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三、醫論 (14)

回本書目錄

三、醫論 (14)

1. 24.陽明病豬苓湯證

發黃之證,多成於濕熱,諸治發黃之方,皆治濕熱之方也。乃有本陽明病,其人蘊有濕熱而不發黃者,自當另議治法,而陽明篇中亦曾載其治方矣。

白話文:

發黃的症狀,大多是由濕熱造成的,所以治療發黃的方劑,都是治療濕熱的方劑。但是有的人患有陽明病,體內蘊藏著濕熱,並沒有發黃,這種情況就需要另闢蹊徑治療,陽明篇中也記載過治療這種情況的方劑。

《傷寒論》原文: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此節所謂脈浮者,乃病入陽明,而猶連太陽之府也。蓋太陽之病,在經脈浮,在府亦脈浮,此因太陽之府蘊有實熱,以致小便不利,而熱之入於陽明者,不能由太陽之府分消其熱下行,轉上逆而累及於肺,是以渴欲飲水也。治以豬苓湯,是仍欲由太陽之府分消其熱也。

白話文:

這段話中提到的「脈浮」,是指疾病已經進入陽明經,但仍然與太陽經的臟腑相連接。因為太陽經病症會出現經脈浮,臟腑也脈浮的現象。這是由於太陽經的臟腑中蘊藏著過多的熱氣,導致小便不利。而進入陽明經的熱氣,無法從太陽經的臟腑中被消散,轉而逆向上升,累及肺部,因此會感到口渴想喝水。治療這種情況使用豬苓湯,目的是讓熱氣從太陽經的臟腑中消散。

【豬苓湯方】,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白話文:

豬苓湯配方:

  • 豬苓(去皮)
  • 茯苓
  • 阿膠
  • 滑石
  • 澤瀉

以上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豬苓、茯苓,皆為滲淡之品,而豬苓生於楓下,得楓根陰柔之氣,以其性善化陽,以治因熱小便不利者尤宜,故用之為主藥。用澤瀉者,因其能化水氣上升以止渴,而後下降以利小便也。用滑石者,其性可代石膏,以清陽明之實熱,又能引其熱自小便出也。用阿膠者,因太陽之府原與少陰相連,恐諸利水之藥或有損於少陰,故加阿膠大滋真陰之品,以助少陰之氣化也。

白話文:

豬苓和茯苓都是利尿的藥材,而豬苓生長在楓樹下,吸收了楓根陰柔之氣,因此性質能化解陽氣,特別適合治療因熱氣導致小便不利的症狀,所以將豬苓作為主藥。

使用澤瀉,是因為它能化解水氣向上升,止渴,然後再下降,利尿。而滑石性質可以代替石膏,清熱解陽明熱邪,還能引導熱氣從小便排出。

使用阿膠,是因為太陽經的府與少陰經相連,擔心利尿藥材會傷及少陰經,因此加入阿膠這個滋補真陰的藥材,以幫助少陰經的氣化。

2. 25.陽明病四逆湯證

總計陽明篇中之病證,大抵燥而且熱也,其有不燥而轉濕者,此陽明之變證也。於治發黃諸方,曾發明之矣。更有不熱而反寒者,此亦陽明之變證也。夫病既寒矣,必須治以熱劑,方為對證之藥,是則溫熱之劑,又宜講求矣。

白話文:

綜觀陽明經的病證,大多數都是乾燥發熱,但也有些會從乾燥轉為濕潤,這是陽明經的變證。在治療黃疸的各類方劑中,已經說明瞭這一點。此外,還有一些不發熱反而發冷的,這也是陽明經的變證。既然疾病已經發冷,就必須使用溫熱的藥劑治療,纔是對症的藥物。因此,對於溫熱藥劑,需要進一步探討。

《傷寒論》原文: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外感之著人,恆視人體之稟賦為轉移,有如時氣之流行,受病者或同室、同時,而其病之偏涼、偏熱,或迥有不同。蓋人之臟腑素有積熱者,外感觸動之則其熱益甚;其素有積寒者,外感觸動之則其寒亦益甚也。明乎此則可與論四逆湯矣。

白話文:

當外來的病邪侵襲人體時,通常會受到人體本身的身體狀況影響。就像疾病流行一樣,同一個房間、同一個時間接觸到病邪的人,所發生的疾病症狀可能大不相同。這是因為,有些人身體原本就比較燥熱,一旦受到外感侵襲,體內的燥熱就會更加嚴重;而有些人身體原本就比較虛寒,一旦受到外感侵襲,體內的虛寒也會更加嚴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討論「四逆湯」了。

【四逆湯方】甘草二兩炙,乾薑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白話文:

四逆湯配方:

  • 甘草:二兩,炙烤後使用
  • 乾薑:兩半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成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乾薑為溫暖脾胃之主藥,伍以甘草,能化其猛烈之性使之和平,更能留其溫暖之力使之常久也。然脾胃之溫暖,恆賴相火之壯旺,附子色黑入腎,其非常之熱力,實能補助腎中之相火,以厚脾胃溫暖之本源也。方名四逆者,誠以脾主四肢,脾胃虛寒者,其四肢常覺逆冷,服此藥後,而四肢之厥逆可回也。

白話文:

乾薑是溫暖脾胃的主要藥物,搭配甘草,可以緩和乾薑的猛烈性,讓它變得溫和,還能讓溫暖的效果持久。然而,脾胃的溫暖,通常依賴於腎陽的旺盛,附子顏色黑,性屬腎,它強大的熱力,可以補足腎中的腎陽,加強脾胃溫暖的根本。方劑名稱為「四逆」,這是因為脾臟主掌四肢,脾胃虛寒的人,四肢常常感覺冰冷,服用這帖藥後,四肢的冰冷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方中附子,註明生用,非剖取即用也。因附子之毒甚大,種附子者,將附子剖出,先以鹽水浸透,至藥房中又幾經泡製,然後能用,是知方中所謂附子生用者,特未用火炮熟耳。

白話文:

藥方中提到附子要生用,但並不是說摘下後就立刻使用。因為附子毒性很大,種植附子的人會將附子剖開,先用鹽水浸泡,然後送到藥房,再經過多次泡製才能使用。因此,藥方中提到的「附子生用」,僅指沒有經過火炮炙熟。

3. 26.少陽病提綱及汗吐下三禁

陽明之熱,已入府者,不他傳矣。若猶在經,而未入於府者,仍可傳於少陽。而少陽確實之部位,又須詳為辨析也。夫太陽主外,陽明主裡,而介於太陽、陽明之間者,少陽也。少陽外與太陽相併則寒,內與陽明相併則熱,是以少陽有病而寒熱往來也。

白話文:

陽明經的熱證,已經進入腑臟的,不會傳到其他經絡。如果熱證還停留在經脈中,沒有進入腑臟,仍可以傳到少陽經。而少陽經的確切部位,需要仔細辨別。太陽經主管身體外部,陽明經主管身體內部,而介於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的,就是少陽經。少陽經外部與太陽經併行時會出現寒證,內部與陽明經併行時會出現熱證,因此少陽經患病時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

由此而論,則傳經之次第,當由太陽而少陽,由少陽而陽明,而《內經》竟謂一日巨陽(即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者何也?蓋他手、足同名之經各有界限,獨少陽主膜,人身之膜無不相通。膜有連於太陽者,皮膚下腠理之白膜也。膜有連於陽明者,肥肉、瘦肉間之膜也。

白話文:

據此推論,傳導經脈的順序應該是:由太陽經傳到少陽經,由少陽經傳到陽明經。然而,《內經》卻記載:一天之內,陽經(即太陽經)先接受陽氣,第二天陽明經接受陽氣,第三天少陽經接受陽氣,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是,手臂和腿部同名的經脈都有各自的界限,只有少陽經主導人體的筋膜,而人體的筋膜相互連通。有的筋膜連接著太陽經,也就是皮膚下層的緻密筋膜;有的筋膜連接著陽明經,也就是脂肪和肌肉之間的筋膜。

此為手少陽經以三焦為府者也(三焦亦是膜,發源於命門,下焦為包腎絡腸之膜,中焦為包脾連胃之膜,上焦為心下膈膜及心肺一系相連之膜)。又兩脅之下皆板油,包其外者亦膜也,此為足少陽之膜以膽為府者也。由此知介於太陽、陽明之間者,手少陽也;傳經在陽明之後者,足少陽也。

白話文:

這是手少陽經,以三焦為它的府臟(三焦也是一種膜,源於命門穴,下焦是包含腎臟、連接腸子的膜,中焦是包含脾臟、連接胃的膜,上焦是心臟以下的膈膜,以及心肺系統相互連接的膜)。還有兩脅之下都是脂肪,包在它們外面的也是膜,這是足少陽經的膜,以膽作為它的府臟。由此可知介於太陽經、陽明經之間的是手少陽經;經絡傳遞在陽明經之後的是足少陽經。

太陽傳陽明原自手少陽經過,而《傷寒論》未言及者,以其重足經,不重手經也。總之,手、足少陽之膜原相聯絡,即手、足少陽之氣化原相貫通,是以《內經》謂少陽為遊部(遊部者,謂其中氣化自手經至足經,自足經至手經遊行無定也),更由此知所謂與太陽相併者,為手少陽腠理之膜也,與陽明相併者,為足少陽板油之膜也,以其相近故能相併也。能明乎此,即可與論少陽篇之病矣。

白話文:

太陽經的傳導途徑原本經過手少陽經,但《傷寒論》沒有提到這一點,因為它重視足經,而不重視手經。總而言之,手、足少陽經的臟器組織膜原本是相連的,也就是手、足少陽經的氣化作用原本是相通的。因此,《內經》稱少陽經為遊走經絡(遊走經絡的意思是說,少陽經中的氣化作用從手經到足經,從足經到手經,遊走不定)。再從這一點可以知道,《傷寒論》中所謂與太陽經相併的,是指手少陽經的腠理組織膜;與陽明經相併的,是指足少陽經的板油組織膜。因為它們相鄰近,所以能夠相併。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討論少陽經的疾病了。

《傷寒論》原文: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傷寒論》原文: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論》原文: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

白話文:

《傷寒論》中記載:傷寒病人的脈象細而緊,伴有頭痛發熱,這是少陽經受邪所致。對於少陽經的病症,不能發汗治療,如果發汗就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這是胃氣不和所致。胃氣調和則病癒,胃氣不和就會煩躁不安、心悸。

此節所言之證,乃少陽病之偏於熱者也。弦細,固為少陽之脈,觀提綱中諄諄以胃和、胃不和為重要之點,想自陽明傳少陽時,其外感之熱仍有一半入府,而非盡傳於少陽。脈雖弦細,重按必然甚實,此原當為少陽、陽明合病也。

白話文:

這一段文談論的病症,是少陽病中偏於熱證的。脈象弦細,本來是少陽脈的特色。從綱要中反覆強調胃氣調和或不調和的重要性來看,可能在外感熱邪傳入陽明時,有一半仍然進入胃腑,而沒有全部傳到少陽。脈象雖然弦細,但是重按必定會發現脈象很實,這說明這是少陽和陽明合病。

愚遇此等證脈時,恆將柴胡湯方中藥味減半(惟人參甘草不減),外加生石膏一兩,知母五錢(此為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湯各用一半),則少陽之病可解,其胃中之熱亦可盡清,而不至有胃不和之虞矣。此節合上節,為少陽病汗、吐、下三禁,凡治少陽病者當切記之。

白話文:

我遇到這種症狀脈象時,通常會將柴胡湯的藥材減半(人參和甘草除外),再加入生石膏一兩,知母五錢(這是白虎湯加上人參湯和柴胡湯各用一半),這樣就可以解除少陽之病,胃中的熱氣也能全部清除,不會出現胃氣不和的情況。這一節和上一節結合起來,就是對少陽病的汗、吐、下三禁,凡是治療少陽病的人都應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