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68)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68)

1. 1.古方馬乳飲

治青腿牙疳。

用青白馬乳,早午晚隨擠隨服甚效。如無青白馬,雜色馬亦可。若馬乳自他處取來,可將碗置於開水盆中溫之。

白話文:

使用青白色的馬乳,每天早中晚隨時擠隨時飲用,效果很明顯。如果沒有青白色的馬,其他顏色的馬也可以。如果馬乳是從別處取來的,可以將碗放在開水盆中加熱。

此方出於《醫宗金鑑》,其原注云:此證自古方書罕載其名,僅傳於雍正年間。陶起麟謂:凡病腿腫色青者,其上必發牙疳,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發青腿,二者相因而至。推其病原,皆因上為陽火炎熾,下為陰寒閉郁,以至陰陽上下不交,各自為寒為熱,凝結而生此證也。相近內地亦間有之,邊外雖亦有,而不甚多,惟內地人初居邊外,得此證者十居七八。

白話文:

這個藥方出自《醫宗金鑑》,原文註解說:這種病歷來很少記載名稱,只在雍正年間流傳。陶起麟認為:凡是腿腫發青的病人,口腔上方一定會長牙疳;凡是牙疳腐爛流血的病人,腿部下方一定會發青,這兩種病相互連帶發生。探究病因,都是因為上部是陽火炎盛,下部是陰寒閉塞,導致陰陽上下不能相交,各自為寒為熱,凝結而生成這種病症。內地偶爾也有,邊遠地區雖然也有,但不多見,但內地人剛到邊遠地區時,十個人中有七八個會得這種病。

蓋內地之人,本不耐邊外嚴寒,更不免坐臥濕地,故寒濕之痰生於下,致腿青腫。其病形如雲片,色似茄黑,肉體頑硬,所以步履艱難也。又緣邊外缺少五穀,多食牛羊等肉,其熱與濕合蒸,瘀於胃中,毒火上熏,致生牙疳。牙齦浮腫出血,若穿腮破唇,腐爛色黑,即為危候。

白話文:

因為內地的人本來就受不了邊疆的嚴寒,而且又經常坐臥在潮濕的地方,所以寒氣和濕氣形成的痰液在身體下部積聚,導致腿部腫脹青紫。這種病症的症狀就像雲片一樣,顏色像茄紫色,肉質堅硬,所以行走困難。另外,邊疆地區缺乏五穀,多吃牛羊等肉類,這些食物的熱性與濕氣結合,滯留在胃中,毒熱向上燻蒸,導致牙齒腐爛潰瘍。牙齦腫脹出血,如果穿破腮部或嘴脣,腐爛發黑,就是危急的徵兆。

惟相傳有服馬乳之法,用之頗有效驗云云。

按:,此證愚未見過,友人毛××曾遇此證治愈。其方愚猶記其大概,爰列於下,以備採用。

金銀花(五錢),連翹(三錢),菊花(三錢),明乳香(四錢),明沒藥(四錢),懷牛膝(五錢),山楂片(三錢),真鹿角膠(四錢,搗為細末分兩次用頭煎二煎湯藥送服)

白話文:

金銀花 (50 公克) 連翹 (30 公克) 菊花 (30 公克) 乳香 (40 公克) 沒藥 (40 公克) 牛膝 (50 公克) 山楂 (30 公克) 真鹿角膠 (40 公克,磨成細粉分兩次用,頭煎和二煎湯藥服用)

按此方若服之出汗,即可見愈。然方中連翹、菊花發汗之力甚微,恐服之不能出汗,當於服藥之後,再服西藥阿斯匹林一瓦,則無不出汗矣。至汗後服第二劑時,宜將菊花減半。

白話文:

按照此方服用後若能發汗,即可看出好轉跡象。然而方中的連翹、菊花發汗之力很微弱,恐怕服用後無法發汗。因此,建議在服藥後再服用西藥阿司匹林一顆,這樣肯定能發汗了。到發汗後服第二劑藥時,宜將菊花減半。

2. 2.牙疳散

煅甘石(二錢),鏡面硃砂(二分),牛黃(五釐),珍珠(五釐,煅)

白話文:

煅燒過的甘石(兩錢),研成粉狀的硃砂(兩分),牛黃(五釐),煅燒過的珍珠(五釐)

共研細,日敷三次。

3. 3.牙疳敷藤黃法

己巳春,閱滬上《幸福醫學報》載有章×之言,有誤用藤黃,治愈走馬牙疳之事,甚為奇異。茲特錄其原文於下,以供醫界之研究:

白話文:

民國己巳年春天,我在上海的《幸福醫學報》上讀到章某人的話,他誤用了藤黃,治好了走馬牙疳的病例,這非常奇特。特此把原文抄錄如下,供醫學界研究:

丁卯三月,余偕友數人,偶至仁溏觀優。有潘氏子,年四歲,患走馬牙疳,起才三日,牙齦腐化,門牙已脫數枚,下唇已潰穿,其勢甚劇。問尚有可救之理否?詢其由,則在發麻之後。實為邪熱入胃,毒火猖狂,一發難遏,證情危險。告以只有白馬乳涼飲,並不時洗之,塗以人中白,內服大劑白虎湯,或有可救。

白話文:

農曆三月,我和幾個朋友偶然到仁溏觀看戲。那裡有個姓潘的小男孩,四歲大,得了牙齦壞死的「走馬牙疳」,才發病三天,牙齦已經腐爛,門牙掉了好幾顆,下嘴脣也破了一個洞,情況非常嚴重。我問還有沒有得救,詢問病因,才知道是在臉部麻痺之後發病的。其實這是因為邪熱(熱毒)侵入胃部,毒火過於猛烈,發病後很難控制,病情危險。我告訴他們,只有用白馬乳冷飲,並時常漱口,用人中白(一種中藥)塗抹患處,內服大量白虎湯,纔有可能救治。

但勢已穿唇,效否不敢必耳。因書生石膏、生知母、生打寒水石、象貝等為方與之。其時同遊者,有老醫倪××,因謂之曰,牛黃研末,外摻腐爛之處,亦或可治。遂彼此各散。後數日,則此兒竟已痊愈,但下唇缺不能完。因詢其用何物療治,乃得速效若斯,則曰,用倪××說,急購藤黃屑而摻之,果然一摻腐勢即定,血水不流,漸以結靨落痂,只三日耳。內服石膏等一方,亦僅三服。

白話文:

但是傷口已經穿透嘴脣,能不能有效,不敢肯定。於是開了一個方子,裡面有石膏、生知母、生打寒水石、象貝等。當時一起遊玩的人中,有一位老醫倪××,他對這孩子說,把牛黃研成粉末,外敷在腐爛的地方,也許可以治癒。於是他們就各自散去了。幾天後,這孩子竟然已經痊癒了,但是下嘴脣有缺損,無法完全恢復。詢問他用了什麼藥來治療,怎麼會這麼快見效,他說,按照倪××的建議,緊急購買了藤黃屑來外敷。果然敷上後,腐爛的狀況就安定下來了,血水也不流了,逐漸地結痂脫落,只花了三天時間。內服的石膏等藥方,也只服用了三次。

此兒獲愈,因其無識,誤聽牛黃為藤黃。然以此一誤,而竟治愈極重之危證。開藥學中從古未有之實驗,胡可以不志也。嘗考李氏《本草綱目》,蔓草中曾載藤黃,而功用甚略。至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言之甚詳。

白話文:

這個孩子之所以康復,是因為他知識不足,誤把牛黃當成了藤黃。然而,正因這個錯誤,居然治好了他這一極其嚴重的危症。開創了藥學中前所未有的實驗,怎麼能不記載下來呢?曾經考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攀藤植物中曾經記載過藤黃,但功效記載得很簡略。到了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講述得很詳細。

雖曰有毒,而可為內服之品,且引《粵志》謂,其性最寒,可治眼疾,味酸澀,治癰腫,止血化毒,斂金瘡,能除蟲,同麻油、白蠟熬膏,敷金瘡、湯火等傷,止疼收口,其效如神。而其束瘡消毒之用又甚多,可知此藥,竟是外科中絕妙良藥。而世多不知用者,誤於李氏《海藥本草》有毒之兩字。

白話文:

雖然說它有毒,但可以作為內服藥。而且引用《粵志》的記載說,它性寒,可以治療眼疾。它味道酸澀,可以治療腫脹、化解毒素、收斂金瘡,還能驅蟲。與麻油、白蠟熬成膏狀,可以敷在金瘡、燒燙傷等傷口上,止痛收口,效果神奇。而且它在消毒止血方面的用途很多。可見這種藥,實際上是外科的絕妙良藥。而世人多不知道如何使用它,是因為誤信了李氏《海藥本草》上所說的「有毒」兩字。

而張石頑更以能治蛀齒,點之即落,而附會為毒,損骨傷腎,於是畏之甚於蛇蠍,實不知石頑不可信。今之畫家,常以入口,雖曰與花青並用,可解其毒,余以為亦理想之談耳。既曰性寒,毒於何有?然後知能愈牙疳,正是寒涼作用。且其味酸澀,止血、止疼、收口、除蟲皆其能治牙疳之切實發明也。

白話文:

而張石頑更吹捧自己能治蛀牙,點一下蛀牙就會脫落,並附會上毒性,損傷筋骨和腎臟。因此人們害怕它甚於蛇蠍,實在不知道張石頑的說法不可信。現在的畫家,經常將它塗入口中,雖然說與花青一起用,可以解它的毒,但我認為這也是理想化的說法。既然說它性質偏寒,哪裡會有毒呢?後來才知道它能治癒牙疳,正是因為它的寒涼作用。而且它的味道酸澀,止血、止疼、收口、除蟲,這些都是它治癒牙疳的實際作用。

按:,走馬牙疳之原因,有內傷外感之殊。得於由內傷者輕而緩,由外感者重而急。此幼童得於麻疹之後,其胃中蘊有瘟毒上攻,是以三日之間,即腐爛如此。幸內服石膏、寒水石,外敷藤黃,內外夾攻,皆中要肯,是以其毒易消,結痂亦在三日內也。若當牙疳初起之時,但能用藥消其內蘊之毒熱,即外不敷藥,亦可治愈。曾治天津於氏幼童,年六七歲,身出麻疹,旬日之外熱不退,牙齦微見腐爛。其家人懼甚,恐成走馬牙疳,延愚診視。脈象有力而微弦,知毒熱雖實,因病久者,氣分有傷也。問其大便,三日未行。遂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方中生石膏用三兩,野黨參用四錢,又加連翹數錢,以托疹毒外出。煎湯三茶盅,俾分三次溫飲下。又用羚羊角一錢,煎水一大茶盅,分數次當茶飲之,盡劑熱退而病愈。牙齦腐爛之處,亦遂自愈。

白話文:

有關這種迅速擴散的牙齦壞疽的原因,有內傷和外感之別。由內傷引起的較輕微,由外感引起的較嚴重。這個孩子在出麻疹後得了此病,胃裡積存的瘟毒上攻,所以短短三天內就會腐爛至此。幸好內服石膏、寒水石,外敷藤黃,內外夾攻,都切中要害,所以病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結痂也在三天內形成了。如果在牙齦壞疽剛開始發作的時候,只要用藥清除內部積聚的毒熱,即使不外敷藥物,也可以治癒。我曾經治療過天津於姓的一名六七歲兒童,得了麻疹,十天後熱度不退,牙齦開始出現腐爛。他家人都很害怕,擔心會變成迅速擴散的牙齦壞疽,於是請我去診斷。脈象有力而略帶弦緊,我知道毒熱雖實,但由於病情持續時間較長,氣分也受到了損傷。我詢問他的大便情況,已經三天沒有排便。於是,我開了大劑量的白虎湯加入人參,方中用生石膏三兩,野黨參四錢,又加連翹幾錢,以幫助疹毒排出體外。煎煮三茶杯湯藥,讓他分三次溫服。還用羚羊角一錢煎水一大茶杯,讓他分幾次當茶水喝完了一劑後,熱度就退了,病情也痊癒了。牙齦腐爛的地方也自然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