1. 腳氣

腳氣古人名厥緩,發時其症類傷寒,

病原所受須憑脈,入腎攻心治較難。

古無腳氣之說,內經名厥,兩漢間名緩風,宋齊之間謂之腳氣。或云病生於脾。《內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蓋脾主四肢,足居於下而多受其濕,濕鬱成熱,熱濕相搏,其病作矣。或云病生腎。《難經》曰: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腎司於下,腳者,腎之外候也。

夫人為嗜欲所戕,若不自覺,腎氣內虛,水濕外侵,不為腳氣者,鮮矣!然婦人亦病腳氣者,必因血海虛弱,七情傷損,遂成斯疾。今婦人病此者多,則知婦人以血海虛得之,與男子腎虛類矣。男女用藥固無異,但兼以治憂恚藥,無不效也。曰脾曰腎雖不同,其生於濕則一也。

愚謂病生於外者,則從足少陰、太陽經,以辛溫發散之;病生於內者,則從足太陰、陽明經,以苦溫寒疏通之。

腳氣之發,先從氣衝穴隱核痛起,及兩足脛紅腫,或壯熱頭痛,或身體拘急,或百節痠疼,或小腹不仁,以致胸滿喘息,煩悶怔忡,昏瞶譫妄,大渴引飲,嘔噦痰涎,見食即吐,大小便閉澀,皆其候也。其惡寒發熱,狀類傷寒,但卒然腳氣為異耳。或一旬,或半年復作如故,漸漸而致於足脛微腫,大如瓜瓠者,成痼疾矣。

其脈弦者風,濡弱者濕,洪數者熱,遲澀者寒,微滑者虛,堅牢者實;結則因氣,散則因憂,緊則因怒,細則因悲。大抵因於四氣者兼浮,因於七情者兼沉,不可不知。

其症自汗,走注,為風勝;無汗,攣急掣痛,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熱瞀為暑勝。四氣兼中者,但推其多者為勝,分其表裡以施治也。

腳氣入心,則恍惚謬妄,嘔吐,食不入,眠臥不安。左寸脈乍大乍小,或乍有乍無者,死。

入腎則腰腳重,小便不通,呻吟,目與額皆黑,氣上衝胸而喘。左尺絕者,死。

得病須分南北方,六經治例各推詳,

不宜用補並淋洗,疏導無如刺灸良。

孫真人云: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跣足、當風取涼,皆成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熱之氣蒸入經絡,疾發必熱而四肢痠疼煩悶;若冬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冷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肢酷冷轉筋。世有勤工力學之士,久坐久立於濕地,冷氣乘入經絡,不覺成病也。

若欲使之不成病者,初覺則灸所覺處二三十壯則愈,不復發矣。

夏月得之者,宜服東垣當歸拈痛湯健步丸

冬月得之者,宜服生料五積散木瓜安腎丸

勤工力學之士得之者,分冷熱二症,不出上四方也。

南方卑濕霧露所聚之地,其民腠理疏,陽氣不能外固,因而履之,則清濕襲虛,病起於下。此由氣血衰竭,受清濕之邪氣,與血並行於膚腠,邪氣盛,正氣少,故血氣混,混則痹,痹則虛弱,故令痹弱也,名曰腳氣。治之多以灸焫為佳,以導引濕氣外出,及飲醪醴以通經散邪,所制之方,寒藥少,熱藥多,用麻黃、川烏、薑、附之屬。經云:「濕淫於內,以苦發之。

」麻黃苦溫,發之者也;川烏辛熱,走而不能守,通行經絡;薑、附辛甘大熱,助陽退陰,亦散清濕之邪。病之初起宜發散之,如越婢湯、金匱烏頭湯之類。以灸焫者,即上所謂初覺則灸所覺處二三十壯者是也;飲以醪醴者,青囊秘傳藥酒方,病愈住服。

又江東嶺南,春夏之交,山川蒸菀,風濕毒氣為甚,足或感之,遂成瘴毒腳氣。其候則腳先屈弱,漸至痹疼,脛微腫,小腹不仁,頭痛煩心痰壅逆,晡作寒熱,便溲不通,甚者攻心而勢迫,治之誠不可緩。

病之初起,先服加味敗毒散以解之,後服丹溪紫蘇飲,以盡其餘毒。

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風寒水冽,其俗飲潼酪而肉食。凡飲潼酪者,以飲多速飲為能。經云:因而大飲則氣逆。又云:食入於陰,長氣於陽。今乃反行陰道,是為逆也。夫乳酪醇酒濕熱之物,飲之屬也,加以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呴,故下注於足脛,積久而成腫滿疼痛,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

經云: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也。況潼酪醇酒之濕熱甚於谷者乎!治法宜以蒼朮白朮之類治其濕,知母黃柏、條芩之類去其熱,當歸、芍藥、地黃之類調其血,木香檳榔之類行其氣,羌活獨活利關節而散風濕,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類引藥下行,以消腫去濕也。

經云:濕淫所勝,治以苦溫為君;以苦辛發之,透關節勝濕為佐;以苦寒泄之,流濕清熱為臣。故東垣本此立當歸拈痛湯方,以治濕熱之病,其效捷於影響也。

病之初起,宜先服東垣導滯以導之,後用當歸拈痛湯以徹其邪。病根除,腫退,則住服。

如飲食太過,濕熱下流之病,南方之人尤多,治如前法。

南北二方症治,其法詳盡,又審足之三陰三陽是何經絡所起,以引用藥為主治,復審四氣中何氣客之,治以佐使之藥。四氣者,風寒暑濕也。

如四氣流注於足太陽經,宜服麻黃左經湯,刺崑崙。

如四氣流注於足少陽經,宜服半夏左經湯,刺陽陵泉。

如四氣流注於足陽明經,宜服大黃左經湯,刺上、下巨虛。

如四氣流注於足三陽,宜服大料神秘左經湯,刺絕骨,又加味敗毒散

古無足三陰方,今竊取其意以補之,亦大料神秘左經湯中變法治也。

如四氣流注於足太陰經,宜服桂枝左經湯,刺公孫。

如四氣流注於足少陰經,宜服附子左經湯,灸湧泉穴。

如四氣流注於足厥陰經,宜服羌活左經湯,刺曲泉。

如四氣流注於足三陰經,宜服換腿丸,灸三陰交。

《活人書》云: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洗渫者,皆醫之大禁也。蓋腳之治法,以疏利毒氣為先,蓋慮乎氣實而死矣。所謂疏利者,或病自外生,如四氣之流注,則發散以疏利之,使毒氣之從汗解也;或病自內生者,如飲食之流注,則攻下以疏利之,使毒氣之從內解也;或表裡之邪俱盛者,則發表攻裡以雙解之。所謂法無一定,應變而施也。

腳氣之疾,自古皆尚疏下,為痰壅故也。然不可太過,太過則損傷脾胃,使營運之氣不能上行,反下注為腳氣也;又不可不及,不及則使氣壅不得消散,留而成痼也。

熏薰洗之法,實有發散之意。謂不可者,乃因外感濕氣乘虛襲入為腫痛者發也,非為內受濕氣注下腫痛而言也。蓋濕氣不能外達,宜淋藥開導,泄去其邪也。古方洗藥用:

導氣除濕湯

用:

威靈仙防風荊芥地骨皮,歸尾,升麻,芍藥,蒴藋(等分)

煎水,熱淋洗,無時。

又方

杉木橘葉不拘多少,煎水洗之,神效。

又方

防風、荊芥、金銀花車前草豬蹄殼、桃柳枝透骨草各一兩,煎湯先熏後洗,兼服五積散,以治寒濕腳氣,累效。

又方

治腳氣衝心用礬石,以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

《針經》云:有道以來,有道以去,治之多以針灸為佳,以導引濕氣外出也。夫腳氣實為壅疾,氣滯血聚,紅腫疼痛,宜用砭石去其惡血,以泄其氣,然後以藥治之,或用三稜針刺其足六經之穴以泄之,或用三稜燒紅,於初起之核上刺,去惡血甚良。灸法見上。

苦樂之人受病時,女人腳氣似男兒,

不思早治能調理,腫大如瓜行步遲。

腳氣生於濕也,有風濕,有寒濕,有熱濕。富家貴族治合異乎貧窮者,苦樂之分也。貧賤之人,沖冒四氣而得之者,病多外感,宜從左經湯、五積散之類治之。富貴之人饜足酒肉而得之者,病多內傷,宜從東垣拈痛湯、丹溪紫蘇飲治之。婦人有病腳氣者,其苦與樂治同男子,但兼以治憂恚藥,如消風除濕湯木瓜散之類。

病腳氣者,如飲食不清,心下痞悶,宜東垣開結導引丸。

如腳氣衝心,宜四物湯加炒柏或金匱八味丸及灸湧泉穴。

又方,用檳榔一味為末,每服三錢,紫蘇七葉、連梗桔皮一全個(不去白),姜五片,童尿煎,去渣,調服。

如腳氣入腹攻心,嘔悶,宜木香飲

又方,用木瓜銼細,新水煎服,止嘔神效。

又陰陽交錯,清濁不分,中滿喘急,嘔吐者,宜紫蘇子湯

如腳氣上衝,頭目昏眩,喘急者,宜烏藥平氣湯

如腳氣痰多者,二陳湯加檳榔、枳殼、蘇葉,入姜煎服。

如腳氣大便秘澀者,宜追風毒銼散

有腳氣人,宜常服二十四味輕腳丸

如氣血虛,發則痛不可忍者,宜獨活湯活血應痛丸

如腳氣遊走,轉上腰腿而痛者,宜慈濟丸

如腳氣發作,兩足腫大,痛不可忍者,宜杉木節飲、流氣飲三和散之類。

有腳氣人,足脛腫大如瓜瓠者,宜河間除濕丹、神芎導水丸木香檳榔丸之類。

初起之腫,乃氣血之壅也。發則腫,病過則消矣。此當用流氣飲,審在何經,屬何氣,加減服之,以防再發,及灸三里、三陰交。

如病久而浮腫者,此氣血之敗化為水也,乃成痼疾,終難平復,如除濕導水之藥,恐不可用,徒損胃氣必有後災。但微腫者,宜木香檳榔丸,隨所用之煎劑,吞一二十丸,以行其壅,無傷也。

《外臺秘要》第一忌嗔,嗔則心煩,煩則腳氣發。又禁大語,語則傷肺,肺傷亦發動。又不得露足當風入水,以冷水洗足。兩腳脛尤不宜冷,雖暑月,當須著布褲,令兩脛溫暖微汗大佳。依此將息,氣漸薄損。每至寅丑日割手足甲,割少侵肉,去氣。夏時腠理開,不宜當風睡,睡覺令人按摩,勿令邪氣稽留。

數勞動關節,常令通暢,此並養生之要,拒風邪之法也。尋常有力,每食後行三五百步,疲倦便止,腳中惡氣隨即下散,雖浮腫,氣不能上也。

發明云:第一凡酒及潼酪勿使過度,過則損傷脾胃,下注於足,脛跗腫,遂成腳氣。第二欲不可縱,嗜欲則腳氣發。凡飲食之後,宜緩行,如上法。經云:逸者行之。又云:脾病者,忌溫食飽食,濕地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