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5)

1. 眉骨痛方

選奇湯,治骨痛不可忍。大有神效。

羌活防風(各三錢),甘草(二錢。夏月生。冬月炒),酒黃芩(冬月不可用。熱甚者用)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後時時服之。

2. 時毒疙瘩方

漏蘆湯,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若腫熱甚加。芒硝。快利為度。利已去硝。

漏蘆升麻大黃黃芩(各一兩),藍葉,玄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腫熱甚。加芒硝二錢半。

消毒丸,治時疫疙瘩惡證。

大黃,牡蠣(燒),殭蠶(炒。各一兩)

上三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無時。

3. 胃虛面腫方

胃風湯,治虛風證能食。麻木。牙關急搐。目內蠕動。胃中有風。故面獨腫。

白芷(一錢六分),蒼朮當歸身(各一錢),升麻(二錢),葛根(一錢),麻黃(半錢。不去節),藁本黃柏,草豆蔻,柴胡羌活(各五分),蔓荊子(一錢),甘草(五分),乾生薑(二分),棗(四個)

上十五味㕮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後。

4. 面熱治法並方

楊郎中之內五十一歲。身體肥盛。己酉春。患頭目昏悶。面赤熱多。服清上藥不效。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內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脈經云。陽明經氣盛有餘。則身以前皆熱。況其人素膏粱。積熱於胃。陽明多血多氣。本實則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故面熱之病生矣。

先以調胃承氣湯七錢、黃連二錢、犀角一錢。疏利三兩行。徹其本熱。次以升麻加黃連湯。去經絡中風熱上行。如此則標本之病邪俱退矣。

升麻黃連湯

升麻,葛根(各一錢),白芷,黃連(各七分),甘草(炙),草豆蔻仁,人參(各五分),黑附(炮。七分),益智(三分)

上九味㕮咀。作一服。水三盞。連須蔥白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數服良愈。

5. 升麻湯辨

或曰。升麻湯黃連治面熱。加附子治面寒。有何依據。答曰。出自仲景。云岐子注仲景傷寒論中辨葛根湯云。尺寸脈俱長者。陽明經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此陽明經受病也。始於鼻交額中。從頭至足。行身之前。為表之裡。陽明經標熱本實。

從標脈浮而長。從本脈沉而實。陽明為病。主蒸蒸而熱。不惡寒。身熱為標。陽明本實者。胃中燥。鼻乾目疼。為肌肉之本病。兀兀而熱。陽明禁不可發汗。在本者不禁下。發之則變黃證。太陽主表。榮衛是也。榮衛之下。肌肉屬陽明。二陽並病。葛根湯主之。衛者桂枝。榮者麻黃

榮衛之中。桂枝麻黃各半湯。榮衛之下肌肉之分者。葛根湯主之。又名解肌湯。故陽明為肌肉之本。非專於發汗止汗之治。桂枝麻黃兩方互併為一方。加葛根者。便作葛根湯。故榮衛。肌肉之次也。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止汗。麻黃、桂枝、甘草、生薑發汗。葛根味薄。

獨加一味。非發汗止汗。從葛根以解肌。故名葛根湯。錢仲陽制升麻湯。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體痛。瘡疹已發未發。用葛根為君。升麻為佐。甘草、芍藥安其中氣。朱奉議活人書。將升麻湯列為陽明經解。若予診楊氏婦陽明標本俱實。先攻其里。後瀉經絡中風熱。故升麻湯加黃連。

以寒治熱也。尼長老陽明標本俱虛寒。先實其里。次行經絡。升麻湯加附子。以熱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