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2)

1. 治心積氣諸方

夫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以秋庚辛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得之也。

白話文:

所謂心臟有積塊,叫做「伏梁」。它從肚臍上方開始,大小像手臂,往上延伸到心臟下方。這種積塊在秋天庚辛日容易形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腎臟的病會傳到心臟。心臟本應將病傳給肺。但肺在秋天旺盛,能抵禦邪氣。心臟想把病再傳回腎臟,但腎臟不願意接受。所以病邪滯留在心臟,形成積塊。因此,可以知道「伏梁」這種積塊是在秋天形成的。

治伏梁。氣在臍上心下。結固如梁之狀。胸膈不利。食飲減少。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裂),桂心(一兩),赤芍藥(以上各一兩),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當歸(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防葵(50克),三稜(50克,炮裂),肉桂心(50克),赤芍藥(50克),鱉甲(75克,醋炙至黃色,去除邊緣),當歸(50克),訶黎勒皮(50克),大黃(50克,切碎微炒),枳殼(15克,麩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話文:

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三錢,加水半碗。放入生薑半片,煎到剩下六分之一。濾掉渣滓。飯前稍微加熱服下。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硬妨悶。不能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京三稜(一兩炮裂),枳實(三分麩炒微黃),柴胡(三分去苗),桂心(三分),檳榔(一兩)

白話文:

鱉甲(1 兩半,塗上醋後烤至金黃色,去掉邊緣) 吳茱萸 (半兩,用湯浸泡 7 次,焙乾後稍微炒一下) 郁李仁 (1 兩,用湯浸泡去皮,稍微炒一下) 京三稜 (1 兩,炒裂) 枳實 (三分,用麩炒至微黃) 柴胡 (三分,去掉根部) 桂心 (三分) 檳榔 (1 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伏梁氣。心下硬急滿悶。不能食。胸背疼痛。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桂心(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京三稜(一兩炮銼),當歸(一兩銼微炒),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

白話文:

  1. 半夏(150克,以湯洗七次去除黏滑)
  2. 川大黃(150克,碾碎後稍炒)
  3. 桂心(150克)
  4. 前胡(150克,去除蘆頭)
  5. 京三稜(150克,煨熟後碾碎)
  6. 當歸(150克,碾碎後稍炒)
  7. 青橘皮(150克,以湯浸泡去除白瓤後烘焙)
  8. 鱉甲(175克,塗醋炙烤至變黃,去除裙襴)
  9. 檳榔(150克)
  10. 訶黎勒皮(150克)
  11. 木香(15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伏梁氣。結固在心下。橫大如臂。飲食漸少。肢體消瘦。宜服川烏頭丸方。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京三稜(半兩銼醋拌炒),桂心(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防葵(半兩),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硼砂(一兩半不夾石者細研),川大黃(一兩銼碎醋拌微炒),木香(一兩)

白話文:

  • 川烏頭(半兩,炮裂後去皮和臍)
  • 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乾)
  • 京三稜(半兩,銼碎後用醋拌炒)
  • 桂心(半兩)
  • 鱉甲(一兩,塗上醋炙烤至變黃,去除殼內裙邊)
  • 防葵(半兩)
  • 乾漆(半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 硼砂(一兩半,選用不含夾石的細研)
  • 川大黃(一兩,銼碎後用醋拌炒微炒)
  • 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三升。熬令稍稠。入少面作糊。和溶。搗三二百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七丸。漸加至十丸。以取下積滯物為度。隔兩日再服。

白話文:

把上列草藥研磨成細粉。先用三升米醋熬煮至稍稠,然後加入少許麵粉調成糊狀,混合均勻。用杵臼搗三千二百下,捏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七丸,逐漸增加至十丸,以排出身體積滯之物為準。間隔兩天再服一次。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牢不散。胸中連背多疼。宜服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雄黃(一分細研),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木香(半兩),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 **乾漆:**一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 **川烏頭:**半兩,去皮去心,切碎後加鹽拌炒至黃色
  • **芫花:**一兩,加醋拌炒至黃色
  • **桃仁:**半兩,用水浸泡後去皮尖,切成兩瓣,用麩皮炒至微黃
  • **雄黃:**一分,研成細粉
  • **鱉甲:**一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軟骨部分
  • **木香:**半兩
  • **硼砂:**一兩,選擇不帶石頭的,研成細粉
  • **麝香:**一分,研成細粉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伏梁氣。久積在心下。橫大如臂。發歇疼痛。胸下拘急。腹脅滿悶。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半升熬如膏),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硼砂(兩百克,不要夾有石頭者,研磨成細粉,用酒精和醋各五百毫升熬煮成糊狀) 乾漆(五十克,搗碎後炒至產生煙霧) 桂心(五十克) 漢椒(五十克,去除蒂頭和閉合的果實,微炒去除水分) 乾薑(二十五克,炮製後切碎) 附子(五十克,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檳榔(五十克) 川大黃(一百克,切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硼砂煎煮。再加入少量蒸餅,混合溶解成丸劑。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時,用溫熱的酒送服 15 至 20 顆。

治伏梁氣。心胸妨實。背膊煩疼。不能食。四肢無力。宜服大黃煎丸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別搗羅為末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京三稜(一兩銼碎醋拌炒令乾),木香(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

白話文:

川大黃: 三兩川大黃,切碎後輕微炒過,再單獨搗碎成粉末。用一升酒和一升醋熬煮成膏狀。

京三稜: 一兩京三稜,切碎後用醋拌炒至乾燥。

木香: 一兩木香。

桃仁: 一兩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再炒至微微發黃。

訶黎勒皮: 一兩訶黎勒皮。

桂心: 一兩桂心。

青橘皮: 一兩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果瓤,再烘烤。

檳榔: 一兩檳榔。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大黃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十丸。至十五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放入煎煮大黃的湯汁中。再加入少量蒸餅,攪拌均勻做成丸劑。每個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十至十五丸。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不能進飲食。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川大黃(二兩銼碎醋拌炒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硼砂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七丸。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藥物研磨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硼砂,攪拌均勻。用酒煮熟麵粉糊,然後和藥末搓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湯藥前,用生薑湯送服七丸。

治伏梁氣。在心下結聚不散方。

硝石(半兩),牽牛子(一兩),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米醋二升。納藥末。慢火熬令稠。入少麵糊。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下十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細末,加入二升米醋,用小火熬煮至濃稠。再加入少許麵糊,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十丸。

又方。

桃奴(三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