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三、醫論 (2)

回本書目錄

三、醫論 (2)

1. 3.太陽病麻黃湯證

《傷寒論》原治傷寒之書,而首論中風者,因中風亦可名為傷寒也(《難經》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然究與真傷寒不同,蓋中風病輕傷寒病重,為其重也,而治之者必須用大有力之藥,始能勝任,所謂大有力者,即《傷寒論》中之麻黃是也。今試論麻黃湯證及麻黃湯制方之義,並詳論用麻黃湯時通變化裁之法。

白話文:

《傷寒論》原本是治療傷寒的書籍,但是一開始卻討論中風,那是因為中風也可以稱為傷寒(《難經》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不過究其本質,中風與真正的傷寒不同,因為中風病症較輕,傷寒病症較重,由於傷寒病情嚴重,因此治療時必須使用力道強勁的藥物,纔能有效應對,而《傷寒論》中提到的麻黃就是強勁的藥物。現在試著討論麻黃湯的適應症狀、製方原理,以及使用麻黃湯時,靈活調整和裁定的方法。

《傷寒論》原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又原文:太陽病頭疼,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脈象陰陽俱緊,實為傷寒之確徵。然緊脈之狀最難形容,惟深明其病理,自不難想象而得。脈生於心,心一動而外輸其血,周身之脈即一動,動則如波浪之有起伏,以理言之,凡脈之力大者,其起伏之勢自應愈大。

白話文:

如果脈象的陰陽部分都緊實,那確實是傷寒的徵兆。但是緊脈的狀況最難以形容,只有深入理解其病理,才能自然而然地想像得出。脈象源自於心臟,心臟一活動就向外輸送血液,全身的脈絡就會一起活動,活動的樣子就像波浪有起伏一樣。從道理上來說,凡是脈力大的,它的起伏幅度自然會越大。

至緊脈其跳動若有力而轉若無所起伏,究其所以然之故,實因太陽為外衛之陽,因為寒所襲,逼之內陷與脈相併,則脈得太陽蘊蓄之熱,原當起伏有力以成反應之勢,而寒氣緊縮之力,又復逼壓其脈道使不能起伏,是以指下診之似甚有力而竟直穿而過,且因其不得起伏,蓄極而有左右彈之勢,此緊脈真象也。

白話文:

緊脈的脈象表現為跳動時有力,但轉動時卻沒有起伏。這種情況是由於太陽經(人體的防禦系統)受到寒氣侵襲,導致寒氣逼迫太陽經縮入體內,與脈絡相併。受此影響,脈絡得到了太陽經蘊藏的熱量,原本應該有力的起伏回應,但寒氣卻緊縮脈道,使脈絡無法起伏。因此,從脈象上診斷,會感覺到脈搏有力,但實際上卻是平坦而過。此外,由於脈絡無法起伏,內部氣血會積聚並產生左右彈動的現象。這便是緊脈的真實特徵。

至麻黃湯證,全體作疼痛者,以筋骨不禁寒氣之緊縮也(鐵條經嚴寒則縮短寒氣緊縮之力可知)。其發熱者,身中之元陽為寒氣閉塞不能宣散而增熱也。其無汗惡風者,汗為寒閉內蘊之熱原欲借汗透出,是以惡風也。其作喘者,因手太陰肺經與衛共主皮毛,寒氣由皮毛入肺,閉其肺中氣管,是以不納氣而作喘。

白話文:

在麻黃湯的證狀中,全身疼痛是因為筋骨無法承受寒氣的緊縮(就像鐵棒在嚴寒中會縮短,可以瞭解寒氣緊縮的力量)。發燒是因為體內的陽氣被寒氣阻隔,無法宣散而增生熱氣。沒有汗又怕風是因為汗是寒氣閉塞在內部產生的熱,想藉由發汗透出,所以怕風。喘氣是因為肺經與衛氣共同主掌皮毛,寒氣從皮毛進入肺部,阻斷肺中的氣管,因此無法吸氣而喘。

然深究其作喘之由,猶不但此也,人之胸中亦太陽之部位也,其中間所積大氣,原與外表之衛氣息息相通,然大氣即宗氣,《靈樞》謂:「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夫大氣既能以貫心脈,是營血之中亦大氣所流通也,傷寒之證,其營衛皆為外寒所束,則大氣內郁必膨脹而上逆沖肺,此又喘之所由來也。

白話文:

不過仔細探究造成喘咳的原因,不僅僅如此,人的胸腔也是太陽經循行的地方,胸腔中積聚的氣,本應與體表衞氣相通。不過這個氣就是宗氣,《靈樞》上說:「宗氣積聚在胸腔,通過喉嚨,貫穿心脈,運行呼吸。」宗氣既然能貫穿心脈,自然也流動在血液之中,外感風寒時,營衞氣血都被風邪束縛,就會導致體內宗氣淤積脹大,上逆沖犯於肺,這也是造成喘咳的原因之一。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一升十合),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白話文:

麻黃湯配方:

  • 麻黃:三兩
  • 桂枝:三兩,去掉樹皮
  • 甘草:一兩,經過炙烤
  • 杏仁:七十顆,去掉皮和尖端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九升水中,先煮麻黃兩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半,濾渣取湯液溫服八合(一升為十合)。稍等一會兒,感到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喝粥。其他注意事項與桂枝湯相同。

麻黃髮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發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緩麻黃髮表之性也。麻黃不但善於發汗,且善利小便,外感之在太陽者,間有由經入府而留連不去者(凡太陽病多日不解者,皆是由經入府),以麻黃髮其汗,則外感之在經者可解,以麻黃利其小便,則外感之由經入府者,亦可分消也。且麻黃又兼入手太陰能瀉肺定喘,俾外感之由皮毛竄入肺者(肺主皮毛),亦清肅無遺。

白話文:

麻黃發汗作用很猛烈,需要先煮過後去除浮沫,因為浮沫中含有強烈的發散作用,去除後可以減緩麻黃發汗的性質。麻黃不僅能發汗,還能利尿,對於外感風寒在太陽經的患者,有時會由經絡進入臟腑,而無法完全排出(凡是太陽病拖延多日不癒者,多是由經絡進入臟腑),用麻黃來發汗,可以解除經絡中的外感;用麻黃來利尿,可以消散進入臟腑的外感。此外,麻黃還能通過入手太陰經來瀉肺平喘,使由皮毛進入肺部的外感(肺主皮毛)也能徹底清除乾淨。

是以發太陽之汗者不但麻黃,而仲景定此方時獨取麻黃也。桂枝味辛性溫,亦具有發表之力,而其所發表者,惟在肌肉之間,故善托肌肉中之寒外出,且《神農本草經》謂其主上氣咳逆吐吸(吸氣甫入即吐出),是桂枝不但能佐麻黃髮表,兼能佐麻黃入肺定喘也。杏仁味苦性溫,《神農本草經》亦謂其主咳逆上氣,是亦能佐麻黃定喘可知,而其苦降之性又善通小便,能佐麻黃以除太陽病之留連於府者,故又加之以為佐使也。

白話文:

因此,能發揮發散太陽病汗液作用的不只有麻黃,然而仲景制定這個方劑時,卻單獨採用了麻黃。桂枝性辛溫,也具有發散作用,但它只能發散肌肉間的邪氣,因此善於將肌肉中的寒氣驅散出來。此外,《神農本草經》提到,桂枝可治療上氣咳逆吐吸(吸氣剛進來就吐出來),這表示桂枝不僅能輔助麻黃發散,還能輔助麻黃進入肺部平喘。杏仁性苦溫,《神農本草經》也提到它能治療咳逆上氣,由此可知它也能輔助麻黃平喘,而它的苦降性質又善於通小便,能輔助麻黃去除太陽病困滯在體內的邪氣,因此也把它加進去當作輔助藥材使用。

至於甘草之甘緩,能緩麻黃髮汗之猛烈,兼能解杏仁之小毒,即以填補(甘草屬土能填補)出汗後之汗腺空虛也。藥止四味,面面俱到,且又互相協助,此誠非聖手莫辦也。

白話文:

至於甘草的甘味緩和,可以緩和麻黃強烈的發汗作用,同時也能解毒杏仁的微毒,它還能填補出汗後汗腺的空虛(因為甘草屬土,具有填補的作用)。藥物只有四種,卻面面俱到,並且互相協助,這真不是高明的神醫辦不到的事。

附:用麻黃湯之變通法

人之稟賦隨天地之氣化為轉移,古今之氣化或有不同,則今人與古人之稟賦,其強弱厚薄偏陰偏陽之際不無差池,是以古方用於今日,正不妨因時制宜而為之變通加減也。

白話文:

每個人的體質隨著天地間陰陽變化的影響而改變。不同時代的天地變化可能不同,因此現代人和古代人的體質在強弱、厚度、偏陰或偏陽方面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使用古代的藥方時,可以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藥物加減。

麻黃湯原用解其外寒,服後遍體汗出,惡寒既愈,有其病從此遂愈者,間有從此仍不愈,後浸發熱而轉為陽明證者,其故何也?愚初為人診病時,亦未解其故。後乃知服麻黃湯汗出後,其營衛內陷之熱若還表隨汗消散,則其病即愈。若其熱不復還表而內陷益深,其熱必將日增,此即太陽轉陽明之病也。

白話文:

麻黃湯原本用來解除人體表面的寒氣,服藥後全身出汗,惡寒症狀就會好轉。有的人因此病就好了,但有些人服藥後仍然沒有好,而且逐漸發熱,轉變為陽明證。這是為什麼呢?

我剛開始看病的時候也不明白這個道理。後來才明白,服麻黃湯出汗後,人體內部營氣和衛氣中的熱氣如果能回到體表隨著汗液散發,那麼疾病就會痊癒。如果這些熱氣不能回到體表,反而陷得更深,那麼熱氣必定會逐日增加,這就成了太陽證轉變為陽明證的病症。

悟得此理後,再用麻黃湯時,必加知母數錢以解其內陷之熱,主治傷寒無汗,服後未有不愈者矣(醫方篇中有麻黃加知母湯可參觀)。大青龍湯治傷寒無汗煩躁,是胸中先有內熱,無所發泄,遂鬱而作煩躁,故於解表藥中加石膏以清內熱。然麻黃與石膏並用,間有不汗之時。

白話文:

理解了這個道理,再使用麻黃湯時,一定會加入知母來化解麻黃湯的內熱。用於治療沒有出汗的傷寒,服用後沒有不痊癒的(《醫方篇》中收錄了麻黃加知母湯,可以參考)。大青龍湯治療沒有出汗、煩躁的傷寒,是因為胸中先有內熱,無法發散,於是內熱鬱積導致煩躁。因此在解表藥中加入石膏以清熱。但是麻黃和石膏一起使用,有時會不發汗。

若用麻黃加知母湯,將知母重加數錢,其寒潤之性入肺中化合而為汗,隨麻黃以達於外,而煩躁自除矣。

白話文:

如果使用麻黃和知母湯,可以多加一些知母。知母的清涼滋潤性質進入肺部與麻黃結合,變成汗液,隨著麻黃排出體外,從而消除煩躁。

上所論者,麻黃湯原宜加知母矣。而間有不宜加者,此又不得不斟酌也。間有其人陽分虛者,又當於麻黃湯中加補氣之藥以助之出汗。

白話文:

上述提到的,麻黃湯原本應該加入知母。然而,偶爾有些人不能加入知母,這需要謹慎考慮。有些人體內陽氣不足,就需要在麻黃湯中加入補氣的藥物,以幫助發汗。

一人年近四旬,身體素羸弱,於季冬得傷寒證,醫者投以麻黃湯汗無分毫,求為診治,其脈似緊而不任重按,遂於麻黃湯中加生黃耆天花粉各五錢,一劑得汗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接近四十歲,身體原本就虛弱,在冬末得了傷寒,醫生給他服用了麻黃湯,卻沒有出汗,來求我診治。他的脈象摸起來看似緊實,但仔細按壓卻不能承受太重的力道。於是,我在麻黃湯中加入生黃耆和天花粉各五錢,一劑藥下去,就出汗而痊癒了。

一人亦年近四旬,初得外感,經醫甫治愈,即出門作事,又重受外感,內外俱覺寒涼,頭疼氣息微喘,周身微形寒戰,診其脈六部皆無,重按亦不見,愚不禁駭然,問其心中除覺寒涼外別無所苦,知猶可治,不至有意外之慮,遂於麻黃湯原方中為加生黃耆一兩,服藥後六脈皆出,周身得微汗,病遂愈。

白話文:

有一位接近四十歲的患者,最初患上感冒,經過醫生治療後痊癒,但不久又外出辦事,再次受寒,導致內外都感到寒冷,頭疼、氣息微喘,全身輕度發冷戰慄。我診脈後發現六個脈位都無法觸摸得到,即使用力按壓也感覺不到。我十分驚訝,便詢問他除了感到寒冷外還有沒有其他不適,得知他除了怕冷外,沒有其他症狀,於是判斷他的病情仍可治療,沒有意外的危險。我就在原有的麻黃湯方劑中加入生黃芪一兩,患者服藥後,六脈都浮現出來,全身微微出汗,病情痊癒。

一人,年過三旬,身形素羸弱,又喜吸鴉片。於冬令得傷寒證,因粗通醫學,自服麻黃湯,分毫無汗。求為診視,脈甚微細,無緊象。遂即所用原方,為加生黃耆五錢。服後得汗而愈。此二證皆用麻黃湯是不宜加知母,宜加黃耆者也。

白話文:

某人,年齡超過30歲,身體素來虛弱,又喜愛吸食鴉片。在冬天下得了傷寒病,因為他稍微通曉醫術,就自行服用麻黃湯,但一點汗都沒有發出來。他請求我為他診斷,他的脈象非常細微,沒有緊繃的現象。我沿用他原本的方子,並加入五錢生黃耆。服藥後,他出了汗,並且康復了。這兩個案例都使用了麻黃湯,但不宜加入知母,而宜加入黃耆。

嘗治一少年,於季冬得傷寒證,其人陰分素虧,脈近六至,且甚弦細,身冷惡寒,舌苔淡白。延醫診視,醫者謂脈數而弱,傷寒雖在初得,恐不可用麻黃強發其汗。此時愚應其近鄰之聘,因邀愚至其家,與所延之醫相商。愚曰:「麻黃髮汗之力雖猛,然少用則無妨,再輔以補正之品,自能穩妥奏功矣。

白話文: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少年,在冬季末得了傷寒證,這個人陰分不足,脈搏接近每分鐘六次,而且很緊細,身體寒冷怕冷,舌苔淡白。他請了一個醫生看診,醫生說脈搏又快又弱,雖然傷寒剛開始,但恐怕不能用麻黃來強發汗。當時我應鄰居的邀請,所以去到他家,和那個醫生商議。我說:「麻黃發汗的藥性雖然猛烈,但用量少的話沒什麼問題。再輔助以補正氣的藥物,就能穩妥地發揮作用了。

」遂為疏方:麻黃錢半,桂枝尖一錢,杏仁、甘草各錢半,又為加生懷山藥北沙參各六錢。囑其煎湯服後,若至兩點鐘不出汗,宜服西藥阿斯匹林二分許以助其出汗。後果如此服之,周身得汗而愈矣。

白話文:

於是開具了一個疏散藥方:麻黃半錢、桂枝尖一錢、杏仁半錢、甘草半錢,又加了生的懷山藥和北沙參各六錢。囑咐他煎湯服用後,如果到兩點鐘還沒有出汗,應服用西藥阿斯匹林二分以幫助出汗。後來果然這樣服用了,渾身出汗而痊癒了。

曾治鄰村李姓少年,得傷寒證已過旬日,表證未罷,時或惡寒,頭猶微疼,舌苔猶白,心中微覺發熱,小便色黃,脈象浮弦,重按似有力,此熱入太陽之腑(膀胱)也。投以麻黃湯,為加知母八錢,滑石六錢,服後一汗而愈。

白話文:

曾經治療過鄰村一位姓李的小夥子,他得了傷寒症已經十多天了,表症還沒退,偶爾還會發冷,頭還是有點疼,舌苔還是白的,心中微微覺得發熱,小便顏色黃,脈象浮弦,按得重一點似乎有力。這是熱氣已經進入太陽腑(膀胱)了。給他服用麻黃湯,加了知母八錢,滑石六錢,服用後出了一身汗就好了。

此證雖在太陽之表與腑,實已連陽明矣。故方中重用知母以清陽明之熱,而仍用麻黃解其表,俾其餘熱之未盡清者仍可由汗而消散,此所以一汗而愈也。至於《傷寒論》中載有其病重還太陽者,仍宜以麻黃湯治之,而愚遇此證,若用麻黃湯時亦必重加知母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雖然在外表屬於太陽經和腑,實際上已經連帶著陽明經了。所以方劑中大量使用知母來清熱陽明經的熱氣,同時仍然使用麻黃來疏散外表的寒邪,讓殘餘未清的熱邪可以通過發汗排出,這就是一劑藥就能治好的原因。至於《傷寒論》中記載的病情嚴重時又回到太陽經的,仍然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但個人經驗中碰到這種病症,如果使用麻黃湯時一定會重加知母。

麻黃湯證有兼咽喉疼者,宜將方中桂枝減半,加天花粉六錢,射干三錢,若其咽喉疼而且腫者,麻黃亦宜減半,去桂枝再加生蒲黃三錢以消其腫,然如此加減,涼藥重而表藥輕,若服後過點半鐘不出汗時,亦服西藥阿斯匹林瓦許以助其汗;若服後汗仍不出時,宜阿斯匹林接續再服,以汗出為目的;若能遍體皆微見汗,則咽喉之疼腫皆愈矣。

白話文:

如果你患有麻黃湯證,還伴有咽喉疼痛,可以將方劑中的桂枝減半,加入天花粉六錢,射干三錢。如果咽喉疼痛且腫脹,麻黃也應該減半,去掉桂枝,再加入生蒲黃三錢以消腫。

不過,這樣加減後,涼藥的成分較重,而發汗藥的成分較輕。如果服用後超過半小時還不出汗,可以服用西藥阿司匹林或瓦許以幫助出汗。如果服藥後還是不出汗,應該繼續服用阿司匹林,直到出汗為止。如果全身都能微微出汗,那麼咽喉的疼痛和腫脹都會好轉。

麻黃湯證,若遇其人素有肺勞病者,宜於原方中加生懷山藥、天門冬各八錢。

麻黃湯證,若遇其人素有吐血病者,雖時已愈,仍宜去桂枝以防風二錢代之(吐血之證最忌桂枝),再加生杭芍三錢(按古之一兩約折為今之三錢,且將一次所煎之湯分作三劑,則一劑之中當有麻黃三錢),然又宜因時、因地、因人細為斟酌,不必定以三錢為準也。如溫和之時,汗易出少用麻黃即能出汗。

白話文:

患有麻黃湯證狀的人,如果以前有吐血病史,即使已經康復,也建議將處方中的桂枝替換為防風(兩錢),因為吐血最忌諱使用桂枝。另外,再加入生杭芍(三錢),古時候的一兩約等於現在的三錢,而且將一劑藥煎熬的三碗湯劑分成三份服用,每份藥劑中應包含三錢麻黃。

不過,具體用量還需要根據時間、地點、患者情況等因素進行仔細斟酌,不一定非要以三錢為準。例如,在溫和的天氣裡,人更容易出汗,就可以少用一些麻黃,也能發汗。

嚴寒之時,汗難出必多用麻黃始能出汗,此因時也。又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氣候溫暖,人之生於其地者,其肌膚淺薄,麻黃至一錢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醫書有用麻黃不過一錢之語。至黃河南北,用麻黃約可以三錢為率。至東三省人,因生長於嚴寒之地,其肌膚頗強厚,須於三錢之外再將麻黃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

白話文:

天氣非常寒冷時,很難出汗,一定要多用麻黃才能發汗,這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另外,例如長江以南的人,當地氣候溫暖,出生在那裡的人,皮膚較薄,只要用一錢的麻黃就能發汗,所以南方的醫書有「用麻黃不過一錢」的說法。而黃河南北地區,使用麻黃大約三錢即可。至於東三省的人,因為出生在寒冷地區,皮膚比較厚,必須在三錢的基礎上再增加用量,才能發汗,這是因為地區的原因。

至於地無論南北,時無論寒燠,凡其人之勞碌於風塵,與長居屋中者,其肌膚之厚薄強弱原自不同,即其汗之易出不易出,或宜多用麻黃,或宜少用麻黃,原不一致,此因人也。用古人之方者,豈可膠柱鼓瑟哉!

白話文:

不論居住在北或南,也不論天氣是寒冷還是炎熱,經常奔波於外界風塵中的人,和長期居住在室內的人,他們的皮膚的厚度和強韌程度本來就不同。他們出汗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因此有的人適合多用麻黃,有的人適合少用麻黃,並不需要千篇一律。這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那些照搬古人藥方的,怎麼可以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