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序

回本書目錄

1.

夫醫與造化參。學之精者為難。至著書垂訓。冀後世必然之用者為尤難。羅君謙甫。東垣先生之高弟。嘗謂予言。初受簡席下。東垣先生曰。汝將為為人之學歟。聞道之士乎。請曰。愚雖不敏。幸蒙先生與教理之深指。乃所願也。故十數年間。雖祁寒盛暑。親炙不少輟。真積力久。

盡傳其私淑不傳之妙。大抵人之疾疢。不外乎陰陽變徵。我能參兩間。會一身。推窮其所受根源。方為可爾。用是以所得日用之間。如敵在目中。然後審藥為攻。未嘗不如吾之所必取也。因集為一書。題曰衛生寶鑑。曰辨誤者。證世之差謬。明其理之所自也。曰擇方者。別夫藥之精粗寒燠。

以酌其疾證之宜否也。曰紀驗者。述其己之治療。與彼之深淺。見其功效之實也。僕平昔所得者如是。吾子其為我序之。余聞醫之為學。古聖賢致知格物之一端也。軒岐以來。難素靈樞等書。累千萬言。自非以醫為任者。孰克而究之。若羅君者。可謂以醫為任而究其理之所自歟。

昔王彥伯醫聲既著。列三四灶。煮藥於庭。老幼塞門來請。彥伯曰。熱者飲此。寒者飲此。風者氣者各飲此。初不計其酬謝。今羅君亦以道心濟物。復能著書垂後。冀必然之用。其仁心普濟。當以彥伯同流。其誰曰不然。故樂為題其端云。

至元癸未清明日中議大夫治書侍御史汲郡王惲序

太醫羅先生。學於東垣李君。源流於易水張君。其道大行。懼夫二君之傳久而泯沒也。集錄銓次而刻之梓者。非一編矣。暇日攜成書四帙見示。而曰且將板行。一序毋吝。翻而閱之。曰藥誤永鑑者。知前車之覆。恐後人蹈之也。曰名方類集者。古今之方。擇之已精。詳而錄之。

使後人有所據依也。曰藥類法象者。氣味厚薄。各有所用。證治增損。欲後人信之也。曰醫驗紀述者。遇如是病。用如是藥。獲如是效。使後人慎之也。大抵皆仁者之用心。抑論之。天下之事。辨之不明。固有似是而非。利於此而害於彼者。況醫之為道。陰陽虛實。千狀萬態。

神聖工巧。存乎其人。合四者而一之。名曰衛生寶鑑。夫鑑之本明。其應物也。無心乎妍醜。而妍醜莫能揜。得是書者誠能習而讀之。玩而味之。瞭然於心而無疑。一旦臨用。如鑑之虛明。物來而應。若妍若醜。無纖亳之差。其用豈不博哉。不然。未用時置之高閣。倉卒間但備檢閱。

殆有辨之不明。似是而非。其所失不啻霄壤。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殆非先生垂示後人之意也。

至元辛巳冬至日鄖城硯堅題於卷首

吳郡韓公復陽。精於醫學。嘗以李東垣門人羅謙甫所著衛生寶鑑書。詳加考訂。將壽諸梓。未就而歿。公之季子公達。克世其業。遭逢聖明。仕為太醫院判。嘗持此書語予曰。吾將刻之以成先志。幸一言以序之。予既諾而未暇為。今年冬。公達又歿。其子布覆泣且拜。懇求不已。

予惟上古聖神。閔斯民之扎瘥夭閼。不得以全其壽。於是為之醫藥以濟之。厥後名醫世出。各以意見著方書。聯篇累牘。非止一家。然用而試之。有得有失。獨近世東垣所著內外傷辨等篇。發前人之所未發。故其所著之方。靡不神效。謙甫受業其門。得聞至論。其為此書。斟酌損益。

具載悉備。嘉惠於世者厚矣。公達既精通其藝。上承於眷遇。下濟於斯人。而尤惓惓以繼先志為務。此仁人孝子之用心。予於公達素相知。於其歿豈能忘言哉。世之為醫者得此書。誠如鑑之燭物。一舉瞭然在目。必不至於差謬。凡有疾者觀於此書。誠足以衛生。不至於危殆。

然則此書之傳。其功不亦博乎。遂書以序於後。

永樂十五年歲次丁酉十二月戊申翰林院學士奉政大夫兼右春坊右庶子建安楊榮書

衛生寶鑑者、羅謙甫所著之書也。謙甫、東垣李明之之門人。東垣在當時。有國醫之目。已達窔奧。謙甫蓋升其堂而入其室者。發言造詣。酷類其師。有裨於前人之未備。書已板行。元末毀於兵燹。故今少見全籍。近年以來。間有。抄錄之者。又多遺逸。獨吳。郡韓氏家藏為善。

本蓋復齋韓公恆補其缺略。正其訛誤。此書之不廢其、有幸矣。復齋嘗欲鋟梓以惠於世。有志未遂而卒。遺命屬其子公達。公達拳拳服膺不忘。既刻東垣脾胃論、及內外傷辨、用藥珍珠囊三書已。又刻完是書。為費不貲。卒成其先人之志。間徵廣文為序。竊觀方書。古今不一家。

其或有非出於良醫師之手集錄。往往用之或失其宜。不能收效而反有戕賊人者。非方之罪。蓋不知醫之誤也。大抵醫家著述。其說尤難。一或失理。生死安危、在亳忽間耳世或病張長沙著論。有大人之病而無嬰兒之患。有北方之藥而無南方之治。斯殆所謂難也歟。今觀謙甫是書。

備諸證療。蓋斟酌古方而參以己意。且一一經試用之。無不神應。如養由基之於射。百發百中。誠有裨於醫道為不少矣。復齋、深究其然。乃欲廣其傳以壽斯人於無窮。閔世疾苦之心切矣。公達克推是心。無所違焉。果能俾是書之傳。如其先人之欲。賢哉公達之為人子也。使其書家列而戶置之。

其功不亦溥乎。窮鄉下邑之士。猝然有疾。不得良醫師。得是書而觀之。對證以求方。依方而服藥。必灑然如褫。不至於束手待斃。使凡淺之夫為醫者。得是書而觀之。於用藥必有所循仿。必不至於謬誤。其為惠澤於人者。詎可涯乎。遂書以為序。以見公達父子之用心也。今國家覃至仁以為治。

躋斯世斯民於壽域之中。而公達之為。蓋有所助也歟。公達名夷。仕為太醫院判。忠勤端愨。小心慎密。尤為上所知遇云。

永樂十五年歲次丁酉十二月戊戌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奉政大夫廬陵胡廣序

醫自軒岐設教。其為天下斯民慮。至深遠也。然去聖既遠。教雖存而不免浸至失真。此所以必又待豪傑之士為之維持發越、而後可以永其傳也。歷代以來。若秦越人、淳于意、張仲景、華元化、孫思邈。蓋皆其人焉。奈何自思邈而下。世代益遠。所失益甚。士之習醫業者。各尊所聞、行所知。

倀倀乎莫知適從矣。是故凡遺書所存。其處方立論。紛紛乖繆。或氣運之有遺。或經絡之不審。或表裡升降而混於所施。君子於此不能無識議焉。天愍斯民。嗣生豪傑。而鎦河間、張潔古、李東垣諸公者。挺然復出。啟前聖不傳之秘。煥然為後學之模範。然當時學者。惟真定羅謙甫氏。

獨得李氏之正傳。故所輯衛生寶鑑一書。論病則本於素、難。必求其因。其為說也詳而明。制方則隨機應變。動不虛發。其為法也簡而當。太抵皆採摭李氏平日之精確者。而間檃括以己意。旁及於諸家者也。江左舊有刻板。兵燹不存。士大夫家罕有其書。雖間有能謄錄者。往往病於差繆。

棄置不省。後生晚學。殆有未嘗經目者矣。吾友院判韓公公達。為予言其幼稚時。嘗承先君子復齋先生之訓。謂羅氏深得李氏不傳之奧。其處方立論。不偏於一。而於針法本草,莫不備述。實醫家至要之書。嘗讎校其訛舛。欲重刊行而未暇。汝輩當繼志勿忘也。先人沒已久。

言猶在耳。某今幸承澤余。叨仕醫垣。日近聖天子清光。思所以報稱萬一者。惟是書為然。恆惜其傳布之不廣。乃命醫士錢垣繕寫。捐俸貲鳩工鋟木。與眾共之。子盍為序。嗚呼。羅氏之書。將翕然為人所爭誦矣。夫李氏之學。得羅氏而益明。羅氏之書。得韓氏而傳播不朽。

是其嘉惠後學、羽翼醫教之盛心。於何如也。因不辭而書以為末序云。

永樂十五年歲在丁酉冬十一月癸丑太醫院院判淮南蔣用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