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1)

1. 清暑益氣湯

治暑傷元氣,精神短少,懶於言語,胸膈飽悶,氣促,身熱,心煩。

黃耆蒼朮升麻白朮人參、神麯、甘草陳皮黃柏麥門冬當歸、乾葛、澤瀉青皮五味子,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使用黃耆、蒼朮、升麻、白朮、人參、神曲、甘草、陳皮、黃柏、麥門冬、當歸、葛根、澤瀉、青皮、五味子,以兩碗水燉煮至剩八分,不限時間服用。

2. 胃苓散

治暑月腹痛吐瀉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官桂,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桂枝,加水兩碗,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之一的量,不限時間服用。

3. 十味香薷飲

治冒暑頭疼自汗脾胃不和

香薷人參陳皮白朮黃耆白扁豆甘草厚朴木瓜赤茯苓,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香薷、人參、陳皮、白朮、黃耆、白扁豆、甘草、厚朴、木瓜、赤茯苓,用兩碗水,加三片薑,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香薷飲,預防暑毒並一切暑氣

香薷、厚朴、白扁豆、甘草,水煎冷服。加黃連黃連香薷飲,加烏梅一個同煎服亦好。

白話文:

將香薷、厚朴、白扁豆、甘草用清水煎煮,放涼後服用。

加入黃連的名稱叫做「黃連香薷飲」,也可以加入一顆烏梅一起煎煮服用。

4. 益元散

治傷暑煩渴,胃中有熱。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涼水調服。加辰砂,名辰砂益元散

白話文:

滑石粉(240 克) 甘草粉(40 克) 將以上材料研成細末,用涼水調服。加入硃砂,可稱作「辰砂益元散」。

5. 附子理中湯

治暑月飲冷臥風腹痛,四肢逆冷,吐瀉,脈微。

理中湯附子煎服。(理中湯方見中寒門)

白話文:

將理中湯加上附子,煮沸後服用。(理中湯的方劑請參考中寒門)

6. 香連橘半湯

治夏月忽然猝僕不省人事

白話文: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作用。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嘔的作用。

香薷:具有散寒理氣、化濕解表的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的作用。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作用。

7. 春澤湯

治伏暑煩渴引飲小便不利

五苓散人參柴胡麥門冬,水二鍾,燈心十根,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五苓散中加入人參、柴胡、麥門冬,加水兩碗,燈心草十根,煎煮至剩八分之一,不拘時間服用。

8. 人參益氣湯

治暑傷元氣,四肢困倦,手指麻木

黃耆甘草升麻、芍藥、人參五味子柴胡,水二鍾,煎六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用黃耆、甘草、升麻、芍藥、人參、五味子、柴胡,加水二升煎煮,煮到剩六分之一時停火。不限制時間服用。

9. 黃耆石膏湯

治熱傷肌肉,身如芒刺,煩躁作渴,自汗,脈數。

人參黃耆知母石膏黃連天花粉甘草柴胡麥門冬(不用引子)。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 黃耆:益氣健脾 知母:清熱降火 石膏:清熱涼血 黃連:清熱燥濕 天花粉:清熱潤肺 甘草:調和藥性 柴胡:疏肝解鬱 麥門冬:益氣潤肺

10. 竹葉石膏湯

治日中勞苦頭疼壯熱

石膏人參麥門冬甘草知母竹葉,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用石膏、人參、麥門冬、甘草、知母、竹葉,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滿,不限時間服用。

11. 治驗

一人於暑月日中勞苦,忽然暈僕,其氣將絕。予思內經雲:「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是中暑暈厥之候也。速移病者於陰處,徐以溫湯灌之。尚有微息,仍煎生脈散灌之,方醒。

白話文:

某人在炎熱的夏日勞作,突然暈倒失去知覺,呼吸將要停止。我想起了內經中所說的:「陽氣在夏日過度勞作就會耗損精氣,使人中暑昏厥。」這正是此人的中暑暈厥。我趕緊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用溫熱的水緩慢地灌入他的口中。病人還有微弱的呼吸,於是繼續煎煮生脈散灌入他的口中,過了一會兒,他才醒來。

一新婦於暑月偶患腹疼,肢冷,脈微,不能言語。眾作陰寒症,治七日不解,惟唇紅面赤。後命以涼水飲二小杯,即醒能發聲。此因暑伏心氣故不發聲,仍用麥冬飲子數服而安。

白話文:

一位新娘在炎熱的夏天偶然發生腹痛、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無法說話的情況。大家以為她是得了寒症,經過七天的治療後也不見好轉,只有嘴脣紅潤、面色潮紅。後來有人讓她喝了兩小杯涼水,她立刻醒來並能發出聲音。這是因為暑氣掩蓋了心氣,導致無法發聲,後來服用麥冬飲幾次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