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胎產扼要

《內經》曰:婦人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又曰: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脈經》曰: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脈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又曰: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不絕者,妊娠也。又曰:寸微關滑尺數,流利往來雀喙者為有妊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女性陰氣包裹著陽氣,就能懷孕生子。又說:如果手少陰脈跳動得特別厲害,說明懷有身孕。《脈經》說:懷孕初期,寸脈微弱,呼吸五次後才跳動一下,到懷孕三個月時,尺脈跳動才頻繁,脈搏滑動而快,用手按壓會分散開的,表示懷孕已三個月了。脈搏重,用手按壓也不會分散開,但跳動快而不滑,表示懷孕五個月了。又說:三部脈搏浮沉的程度都一樣,按壓不消失的話,表示懷孕了。又說:寸脈微弱、關脈滑動、尺脈頻繁,脈搏流利往來,就像鳥喙一樣,也說明懷孕了。

又法妊娠四月欲知男女,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又法尺脈左大為男,右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大者如實狀)。婦人懷妊離經,其脈浮,設腹引腰痛為欲生也。俱離經者不病。又法婦人慾生,其脈離經(不同常度,如昨大今小,昨緩今數之意),半夜覺日中則生。

白話文:

另外,妊娠四個月後想預測性別,左邊胎動為男孩,右邊胎動為女孩。兩邊都胎動則會生雙胞胎。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尺脈,左邊脈搏強為男孩,右邊脈搏強為女孩。左右都脈搏強則會生雙胞胎(脈搏強壯如石頭)。

婦人懷孕後,脈象浮動,而且肚子痛、腰痛,表示臨近生產。如果脈象都浮動,則不會生病。

此外,婦人臨產前,脈象會和其他時候不同(例如昨天強大今天虛弱,昨天緩慢今天急促),半夜時感到像是白天,就表示要生產了。

婦人已產脈宜小實、沉細、緩滑、微小,忌浮虛、實大、弦急、牢緊,此皆妊娠之脈要,學者所當切究也。若其診治則方書可考。書云:胎前清熱與養血,月分依經善調燮。一足厥陰二少陽,三四包絡三焦決。五脾六胃七肺經,八手陽明成竅穴。九腎十膀神氣完,半產須防三七月。

白話文:

女性產後,脈象應細實、沉細、緩慢、滑動,而不應浮虛、實大、弦急、堅緊。這些都是妊娠脈象的要點,學者必須深入研究。若要診治,可以參閱方書。

書籍中記載:

  • 懷孕前要清熱養血。
  • 依照月分,按經絡規律調理身體。

具體來說:

  • 一、厥陰肝經;二、少陽膽經和三焦經;
  • 三、少陽膽經;四、包絡經和三焦經;
  • 五、脾經;六、胃經;七、肺經;
  • 八、手陽明大腸經;九、腎經;十、膀胱經。

懷孕過半後要小心照顧,注意防範生產過程中的意外。

又曰:胎前必先以安胎為主,驅邪次之,蓋胎固則病自安,邪退則病自痊。予覽斯言,何其切而當歟!然女子善懷憂,疑易起,故嘗有子懸、子氣、子腫、子煩、子嗽、子淋、子癇、子喑、惡阻、轉胞、胎漏、墮胎之見,種種惡狀怪候,皆由七情之火而妄動,五味之偏而不節耳。

白話文:

中醫古文:又曰:胎前必先以安胎為主,驅邪次之,蓋胎固則病自安,邪退則病自痊。予覽斯言,何其切而當歟!然女子善懷憂,疑易起,故嘗有子懸、子氣、子腫、子煩、子嗽、子淋、子癇、子喑、惡阻、轉胞、胎漏、墮胎之見,種種惡狀怪候,皆由七情之火而妄動,五味之偏而不節耳。

懷孕前先要以安胎為主,其次纔是驅邪。胎兒穩固了,疾病自然就會安穩,邪氣退散了,疾病自然就會痊癒。我讀到這些話,覺得真是太切合實際了!然而,女子容易憂慮,疑心容易產生,所以常常會有胎兒懸浮、胎兒氣滯、胎兒腫脹、胎兒煩躁、胎兒咳嗽、胎兒尿頻、胎兒抽搐、胎兒失語、妊娠嘔吐、子宮錯位、胎漏、流產等症狀。這些各種各樣的異常症狀,都是因為七情之火無故激發,五味偏頗而沒有節制的緣故。

甚則縱勞縱欲,任性任能,耗散元陽,虧損真陰,若不審其虛實,明其表裡,妄投發表,妄施攻伐,其不致殺人也幾希。故善治者,但見其胎氣不和,湊上胸腹,心脅俱疼者名曰子懸,必右寸實大,左關不足,宜紫蘇飲生薑或芩術湯。妊娠數月以來,雙足浮腫,或流黃水,喘悶不食者,名曰子氣,此任脈素受風邪兼抑鬱感寒,必右寸沉實,宜天仙藤散加白苓。

白話文:

如果過度勞累、縱慾,任性妄為,會耗散人體的陽氣,損傷腎陰。如果不仔細辨別虛實,瞭解內外情況,盲目使用發汗藥或攻伐藥物,很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善於治療的醫生,只看到胎氣不合,上衝到胸腹,心脇都疼痛的,稱為「子懸」,必定是右關脈實大,左關脈虛弱,適合用紫蘇飲加生薑或芩術湯。懷孕數月以來,雙腳浮腫,或流出黃水,喘悶不思飲食的,稱為「子氣」,這是任脈長期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和抑鬱感到寒冷所致,必定是右關脈沉實,適合用天仙藤散加白苓。

胎中挾水遍體浮腫者名曰子腫,必右關浮虛,土不制水,宜六君湯除半夏甘草,加桑皮、淮藥。受妊五月,心驚膽怯,煩悶不休者名曰子煩,必左寸洪實,宜竹葉湯麥冬湯。不時咳嗽,由邪火上衝,名曰子嗽,必右寸有力,宜紫菀湯加淮藥、沙參。房勞虛損,觸動相火,小便淋瀝者,名曰子淋,必左關虛怯,左寸洪數,宜安營散木通,加淮藥、杜仲

白話文:

胎中挾水:胎兒在子宮內積水導致全身浮腫,稱為「子腫」。

症狀 :右腕脈浮(表示水氣)且無力(表示脾氣虛弱),這是因為脾虛不能控制水氣。 治法 :使用「六君子湯」,去除半夏和甘草,加入桑皮和淮山藥。

受妊五月 :懷孕五個月時,孕婦出現心悸膽怯、煩悶不安的症狀,稱為「子煩」。 症狀 :左腕寸脈洪實(表示心火旺盛)。 治法 :使用「竹葉湯」或「麥冬湯」。

不時咳嗽 :由於邪火向上侵犯導致咳嗽,稱為「子嗽」。 症狀 :右腕寸脈有力(表示肺氣盛)。 治法 :使用「紫菀湯」,加入淮山藥和沙參。

房勞虛損 :房事過度,傷及腎氣,導致小便淋漓,稱為「子淋」。 症狀 :左腕關脈虛弱無力,左腕寸脈洪數(表示腎氣虧虛,相火旺盛)。 治法 :使用「安營散」,去除木通,加入淮山藥和杜仲。

偶受風寒,角弓反張,口流涎沫,昏不知人,名曰子癇,必左肝腎虛弱,兩寸略旺,宜八物湯除地黃,加粉葛、防風,或羚羊角散。受妊三五月,忽失音不語,名曰子喑,此胞絡系絕,不須服藥,分娩後自能言語。受妊一月,飲食不納,噦嘔頻作者名曰惡阻,必肝脾兩脈浮數而滑,此穢惡之氣留住子宮,而胃中痰火沖溢上焦,俟百日內自安,宜二陳湯黃芩酒炒。

白話文:

偶爾因著涼而感冒,導致全身肌肉僵硬難受,口流泡沫,神志不清,這種病叫做「子癇」,往往是因為左肝和腎氣虛弱,而兩寸脈略微強旺,可以用除去地黃,加入葛根、防風的「八物湯」,或者「羚羊角散」來治療。

懷孕三、五個月後,突然不能說話了,這種病叫做「子喑」,這是因為胞絡系統失去連接所致,不用服藥,等分娩後自然能恢復說話。

懷孕一個月後,不能進食,嘔吐頻繁,這種病叫做「惡阻」,往往是因為肝脾兩脈浮動而流利,這是因為穢氣停留在子宮,而胃中的痰火沖激上升到胸腔所致,一般在懷孕一百天內都能自己恢復,可以用茯苓、陳皮組成的「二陳湯」,加上黃芩炒過的酒來治療。

胎壓一邊,臍下急痛,小便欲出不出者名曰轉胞,必左關尺弱,右肺脾虛,宜參朮飲除半夏,加淮藥、杜仲。受妊數月,不時血來,名曰胎漏,必右寸浮虛,左肝腎微弱,宜舉元煎阿膠、淮藥、杜仲,或阿艾四物湯加炙耆、文蛤杵碎酒炒。受妊三月而胎下,或七月而胎下名曰墮胎,必右關尺衝任兩脈浮數而弱,兩寸浮數無神,由於淫火日熾真陰虧損故也,宜千金保胎散熟地當歸、麥冬,熱甚者芩術湯。蓋婦人天癸未行屬少陽,既行屬厥陰,已絕屬太陰。

白話文:

轉胞:

一側肚子腫脹,肚臍下方劇烈疼痛,小便想排卻排不出來,叫做轉胞。這時左關、尺脈肯定虛弱,右肺脾虛弱。宜用參朮飲去除半夏,加上山藥、杜仲。

胎漏:

懷孕幾個月後,不時出現血塊,叫做胎漏。這時右寸脈浮虛,左肝腎微弱。宜用舉元煎加上阿膠、山藥、杜仲,或用阿艾四物湯加上炙黃芪、蛤蜊搗碎後用酒炒。

墮胎:

懷孕三個月或七個月流產,叫做墮胎。這時右關、尺、衝、任四脈浮數而虛弱,兩寸脈浮數無力。因為淫火旺盛,真陰虧損所致。宜用千金保胎散加上熟地、當歸、麥冬,如果熱性嚴重,宜用芩術湯。

女性生理變化:

女性在月經來臨前屬於少陽,月經來臨時屬於厥陰,月經停止後屬於太陰。

胎產之病治厥陰者是祖化之源也,切不可汗下利小便也,汗則痞滿,下則傷脾,利小便則亡津液。尤宜禁忌飲食,少於房事,其庶平安矣。

白話文:

對於懷孕或生產過程中引起的疾病,治療厥陰經絡是至關重要的。

絕對不能發汗、瀉下或利尿。發汗會導致腹脹,瀉下會損傷脾臟,利尿會造成津液流失。

尤其要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房事,這樣纔有機會保平安。

凡胎前宜以和氣飲為主。左肝腎虛重用淮藥、杜仲。

胎前用方

紫蘇飲,當歸,川芎白芍人參陳皮,蘇葉,腹毛,甘草,姜(引)

白話文:

紫蘇飲

材料:

  • 當歸
  • 川芎
  • 白芍
  • 人參
  • 陳皮
  • 紫蘇葉
  • 生薑(用來引出其他藥材的功效)
  • 甘草

一方,有香附,無人參。

芩術湯,黃芩,白朮

天仙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酒拌略炒),蘇葉,陳皮,香附,烏藥木瓜(加),甘草,姜(引)

白話文:

天仙藤散

組成:

  • 天仙藤(略微炒過,並用青木香酒拌過)
  • 蘇葉
  • 陳皮
  • 香附
  • 烏藥
  • 木瓜(可加可不加)
  • 甘草
  • 生薑(引經藥)

或加蒼朮

六君子湯,加桑皮、淮藥,去半夏、甘草。

竹葉,白苓,淨風,麥冬,黃芩,人參,竹葉(五片)

煎。

麥冬湯,白苓,淨風,麥冬,黃芩,竹葉

紫菀,紫菀,天麥,桑皮,杏仁桔梗竹茹,甘草,加淮藥,沙參

白話文:

紫菀湯

組方:

紫菀

天麥冬

桑白皮

杏仁

桔梗

竹茹

甘草

加強版:

淮山藥

沙參

安榮湯,人參,當歸,麥冬,細辛滑石,木通,燈芯,甘草

白話文:

安榮湯

組成:

  • 人參
  • 當歸
  • 麥冬
  • 細辛
  • 滑石
  • 木通
  • 燈芯
  • 甘草

除木通,加淮藥、杜仲。

參朮飲,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人參,白朮,半夏,陳皮,甘草,姜(引)

除半夏,加淮藥、杜仲。

八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白朮,白苓,甘草

除熟地,加淨風、粉葛。

羚羊角,當歸,川芎,白苓,茯神,薏仁,甘草,杏仁,羚羊角,棗仁,加皮,淨風,獨活,木香,姜(引)

白話文:

羚羊角散

組成:

  • 當歸
  • 川芎
  • 白茯苓
  • 茯神
  • 薏仁
  • 甘草
  • 杏仁
  • 羚羊角
  • 棗仁
  • 加皮
  • 荊芥
  • 獨活
  • 木香
  • 生薑(引子)

舉元煎黃耆,白朮,升麻,甘草

阿艾四物湯,熟地,當歸,川芎,白芍,白朮,黃芩,阿膠,砂仁,香附,艾葉,粳米

白話文:

阿膠四物湯

藥材:

  • 熟地:滋陰養血
  • 當歸:補血活血
  • 川芎:活血行氣
  • 白芍:養血柔肝
  • 白朮:健脾益氣
  • 黃芩:清熱燥濕
  • 阿膠:補血止血
  • 砂仁:疏肝理氣
  • 香附:理氣解鬱
  • 艾葉:溫經止血
  • 粳米:健脾和胃

煎。

一方,加蒲黃(炒)、陳皮、杜仲(鹽水炒)、續斷、甘草,去艾葉。

白話文:

將一方藥方中原本的艾葉移除,並加入炒過的蒲黃、陳皮、鹽水炒過的杜仲、續斷、甘草等藥材。

千金保胎散,熟地,當歸,人參,白朮,陳皮,黃芩,香附,續斷,杜仲(鹽水炒)

一方,惟用續斷、杜仲二味為末糊丸,山藥為糊。

一方,去人參,加砂仁、川芎、阿膠、艾葉、益母草、棗肉為丸。

二陳湯,陳皮,半夏,白苓,甘草

加黃芩酒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