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張氏醫通》~ 卷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6)

1. 黃癉(目黃)

經云。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癉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溺黃赤安臥者。曰黃癉。食已如飢者。曰胃癉。目黃曰黃癉。

金匱云。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黃家一證。大率從水濕得之。治濕之法。當利小便為第一義。然脈浮者。知濕不在裡而在表。又當以汗解之。設表濕乘虛入里而作癃閉。又當利其小便也。故下條云。黃癉病。茵陳五苓散主之。活法在心。可拘執乎。黃癉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夫病酒黃癉。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酒黃癉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癉心中熱。欲吐者吐之愈。酒黃癉。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此即枳實梔子豉湯之變名也。大病後勞復發熱。服枳實梔子、豉三味。覆令微汗。使餘熱從外而解。若有宿食。則加大黃從內而解。此治酒癉之脈沉弦者。用此方以下之。其脈浮當先吐者。則用梔子豉湯。可不言而喻矣。蓋酒癉傷胃發黃。無形之濕熱。故宜梔子豉湧之。與谷癉之當用茵陳蒿者。

涇渭自殊。即此湯亦自治酒食並傷之濕鬱。故可用下。觀枳實梔子豉湯之加大黃。亦是因宿食而用也。更有梔子柏皮湯治身黃髮熱一證。又以苦燥利其滲道也。合此比例而推。治黃之法。無餘蘊矣。

酒癉下之。久久為黑癉。目黃面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金匱治酒癉。用或吐或下之法。言雖錯出。義實一貫。蓋酒之積熱。入膀胱則氣體不行。必小便不利。積於上焦。則心中熱。積於下焦。則足下熱。其無心中足下熱者。

則靖言了了而不神昏。但見腹滿欲吐鼻燥三證。可知其膈上與腹中。陰陽交病。須分先後治之。當辨脈之浮沉。以定吐下之先後。若但心中熱欲嘔吐。則病全在上焦。吐之即愈。何取下為哉。其酒熱內結。心神昏亂。而作懊憹及痛楚者則。不可不下。故以梔子、香豉。皆治其心中懊憹。

大黃盪滌實熱。枳實破結。逐去宿垢也。但以此劫病之法。不可久用。久久下之。必脾肺之陽氣盡傷。不能統領其陰血。其血有日趨於敗而變黑耳。然酒癉之黑。非女勞癉之黑也。女勞癉之黑。為腎氣所發。酒癉之黑。為敗血之色。因酒之濕熱傷脾胃。脾胃不和。陽氣不化。

陰血不運。若更下之。久久則運化之用愈耗矣。氣耗血積。敗腐瘀濁。色越肌面為黑。味變於心。咽作嘈雜。心辣如啖蒜齏狀。營血衰而不行。痹於皮膚。爪之不仁。輸於大腸。便如漆黑。其目黃與脈浮弱。皆病血也。仲景於一酒癉。臚列先後次第。以盡其治。其精而且詳如此。

谷癉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癉。茵陳蒿湯主之。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癉。腹如水狀。不治。

女勞之癉。惟言額上黑。不言身黃。簡文也。然黑為北方陰晦之色。乃加於南方離明之位。以女勞無度。而脾中之濁陰。下趨入腎。水土互顯之色。乃至微汗亦隨火而出於額。心之液且外亡矣。手足心熱。內傷皆然。日暮陽明用事。陽明主闔。收斂一身之濕熱。疾趨而下膀胱。

其小便自利。大便黑時溏。又是膀胱蓄血之驗。腹如水狀。實非水也。正指蓄血而言。故為不治。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小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癉。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此治女勞癉之急方也。夫男子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以女勞而傾其精。血必繼之。故因女勞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猶易治也。因女勞而成癉者。血瘀不行。非急去膀胱少腹之瘀血。萬無生路。乃取皂礬以滌除瘀垢。硝石以破積散堅。二味相胥。銳而不猛。此方之妙用也。

黃癉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大黃硝石湯。

黃瘴最難得汗。自汗則表從汗解。故曰。此為表和裡實。方用大黃、硝石解散在裡血結。黃柏專祛下焦濕熱。梔子輕浮。能使裡熱從滲道而泄也。諸黃。豬膏發煎主之。

詳此治瘀血發黃之緩劑。以諸黃雖多濕熱。然經脈久病。不無瘀血阻滯也。肘後方以此治女勞癉。身目盡黃。發熱惡寒。少腹滿。小便難。以大熱大寒女勞。交接入水所致。用發灰專散瘀血。和豬膏煎之。以潤經絡腸胃之燥。較硝石礬石散。雖緩急輕重懸殊。散瘀之旨則一也。

癉而渴者。其癉難治。癉而不渴者。其癉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也。

癉為濕熱固結。阻其津液往來之道。故以渴與不渴。證津液之通與不通也。嘔為腸胃受病。振寒發熱。為經絡受傷。於此可證其表裡陰陽而治也。

黃癉者。色如熏黃。一身盡痛。乃濕病也。色如橘子黃。身不痛。乃癉病也。癉分為五。黃汗。黃癉。谷癉。酒癉。女勞癉。黃汗者。其證兩脛自冷。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宜耆芍桂酒湯。晝熱。

防風。夜熱。加當歸。食少。加白朮茯苓。黃癉有干有濕。干黃者。肺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飲。梔子柏皮湯。濕黃者。脾濕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者。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渴者。茵陳五苓散。

谷癉者。食畢即頭眩。心中怫鬱不安。遍身發黃是也。小柴胡去參加白朮、炮薑、膽草、枳實。二便秘者。茵陳蒿湯。胃癉食已如飢。胃熱消穀。面黃瘦。胸滿脅脹。小便秘赤。補中益氣加豬膽汁炒川連、酒黃柏、澤瀉。酒癉者。身目發黃。腹如水狀。心下懊憹而熱。不能食。

時時欲吐。足脛腫。小便黃。面發赤斑。此因飢中飲酒。大醉當風入水所致。梔子大黃湯。酒癉下之。久久為黑癉者。前方去大黃合犀角、地黃。不應。去地黃加桂心、桃仁穿山甲。色癉者。身黃額上微黑。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過傷。血蓄小腹而發黃。故小腹連腰下痛。

大黃附子湯細辛肉桂。若神思困倦。頭目昏重。脾氣不運。大便不實者。四君子湯下硝石礬石丸。陰黃者。厥冷脈沉。或服寒涼過多。變為陰黃。或因過食寒物而成。四肢皮膚皆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蜷臥。茵陳附子乾薑湯。或茵陳四逆湯加白朮。冷食不化。

腹中結痛。去甘草加枳實、白朮、草豆蔻。小便不利。加桂、苓、澤瀉。有瘀血發黃。大便必黑。腹脅有塊或脹。脈沉或弦。大便不利。脈稍實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氣湯。下盡黑物則退。失血後崩後。一切病後。脾胃肺元氣大傷。面色痿黃。或淡白色。悉屬虛。從內傷治。不可誤認作癉。

食勞疳黃。俗名黃胖。夫黃癉者。暴病也。疳黃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溫中丸棗礬丸。然此僅可治實人。及田家力作之輩。若膏粱柔脆之人。未可輕試也。戴氏云。食積發黃。量其虛實而下之。其餘但利小便。小便清利。則黃自退。喻嘉言曰。夏月天氣之熱。與地氣之濕交蒸。

人受二氣。內結不散。發為黃癉。與盦醬無異。必從外感汗吐下之法去其濕熱。然夏月陽外陰內。非若冬月傷寒人氣伏藏難動之比。其谷癉酒癉女勞癉則純是內傷。與外感無涉。仲景補內經之闕。曲盡其微。至於陰癉一證。仲景之方論已亡。千古之下。惟羅謙甫茵陳四逆湯一方。

治過用寒涼陽癉變陰之證。有合往轍。此外無有也。今人但云陽癉色明。陰癉色晦。此不過氣血之分。辨之不清。轉足誤人。如酒癉變黑。女勞癉額上黑。豈以其黑遂謂陰癉。可用附子乾薑乎。夫女勞癉者。真陽為血所壅閉。尚未大損。瘀血一行。陽氣即通矣。陰癉則真陽衰微不振。

一任濕熱與濁氣敗血團聚不散。必復其陽。固結始開。倘非離照當空。幽隱何由畢達耶。黃癉得之外感者。誤用補法。是謂實實。得之內傷者。誤用攻法。是謂虛虛。陰癉誤從陽治。襲用苦寒者。皆醫殺之也。在半陰半陽之證。其始必先退陰復陽。陰退乃從陽治。若以附子、黃連合用。

況且有害。奈何純陰無陽。輒用苦寒耶。

石頑曰。黃癉證中。惟黑癉最劇。良由酒後不禁。酒濕流入髓藏所致。土敗水崩之兆。始病形神未槁者。尚有濕熱可攻。為祛癉之嚮導。若病久肌肉消爍。此真元告匱。不能回榮於竭澤也。中翰汪先於病癉。服茵陳五苓不應。八月間。邀石頑診之。弦大而芤。腎傷挾瘀。結積不散所致。

急乘元氣尚可攻擊時。用金匱硝石礬石散兼桂苓丸之制。以洗滌之。遲則難為力矣。汪氏有業醫者。以為藥力太峻。不便輕用。旋值公郎鄉薦。繼以公車。未免縈心。不及調治。迨至新正二日。復邀石頑相商。脈轉弦勁而革。真元竭盡無餘。半月以來。日服人參數錢。如水投石。

延至正月下浣。遣內使竊問。予謂之曰。捱至今日小主場事。可無礙矣。其後安公聯捷。不及殿試而返。信予言之不謬也。同時有伶人黑癉。投以硝石礬石散作丸。晨夕各進五丸服。至四日。少腹攻絞。小便先下瘀水。大便繼下溏黑。至十一日瘀盡。次與桂、苓、歸、芍之類。

調理半月而安。或問近世治癉。多用草頭單方。在窮鄉絕域。猶之可也。城郭愚民。亦多效尤。仁人鑑此。豈不痛歟。嘗見有服商陸根、苦匏酒、過山龍、雪裡青、鹿蔥等汁。吐利脫元而死者。指不勝屈。曾有孕婦病黃。誤用瓜蒂搐鼻。嘔逆喘滿。致胎息上衝。慘痛叫號而斃。

設當此際。得何法以救之耶。答言。是皆與飛蛾觸火無異。欲救之者。惟廣行刊布。垂誡將來。勿蹈前轍。庶不失仁人之用心。若欲手挽既覆之車。吾末如之何也。

目黃,目黃曰黃癉。亦有目黃而身不黃者。經云。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煩渴引飲。宣明用青龍散。殊失經旨。合用越婢加朮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選用。病久屬虛者。理苓湯倍用桂、苓。凡黃癉目黃不除。或頭重。以瓜蒂散搐鼻。後用茵陳五苓散清利之。

〔診〕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黃。脈洪大。大便利而渴者死。脈微小。小便利不渴者生。凡黃家。候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氣冷。並不可治。癉毒入腹。喘滿者危。凡年壯氣實。脈滑便堅者易愈。年衰氣弱。脈虛澀而便利者難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