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七 水屬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水屬 (4)

1. 心胃痛湯頭

平胃散,用蒼朮厚朴炙草陳皮合。

胃愛散,研四君,炒米耆姜肉果丁。

神香散,治氣痛,丁香白蔻研末共。

手拈散延胡索,靈脂草果沒藥

四物湯治血,芎歸熟地芍。

理陰煎用炙草歸,熟地乾薑肉桂

化蟲丸用蕪雷榔,木香陳術曲雄黃

歸脾湯用四君遠,耆歸木香棗仁眼。

小半夏加茯苓湯茯苓三兩半夏

二陳湯半陳,甘草與茯苓。

神朮散,用蒼朮,防風甘草加蔥白

君子丸治虛痰,四君又加陳半添。

2. 胸痹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脈沉遲,關脈小緊,此因陽氣衰微,陰寒結聚,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痰垢積滿,循脈而溢於背也,宜用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心中痞滿,氣結胸痛,脅下逆搶心,此胸中實痰外溢也,宜枳實薤白桂枝湯。若素稟不足,虛痰內結,人參理中湯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經》所謂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用茯苓杏仁甘草湯,以疏利肺氣,或橘皮枳實生薑湯,以疏利胃氣。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千金》治胸痹達背痛,用細辛散。胸中逆氣,心痛徹背,少氣不食,用前胡湯。胸中幅幅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燥唾沫,用橘皮枳實生薑湯;不應,用治中湯

胸痹腹背閉滿,上氣喘息,用下氣湯。胸背疼痛,用熨背散。膽經受病,亦令胸痛,小柴胡湯枳殼;不應,本方對小陷胸一服神效。

風寒在肺,胸滿痛,氣喘,甘桔湯加理氣散風之劑。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千金》加橘皮、吳茱萸,名通氣散,以治胸滿短氣而噎。若飲食填塞,宜用吐法。

筆花氏曰:陽受氣於胸中以布氣息,今陰乘陽位,阻其陽氣呼吸往來之道,則聚飲停痰,徹心憒亂矣,昔喻嘉言謂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凡胸痹症皆陽氣不用,陰氣在上之候也。

其症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如薤白、白酒,或半夏、栝蔞、桂枝、枳實、厚朴乾薑杏仁、橘皮、參、苓、朮、草等,擇用對症三四味,即成一方,蓋以陽通陽,陰藥不得予也。其症甚者,則用附子烏頭、蜀椒大辛熱,以驅下焦之陰,而復上焦之陽,方合。

3. 胸痹湯頭

栝蔞薤白白酒湯,加入半夏成二方。

栝蔞薤白半夏湯。(即前方加半夏)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朴栝蔞二味相。

理中湯用參朮姜,炙草還加制附剛。

茯苓杏仁甘草湯,即此三味水煎良。

橘皮枳實生薑湯,即此三味治滿癢。

薏苡附子散,五兩一枚研。

桂枝生薑枳實湯,三味以外不用相。

烏頭赤石脂成丸,蜀椒附子乾薑全。

細辛散治痛徹背,甘草生薑枳實配,栝蔞白朮乾地黃,白茯細辛肉桂

前胡湯用歸芍草,人參芩半竹薑棗。

下氣湯童便,杏仁檳榔煎

熨背法用芎羌活,附桂烏辛蜀椒末。

治中湯,即理中,內加青陳見中風。

生薑半夏湯,制夏薑汁相。

通氣散,用陳皮,吳茱薑汁半夏宜。

小柴胡湯赤芍芩,棗姜甘草夏人參。

小陷胸湯結胸求,黃連半夏並瓜蔞

甘桔湯,甘草共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