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瀚

《四診抉微》~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紫色舌

《正義》云:舌見純紫色者,此酒毒也,有表者,升麻葛根湯

舌見紫斑者,此酒毒也,身有斑者,黃連化斑湯,加葛根青黛

白話文:

舌頭出現紫色斑點,表示這是酒中毒。身上出現斑點,可以使用黃連化斑湯,再加上葛根和青黛。

舌紫且腫厚者,此酒毒,而又飲冷,壅遏其熱也。外證煩躁,四逆,先進以理中丸,徹其在上之寒,次以承氣湯下之,微有脈者,可治。

白話文:

舌頭發紫且腫脹的人,是因為酒毒再加飲用冷飲,導致熱氣鬱結。症狀表現為煩躁不安、四肢冰冷。首先使用理中丸來調理上寒,其次再用承氣湯來瀉下。如果還有微弱的脈搏,就可以治療。

舌紫而中心帶白者,酒毒在太陽也,有表者,葛根升麻湯

舌紫而中心帶黃者,酒毒在少陽也,柴葛湯主之。黃苔厚者,已入陽明也,加大黃下之。

白話文:

舌頭泛紫色,中間帶有黃色,表示酒毒在少陽膽經。應使用柴葛湯治療。

舌苔黃厚,表示酒毒已經進入陽明胃經。這時應加大黃的劑量,以瀉下通便。

舌紫而中心帶赤者,酒毒在陽明也,柴葛加大黃、芒硝

舌淡紅而中見紫黑筋數道者,此厥陰真寒症也,外見四逆者,四逆湯救之。脈沉面黑者,不治。

白話文:

舌頭顏色淡紅,但中間有幾條紫黑色的脈絡,這是厥陰真寒證。如果出現四肢逆冷的症狀,可以用四逆湯治療。如果脈象沉細,面色發黑,則不治。

2. 藍色舌

舌見藍色者,肺氣已絕,肝木獨盛,來侵土位也。微藍者,肺氣猶在,可生;深藍者,必死。宜大補肺脾,而制肝木也。

白話文:

舌頭呈現藍色,表示肺氣已經耗盡,肝木之氣過盛,侵犯了脾胃的功能。

如果舌頭只是微微發藍,表示肺氣還有餘力,尚有生機。但如果舌頭呈深藍色,則必定難以救治。

這時應該採取措施,大力補益肺脾,同時抑制肝木過盛。

《舌鑑》云:若稍見藍紋,猶可用溫胃健脾、調肝益肺之藥治之。如純藍色者,雖無他證,必死。

3. 黴醬色舌

《舌鑑》云:黴醬色苔者,乃黃兼黑色,為土邪傳水證,必唇口乾燥大渴,雖用下奪,鮮有得愈者。

《正義》云:舌生厚苔者,而如黴醬色者,此夾食傷寒也。色淡者,生;色濃者,死。下之,得通者,生;不得通者,死。

白話文:

《正義》中記載:舌頭上有厚苔,就像發黴的醬油一樣,這是傷寒和食物積滯的症狀。苔色淡的,生還;苔色深的,死亡。治療時,如果藥物導下通暢,生還;如果導下不通暢,死亡。

4. 妊娠傷寒觀面色舌色法

《正義》云:凡妊娠傷寒,必先固其胎,胎安病乃安。既察其脈,還審其色。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澤則安,色敗則死。

白話文:

《正義》上說:凡是懷孕期間得了傷寒病,一定要先保住胎兒,胎兒平安了,病情才會好轉。觀察完脈象之後,還要查看氣色。面部氣色反映母親的健康狀況,舌頭顏色反映胎兒的情況,氣色好就平安,氣色不好就危險。

《脈訣》云: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唇舌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總教𢬵。面青舌赤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申氏曰:亦有面舌俱白而死者,其色不澤,其症多惡也。

白話文:

《脈訣》上說:

  • 臉色發紅,舌頭發青,仔細觀察,母親活著,孩子難保。
  • 嘴脣和舌頭都發青,還有泡沫湧出,母親和孩子都會死,無藥可救。
  • 臉色發青,舌頭發紅,泡沫頻繁產生,母親死去,孩子活著的可能性大。
  • 申氏說:有的病人臉色和舌頭都發白而死,但這種顏色黯淡無光,表示病情嚴重。

妊娠傷寒,舌色太赤,胎雖不死,須防其墮,急宜清熱安胎,外用井底泥敷臍下。勿以舌赤胎傷而忽之也。

白話文:

懷孕期間得了傷寒,舌頭顏色過於紅赤,即使胎兒未死,也需預防流產。應趕緊清熱安胎,外敷井底泥於肚臍下方。不要因為舌頭紅赤,而忽略胎兒的安危。

如舌苔太重而黃焦,里症全具而宜下,以四物湯大柴胡湯下之,或以小承氣湯合四物,加木香砂仁可也。芒硝在所必忌。

白話文:

如果舌苔過於厚重並且呈現黃色或焦黑,代表體內病邪已經很嚴重,需要進行瀉下治療。可以使用四物湯結合大柴胡湯來瀉下通便,或者使用小承氣湯結合四物湯,再加入木香和砂仁也可以。不過,一定要避免使用芒硝。

如真寒證,面白舌白而宜溫,則四物合炮薑、桂枝、木香、砂仁、人參白朮自可,取薑汁入酒飲之亦可,但附子在所必忌。

白話文:

如果是由寒證引起的疾病,臉色蒼白、舌頭淡白,適合用溫暖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這四味藥配合生薑、桂枝、木香、砂仁、人參、白朮,也可以用生薑榨汁加入酒中服用。但是,附子在治療寒證時必須禁止使用。

慎庵按:觀舌為外診要務,以其能辨虛實,別死生也。今見集四診者,皆略而不載,亦系恨事。惟《脈理正義》載之,簡要而詳,予喜其先得我心之同然,故合《舌鑑》而刪潤之。

白話文:

慎庵按:觀察舌頭是外診中的重要事項,因為它能辨別虛實,區分生死。如今我看到的四診書,都簡略地記載了舌診,這也是遺憾之事。只有《脈理正義》記載了舌診,既簡略又詳盡,我非常欣賞他和我志同道合,於是將《舌鑑》與《脈理正義》的內容結合起來,並加以刪減潤色。

5. 妊娠辨分男女外驗有四

《原始》云:一、受孕後,身更輕快,更健壯,其性常喜,面色加紅,是男胎也。因男性熱倍於女,故胎能加母之熱性,面發紅色,更喜美好之飲食,若女胎則反是,因女之性冷故也。二、若胎是男,必四十日後,即兆運動,女則運動遲,必在三月後矣。三、胎是男,則左肢之行工,愈覺輕便,左之乳體,必先高硬。

白話文:

《原始》中記載:

  1. 懷孕後,身體會更加輕盈、強健,性情經常喜悅,面色紅潤,這是懷男孩的徵兆。因為男性的體質比女性更熱,所以胎兒會增加母親的熱性,導致面部發紅,更喜歡美味佳餚。而懷女孩則相反,因為女性的體質較冷。

  2. 如果胎兒是男孩,那麼在受孕後四十天就會開始出現胎動。而懷女孩的胎動較晚,一般要到懷孕三個月後。

  3. 懷男孩時,左肢的活動會更好,感覺更輕便。左邊的乳房也會比右邊的先變大變硬。

四、胎是男,用行亦便於左,若女則必便於右也。

6. 女人受孕內外皆有徵驗者七

《原始》云:眼懶看,俗謂慈眼也,眼變為微黃,一也。月經既止,厚氣上升,頭有昏眩,二也。心常悶躁,三也。易生厭煩,因內厚之氣昏,故不喜事物,四也。體重懶行,五也。齒膝交疼,因胎火厚所致,六也。懶厭美好之物,反喜粗糲之品,及鹹酸辛辣之味,七也。

白話文:

《原始》中說:

  1. 眼睛懶得看,俗稱慈眼,眼睛變為微微發黃。

  2. 月經停止後,氣血上升,頭部發暈發眩。

  3. 心情經常煩躁不安。

  4. 容易產生厭煩感,因為體內氣血鬱結,導致不喜歡事物。

  5. 身體沉重,懶得活動。

  6. 牙齒和膝蓋疼痛,是由於胎氣旺盛造成的。

  7. 厭煩美好精緻的東西,反而喜歡粗糙的物品,以及鹹酸辛辣的味道。

此因子宮凝閉,月信不行,故發不和之性,變平昔之嗜好,思不倫之食,或一月,或二三月即止者,因胎具百肢,頭髮已生,故至四月,則一切不和之性,悉反正矣,因胎漸大,能吸母液以資養,則子宮既無餘液之厚氣,故不和嗜好之性自無矣。

白話文:

這是因為子宮閉塞,月經不通,所以性情變得不正常,改變了平時的喜好,想吃一些奇怪的東西。這種情況可能持續一個月或二三個月才會停止。這是因為胎兒的四肢和頭髮已經長出來了。到了第四個月,胎兒逐漸長大,可以吸收母親的營養液,子宮不再有多餘的濕熱之氣,所以不正常嗜好的症狀自然也就消失了。

7. 驗胎貴賤壽夭法

婦人懷胎,凡男抱母,女背母。或上或下,為夭胎,或左或右,為壽胎。貴者,胎動必勻,自無毒病;賤者,胎亂動,母常有病。壽者,母必泰安;夭者,母多疾苦。男胎,母氣足,神常清;女胎,母氣不足,神多亂。母聲清,生福壽之男;母聲濁,生孤苦之子。

白話文:

孕婦懷孕,如果懷的是男孩,胎兒會抱著母親的肚子;如果懷的是女孩,胎兒會背著母親的肚子。如果胎兒在上方或下方,表示懷的是流產兒;如果胎兒在左方或右方,表示懷的是健康兒。

身份尊貴的人,胎動一定規律而沒有任何毒病;身份卑賤的人,胎動混亂,母親常常有病。胎兒健康,母親必定安泰;胎兒不健康,母親會有很多病苦。

懷男孩時,母親氣息充足,精神常清;懷女孩時,母親氣息不足,精神常亂。母親聲音清脆,會生福壽康寧的男孩;母親聲音渾濁,會生孤苦無依的男孩。

8. 虛里跳動

《素問》曰: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靈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遂,故宗氣積於胸中,出干喉嚨,以貫心膈而行呼吸焉。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五穀進入胃中,糟粕、津液和宗氣會分為三條通路。宗氣會積聚在胸中,通過喉嚨到達心和膈肌,並執行呼吸的作用。

《甲乙經》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手,脈之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

白話文:

《甲乙經》裡說:胃部的大動脈,叫做「虛裏」。它穿過橫膈到達肺部,從左乳下方出來,按下去會跳動,是脈絡裡的主氣。如果喘得很厲害,而且時常中斷,那麼病症在胃部中間有阻塞和橫向的積塊,中斷,氣息不接續就死了。

顧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動氣,《經》何獨言左乳下?蓋指其動之甚者耳,非左動而右不動也,其動應手,脈宗氣也。《素問》本無二義,馬玄臺因坊刻之誤,而為應衣,應衣者,言病人肌肉瘦弱,其脈動甚,而應衣也,亦通。始讀《素問》,則心竊疑之,至讀《甲乙經》,而遂釋然。

白話文:

顧英白對我說:乳根穴在左右兩側都有脈氣跳動,《黃帝內經》為何只說左乳下?這是因為黃帝內經指的只是脈氣跳動最明顯的地方,並不是說左側跳動而右側不跳動。脈氣跳動力道明顯,可作為脈診的基準。《黃帝內經》原本並沒有兩義之說,是馬玄臺由於刻本錯誤而誤寫為「應衣」。所謂「應衣」是指病人的肌肉消瘦,脈搏跳動劇烈,甚至能透過衣物觸摸到脈搏的跳動,這個解釋也說得通。一開始讀《黃帝內經》時,心裡會暗暗起疑;等到讀了《甲乙經》,才豁然開朗。

張介賓曰:虛里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及驚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為虛里之動也。其動微者,病尚淺;動甚者,病則甚。凡患此者,常以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活者多矣。

白話文:

張介賓說:內臟虛弱導致的跳動,是最為消耗真氣的病症根本,所以凡是患有陰虛勞損體弱的人,心窩裡經常會有跳動,還有驚悸的症狀。人們只知道他們的心跳,卻不知道是內臟虛弱導致的跳動。跳動輕微的,病情還算輕,跳動強烈的,病情就比較嚴重了。凡是患有這種病的人,通常使用完全滋補腎水的藥方,來填補真陰,康復的人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