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養生類要》~ 後集 (12)

回本書目錄

後集 (12)

1. 加味越鞠丸

常服調脾開鬱思食

香附(童便浸曬乾炒四兩) 蒼朮(米泔浸去皮麩炒四兩) 撫芎(四兩) 山梔(四兩薑汁炒) 神麯(炒四兩) 陳皮(去白二兩) 白朮(炒二兩) 山楂(去子淨肉二兩) 黃芩(酒炒一兩半)

白話文:

  • **香附:**四兩,用童便浸泡後曬乾,炒製。
  • **蒼朮:**四兩,用米湯浸泡後去除外皮和麩皮,炒製。
  • **撫芎:**四兩。
  • **山梔:**四兩,用薑汁炒製。
  • **神麯:**四兩,炒製。
  • **陳皮:**二兩,去除白色內皮。
  • **白朮:**二兩,炒製。
  • **山楂:**二兩,去除果核,只取淨果肉。
  • **黃芩:**一兩半,用酒炒製。

上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食後白(湯下)

潮熱之症有陰陽之分平旦潮熱自寅至申行陽二十五度諸陽用事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宜白虎湯瀉肺中之火日晡潮熱自申至寅行陰二十五度諸陰用事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故用地骨皮以瀉血中之火蓋地骨皮瀉腎火總治熱在外牡丹皮治心包絡之火無汗而骨蒸又能瀉陰中伏火四物湯內加此二味治陰分潮熱極效婦人骨蒸潮熱以逍遙散加此二味累用尤妙若氣虛潮熱用黃耆(三錢)人參甘草(各一錢五分)甚者加熟附(五分)二三服即效蓋甘溫能除大熱也若血虛發熱用四物湯加柴胡防風地骨皮極效

白話文:

潮熱症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

  • **陽性潮熱:**從早晨(寅時)到下午(申時),陽氣運行,導致肺氣熱盛。治療宜用白虎湯清瀉肺火。
  • **陰性潮熱:**從下午(申時)到凌晨(寅時),陰氣運行,導致腎氣熱盛。治療宜用地骨皮清瀉血熱。地骨皮既能清腎火,又可總體治療外在熱症。搭配牡丹皮,可治療心包絡熱症,無汗而骨蒸,又能清瀉陰中潛伏的火氣。四物湯中加入這兩種藥物,對陰分潮熱非常有效。
  • **更年期女性骨蒸潮熱:**可將地骨皮和牡丹皮加入逍遙散中,長期服用效果更佳。
  • **氣虛引起的潮熱:**使用黃耆(3錢)、人參、甘草(各1錢5分),嚴重者可加熟附(5分),二三劑即可見效。甘溫藥性可以清瀉大熱。
  • **血虛引起的潮熱:**使用四物湯,加入柴胡、防風、地骨皮,治療效果極佳。

2. 加味犀角地黃湯

治吐血、嘔血、衄血。蓋諸失血乃火載血上錯經妄行,其脈必芤,此方主之。身熱脈大者難治,血症復下惡痢者易愈。

白話文:

治療吐血、嘔血、鼻出血等失血問題。各種失血問題都是因為體內火氣旺盛,導致血液上沖而錯誤地流入經脈中。此時脈象必定浮大,此方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若身體發熱、脈象大者難以治療,但若血癥同時合併下痢,則容易好轉。

犀角(鎊) 生地黃 芍藥 牡丹皮 麥門冬 黑山梔仁(炒黑韭菜根自然汁吃透,各等分)

白話文:

犀牛角(研成粉) 生地黃 芍藥 牡丹皮 麥門冬 炒黑的山梔子仁(用炒黑的韭菜根自然分泌的汁液浸透,各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一方 治吐血不止,用乾薑炒黑,臘月裝入牛膽內,至春取出為末,每用方寸匕,童便調下,立效(此從治也)。

白話文:

一方:治療吐血不止

做法: 將乾薑炒黑,在臘月裝入牛膽內,等到春天取出研磨成粉末。

用法: 每次取一茶匙的粉末,用童便調和後服用,立竿見影(此法是從治療津液不足的角度出發)。

一方 治諸失血,用壯血餘燒灰存性,每服二錢,米飲調下,立止。衄者,以少許吹入鼻中,妙。

3. 玄霜膏

治吐血虛嗽神效

烏梅(煎濃汁四兩) 薑汁(一兩) 蘿蔔汁(四兩) 梨汁(四兩) 柿霜(四兩) 款冬花 紫菀(各二兩俱為末以上藥制下聽用)

白話文:

烏梅(熬煮濃汁,4 兩) 薑汁(1 兩) 蘿蔔汁(4 兩) 梨汁(4 兩) 柿霜(4 兩) 款冬花(2 兩,研磨成粉) 紫菀(2 兩,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配製成藥劑,備用。

另用白茯苓十兩取淨末半斤用人乳三斤將茯苓末浸入取出曬乾又浸又曬乳盡為度卻將前冬花紫菀末柿霜白糖並各汁再加蜜糖四兩和勻入砂鍋內慢火煎熬成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時噙化薄荷湯漱口半月即效而愈

白話文:

另外,取用白茯苓十兩,研磨成細粉,取半斤的細粉。用三斤人乳將茯苓粉浸泡,取出後曬乾。重複浸泡和曬乾的步驟,直到人乳完全吸收為止。

再將之前收集的冬花、紫菀粉、柿霜、白糖和蜂蜜各加四兩,全部攪拌均勻。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熬煮成膏狀,再將膏狀物塑造成彈子大小的丸子。

每次服一丸,在臨睡前含化,搭配薄荷湯漱口。連續半個月即可見效並痊癒。

溺血屬熱盛下焦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生地黃飲主之生地黃(四錢)小薊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甘草梢(各五分)

白話文:

原文: 溺血屬熱盛下焦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生地黃飲主之

譯文: 因熱盛導致的下焦疼痛,稱為「血淋」;不痛的,稱為「溺血」。治療時以生地黃飲為主。

藥方:

  • 生地黃(4錢)
  • 小薊、滑石、通草、蒲黃(炒)、淡竹葉、藕節、當歸、山梔、甘草梢(各5分)

上用水煎空心服並治血淋

4. 小兒溺血

甘草升麻煎湯調益原散,空心服(立效)

5. 清心連子飲

治遺精夢泄赤白濁

黃連生地黃(酒洗)、麥門冬當歸(酒洗各一錢)、甘草(半生半炙五分)、茯苓(一錢二分)、遠志(匕分)、酸棗仁(八分)、石連肉(一錢二分)、人參(八分,初起不用)

白話文:

中藥配方:

  • 黃連:1 錢
  • 生地黃(用酒清洗過):1 錢
  • 麥門冬:1 錢
  • 當歸(用酒清洗過):1 錢
  • 甘草(一半生甘草,一半炒甘草):5 分錢
  • 茯苓:1 錢 2 分錢
  • 遠志:1 匕分
  • 酸棗仁:8 分錢
  • 石連肉:1 錢 2 分錢
  • 人參:8 分錢(剛開始服用時不用)

上用水煎空心服

6. 金櫻煎丸

治夢遺精滑及小便後遺瀝或赤白濁

芡實粉(四兩) 白蓮花須(未開者佳二兩) 白茯苓(二兩去皮心) 龍骨(煆五錢) 秋石(真者一兩)

白話文:

芡實粉(160 克) 未盛開的白蓮花鬚(80 克,未開的花鬚效果較好) 去皮去心的白茯苓(80 克) 煅燒過的龍骨(20 克) 真正的秋石(40 克)

上藥為末聽(用外)採經霜後金櫻子不拘多少去子並刺石臼內搗爛入砂鍋內用水煎不得斷火煎約水耗半取出澄濾過仍煎似稀餳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下餘膏每用一匙空心熱酒調服其功不可具述

白話文:

採集了金櫻子的果實,不管數量多少,去核,用石臼搗碎後放入砂鍋中加入水煎煮,過程中不能斷火,煎至水消耗一半。取出煎煮液澄清濾過,再次煎煮至濃稠如稀粥一樣。將中藥末和濃稠的煎煮液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鹽酒送服。剩下的藥膏,每次使用一匙,用空腹喝的熱酒調服。它的功效無法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