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鑒》~ 新刻藥鑑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一 (4)

1. 用藥丸散例

治至高之病者,以酒煎。去濕以生薑引,補元氣以大棗引,發散風寒以蔥白引,去膈上痰以蜜引,通秘結以鐵鏽水引,回胃氣以陳壁土引。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氣。去下部之疾者,其丸極大而光。中焦者丸如梧桐子大。上焦者丸如綠豆大。發散用酒糊,收斂用醋糊,調理脾胃用神麯糊,去濕用薑汁糊。

白話文:

治療嚴重的疾病時,要用酒煎煮藥材。

  • 去濕氣,用生薑引藥。
  • 補氣,用大棗引藥。
  • 驅散風寒,用蔥白引藥。
  • 消除胃中痰濕,用蜂蜜引藥。
  • 治療便祕,用鐵鏽水引藥。
  • 促進胃氣回歸,用陳壁土引藥。

粉末狀的藥材不循經絡,只能去除胃中和臟腑的積聚之氣。

治療下焦疾病的藥丸體積很大且光滑。 治療中焦疾病的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 治療上焦疾病的藥丸像綠豆那麼大。

  • 散發藥效用酒糊製成。
  • 收斂藥效用醋糊製成。
  • 調理脾胃用神曲糊製成。
  • 去濕用薑汁糊製成。

滴水丸者,取其易化也。煉蜜丸者,取其緩化,而氣循經絡也。用蠟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取效也。

白話文:

滴水丸:取其容易化開(使藥物能迅速釋放)。

煉蜜丸:取其慢慢化開,藥氣可以循著經絡作用。

用蠟丸:取其難以化開,慢慢地發揮藥效。

2. 解藥毒法

附子後,身目紅者,乃附毒之過,急用蘿蔔搗汁一大碗,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犀角二錢,煎至八分飲之,其毒即解。如解之遲,必然血從七孔中出,決死何待。若無生蘿蔔汁,用子亦可。用生黃豆浸透,搗爛取汁一盅飲之,亦可。或用澄清泥漿水飲之,亦可。服大黃後,瀉利不止者,用烏梅二枚、炒粳米一撮、乾薑二錢、土炒白朮一錢、人參五分、附子去皮錢半、甘草七分、升麻二分、燈心七根煎熟,入壁土一匙,調服即止。

白話文:

服用附子後,身體和眼睛發紅,是因為附子有毒,需要立刻用蘿蔔搗爛取汁一大碗,加入黃連和甘草各五錢,犀角二錢,煎到剩八分之1時服用,就能解毒。如果解毒太慢,毒性會通過七竅排出體外,導致死亡,不容耽擱。如果沒有新鮮蘿蔔汁,也可以用蘿蔔子:用生黃豆浸泡發脹後搗爛,取汁一碗飲用,也可以解毒。或者用澄清的泥漿水飲用,也有解毒效果。

服用大黃後,拉肚子不止,可以使用烏梅二枚、炒粳米一撮、乾薑二錢、土炒白朮一錢、人參五分、去皮附子半錢、甘草七分、升麻二分、燈心七根煮熟,加入壁土一匙,攪勻服用,就能止瀉。

麻黃後,汗出不止者,將病人發披入水盆中,足露出外,再炒糯米半升、龍骨牡蠣藁本防風各一兩,研細末,周身撲之。

白話文:

服用麻黃湯後,如果出汗不止,可以將患者的頭髮解開,浸入水盆中,只露出腳部。然後用炒過的糯米半升、龍骨、牡蠣、藁本、防風各一兩研成細末,敷在患者全身。

3. 用藥生熟法

芩連知柏,治病者頭面及手梢皮膚,略用酒炒,借酒力以升上也。治咽之下胸之上者,略用酒浸。治臍之下者生用。熟則升、生則降也。凡用上焦藥,須酒浸曬乾,黃柏知母,乃治下部之藥,久弱之人,必須酒浸曬乾,恐寒傷胃也。大黃酒煨,生熟地黃酒洗,皆是此意。用附子去皮臍,先將鹽水薑汁各半碗,入砂鍋內煮六七沸,再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童便煮六七沸,良久撈起,以磁器盛之,伏地氣一夜,曬乾聽用。

白話文:

原古文:

芩連知柏,治病者頭面及手梢皮膚,略用酒炒,借酒力以升上也。治咽之下胸之上者,略用酒浸。治臍之下者生用。熟則升、生則降也。凡用上焦藥,須酒浸曬乾,黃柏知母,乃治下部之藥,久弱之人,必須酒浸曬乾,恐寒傷胃也。大黃酒煨,生熟地黃酒洗,皆是此意。用附子去皮臍,先將鹽水薑汁各半碗,入砂鍋內煮六七沸,再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童便煮六七沸,良久撈起,以磁器盛之,伏地氣一夜,曬乾聽用。

黃芩、黃連、知母,用於治療頭面部及手部皮膚病症時,會略炒用酒,藉助酒力使其藥性向上升發。用於治療咽喉部位至胸部的疾病時,會略浸泡於酒中。用於治療臍部以下的疾病時,採用生用。藥物經過炒製後,藥性向上升發;未經炒製的,藥性向下運行。凡使用治療上焦(胸腔以上)的藥物,需要將藥材浸泡於酒中後曬乾。黃柏、知母是用於治療下焦(臍部以下)的藥物,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必須將藥材浸泡於酒中後曬乾,以免寒性傷及胃部。大黃用酒煨製,生熟地黃用酒清洗,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使用去皮的附子,先將鹽水和薑汁各半碗放入砂鍋中煮沸六七次,再放入黃連和甘草各五錢,加入童便後再煮沸六七次,過一段時間撈出,放入瓷器中,埋入土中吸收地氣一夜,曬乾後備用。

麻黃,須要去節,用滾醋略浸片時曬乾,恐大發汗,冬月及表實之人生用,用吳萸將鹽水拌炒,以殺小毒。

白話文:

使用麻黃時,必須去掉枝節。用滾燙的醋浸泡片刻後曬乾,以免大出汗。冬季和表證實熱的人使用時,用吳茱萸與鹽水拌炒,以去除小毒性。

4. 藥性陰陽論

藥有氣味厚薄不同,輕重不等,寒熱相雜,陰陽相混,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清陽發腠理,實四肢,清之清者也。濁陰走五臟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清中清者,養榮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氣厚則發熱。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味厚則泄。

白話文:

中藥的氣味有濃淡之分,重量也有輕重之別,同時具有寒與熱、陰與陽的性質。有的藥物氣味相近,但味道不同,有的味道相同,但氣味不同。清陽之氣作用於皮膚腠理,充實四肢,是清中之清。濁陰之氣運行於五臟六腑,是濁中之濁。清中之清可以滋養神氣,濁中之濁可以強健骨髓。氣屬於陽,氣味濃厚則為純陽,氣味淡薄則為陽中之陰。氣味淡薄則能發揮通利作用,氣味濃厚則能發揮溫熱作用。味屬於陰,味道濃厚則為純陰,味道淡薄則為陰中之陽。味道淡薄則能通利,味道濃厚則能泄除。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酸苦湧泄為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陰中之陽,酸苦鹹之寒者,為陽中之陰。如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為利水而泄下?內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乎太陰也。

白話文:

辛和甘的味道具有發散的特質,屬於陽性;酸和苦的味道具有湧動、瀉下的特質,屬於陰性;淡的味道具有滲泄的特質,屬於陽性;酸、苦和鹹的味道具有寒涼的特質,屬於陰性。辛、甘和淡的味道中帶有熱性,屬於陰中的陽;酸、苦和鹹的味道中帶有寒性,屬於陽中的陰。比如茯苓的味道淡,屬於天空之陽;陽性應該向上運行,為什麼茯苓卻利水而瀉下呢?《內經》說,氣質薄弱的,屬於陽中的陰,所以利水而瀉下,但瀉下也不離陰的本質,所以進入太陰經。

麻黃甘、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為發汗而上升?內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發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乎太陽也。附子氣味俱厚,其性熱,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大黃氣味俱厚,其性寒,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淡竹乃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

白話文:

麻黃藥味甘,屬於地上的陰性藥物。陰性藥物應該向下運行,為什麼麻黃卻能發汗而向上升?《內經》說,味道薄的藥物,是陰性中的陽性,所以能發汗而上升。但是上升也不脫離陽性的特性,因此歸屬於太陽經。

附子藥氣和藥味都很厚重,性質熱,是陽性中的陽性,所以《內經》說,能發熱。大黃藥氣和藥味都很厚重,性質寒,是陰性中的陰性,所以《內經》說,能泄下。淡竹是陽性中的陰性,所以能利小便。

苦茶乃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藥有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內經曰,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鬱也。甘以緩之,緩其大熱大寒也。淡以滲之,滲其內濕,利小便也。苦以泄之,泄其上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氣也。咸以軟之,軟其燥結之火也。

白話文:

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平和的特性,以及辛、甘、淡、苦、酸、鹹的味道,升、降、浮、沉的性質,以及通暢、補益、瀉下的功能。

《內經》提到,補益和瀉下取決於味道,並且要根據天氣狀況調整。因此:

  • 升氣的藥物可以疏散,疏散表面的鬱滯。
  • 甘味的藥物可以緩和,緩和極度的高熱或寒涼。
  • 淡味的藥物可以滲透,滲透體內的濕氣,促進小便。
  • 苦味的藥物可以瀉下,瀉下上升的火氣。
  • 酸味的藥物可以收斂,收斂精氣外散。
  • 鹹味的藥物可以軟化,軟化乾澀的火氣。

春氣溫而宜用涼藥,夏氣熱而宜用寒藥,秋氣涼而宜用溫藥,冬氣寒而宜用熱藥,此特四時之正耳,若病與時違,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發散,苟表實極重之症,雖用麻黃一兩何妨,其餘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藥,病在下而宜用降藥,病在外而宜用浮藥,病在內而宜用沉藥,故經曰,升降浮沉則順之,謂順其升降浮沉藥味之性也。寒熱溫涼則逆之,謂逆其寒熱溫涼之病也。

白話文:

春季氣候溫和,適合使用偏涼性的藥物;夏季氣候炎熱,適合使用偏寒性的藥物;秋季氣候涼爽,適合使用偏溫性的藥物;冬季氣候寒冷,適合使用偏熱性的藥物。這只是根據四季的不同特性而定的。如果疾病與季節氣候相違背,就不受此規律的限制。比如夏季不適合使用發散的藥物,但是如果表證極重,使用麻黃一兩也無妨。其他情況類推即可。

疾病在上焦適合使用升提的藥物,疾病在下焦適合使用降下的藥物,疾病在體表適合使用浮性的藥物,疾病在體內適合使用沉性的藥物。因此《黃帝內經》中說:"升降浮沉,則順之。"意思是順應藥物的升、降、浮、沉等藥性。"寒、熱、溫、涼,則逆之。"意思是針對疾病的寒、熱、溫、涼屬性而使用相反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