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血證

太陽病日深,表證仍在,循經熱蓄於下焦,脈微而沉,不結胸而發狂者,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也,血下而愈,宜攻之。或太陽病,身黃、脈沉者,循經而蓄熱下焦也,小腹硬、小便不利為無血;小便自利,如狂者,瘀血症;或陽明蓄熱內甚而喜忘或狂,大便雖硬而反易,其色黑者,有蓄血也;或無表裡證,但發熱日深,脈浮者亦可下;或已下後,脈數,胃熱消穀善飢,數日不大便,有瘀血也,並宜抵當湯(十九)下之。

白話文:

太陽病已經歷經多日,表證依然存在,熱邪循經蓄積於下焦,脈象微弱而沉滯,沒有胸悶而發狂的情況,是熱邪在下焦蓄積,小腹應該堅硬滿脹,小便自然通暢,血邪排出後就會痊癒,宜用攻下法治療。或太陽病,身體發黃、脈象沉滯,熱邪循經蓄積於下焦,小腹堅硬、小便不利,說明沒有血邪;小便自然通暢,出現發狂的症狀,是瘀血證;或陽明經蓄積熱邪甚重,而出現喜忘或發狂的情況,大便雖然堅硬,但卻容易排出,大便顏色發黑,說明有蓄血;或沒有表證裡證,但發熱日益加重,脈象浮虛,也可下法治療;或已經用過下法之後,脈象數快,胃中有熱邪消穀善飢,數日沒有大便,說明有瘀血,均宜使用抵當湯攻下法治療。

傷寒有熱,小腹滿,小便自利者,為有血也,當下,未敢用湯,用抵當丸(二十)最為穩當。太陽病不解而蓄熱下焦,先以桂枝解表,已而下血,宜桃仁承氣湯(十四)或抵當丸(二十)攻之。傷風,汗、下不解,熱鬱經絡,隨氣湧泄為衄,或清道閉,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盡,余血停留以致面黃,大便黑,犀角地黃湯(十五)。發狂加黃芩大黃

白話文:

  1. 傷寒有發熱,小腹脹滿,小便自利,這是因為體內有血瘀的緣故,當下不宜用湯劑治療,應用抵當丸(二十粒)最為妥當。

  2. 太陽病不解而積熱在小腹,先用桂枝湯解表,隨後出現下血,宜用桃仁承氣湯(十四)或抵當丸(二十粒)攻下。

  3. 傷風,汗、下不解,熱邪鬱結在經絡中,隨氣上湧,導致鼻出血;或清道閉塞,血液流入胃脘,吐出清血並伴有鼻出血,吐出的血沒有排乾淨,餘血滯留以致面黃,大便發黑,犀角地黃湯(十五)。

  4. 如果發狂,增加黃芩和大黃。

2. 譫語

譫語發狂,三一承氣湯(十三)合解毒湯(二十一)下之。若傷寒,過經譫語,已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大便當硬,而下利、脈和者,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利者,脈當厥,今反和,此為內實,調胃承氣湯(十一)或涼膈散(二十三)通用。

白話文:

胡言亂語、發狂,用三一承氣湯(十三)與解毒湯(二十一)合方一起服用。若是傷寒,熱病超過一定時間出現狂言,那當然要用這湯藥來瀉下;但若小便通暢、大便偏硬,卻腹瀉、脈搏和緩的,醫生卻用丸藥來瀉下,這就不對了。如果自己拉肚子,脈搏又虛弱纔是正確的,現在脈搏和緩,這是內熱壅積,可用調胃承氣湯(十一)或涼膈散(二十三)通用。

3. 發黃

陽明病,表熱極甚,煩滿熱鬱,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而身體發黃,其候但頭汗出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身體發黃,宜茵陳湯(三十二)調下五苓散(二十四);結胸而發黃者,茵陳同陷胸湯(十六)各半下之。或誤服熱毒丸藥下之,反損陰氣,遂協熱利不止;更或結胸而發黃者,用茵陳湯五分、陷胸湯三分、承氣湯(十)一分下之。或兩感發黃者,用茵陳湯加黃連解毒湯(二十一)一服急下之。

白話文:

陽明病,熱氣散發到了極點,煩躁滿身,熱氣鬱悶,水分滯留不散發,導致濕熱交織,使身體發黃。症狀是:頭部出汗但全身不汗,汗液到達脖子又返回,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身體發黃。應該使用茵陳湯(三十二)調和五苓散(二十四)。如果結胸且發黃,茵陳湯和陷胸湯(十六)各半下之。如果誤服熱毒丸藥而下之,反而損害陰氣,致使腹瀉不止。更或者有結胸和發黃症狀的,用茵陳湯五分、陷胸湯三分、承氣湯(十)一分下之。如果兩種疾病引起的發黃,用茵陳湯加黃連解毒湯(二十一)一服急下之。

頭微汗,小便利而發微黃者,濕熱微也,梔子柏皮湯(二十九);發黃甚者,茵陳合三一承氣湯(十三)。

白話文:

頭部微微出汗,小便次數增多,顏色稍微偏黃的人,是濕熱較輕微的狀況,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第二十九劑)。假如發黃症狀嚴重,可以使用茵陳合三一承氣湯(第十三劑)。

4. 發斑

發斑,下證未全,涼膈散(二十三)。未曾下,胃熱發斑,白虎湯(二十二)加人參白朮。陽明胃熱發斑,脈沉須下者,三一承氣湯(十三)下之。傷寒胃熱發斑,涼膈散加滑石調五苓散(二十四)甚妙。傷寒七、八日,發黃有斑,微熱、腹滿者,或痰實壅上,雖諸承氣湯不過者,仲景曰:寸脈浮滑者可用瓜蒂散(二十六)吐之。

白話文:

發斑,症狀不齊時,服用涼膈散(藥方二十三)。尚未瀉下,胃熱引發發斑,服用白虎湯(藥方二十二)加人參、白朮。胃熱發斑,脈搏沉重,需要瀉下的,服用三一承氣湯(藥方十三)進行瀉下。傷寒胃熱發斑,服用涼膈散加滑石,再加入五苓散(藥方二十四),效果很好。傷寒七、八天,發黃有斑,微熱、腹滿的人,如果痰飲積滯在胸口,即便服用其它承氣湯也不見效時,仲景說:寸脈浮滑的人可以使用瓜蒂散(藥方二十六)催吐。

5. 發狂

傷寒,發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三一承氣湯(十三)加當歸、薑、棗名當歸承氣湯,以利數行,候微緩以三聖散(二十七)吐之,後用涼膈散(二十三),黃連解毒湯(二十一)調之。譫妄發狂,逾垣上屋,赴井投河,皆為陽熱極甚,用三一承氣合解毒下之。

白話文:

傷寒,發狂奔走,不分親疏地罵人,這是陽氣有餘、陰氣不足的症狀,可以服用三一承氣湯(十三)加上當歸、生薑、大棗,叫做當歸承氣湯,用來利導大便,等到症狀稍微緩解一點,就用三聖散(二十七)來催吐。之後再用涼隔散(二十三)、黃連解毒湯(二十一)來調養。神智昏亂、發狂,逾越圍欄爬上屋頂,投井跳河,都是因為陽熱非常嚴重,使用三一承氣合解毒湯來瀉下治療。

驚悸癲狂,三一承氣湯。發狂極甚,投河入井者,三下不過,不可攻下,便當湧之,以瓜蒂散(二十六),吐出痰涎、宿物,一掃而愈,後以甘露飲(三十四)之類調之。

白話文:

如果因為驚恐而發生癲狂,可以使用三一承氣湯。如果癲狂非常嚴重,出現投河跳井的情況,則在三天內不要再攻下(使用瀉藥),而應該使用瓜蒂散(方劑,見藥典二十六),將痰涎、宿物吐出來,即可痊癒。之後可以使用甘露飲(方劑,見藥典三十四)之類的藥物來調理。

6. 發戰

凡熱病大汗將出而反寒戰者,表之正氣與邪氣並甚於里,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反為寒戰,脈微欲絕者,三一承氣湯(十三)或十棗湯(三十一)下之。凡欲作汗,無問病之微甚,或已經新下者,或下證未全者,但以涼膈散(二十三)調之;甚者黃連解毒湯(二十一)。

白話文:

凡是患有發熱的疾病,岀現大量出汗的前兆而突然感到寒冷戰慄的患者,體表的正氣與邪氣在體內都十分嚴重,火熱之氣極度亢盛,反而兼具水化之氣加以制約,所以反而出現寒戰,脈搏微弱幾乎消失的患者,可以服用三承氣湯(十三)或十棗湯(三十一)來瀉下。凡是即將發汗的人,不論病情輕重,或已經剛服下來瀉藥的人,或瀉下的症狀尚未完全的人,都可以用涼膈散(二十三)來調節;病情嚴重的,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二十一)。

或下後二、三日,或未經下,腹滿煩渴,脈沉實而有里證者,三一承氣湯下之,勢惡者加黃連解毒湯。或戰不快者,或戰後汗出不快者,或戰數次,經大戰而汗不當者,乃並之太甚,而法之不達,通宜三一承氣湯,或更加黃連解毒湯下之,以解怫熱而開鬱結也。

白話文:

或在戰後二、三日,或還未經戰事,腹脹煩渴,脈沉實而有內在病證的,用三一承氣湯下之,情況嚴重的加用黃連解毒湯。或戰後不舒服的,或戰後出汗不舒服的,或戰了幾次,經過大戰而汗出不足的,都因為過度疲勞,而治療方法沒有到位,都適宜用三一承氣湯,或再加黃連解毒湯下之,以解除煩熱、打開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