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傷寒發微論》~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論表裡虛實

傷寒治法先要明表裡虛實。能明此四字。則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實。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予於表裡虛實歌中。嘗論其事矣。仲景麻黃湯類。為表實而設也。桂枝湯類。為表虛而設也。裡實則承氣之類。裡虛則四逆理中之類是也。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首要原則是釐清表裡虛實。只要搞清楚這四個字的含義,張仲景的397種治療法就可以輕鬆掌握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傷寒有表實、表虛、裡實、裡虛之分,還有表裡俱實、表裡俱虛。我在《表裡虛實歌》中已經探討過這方面的內容。仲景所提出的麻黃湯類方劑是用來治療表實的;桂枝湯類方劑是用來治療表虛的;裡實就要用承氣湯之類的方劑;裡虛就要用四逆理中湯之類的方劑。

表裡俱實。所謂陽盛陰虛。下之則愈也。表裡俱虛。所謂陽虛陰盛。汗之則愈者也。嘗讀魏志華佗傳。有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此所謂能明表裡虛實者也。

白話文:

內外都實。所謂陽氣旺盛而陰氣不足。瀉下後就會痊癒。內外都虛。所謂陽氣不足而陰氣旺盛。出汗後就會痊癒。曾經讀過魏志中的華佗傳。有府吏倪尋和李延一同前來求醫。他們都頭疼發熱。症狀完全相同。華佗說:尋應該瀉下,延應該發汗。有人質疑為何不同。華佗說:尋外實。延內實。所以治療方法不同。這就是所謂的能弄清楚內外虛實的人。

2. 論桂枝肉桂

仲景桂枝。用桂枝者。蓋取桂之枝梢細薄者爾。非若肉桂之肉厚也。蓋肉桂厚實。治五臟用之者。取其鎮重也。桂枝輕揚。治傷寒用之。取其發散也。今人例用之。是以見功寡。

白話文:

仲景方劑中使用的桂枝,指的是桂樹較細薄的枝梢部分。與肉桂不同,肉桂具有較厚的木質部,主要用於治療五臟疾病,因其具有鎮定和加重的作用。而桂枝較為輕盈,常被用於治療傷寒,因其具有發散的作用。現代人常常誤用肉桂,因此治療效果較差。

3. 論滑脈

仲景云。翕、奄沉。名曰滑。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名曰滑。古人論滑脈。雖云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曾未若仲景三語而足也。翕、張也。言脈升而開張也。忽焉而沉。言脈降而復也。奄、言奄忽之間。與奄觀銍艾同義。仲景論滑脈。可謂諦當矣。然其言雅。恐淺識者未易曉。

白話文:

仲景說:脈象忽升忽降,稱為滑脈。沉脈屬於純陰,翕脈屬於正陽。陰陽交合,故稱滑脈。

古人討論滑脈,雖然說它往來流暢,但並沒有像仲景這三句話這麼準確。翕字的意思是張開,表示脈象上升擴張。忽然沉下去,表示脈象下降恢復。奄字,形容瞬間、忽然,與「奄觀銍艾」中的「奄」字同義。

仲景對滑脈的論述非常精確。但是他的語言深奧,恐怕淺薄的人不太容易理解。

4. 論用大黃藥

大黃雖為將軍。然盪滌蘊熱。推陳致新。在傷寒乃為要藥。但欲用之當爾。大柴胡湯中不用。誠脫誤也。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黃。恐不名大柴胡。須是酒洗生用為有力。昔後周姚僧坦名善醫。帝因發熱。欲服大黃。僧坦曰。大黃乃是快藥。然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弗從。遂至危篤。

白話文:

大黃雖然是瀉下的猛將,但是它能清理體內的熱毒,促進新陳代謝,在治療傷寒時是必不可少的藥物。但是必須在適當的時候使用,不能濫用。大柴胡湯中不使用大黃,這是正確的。如果不用大黃,恐怕不能稱之為大柴胡湯。大黃用酒洗過後生用,功效更強。以前後周時期的姚僧坦是一位著名的醫師。皇帝發熱,想要服大黃。姚僧坦說:「大黃是烈性藥。陛下年事已高,不宜輕易服用。」皇帝沒有聽從建議,最後病情危重。

及元帝有疾。召諸醫。咸謂至尊至貴。不可輕脫。宜用平藥。可漸宣通。僧坦曰。脈洪而實。此有宿食。非用大黃。必無差理。元帝從之。果下宿食而愈。此明夫用與不用之異也。

白話文:

漢元帝生病時,召集了許多醫生。這些醫生都認為皇帝身份尊貴,不能隨便用藥,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慢慢疏通。

只有僧坦說,皇帝的脈象強而有力,這是因為體內有宿食。如果不使用大黃這類猛烈的藥物,肯定無法痊癒。元帝採納了僧坦的建議,服用了大黃後,果然排出了宿食,身體也康復了。

這個故事說明瞭用藥與不用藥的區別。

5. 論陰不得有汗

仲景第四卷十七證云。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又云脈陰陽俱緊。而又汗出。為亡陽。此屬少陰。大抵陰虛者多汗。而此言陰不得有汗。何也。余嘗深究虛汗之證。亦自有陰陽之別。陽病自汗有九證。皆有治法。唯陰毒則額上手背有冷汗。

白話文: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第4卷17條提到:脈象雖然沉緊,不能確定為少陰病,原因是少陰陰寒之氣不得見汗。如果頭部出汗,就可以判斷不是少陰病。另一條條文說:脈象陰陽兩部都緊,而且出汗,為亡陽徵象,這屬於少陰病。一般來說,陰虛的人容易出汗。但這裡說少陰陰虛不得見汗,這是為什麼?我仔細研究過虛汗的症狀,它也有陰陽之分。陽證自汗有9種情況,各有治療方法。只有陰毒導致前額、手背有冷汗。

甚者如水洗。然此是陽虛陰盛。亡陽而將脫也。其死必矣。仲景此篇。方論半在表。半在裡。故先曰汗出為陽微。此則虛汗。陽微故也。非陰證無汗。不得有汗也。有汗則九死一生。由是言之。陽得有汗。陰不得有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白話文:

嚴重者就像被水洗過一樣。這是陽氣虛弱,陰氣過盛。陽氣消失,將要死亡。這樣的人必定會死。張仲景的這篇傷寒論方劑,一半在表證,一半在裡證。所以一開始說「出汗是陽氣微弱」。這裡所說的虛汗就是陽氣微弱的原因。如果沒有陰證,就不該出汗。如果出汗,就表示九死一生。由此可知,陽氣可以出汗,陰氣不能出汗。用自己的想法逆推道理,這樣才能理解。

6. 論林億疑白虎有差互

仲景稱傷寒。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又云。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國朝林億校正。謂仲景於此表裡自差矣。是大不然。大抵白虎能除傷寒中暍。表裡發熱。

白話文:

仲景論述傷寒。如果嘔吐或瀉下之後七八天仍不解除,(說明)熱邪積結在體內,表裡都有熱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仲景還說,傷寒脈浮,發熱不汗出,表邪未解除,不可使用白虎湯。仲景又說,脈浮滑,這是表有熱、裏有寒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湯治療。明朝的林億校正,認為仲景在這裏對表裡證的辨別有誤差。這是不對的。總的來說,白虎湯可以治療傷寒中風暑熱,表裡發熱。

故此前後二證。或云表裡俱熱。或云表熱裡寒。皆可服之宜也。中一證。稱表不解不可服者。蓋以脈浮無汗發熱。此全是傷寒表證。宜麻黃葛根之類也。安可用白虎。億但見所稱表裡不同。便謂差互。是亦不精不思之過也。

白話文:

所以這兩種古籍的論述。有些人說:外感裡熱同時存在。有些人說:外感熱、裡證寒。都可以服用白虎湯。有一種說法:如果表證沒有解除,就不能服用白虎湯。這是因為脈浮、無汗、發熱,這些都是外感熱證,適合服用麻黃、葛根湯。怎麼可以使用白虎湯呢?有些人只看到這些論述中表裡證不同的說法,就認為它們相互矛盾。這也是不深入鑽研和思考的過失。

7. 論絃動陰陽二脈不同

仲景云。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脈訣以動脈為陰。以弦脈為陽。何也。此是開卷第一行疑處。而世人不知講。予謂脈訣所言。分七表八里而單言之也。此之所論。兼眾脈而合言之也。大抵雜病各見一脈。唯傷寒必兼眾脈而見。何以言之。仲景之意。

白話文:

仲景說:脈象洪大、浮淺、快速、運動自如滑利。這叫做陽。脈象沉穩、澀滯、虛弱、細弱、微弱。這叫做陰。脈訣以浮脈為陽,以沉脈為陰。為什麼呢?這是書本上第一行的疑問。而世人都不知道解釋。我認為脈訣所說的,是分七表八里單獨論述的;而這裡所論述的,是結合眾脈而共同論述的。一般而言,雜病只見一種脈象。只有傷寒,必定會兼見眾脈。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仲景的意思。

若曰浮大者陽也。兼之以動、數、滑之類。安得不為陽。沉細者陰也。兼之以澀弦數之類。安得不為陰。故仲景論動脈。則曰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名曰動也。又結胸證云。脈浮而動。浮則為風。動則為痛。故兼數與浮而言動脈。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大,脈動強勁,說明是陽氣旺盛。再結合動脈跳動速率快、脈搏滑,難道還能不是陽氣嗎?沉細的脈象是陰氣。再加上脈搏澀滯、弦狀,如何能不是陰氣呢?所以仲景在論述動脈時說,「陽氣活躍就會出汗,陰氣活躍就會發燒」數脈出現在關脈之上,上下沒有界限,像豆子那麼大,急促地跳動,這就是「動」。又比如結胸證,出現脈象浮大且跳動,「浮」說明有風邪,「動」說明有疼痛。因此,同時出現數脈和浮脈時,就說明是動脈。

則陽脈陽病也宜矣。仲景論弦脈。則曰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弦則為減。又曰。支飲急弦。又少陰證云。手足寒。脈弦遲。故此兼遲而言。弦則為陰脈陰病也宜矣。故仲景傷寒脈。不可與雜病脈同日而語。今陽證往往浮大。而厥厥動搖。其沉細而弦者。必陰證也。何疑之有哉。

白話文:

那麼陽脈出現陽證的情況,也是合理的。仲景在討論弦脈時,說弦脈就像弓弦一樣,按壓時不會移動。弦脈表示疾病減輕。又說,支飲症狀中會出現急弦脈。另外,少陰病的證狀中,提到手腳冰冷,脈象弦遲。因此,這裡同時提及遲脈,因為弦脈通常是陰脈陰證的表現。因此,仲景在討論傷寒脈時,不能與雜病脈混為一談。現在,陽證常常出現浮大而虛動的脈象,其沉細而弦的脈象,一定是陰證的表現。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不特此也。至如曰高、曰章、曰綱、曰惵、曰卑、曰損。有縱有橫。有逆有順。趺陽太谿之類極多。予嘗撰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故知治傷寒。當以仲景脈法為本。

白話文:

不僅如此。比如「高脈」、「章脈」、「綱脈」、「惵脈」、「卑脈」、「損脈」等等,脈位的分佈有縱有橫,脈象的變化有逆有順,像「趺陽脈」、「太谿脈」之類的脈位有非常多。我曾經編著過張仲景提出的三十六種脈法的圖表,因此知道治療傷寒時,應該以仲景脈法為根本依據。

8. 論中風傷寒脈

仲景以浮緩脈為中風脈。浮澀而緊。為傷寒脈。中風有汗。傷寒無汗。何也。內經云。滑者陰氣有餘也。澀者陽氣有餘也。陽氣有餘。則身熱無汗。陰氣有餘。則多汗身寒。大抵陰陽欲其適平而已。陽氣不足。陰往乘之。故陰有餘。陰氣不足。陽往從之。故陽有餘。風傷於衛。

白話文:

仲景把浮緩的脈象歸為中風脈,浮澀而緊的脈象歸為傷寒脈。中風會有汗,而傷寒不會有汗。這是為什麼呢?《內經》說:脈搏滑利,表示體內陰氣過剩;脈搏澀滯,表示體內陽氣過剩。陽氣過剩,則身體發熱無汗;陰氣過剩,則多汗身體發冷。總之,陰陽需要平衡適中。陽氣不足時,陰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陰氣過剩;陰氣不足時,陽氣就會過度耗散,導致陽氣過剩。中風是風邪侵襲人體的衛氣所致。

則榮不受病。故陽不足而陰有餘。是以中風脈浮而緩。必多汗也。寒傷於榮。則衛未受病。故陰不足而陽有餘。是以傷寒脈浮澀而緊。亦為無汗也。仲景辨二者脈證。亦有所受者矣。

白話文:

如果榮氣充足,則不會生病。因此,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時,會出現中風的症狀,脈搏浮而緩慢,而且一定會出很多汗。寒邪損傷榮氣時,衛氣尚未受到影響,因此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時,會出現傷寒的症狀,脈搏浮而澀且緊,而且不出汗。仲景辨別這兩種疾病的脈象症狀,也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