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3)

1. 治脾積氣諸方

夫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得之也。

白話文:

所謂脾臟積聚,稱之為「痞氣」。它位於胃中,形狀如杯子般覆蓋在上面。如果長期不癒,會導致四肢僵硬收縮,出現黃疸,飲食無法滋養身體。這種痞氣通常在冬季的壬癸日發作。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肝病傳給脾臟,而脾臟本應將病氣傳遞給腎臟。但冬季正是腎臟的當令時期,腎臟強盛不會接受病邪。於是脾臟想把病氣再傳回肝臟,但肝臟也不肯接受。因此,病氣在體內滯留結成積聚。這就是痞氣在冬季發作的原因。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妨實。不能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白朮(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防葵(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訶黎勒皮(60克) 鱉甲(90克,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 白朮(60克) 人參(18克,去除蘆頭) 桂心(18克) 防葵(18克) 川大黃(18克,切碎後微炒) 郁李仁(18克,浸泡後去除外皮,微炒) 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話文:

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取三錢。加入一中杯水和生薑半片,煎煮至六成量,去渣。在飯前稍加溫服下。

治痞氣。心腹脹硬。食飲不下。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牽牛子(一兩),木香(半兩),白朮(三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半兩),訶黎勒皮(三分),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檳榔(50克),牽牛子(50克),木香(25克),白朮(15克),陳橘皮(25克,用湯浸泡去白瓤烘乾),高良薑(25克),訶黎勒皮(15克),枳實(25克,用麩子炒至微黃),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盤牢不動。食飲漸少。四肢無力。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木香(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京三稜(一兩炮裂),當歸(一兩),檳榔(一兩),草豆蔻(三分去殼),枳殼(三分麩炒)

白話文:

鱉甲(75克,塗醋烘烤至黃色,去除邊角) 川大黃(75克,切碎並略微炒焦) 木香(50克) 郁李仁(5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略微炒焦) 京三稜(50克,炒裂) 當歸(50克) 檳榔(50克) 草豆蔻(15克,去除外殼) 枳殼(15克,用麥麩炒焦)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在胃管。狀如覆杯。心腹脹滿。不能飲食。肌體漸瘦。宜服三稜丸方。

京三稜(二兩銼碎醋拌炒令乾),訶黎勒皮(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木香(一兩),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檳榔(一兩),川烏頭(一兩去皮臍銼碎鹽以炒令黃)

白話文:

  • 京三稜:2 兩,磨碎後與醋拌炒至乾
  • 訶黎勒皮:1 兩
  • 川大黃:2 兩,磨碎後略微炒一下
  • 鱉甲:1.5 兩,塗抹醋後烘烤至金黃色,去除裙襴(邊緣)
  • 木香:1 兩
  • 乾漆:1 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 桃仁:1 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切成兩片,炒至微黃
  • 檳榔:1 兩
  • 川烏頭:1 兩,去除外皮和根部,磨碎後用鹽炒至金黃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取米醋三升。熬成膏。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研磨成細粉,並取三升米醋熬製成膏狀。然後將少許蒸餅搗碎,與藥膏混合揉捏成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清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痞氣積年不瘥。結聚在胃管。大如覆杯。心腹脹痛。食少無力。宜服厚朴丸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一兩半銼碎醋拌微黃),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檳榔(一兩半)

白話文:

厚樸(取 1.5 兩,去除粗樹皮後塗抹生薑汁,輕微炙烤使其香氣溢出) 木香(1 兩) 青橘皮(1 兩,用熱水浸泡去除果肉,烘烤) 川大黃(1.5 兩,切碎後用醋拌勻,使其略微發黃) 硫磺(1 兩,研磨成細粉,用清水過濾) 檳榔(1.5 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硫黃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硫磺,攪拌均勻。用酒煮麵糊,和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前,用生薑湯送下十丸。

治痞氣結固不散。心腹冷疼。食少體瘦。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木香(一兩半為末),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為末),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

白話文:

硫磺(2兩,研細並用水過濾) 木香 (1.5兩,研成粉末) 川大黃 (2兩,切碎後微炒,再研成粉末) 桃仁 (49顆,浸泡熱水去除外殼尖端,取出雙仁另研)

上件藥四味。先取大黃末。用酒濾濕。納新竹筒子內。閉口。入炊飯甑中。蒸令飯熟為度。取出。與桃仁同研極爛。入硫黃木香末研勻。入少許麵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酒下一十丸。

白話文:

共計四味藥材:

  1. 先取大黃粉末,用酒潤濕。

  2. 將潤濕的大黃粉末放入新砍的竹筒中,封口。

  3. 將竹筒放入蒸飯鍋中,蒸到飯熟為止。

  4. 取出蒸好的大黃,與桃仁一起研磨成細粉。

  5. 加入硫磺和木香粉末,一起研磨均勻。

  6. 加入少量麵糊,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

  7. 每日空腹服用,用酒送服 10 丸。

治痞氣當胃管。結聚如杯。積久不散。腹脅疼痛。體瘦成勞。不能飲食。宜服鱉甲丸方。

鱉甲(三兩去裙襴以米醋一小盞化硼砂一兩用塗炙鱉甲令醋盡為度),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京三稜(一兩微煨炒),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木香(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醋拌炒令乾),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鱉甲: 取三兩鱉甲,去除邊緣,用一小碗米醋溶解一兩硼砂,將鱉甲塗抹醋溶液,直到醋液完全滲透。

附子: 取一兩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京三稜: 取一兩京三稜,稍微烘烤炒過。

乾漆: 取一兩乾漆,搗碎後炒至冒煙。

木香: 取一兩木香。

川大黃: 取二兩川大黃,切碎後用醋拌炒至乾燥。

吳茱萸: 取半兩吳茱萸,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再稍微炒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溶。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

治痞氣結聚不散。心腹疼痛。硼砂煎丸方。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木香(一兩),京三稜(一兩微煨銼),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白話文:

硼砂(一兩,不含雜質,研磨成細粉) 芫花 (一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木香 (一兩) 京三稜 (一兩,微火加熱,搗碎) 川烏頭 (半兩,去皮去臍,搗碎,用鹽炒至變黃) 鱉甲 (一兩,塗抹醋液炙烤至變黃,去除邊緣)

上件藥。除硼砂外。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一升。慢火熬硼砂。次下諸藥。同熬令稠。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白話文:

上述藥方中,除了硼砂之外,將其他藥材搗成細末。先用米醋一升,用小火煮沸硼砂,然後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熬煮至濃稠。加入少量蒸餅,混勻後製成丸劑,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在餐前用生薑湯送服十粒。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脹硬。臟腑壅滯。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甘遂(一兩銼碎微炒),訶黎勒皮(三分),木香(三分),京三稜(三分銼碎醋拌炒令乾),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牽牛子(15 克,微炒) 甘遂(15 克,研碎後微炒) 訶黎勒皮(4.5 克) 木香(4.5 克) 京三稜(4.5 克,研碎後用醋拌炒至乾燥) 青橘皮(4.5 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內白膜並烘烤)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薑汁二兩。蜜四兩。煎令稠熟。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臥時。生薑湯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兩兩生薑汁和四兩蜂蜜,煎煮至黏稠狀。混合均勻,塑造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晚臨睡前,服用二十丸,以瀉下為效。

治痞氣。心腹堅脹。飲食不消。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醋拌炒令乾),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研入硫黃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十丸。

又方。

訶黎勒皮(一兩),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食前。以生薑橘皮煎湯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