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搐鼻通天散

治猝風中氣,忽然不省人事,牙關緊急,藥不能入咽者

細辛豬牙皂角(各等分),上為細末,吹入鼻孔中,得嚏則可。

白話文:

將細辛和豬牙皁角等量磨成細粉,用紙筒對準鼻孔吹入,讓它們引發打噴嚏,這樣就可以緩解鼻塞。

2. 稀涎散

治中風涎潮壅膈氣閉不通

白明礬、豬牙皂角(等分),上為細末,用滾白湯調服,取涎。

3. 八味順氣散

治中風中氣先用此藥

陳皮青皮茯苓烏藥(各一錢)、白芷(八分)、白朮(五分)、甘草人參(各二分)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陳皮、青皮、茯苓、烏藥(各 1 錢重)、白芷(8 分重)、白朮(5 分重)、甘草、人參(各 2 分重)。用 2 碗水煎成 8 分,服用後隔一段時間再服用。

4. 小續命湯

治中風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顫掉,語言謇澀,肢體麻痹,頭目昏眩

防風 防己 麻黃 芍藥 川芎 黃芩(各一錢) 杏仁 桂枝 人參 甘草 附子(炮去皮以上各五分) 姜三片 黑棗一枚 煎八分 不拘時服

白話文:

防風、防己、麻黃、芍藥、川芎、黃芩(各 6 克) 杏仁、桂枝、人參、甘草、附子(炮製去除外皮,以上各 3 克) 生薑 3 片,黑棗 1 枚 用 800 毫升水煎煮,剩下 200 毫升的湯汁 可以不拘時間服用

中風先審六經之形證,宜續命湯,隨症加減治之

有熱者去附子 有汗者去麻黃 有痰作逆者加半夏 無汗者減桂枝 血虛加當歸 生地黃 痰盛者加南星 大便利去黃芩 加白朮 腰痛加桃仁 杜仲 精神恍惚去附子 加茯神 遠志 骨節疼痛有熱去附子 加秦艽 倍芍藥 腹中悶脹者加枳殼 枳實 遍身疼痛加羌活 秦艽 腳軟無力加牛膝 木瓜 石斛 煩而多驚去附子 加犀角 口乾煩渴去附子 加麥門冬 天花粉 大便乾燥去附子 麻黃 加當歸 枳殼 小便赤少去附子 加木通 梔子 臟寒下利去防己 黃芩 倍附子 加白朮

白話文:

有熱症的 去掉附子 有汗的 去掉麻黃 有痰向上湧的 增加半夏 無汗的 減少桂枝 血虛的 增加當歸和生地黃 痰多的 增加南星 大便過於稀的 去掉黃芩,增加白朮 腰痛的 增加桃仁和杜仲 精神恍惚的 去掉附子,增加茯神和遠志 骨節疼痛且有熱的 去掉附子,增加秦艽和芍藥 腹中悶脹的 增加枳殼和枳實 遍身疼痛的 增加羌活和秦艽 腳軟無力的 增加牛膝、木瓜和石斛 煩躁不安且容易受驚的 去掉附子,增加犀角 口乾煩渴的 去掉附子,增加麥門冬和天花粉 大便乾燥的 去掉附子、麻黃,增加當歸和枳殼 小便赤少 去掉附子,增加木通和梔子 臟腑寒涼,導致腹瀉的 去掉防己和黃芩,增加附子和白朮

5. 烏藥順氣散

治中風中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先宜服此

烏藥陳皮川芎枳殼白芷(各一錢)、甘草乾薑、殭蠶(各二錢)、桔梗(六分)、麻黃(八分);每貼用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藥材:

  • 烏藥、陳皮、川芎、枳殼、白芷(各1錢)
  • 甘草、乾薑、僵蠶(各2錢)
  • 桔梗(6分)
  • 麻黃(8分)

用法:

  • 每包藥材用2杯水煎煮,加入3片薑片
  • 煎煮8分熟即可
  • 不拘時服用(全天任一時皆可服用)

6. 蘇合香丸

治中風初起,不可便用風藥,宜先服此

白朮、青木香硃砂(研細水飛)、烏犀屑、沉香麝香(研)、訶黎勒(煨取皮)、丁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熬成膏子)、蓽茇白檀香、香附(各二兩)、龍腦(研)、薰陸香(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上為末,研勻,用安息香膏並煉蜜和劑,每服時旋丸如桐子大,取井水溫冷任意下四丸。老人小兒服一丸,溫酒化下。

白話文:

白朮、青木香、研細的水飛硃砂、烏犀屑、沉香、研磨的麝香、煨過的訶黎勒皮、丁香、另一邊做成粉末的安息香(用一升無灰酒熬煮成膏)、蓽茇、白檀香、香附(各二兩)、研磨的龍腦、另研磨的薰陸香、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各一兩);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攪拌均勻,使用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時搓成桐子大小,任意用溫冷的井水送服四丸。老人和小孩子服用一丸,用溫酒化開後服用。

7. 羌活防風湯

治中腑外有六經之形證

羌活防風甘草蔓荊子川芎細辛枳殼秦艽當歸獨活半夏白芷、芍藥、白茯苓薄荷。本方原十五味,其餘隨症加減於後。氣虛加黃耆人參枸杞子;血虛加生地黃熟地黃杜仲;發熱加柴胡前胡黃芩知母地骨皮;濕多加防己蒼朮厚朴;無汗加麻黃石膏;有汗加桂枝甘菊花、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原方:

  • 羌活
  • 防風
  • 甘草
  • 蔓荊子
  • 川芎
  • 細辛
  • 枳殼
  • 秦艽
  • 當歸
  • 獨活
  • 半夏
  • 白芷
  • 芍藥
  • 白茯苓
  • 薄荷

加減方:

  • **氣虛:**加黃耆、人參、枸杞子
  • **血虛:**加生地黃、熟地黃、杜仲
  • **發熱:**加柴胡、前胡、黃芩、知母、地骨皮
  • **濕多:**加防己、蒼朮、厚朴
  • **無汗:**加麻黃、石膏
  • **有汗:**加桂枝、甘菊花、姜三片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