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生薑瀉心湯(一)

生薑(四兩,切),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生薑(160克,切片),甘草(炙過),人參,黃芩(各120克),半夏(200克,洗淨),黃連,乾薑(各40克),大棗(12枚,掰開),以上八味藥材,加水4公升,煮沸後取6公升的藥液。過濾渣滓後,再煮沸取3公升藥液,溫熱後每次服用400毫升,每日三次。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汗後而邪未盡,必有留飲在心下。其症甚雜,而方中諸藥,一一對症,內中又有一藥治兩症者、亦有兩藥合治一症者,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皆本《內經》立方諸法,其藥性又有與《神農本草》所載無處不合。

白話文:

當傷寒患者出汗後,解除了發燒症狀,但胃部消化不良,心腹部脹硬,乾咳時有臭味,肋骨下有水腫,腹部雷鳴並腹瀉時,可以使用生薑瀉心湯來治療。出汗後餘邪尚未完全清除,心腹部必定有水飲滯留。此症症狀複雜,而方中各藥物皆對症下藥,其中還有藥物可以治療兩種症狀、或兩種藥物聯合治療一種症狀,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這些藥方均根據《黃帝內經》的治病法則,且其中藥物的特性也與《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相符。

學者能於此等方講求其理,而推廣之,則操縱在我矣。

凡瀉心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餘疾。

2. 甘草瀉心湯(二)

生薑瀉心湯人參生薑,加甘草一兩。

白話文:

在「生薑瀉心湯」中移除人參和生薑,加入一兩甘草。

甘草(四兩,炙),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甘草(160 克,炒過),黃芩、乾薑(各 120 克),半夏(200 克,洗過),黃連(40 克),大棗(12 枚,剝開)以上六味藥材,加水一桶(約 2000 毫升),煮沸後再煮約 1200 毫升,濾去渣滓,再煮沸後取 600 毫升藥液,溫熱服用 300 毫升,每日三次。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兩次誤下,故用甘草以補胃,而痞自除,俗醫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中風,醫生卻用瀉下之法治療,結果病人一天拉肚子幾十次,食物都來不及消化,腹部隆隆作響,心窩處堅硬脹滿,乾嘔,心煩不安。醫生看到心窩處脹滿,認為疾病沒治好,又用瀉下之法,結果脹滿更加嚴重。這並不是實熱證,而是胃中虛弱所致。兩次誤用瀉下法,所以用甘草來補益脾胃,結果脹滿自然就消失了。一般的醫生認為甘草會導致腹脹,是引起腹脹嘔吐的禁忌藥物,可見他們不懂得虛實辨證的道理。客氣上逆導致硬滿,可以用甘草瀉心湯來治療。

3. 半夏瀉心湯(三)

翻胃以此加減治之。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甘草(炙),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半夏(半斤,洗淨) 黃芩、乾薑、甘草(烤過的)、人參(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剖開)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至六升,濾去渣滓。 再次煎煮,取三升藥液。 溫熱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本症仍在,則即用本方治之。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以上三瀉心之藥,大半皆本於柴胡湯,故其所治之症,多與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虛治痞之藥耳。

白話文:

傷寒發病五、六天後,出現嘔吐和發燒的症狀,符合柴胡湯證,但已經使用了其他瀉藥,導致柴胡湯證仍然存在,這時應該再次使用柴胡湯。即使已經使用過瀉藥,也不會導致不適,症狀會逐漸減輕,然後發熱出汗,症狀解除。如果症狀仍然存在,則使用柴胡湯進行治療。如果心下有飽脹感,但沒有疼痛,這是痞症。特別強調「不痛」二字,說明痞症的顯著特徵。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柴胡湯,應該使用半夏瀉心湯。以上介紹的瀉心三藥,大多是以柴胡湯為基礎,因此其治療的症狀與柴胡症類似,但增加了治療虛弱和痞症的藥物。

4.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分溫再服。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

白話文:

大黃(半斤),黃連(四分之一斤),這兩種藥材,用麻沸湯二公升浸泡一會兒,然後過濾掉渣滓,分兩次溫服。這也是最奇妙的方法,不是煎熬而是浸泡,目的是讓藥性輕盈清淡,以清除上焦的病邪。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緊脈為陰,此所謂病發於陰,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氣痞耳。並無脅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邪氣甚高。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脈象浮而緊,隨後又沉下去,緊脈反而深入體內,就會產生痞證(腹部脹悶)。緊脈屬陰,這說明疾病發於陰分,下瀉治療會導致痞證。按壓腹部有濡軟感,只是氣痞,並無脅下積水。心下痞證,按壓腹部有濡軟感,其脈象關脈以上浮起,說明邪氣很盛。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治療。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再誤。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詳見前桂枝類中。

白話文:

傷寒病人在劇烈瀉下後,又再次發汗,這樣治療是錯誤的。這時會出現心窩脹滿、惡寒的症狀,說明表證尚未解除,不能治療痞證,應該先解除表證,表證解除了才能再治療痞證。解除表證宜用桂枝湯;治療痞證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詳細說明請參閱前文中的桂枝湯類。

5. 附子瀉心湯(五)

大黃(二兩,酒浸),黃連(炒),黃芩(炒,各一兩),附子(一兩,去皮別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熟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白話文:

大黃(兩兩,用酒浸泡),黃連(炒過),黃芩(炒過,各一兩),附子(一兩,去皮後另外煮取汁),以上四味藥,切碎三味藥,用麻沸湯兩升浸泡一會兒,擰出渣滓,加入附子汁,分兩次溫熱服下。這種方法更加精妙,附子用煎煮,三味藥用浸泡,調補陽氣需要藥性成熟而作用沉穩;排除胸腹痞滿需要藥性生發而作用輕靈。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此條不過二語,而妙理無窮,前條發汗之後惡寒,則用桂枝;此條汗出惡寒,則用附子,蓋發汗之後,汗已止而猶惡寒,乃表邪未盡,故先用桂枝,以去表邪,此惡寒而仍汗出,則亡陽在即,故加入附子以回陽氣,又彼先後分二方,此並一方者,何也?蓋彼有表,復有里;此則只有里病,故有分有合也。

白話文:

心腹脹滿又出現惡寒發汗的症狀,可以用附子瀉心湯來治療。這條古方只有兩句話,卻包含了深妙的道理。前一條方劑是發汗之後出現惡寒,所以使用桂枝;而這條方劑是發汗惡寒,所以使用附子。這是因為發汗之後,汗已停止但仍然惡寒,是因為外邪未盡,所以先用桂枝祛除外邪。而這種惡寒同時伴有出汗的症狀,表示陽氣將要耗盡,因此加入附子以溫補陽氣。另外,之前的方劑分成兩部分,而這條方劑只有一部分。這是因為之前有表證又有裡證;而這條方劑只有裡證,所以需要分開和合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