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頭痛詩

頭痛逍遙(散)芎芷良,血虛(當歸)補血(湯)入茸嘗(血虛頭痛,諸藥不效者,用當歸補血湯鹿茸治之,以鹿茸生於頭為同氣也。)腎經虧損左歸飲,真痛吳萸(湯)挽絕陽(可救十中之一、二。)

2. 續論

(此證百藥不效者,時醫只守方書相沿之說,及時下常用之方,必不能救此大病。今錄高士宗石破天驚之說,壯同志之膽,而為破釜沉舟之計。)

頭痛之證有三:一,太陽頭痛;一,少陽頭痛;一,厥陰頭痛。太陽之脈,上額交巔絡腦,而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太陽頭痛,寒痛也。少陽之脈,上抵頭角,而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少陽頭痛,火痛也。厥陰之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而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厥陰頭痛,風痛也。

頭痛雖有寒、火、風三者之異,尤當觀其微劇,察其陰陽。身有他病而兼頭痛,痛之微者也。獨患頭痛,其痛欲死,痛之劇者也。凡陰血虛而陽熱盛,則痛微;若陽氣虛而陰寒盛,則痛劇。風火頭痛,有餘則清散之,不足則滋補之。陰寒頭痛乃陰盛陽虛,所謂陽虛頭痛者是也,非桂附參耆不能治之。

世遇頭痛之證,便謂外受風寒,即與發散。發散不愈,漸加寒涼,非芎、防、荊、羌即芩、連、梔、膏,風火頭痛而遇此不致傷身,若陽虛頭痛而遇,必致此殞命矣。可不慎哉!

世有三陰無頭痛之說,豈知陽虛頭痛,純屬陰寒,陽幾絕滅,病此者十無一生。所以然者,一如日不麗天,下沉於海,萬方崩陷也。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陽日也,地有四海,人亦有四海,頭為髓海,胸為氣海,胃為谷海,胞中為血海。在天之日,晝行於天,夜行於海,在人之日,既行於天,亦行於海。

自頭項至尾閭,如日之行乎天也,自血海至髓海,如日之行於海也。今陽虛頭痛,乃陰寒蔽日,逆於髓海,不能上巔至項,以行於背,反從陽入陰,以行於腹,是以頭痛不已則心煩,心煩者,陽光逆於氣海也。心煩不已則嘔吐,嘔吐者,陽光逆於谷海也,嘔吐不已則神昏,神昏者,陽光逆於血海也。

頭痛至神昏,則入陰之盡,如日沉海底矣。此症治之得法,百中僅能救其二、三,而淺學之醫,妄投湯藥,至治之不效。有云肝風入腦者,有云客氣犯腦者,有云真頭痛者,其言如是,而散風散寒之藥,終以不免。豈知散之之法。非所以治之,適所以害之旨哉。《靈柩·四海論》云:「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其即日逆於海之頭痛,而醫者倒行逆施,不善治而致死之謂歟。

愚按:高士宗此論,發前人所未發,但恨有論無方,所云「非桂附參耆不能治之」。膚淺之語,不足尚也。余擬白通湯,倍加附子為的劑。蓋陽氣起於下焦,妙在重用附子之辛熱,在下以啟之,乾薑從中以接之,蔥白自上以通之,可以救十中之一。

眩暈者,眩冒而旋轉不定也。《至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此言實證也,宜以二陳湯防風玉竹川芎天麻白朮、鉤藤主之。屬痰飲者,倍半夏,再倍加澤瀉。火盛者加黃芩、元參。《衛氣篇》曰:「上虛則眩。」此言虛證也,宜加參、耆,虛甚者加附子。

《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此言病在上,而根起於下,宜加肉蓯蓉、附子、巴戟天。如大虛諸藥不效者,宜鹿茸一兩,酒煎,入麝香一釐服之,此即《經脈篇》所謂:「督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之義也。」此外,又有火亢眩暈不可當者,大黃酒炒三遍,研末,茶清調下。

此證與頭痛,不專為表病,以頭為諸陽之會,陽主外,故列於表證。

(經解)《脈要精微論》曰:「浮而散者為眴僕。」蓋眴與瞬同。項藉傳云:「眴目視之。」謂目動使之也。仰面曰僵,覆面曰僕,即風虛眩暈卒倒是也。《口開篇》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經脈篇》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3. 眩暈詩

諸風眩掉屬於肝,麻術(加入)二陳(湯)治不難,一味鹿茸虛必仗,大黃瀉火卻相安。

咳嗽病,五臟六腑皆有之,然必傳之於肺而始作。《內經》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凡內外合邪之咳嗽,不外小青龍湯加減。然「合」之一字,喻嘉言推開立論,最有意義:「肺如鍾焉,外受六淫之邪湯氣,自外叩之則鳴,內傷七情色欲積損之病氣,自內叩之亦鳴,鳴即咳嗽之確象也。」故凡諸病之氣,合於肺則為咳嗽,不合則不咳嗽。

本證無一定之方,然水飲二字,為咳嗽之根。《傷寒論》云:「咳嗽者,去人參。」以人參多液,助水飲也。故《金匱》以小青龍一方加減為五方,皆以行水為主也。麻黃桂芍可以去取,乾薑細辛五味子三味必不可離,寒者可加附子,熱者可加石膏、大黃,濕者可加白朮茯苓,燥者可加天門冬麥門冬阿膠玉竹枇杷葉,下虛者可加巴戟天鹿角膠,上虛者可加黃耆、白朮,痰多者可加桑白皮、茯苓。孫真人頗得其秘。

此證不專在表,而肺主皮毛,故亦列於表證。

(經解)《素問咳論》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咳,不獨肺也。」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示從容論》曰:「咳嗽煩冤者,是皆腎氣之逆也。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陰陽應象大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靈樞·論疾診尺》亦云。

《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嗽。」駱龍吉注云:「濕本長夏之令,侵過於秋,肺受濕傷,至冬坎水用事,而咳嗽生焉。」何柏齋曰:「《病機機要》謂咳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無聲而有痰,脾動濕而有痰,咳嗽有聲有痰,因肺氣動於脾濕,咳而又嗽也。」竊謂此論咳嗽二證,蓋倒說也。

肺為氣主,而聲出焉,肺傷寒飲,鬱而為痰,聲欲上出,為痰所郁,故相攻而作聲,痰出聲乃通利,斯謂之咳。外感風寒,肺管為寒氣所束,聲出不利,故亦相攻作聲,然無物也,斯謂之嗽,咳字從亥,亥者有形之物也。故果核草核,皆從亥復有隔閡之義。嗽字從束從吹,此古人制字之妙,此二證之所以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