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1)

1. 治火方

治三焦火。用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

白話文:

治療三焦上火。使用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

黃芩(苦寒),黃連(苦寒),黃柏(辛苦寒),三味等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以新汲水下三五十丸。

白話文:

黃芩(味苦寒),黃連(味苦寒),黃柏(味辛苦寒),這三味藥等量研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用新汲取的涼水送服三五十顆。

治過食生冷,致傷中氣,運轉失常,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不得伸越。遂使四肢無力,肌膚髮熱,骨髓中蒸熱,捫之烙手。若因食傷太陰,以致脾濕壅盛,抑遏清陽之氣不得伸越,鬱而為火。治宜疏脾濕,散鬱火,升陽氣,補中健脾可也。經云:風可以勝濕。是以用防風羌活獨活諸風藥以疏脾之壅滯,柴胡葛根發泄鬱火,以解中外之蒸熱,升麻升提清揚之氣上越,人參甘草補中健脾,芍藥扶陰,以救散漫之火。

白話文:

這些人過度攝取生冷的食物,損傷了中氣,導致氣血運轉失常,將陽氣壓制在脾臟中,無法升發。因此,四肢無力,皮膚發熱,骨髓中蒸熱,觸摸起來像著了火。

若因過食傷了太陰脾胃,導致脾濕過盛,阻擋清陽之氣升發,鬱結成火。治療應疏通脾濕,散發鬱火,升提陽氣,補中健脾。

《內經》說:風能勝濕。因此使用防風、羌活、獨活等風藥來疏通脾胃的壅滯,柴胡、葛根宣發鬱火,緩解體內外的蒸熱,升麻升提清陽之氣向上升發,人參、甘草補中健脾,芍藥扶助陰氣,以緩解火氣過盛。

防風(辛溫,二錢),升麻(苦寒,一錢),人參(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葛根(苦甘涼,二錢),羌活(辛溫,八分),獨活(辛溫,五分),柴胡(平熱,一錢),光白芍(苦酸寒,八分),生甘草(甘寒,七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忌寒涼生冷之物。

白話文:

  • 防風(辛溫,兩錢)

  • 升麻(苦寒,一錢)

  • 人參(甘溫,一錢)

  • 炙甘草(甘溫,五分)

  • 葛根(苦甘涼,兩錢)

  • 羌活(辛溫,八分)

  • 獨活(辛溫,五分)

  • 柴胡(平熱,一錢)

  • 光白芍(苦酸寒,八分)

  • 生甘草(甘寒,七分)

  • 加水兩碗,煎煮後取一碗藥液。

  • 趁溫熱飲用。

  • 忌食寒涼生冷的食物。

書中雲:此方能治血虛成前症者。吾恐方中風藥過多,若謂脾熱太甚而成前症者則可,若因血虛致病,則風藥不無愈燥其血,縱有人參、芍藥,恐難倚仗。雖有神功,吾不敢信用也,智者思之。

白話文:

原文說: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血虛引起的上述症狀。我擔心方子裡的風藥太多,如果說是脾熱過度而導致上述症狀,那可以使用風藥;但如果是因為血虛而致病,那麼風藥只會讓血液更乾燥,即使添加了人參和芍藥,恐怕也很難指望。即使它有神奇的效果,我也不敢相信,聰明的人可以思考一下。

瀉陰火升陽湯

治因食生冷過度,致傷中氣,脾濕壅盛,濕熱太甚,致令肌熱,心煩,面赤,少食,喘嗽痰盛。此皆抑遏清揚之氣不得伸越所致。治宜疏濕清熱,健脾補中,升發陽氣。是以用蒼朮、羌活以疏壅濕,芩、連、石膏以清熱,人參、黃耆、甘草補中健脾,升麻、柴胡發陽氣上越。

白話文:

治療原因:

由於暴飲冷飲過度,導致損傷脾氣,脾臟濕氣過盛,濕熱過重,由此引起身體發熱、心煩、臉紅、食慾不振、喘咳痰多。這些都是壓制清陽之氣無法伸展所導致的。

治療方法:

應當疏通濕氣,清熱降火,健脾益氣,升發陽氣。因此,使用蒼朮、羌活來疏通濕滯,黃芩、黃連、石膏來清熱,人參、黃芪、甘草來補中健脾,升麻、柴胡來發散陽氣,使之向上升發。

蒼朮(苦辛溫,二錢),羌活(辛溫,一錢),黃芩(苦寒,一錢),黃連(苦寒,一錢),石膏(辛寒,三錢),人參(甘溫,一錢),黃耆(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升麻(苦寒,七分),柴胡(苦寒,一錢),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白話文:

蒼朮(苦味辛辣、溫熱,2 錢),羌活(辛味溫熱,1 錢),黃芩(苦味寒涼,1 錢),黃連(苦味寒涼,1 錢),石膏(辛味寒涼,3 錢),人參(甘味溫熱,1 錢),黃耆(甘味溫熱,1 錢),炙甘草(甘味溫熱,5 分),升麻(苦味寒涼,7 分),柴胡(苦味寒涼,1 錢),水兩碗,煎成一碗。趁溫熱服用。

治諸病後火熱乘肺,咳唾膿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急,羸瘦,五心煩熱,或渴。用桑白皮瀉肺火,紫菀茸、麥門冬、五味清肺金,瘳咳唾,生津液止煩渴,半夏桔梗定喘豁痰,生地黃養陰血,淡竹葉解虛煩,甘草和藥瀉火,麻黃髮表,解肌熱。

白話文:

治療各種疾病後,餘熱乘肺,導致咳嗽咳出膿血,胸部和肋骨疼痛腫脹,呼吸困難,身體瘦弱,手心、腳心發熱,甚至口渴。

使用桑白皮瀉除肺熱,紫菀茸、麥門冬、五味子清肺降火,緩解咳嗽咳痰,生津止渴,半夏、桔梗平喘化痰,生地黃滋養陰血,淡竹葉清熱解煩,甘草調和藥性,瀉除火氣,麻黃發汗,解除肌肉熱。

愚按:此方既謂病後火熱乘肺,而非外感新病,麻黃必不可用。其症見渴,半夏亦不宜下。當除此二味,以貝母、天門冬代之可也。膚見如斯,智者詳焉。

白話文:

我認為:這個方劑既然說是病後餘熱侵襲肺部,而不是外感的新病,那麼麻黃肯定不能用。症狀有口渴,半夏也不宜使用。應當去掉這兩味藥,用貝母、天門冬代替。症狀所見就是如此,聰明的人請詳細研究一下。

白皮(苦甘酸溫),紫菀茸(苦辛溫,一錢),麥門冬(甘溫,一錢),北五味(甘酸,二錢),半夏(苦辛溫,七分),桔梗(苦辛溫,七分),生地黃(苦甘寒,一錢),生甘草(甘寒,七分),麻黃(苦甘辛。此乃邪表之熱,治新感寒,鬱火於內者,庶幾可也。若用之病後肺受火邪者,非徒無益,又且加害。

白話文:

中醫古文:

桑白皮(味苦、甘、酸,性溫和),紫菀茸(味苦、辛,性溫和,用量一錢),麥門冬(味甘,性溫和,用量一錢),北五味(味甘、酸,用量二錢),半夏(味苦、辛,性溫和,用量七分),桔梗(味苦、辛,性溫和,用量七分),生地黃(味苦、甘,性寒涼,用量一錢),生甘草(味甘,性寒涼,用量七分),麻黃(味苦、甘、辛。此方適用於熱邪外襲,治療新發感冒,內有鬱火,可以酌情使用。如果用於病後肺部受熱邪者,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桑白皮(味道苦、甜、酸,性質溫和),紫菀茸(味道苦、辣,性質溫和,用量1克),麥門冬(味道甜,性質溫和,用量1克),北五味(味道甜、酸,用量2克),半夏(味道苦、辣,性質溫和,用量0.7克),桔梗(味道苦、辣,性質溫和,用量0.7克),生地黃(味道苦、甜,性質寒涼,用量1克),生甘草(味道甜,性質寒涼,用量0.7克),麻黃(味道苦、甜、辣。本方適用於由熱邪引起的疾病,治療新發感冒、內有鬱熱的情況,可以適當使用。如果用於肺部受熱邪引起的疾病,不僅無效,還會加重病情。)

宜各用天門冬五分代之。),水二盅,姜三片,煎一盅。溫服。

梔子仁湯

治發熱,發狂,煩躁,面赤,咽乾。此皆火熱所致。治宜瀉火清熱。是以用梔子、豆豉清熱解煩,黃芩、柴胡解熱,升麻、石膏瀉陽明火以止狂,赤芍、生甘草通瀉火熱,知母固腎,杏仁救肺以降逆氣,大青解熱毒,治咽痛。

白話文:

治療發燒、發狂、煩躁、臉紅、喉嚨乾燥。這些都是體內火熱過盛造成的。治療方法應以瀉火清熱為主。因此可以使用梔子、豆豉清熱解煩,黃芩、柴胡退燒,升麻、石膏瀉除陽明經的火熱以止住狂躁,赤芍、生甘草通瀉火熱,知母固腎,杏仁救肺平息逆氣,大青退燒解毒,治療喉嚨痛。

梔子(苦寒,一錢),豆豉(苦甘酸寒,八分),黃芩(苦寒,二錢),甘草,石膏(辛寒,三錢),柴胡(瀉肝火,一錢),升麻(瀉胃火,三錢),杏仁,大青(苦辛寒,散火熱,二錢,不入煎,候別藥煎熟再加),赤芍,知母,共十一味,先將大青研細末,餘十味用水二盅,煎一盅,同大青寒服之。

白話文:

梔子(苦寒,1 錢)、豆豉(苦甘酸寒,8 分)、黃芩(苦寒,2 錢)、甘草、石膏(辛寒,3 錢)、柴胡(瀉肝火,1 錢)、升麻(瀉胃火,3 錢)、杏仁、大青(苦辛寒,散火熱,2 錢,不入鍋煮,等其他藥材煮熟後再加入)、赤芍、知母,共 11 味藥。

先把大青研磨成細末,其餘 10 味藥用 2 碗水煎煮,煎成 1 碗,與大青一同冷服。

三黃丸

治三焦火盛,消渴,不生肌肉。用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大黃瀉胃火。

黃芩(苦寒),黃連(苦寒),大黃(苦寒),三味各等分,俱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送下。

白話文:

黃芩(性味苦寒),黃連(性味苦寒),大黃(性味苦寒),這三種藥材各取等量,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白開水送服。

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此乃陽火熾盛。治宜益陰勝熱可也。是以用生地黃益陰,助黃芩、柴胡、地骨皮、石膏、茯苓瀉火勝熱,羌活以驅熱極之風。

白話文:

治療全身發熱,脈搏又細又滑。這說明身體的熱氣太旺。治療時應採用滋陰降火的方法。因此,採用生地黃來滋陰,配合黃芩、柴胡、地骨皮、石膏、茯苓來降火;再用羌活來驅散身體內的過盛熱氣。

生地(苦甘溫,二錢),知母(苦辛寒,三錢),黃芩(苦寒,二錢),地骨皮(二錢),柴胡(苦寒),石膏(辛寒,二錢),茯苓(甘淡平),羌活(甘溫,六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若小便利,去茯苓,加芍藥六分。一本有麻黃。愚意麻黃、羌活二味,若因新感冒而發熱者,庶幾可用,否則並去之。膚見如此,學者宜詳之。

白話文:

生地黃(性味苦、甘、溫,兩錢),知母(性味苦、辛、寒,三錢),黃芩(性味苦、寒,兩錢),地骨皮(兩錢),柴胡(性味苦、寒),石膏(性味辛、寒,兩錢),茯苓(性味甘、淡、平),羌活(性味甘、溫,六分),水二碗,煎成一碗。溫熱服用。若小便頻繁,去掉茯苓,加芍藥六分。另有一種方劑中加入了麻黃。愚見認為,麻黃和羌活這兩味藥,若因新近的感冒而發熱,可以酌情使用,否則都不用。皮膚所見病症記載如此,學習的人應仔細參詳。

治傷寒雜病汗吐下後,致傷正氣,郁成陽毒,發狂譫妄,喉痛不利。治宜補益正氣為本,瀉火解熱為標。是以用人參補養正氣,升麻、犀角解熱毒,黃芩、甘草瀉火,助射干散胸中傷熱,而療咽痛故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雜病後,由於發汗、嘔吐或瀉下等治療方法,導致正氣受損,陽氣鬱結形成熱毒,進而出現狂躁、胡言亂語、喉嚨疼痛不便的情況。治療應以補益正氣為根本,清熱解毒為輔。因此,使用人參補養正氣,升麻、犀角清熱解毒,黃芩、甘草清熱,輔助射干散發胸中的熱邪,同時治療喉嚨疼痛。

人參(甘溫,一錢),升麻(苦寒,二錢),黃芩(苦寒,一錢),生甘草(甘寒,七分),射干(苦辛涼,八分)犀角(甘寒,剉碎成末,臨熟入藥調服一錢五分)

白話文:

人參(甘味溫性,一錢)

升麻(苦味寒性,二錢)

黃芩(苦味寒性,一錢)

生甘草(甘味寒性,七分)

射干(苦辛味涼性,八分)

犀角(甘味寒性,磨成粉,於藥快煮熟時加入,調整後服用一錢五分)

生薑瀉腸湯

治大腸實熱鬱結,大便秘澀,煩燥口乾,舌生瘡。皆因下竅不通,火熱上炎所致。治宜通大便、下實熱可也。是以用芒硝通大便以下實熱。經云:辛以散之,用生薑、橘紅桂心散結氣,佐黃芩、梔子、生地、竹茹諸寒涼清熱除煩,白朮、茯苓、大棗健脾益氣。

白話文:

治療大腸實熱鬱結,大便祕結,煩躁口乾,舌生瘡。這些都是因為下竅不通,火熱上炎引起的。治療宜通大便、下實熱。因此,使用芒硝通大便,以排出實熱。古書中說:辛味有疏散作用,因此使用生薑、橘紅、桂心來散結氣。再佐以黃芩、梔子、生地、竹茹等寒涼之品來清熱去煩。而白朮、茯苓、大棗則可以健脾益氣。

芒硝(苦酸寒,五錢),生薑(辛溫,二片),肉桂(通血脈,四分),黃芩(苦寒,一錢),橘紅(去白,八分),梔子(苦寒,八分),生地(苦甘寒,一錢),茯苓(甘淡平,一錢),竹茹(苦甘涼,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大棗(甘溫,二枚),煎溫服。

白話文:

用以下藥材煎服,溫度為溫熱:

  • 芒硝(苦酸寒,五錢)
  • 生薑(辛溫,兩片)
  • 肉桂(活血化瘀,四分之三)
  • 黃芩(苦寒,一錢)
  • 橘紅(去白,八分之一)
  • 梔子(苦寒,八分之一)
  • 生地黃(苦甘寒,一錢)
  • 茯苓(甘淡平,一錢)
  • 竹茹(苦甘涼,兩錢)
  • 白朮(苦甘溫,兩錢)
  • 大棗(甘溫,兩個)

丹溪大補丸

治陰虛火動。治宜補腎水、降陰火。是以用黃柏、知母、敗龜板熟地補真陰、滋腎水以降火。

白話文:

治療陰虛導致身體發熱。治療的方法是補充腎臟的水分,降低陰火。因此使用黃柏、知母、龜板、熟地這些藥物來補充真陰,滋潤腎水以降低火氣。

熟地(苦甘寒,八兩),知母(苦辛寒,六兩),黃柏(苦寒,四兩),龜板(鹹平,火炙,四兩),共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七十丸。

白話文:

熟地黃(苦甘寒,320克),知母(苦辛寒,240克),黃柏(苦寒,160克),龜板(鹹平,火烤過,160克)共同研成細末,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用鹽湯送服大約50-70粒。

治腎元不足。用黃柏、知母、龜板、熟地補腎之真陰,虎脛骨、鎖陽益腎之元陽,歸、芍、牛膝養血,陳皮理氣和中。

白話文:

治療腎氣不足。使用黃柏、知母、龜板、熟地滋補腎臟的陰液,虎脛骨、鎖陽溫補腎臟的陽氣,歸、芍、牛膝養血,陳皮理氣調和中焦。

黃柏(苦寒,三兩),知母(苦辛寒,二兩),龜板(甘鹹平,二兩),熟地(甘寒,一兩五錢),牛膝(苦甘酸,一兩),橘紅(平溫,去白,一兩),虎脛骨、鎖陽、當歸、白芍共為細末,酒煮羊肉羹為丸如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七十丸。

白話文:

  • 黃柏(苦寒性質,三兩)

  • 知母(苦、辛寒性質,二兩)

  • 龜板(甘鹹平性質,二兩)

  • 熟地黃(甘寒性質,一兩五錢)

  • 牛膝(苦、甘、酸性質,一兩)

  • 橘紅(平溫性質,去除白色部分,一兩)

  • 虎脛骨、鎖陽、當歸、白芍(磨成細末)

  • 用燉煮羊肉的湯來調和藥材,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丸狀。

  • 空腹時,用鹽水吞服五至七十顆丸。

大金花丸

治一切火熱。用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黃芩瀉肺火,大黃瀉腸胃火。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皆苦寒),四味各等分,為細末,酒水丸如小豆大。新汲水下三五十丸。本方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丸

白話文:

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這些都是苦寒的藥物)各取等量的分量,磨成細粉,用酒和水製成像小豆那麼大的藥丸。用新鮮的水送服三十到五十丸。在這個方劑中加入梔子,就叫做「梔子金花丸」。

左金丸

治肝火。以黃連之寒勝火除熱,佐吳茱萸之辛散郁,為肝經引使。

黃連(苦寒,六兩),吳茱萸(辛溫,一兩),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白湯下三五十丸。

白話文:

用黃連(苦寒性質,六兩)和吳茱萸(辛溫性質,一兩)研磨成細粉末,加入湯中浸泡蒸餅,製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用白開水送服三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