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二(元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元集) (1)

1. 暑證(七)

暑證,脈虛身熱,背惡寒,面垢,身多汗。甚者,悶亂不寧,然亦有輕重之別,故有冒暑、有傷暑、有中暑。

冒暑,黃連香薷飲益元散,瀉者,五苓散;傷暑,清暑益氣湯;中暑,人參白虎湯清肺湯,隨其輕重而調治之,鮮有不效者。昔潔古以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陰證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使周身之陽氣不得發越,大順散熱藥主之;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陽證也,其病必大發熱,大渴引飲,汗大泄,乃為熱傷肺氣,白虎、蒼朮等湯,涼藥主之。

噫!暑之與熱,一病也。奈何分動靜,又分陰陽哉?彼所謂深堂大廈而受寒涼,使形體拘急,此正四時傷寒,稍一解表,則陽氣自伸,身熱自退,安得以中暑名之?況大順散本為夏月人多食涼水瓜果,用此以治中寒嘔逆者耳,於中暑何與?若予所謂中暑者,即《經》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惟其人中氣已虛,故邪熱得以深入,是熱傷氣分也。

氣分熱傷則脈虛,邪陽橫行則身熱,壅上則面垢、背惡寒,是宜以傷暑、中暑名之,而以重劑治之也。其感之輕者,則為冒暑,而以輕劑調之也。若中熱之人,中氣不虛,身雖受大熱,此但肌肉受之,甚則延入腸胃,或渴或泄,身雖燥熱,而無倦怠,脈必強盛而不虛弱,是有餘之證也,當用白虎、黃連解毒清涼之劑治之,非若傷暑不足之證,當清當補者比也。故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蓋寒傷形而不傷氣也,其即避暑深堂大廈而受寒涼之謂歟。

又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暑傷氣而不傷形也,其即氣虛之人,暑邪深入之謂歟。

外夏月有中暍證,即中暑也。但中暍太陽膀胱受之,中暑心與小腸經受之,少有異耳。脈弦細芤遲(許學士云:傷暑脈弦細芤遲何也?《內經》曰:「寒傷形,熱傷氣。」暑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肱亦曰中暑脈虛細弱。暑脈可知矣),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而不見,微弱隱大皆虛類也。

2. 中暑中熱辨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東垣云:「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形體拘急。若行人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發熱,大渴而引飲。」予觀此而疑之者。已歷年矣。及觀《溯洄集》而得王氏之論,深合予心。

其言深堂大廈而得頭痛惡寒等症者,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此正四時傷寒之論,安可以中暑名之乎?夫暑熱者,夏令之天行也。人或飢餓勞動,元氣虧乏,暑氣乘虛而人,名曰中暑;其人元氣不虛,但酷熱侵傷,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是論也,實王氏心得之言。

惜於中暑中熱二義尚欠明悉,予復補其遺意。《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以其人,元氣本虛,暑氣乘虛而入心脾二經,故有脈虛身熱,面垢燥渴,背惡寒,小便秘澀等症,皆不足之證也。若其人元氣不虛,而遇此亢極之陽,先侵肌膚,漸入肺胃,故成壯熱頭痛,肢節重痛,大渴引飲,脈洪而實,此皆有餘之證也。

故治不足者,清暑益氣湯清燥湯人參白虎湯,皆補虛清熱之劑,而發表通里之治不得而與焉。治有餘者,仲景用麻黃桂枝石膏知母黃芩知母湯,麻黃雖不宜於夏,而治法大意可見;丹溪用黃連香薷飲黃連解毒湯,此皆發表清裡之劑,而補益調養之治不得而與焉。故《活人書》云:「夏月得病有四症:傷寒、傷風,脈證互見;中暑、中熱,疑似難明。

脈盛壯熱,謂之中熱;脈虛身熱,謂之中暑」。此以脈之或虛或盛,身之壯熱微熱辨之也。合而觀之,則知中暑中熱,惟有虛實之分,斷無動靜之別,其不可以受寒涼而名中暑也益明矣。

或曰:「夏月又有中暍,此又何別也」?予曰:「仲景云『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痛者』,成氏謂『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成氏謂『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者,成氏謂『太陽經氣虛也』。是可見暍與暑皆以虛而受熱。其證二而一者也。但暑中少陰心經,暍中太陽膀胱經,為少異耳。

至於用藥,皆以人參白虎湯,暑暍二證,豈相遠乎哉?」

3. 暑證方

香薷飲,治夏至後一切暑熱腹痛,及霍亂吐利、心煩。

香薷(一錢),厚朴(一錢),扁豆(一錢)

露過一宿,冷服。加黃連七分,名黃連香薷飲,治冒暑腹痛,水瀉噁心。

十味香薷飲,治伏暑,身熱倦怠,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一錢),人參陳皮白朮茯苓,扁豆,黃耆,厚朴,木瓜(各五分),甘草(三分)

清暑益氣湯,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倦怠,精神減少,身熱氣怯,心煩便黃,渴而自汗,脈虛者。

人參,白朮,陳皮,神麯,澤瀉(各五分),升麻(三分),黃耆(一錢(麥冬,當歸黃柏,甘草,青皮(各三分),乾葛(三分),五味(九粒),蒼朮(一錢五分),水煎溫服。

清燥湯

黃耆(一錢五分),蒼朮(一錢),白朮,橘紅,澤瀉,人參,茯苓,麥冬,生地,當歸,曲末,豬苓,黃柏,柴胡(各五分),黃連(五分),升麻,甘草(炙,各三分),五味(九粒),水煎空心服。

人參白虎湯,治暑月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脈虛者。

人參,甘草,知母(各一錢),石膏(三錢),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仁,水煎溫服。

又清水為丸,名金花梔子丸,茶湯下六七十丸。

益元散,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此藥能燥濕,分利水道,除六腑實熱,行積滯,逐凝血,補脾降火之要藥也。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為細末,水調下。

五苓散,即四苓加桂(方見瘟疫)。

生脈散

人參,五味,麥冬(各等分),水煎服。

孫真人曰:夏月必服五味,以補五臟之氣。東垣曰:夏月服生脈散加黃耆、甘草,令人氣力湧出。

清肺湯

黃芩,當歸,麥冬,連翹防風赤芍桔梗,生地,甘草(各一錢),桑白皮,柴胡,前胡(各五分),水煎溫服。

大順散,夏月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者,此方主之。

甘草(炙),乾薑(炮),杏仁(去皮尖),肉桂(去皮,各等分)

脾胃者,喜燥而惡濕,喜溫而惡寒。時雖暑月,過於飲冷吞寒,則傷之矣,故令氣逆,霍亂而嘔吐也。乾薑、肉桂溫胃而建中,甘草、杏仁調脾而利氣。此方非治暑,乃治暑月飲冷受傷之脾胃爾。若非飲冷而致之疾,則勿執方以治也。

桂苓甘露飲(方見霍亂),治引飲過多,濕熱為患而脈虛者。

六和湯(方見霍亂),治霍亂轉筋,嘔吐瀉泄,寒熱交作,倦怠嗜臥,伏暑煩悶,小便赤澀,或利或渴,中酒、胎產皆可治之。

六和者,調和六腑也。脾胃為六腑之總司,故凡六腑不和之病,皆於脾胃而調之。香能開胃竅,故用藿砂;辛能散逆氣,故用半杏;淡能利濕熱,故用茯瓜;甘能調脾胃,故用扁術;補可以扶弱,故用參甘;苦可以下氣,故用厚朴。夫開胃散逆,則嘔吐除;利濕理脾,則二便治;補虛去弱,則胃氣復而諸疾平。

蓋脾胃一治,則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百骸九竅皆太和矣,況六腑乎?

縮脾飲,夏月伏暑,傷於酒食者,此方主之。

砂仁草果仁,烏梅肉,甘草(炙,各四兩),扁豆(炒),乾葛(各二兩)

砂仁、草果所以消肉食,烏梅、乾葛祛暑而除煩,扁豆、甘草助脾而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