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陽明證禁忌不可犯

不當發汗。不當利小便。若發汗利小便。竭其津液。則生蓄血證也。唯當益津液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連須蔥白湯是也。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小便重利之走氣。三者雖異。為言少津液則一也。

白話文:

不宜發汗,不宜利小便。若發汗利小便,就會消耗津液。這樣就會產生血淤證。只有益津液的方法纔是最好的。因為火熱會導致津液枯竭。益津液的方法,可以服用連須蔥白湯。出汗太多會導致陽氣外泄,腹瀉太多會導致陰氣外泄,小便頻繁會導致氣走脫。雖然這三種情況不同,但都是因為津液減少所致。

2. 汗多亡陽

汗者。本所以助陽也若陽受陰邪。寒結無形須當發去陰邪以復陽氣。所謂益陽而除風寒客氣也。陰邪已去。而復汗之。反傷陽也經曰。重陽必陰故陽氣自亡。汗多亡陽。此之謂也。

白話文:

汗液的作用本是幫助陽氣的。如果陽氣受到陰邪的侵襲,導致寒結無形,就必須驅除陰邪,以恢復陽氣。這就好比增加陽氣,排除風寒之邪。陰邪驅除後,再繼續發汗,反而會損傷陽氣。經書上說:「陽氣過盛,必然導致陰氣不足,陽氣就會自行消亡。」大量發汗,會導致陽氣流失,這就是這個道理。

3. 下多亡陰

下者。本所以助陰也。若陰受陽邪熱結有形。須當除去已敗壞者。以致新陰此所謂益陰而除火熱邪氣也。陽邪已去。而復下之。反亡陰也。經曰。重陰必陽。故陰氣自亡。下多亡陰。此之謂也。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滋陰,本是為了幫助陰氣。如果陰氣受到陽邪熱氣的侵襲而形成實證,必須先去除敗壞的部分,才能生發新的陰氣,這纔是滋陰除熱邪的方法。如果陽邪已經去除,還繼續滋陰,反而會耗損陰氣。經文說:「陽氣過於充足,必定會產生陰氣」,所以陰氣會自行流失。過度滋陰會耗損陰氣,這就是這個道理。

4. 汗無太早

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謂當日午以前為陽之分。當發其汗。午後陰之分也。不當發汗。故曰汗無太早。汗不厭早。是為善攻。

白話文:

這不是指很早之前的意思。而是指早晚的早。意思是說,中午以前是陽氣興盛的時候,應該讓汗水排出。下午是陰氣興盛的時候,不應該讓汗水排出。所以說不要出得太早的汗,但出汗不嫌早。這樣纔是好的治療方法。

5. 下無太晚

非待久之晚。乃當日以後為陰之分也。下之謂當以前為陽之分也。故曰下無太晚。下不厭晚。是為善守。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

白話文:

不一定要等很晚才治療。因為下午之後就屬陰分。通便則應該在上午之前,這是陽分的時候。所以說通便沒有太晚,通便不嫌晚。這是善於保護身體。出汗原本會耗陰,因為出汗後陽氣也會隨著陰氣排出。通便原本會瀉陽,因為通便多會帶走陰氣,陽氣也會跟著陰氣排出。所以說出汗多會耗陽,通便多會耗陰。

若犯發汗多,蓄血上焦為衄

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為發狂(其人如狂也)

6. 白虎加桂枝湯

傷寒脈尺寸俱長。自汗大出。身表如冰石。至脈傳入於裡細而小。其人動作如故。此陽明傳入少陰。戊合癸即夫傳婦也。(白虎加桂枝湯)主之。然脈雖細小。亦當以遲疾別之。此證脈疾而非遲。故用此法。

白話文:

傷寒時,脈搏較平時長。自發大量汗水。身體表面像冰石一樣冰冷。脈象傳到身體內部後,變得細小。病人行動如常。這是陽明熱傳入了少陰,就像丈夫傳染給妻子一樣。(白虎加桂枝湯)的主治。但是,雖然脈象細小,也應分清是快還是慢。此症狀脈象是快而非慢。因此用這個方法。

7. 白虎加梔子湯

治老幼及虛人。傷寒五六日。昏冒譫語。或小便淋或澀。起臥無度。或煩而不眠也。並宜此藥。

8. 白虎加人參湯

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勝者。熱傷氣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辛苦人多得之。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如果在夏天劇烈運動會傷及暑氣,導致心火旺盛,肺氣嚴重不足。因此,身體脈象會變得很強勁。如果劇烈運動導致火氣過旺,就會傷及氣血。(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勞苦大眾中,很多人會得這種病。這是一定要知曉的。

9. 白虎加蒼朮湯

靜而傷暑。火乘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勝者。身體重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安樂之人多受之。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天氣酷熱不活動反而會受到暑熱的侵襲。暑熱之邪趁虛而入,侵犯肺金。肺氣上逆外出,所以感到惡寒,脈搏沉細且緩慢而有力。如果受濕邪影響較重的話,就會感到身體沉重。(治療方法是使用)白虎湯加蒼朮湯。安逸過度的人容易遭受這種病症。這是必須要了解的。

春不服白虎為瀉金也。

秋不服柴胡為瀉木也。

此言體之常。

10. 梔子豉湯

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煩躁者。懊憹不得眠也。

白話文:

煩躁是由於氣的原因。躁熱是由於血的原因。氣主要影響肺。血主要影響腎。所以用梔子來治療肺部煩躁。用香豉來治療腎臟躁熱。煩躁的人常感到焦慮不安,無法入睡。

少氣虛滿者加甘草。如若嘔噦者。加生薑橘皮。下後腹滿而煩者。(梔子厚朴枳實湯。)下後身熱微煩者。(梔子甘草乾薑湯。)

白話文:

  • 氣虛腹脹的,加甘草。
  • 如果嘔吐反胃的,加生薑、橘皮。
  • 大便後肚子脹滿煩躁的。(梔子、厚朴、枳實湯)
  • 大便後身體發熱煩躁的。(梔子、甘草、乾薑湯)

11. 煩躁

火入於肺煩也。火入於腎躁也。煩躁俱在上者。腎子通於肺母也。發潤如油。喘而不休。總言肺絕。鼻者肺之外候。肺氣通於鼻。鼻中氣出粗大是肺也。發者血之餘。腎氣主之。發潤如油。火迫腎水至高之分。是水將絕也。仲景以發潤喘大為肺絕。兼其腎而言之發在高巔之上雖屬腎。

白話文:

  • 火氣進入肺,會引發心煩。
  • 火氣進入腎,會引發躁動。
  • 心煩和躁動同時發生,是腎水不足導致的,因為腎子(腎)與肺母(肺)之間聯通。
  • 頭髮油亮如油,喘息不止,這是肺氣衰竭的徵兆。
  • 鼻子是肺氣的外在表現,肺氣通過鼻子排出體外。鼻子中呼出的氣粗大,說明是肺氣造成的。
  • 頭髮油亮如油,是血氣不足的表現,由腎氣掌管。火氣迫近腎水,導致水液上升至頭部,這是水液將要耗盡的徵兆。
  • 仲景先生認為,頭髮油亮、喘息嚴重是肺氣衰竭的表現。同時,還會牽連到腎臟,所以雖然頭髮油亮表現出腎虛,但實際上是肺腎兩虛導致的。

肺為五臟之至高。故言肺絕兼腎也。太抵肺腎相通肺既已絕。則腎不言而知其絕矣。或曰煩者。心為之煩。躁者心為之躁。何煩為肺躁為腎耶。夫心者君火也。與邪熱相接上下通。熱金以之而燥水以之而虧。獨存者火爾。故肺腎與心合而為煩躁焉。此煩雖肺躁雖腎。其實心火為之也。

白話文:

肺臟是五臟中位置最高的。因此說肺氣竭絕,就等於說腎氣也絕了。大致上,肺腎相通,肺氣既絕,腎氣自然也絕了。有人說煩躁的人,是心臟讓他們煩躁。躁動的人,是心臟讓他們躁動。為什麼煩躁是肺臟,躁動是腎臟呢?心臟是人體的君火。它與外來的邪熱相互接觸,上下連通。邪熱會導致肺金燥熱,腎水虧損。只有心火獨存。因此,肺腎與心臟一起導致煩躁。這種煩躁雖然表現為肺燥或腎燥,但實際上是由心火引起的。

若有宿食而煩躁者。梔子大黃湯主之。

12. 問邪入陽明為譫語妄言錯失此果陽明乎

答曰。足陽明者胃也。豈有其言哉。傷寒始自皮毛入是從肺中來。肺主聲。入於心則為言。胃即戊也。戊為火化。下從腎肝。

白話文:

答道:

足陽明經屬於胃。難道有這樣的說法嗎?傷寒最初從皮毛入侵,那是從肺臟來的。肺臟主管聲音。聲音進入心臟就會變成言語。胃就是戊土。戊土屬火,能消化食物。它從腎臟和肝臟流出。

13. 傷寒雜證發熱相似藥不可差

傷寒表證。發熱惡寒而渴。與下證同。但頭痛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白虎湯)主之。乃陽明經病也。正陽陽明氣病。脈洪大先無形也。雜病里證。發熱惡熱而渴。但目赤者病藏也。手太陰肺不足不能管領陽氣也。宜以枸杞生地黃熟地黃之類主之脈洪大甚則嘔血先有形也。

白話文:

傷寒表證

有發燒、怕冷和口渴的症狀,跟下證(痢疾)的症狀相似,但除此之外,還會頭痛、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而且無法躺下。治療上,主要使用「白虎湯」。這是因為太陽經和陽明經有病。陽明經的陽氣旺盛,脈象洪大,但一開始摸不到脈象。

雜病裏證

有發燒、怕熱和口渴的症狀,但只有眼睛發紅。這是因為肺氣不足,無法控制陽氣所導致的。治療上,可以使用枸杞、生地黃和熟地黃等藥材。脈象洪大,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吐血。摸脈時,一開始就可以摸到脈象。

14. 二證相似藥不可差

氣病在表。誤用血藥。無傷也。為安血而益陰也。血病在裡。誤用氣藥。(白虎湯)者非也。為瀉肺而損陰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表面的問題是由氣造成的,卻誤用了以血為主的中藥,也不會造成傷害,因為這會滋養氣血。但是,如果身體裡面的問題是由血造成的,卻誤用了以氣為主的中藥(像是白虎湯),那就錯了,因為這會損傷肺部和陰氣。

15. 狂言譫語鄭聲辯

狂言者。大開目與人語。語所未嘗見之事。即為狂言也。譫語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見常行之事。即為譫語也。鄭聲者。聲戰無力。不相接續。造字出於喉中。即鄭聲也。

白話文:

狂言:

大大地睜著眼睛和別人說話,說著一些從未說過的事,就叫做「狂言」。

譫語:

閉著眼睛自言自語,說著日常常見、經常做的事,就叫做「譫語」。

鄭聲:

聲音散亂無力,不連貫,像是從喉嚨裡發出來的,就叫做「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