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傷寒發微論》~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論表證未罷未可下

仲景云。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擬欲攻之。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元本重複、淺識者難曉。

白話文:

中醫大師張仲景說:所有傷寒的疾病,大多是由風寒引起的。一開始風寒侵襲體表,再深入體內,就難以消散了。打算治療時,應先解除體表風寒,然後才能攻下。如果體表風寒已解,但體內仍未消散,有嚴重便祕的症狀,可以自行攻下,即使四五天後還能痊癒。不該攻下時就強行攻下,會導致體內虛熱,協熱引發腹瀉、煩躁等各種症狀,後果不堪設想。輕則虛弱難受,重則危及生命。

故予刪正此一段。而其理易明也。)大抵風寒入里不消。必有燥屎。或大便堅秘。須是脈不浮。不惡風寒。表證罷。乃可下之。大便不通。雖四五日。未能為害。若不顧表而便下之。遂為協熱利也。

白話文:

因此我刪正了這一段。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總的來說,風寒入侵身體卻沒有消散,必然會導致乾燥的大便,或者是大便乾結。必須是脈象不浮動,不畏懼風寒,表證消失後,才能使用瀉藥。大便不通暢,即使過了三四天,也不會造成危害。如果不顧及表證就使用瀉藥,就會導致體內熱氣上衝,引起腹瀉。

2. 論中暑脈不同

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而朱肱亦云。中暑脈細弱。則皆虛脈也可知矣。

白話文:

仲景說:脈搏虛弱、身體發熱,是由於受暑所致。他又說:這種脈象弦細、舒緩而遲緩。為什麼會這樣呢?《素問》說:寒冷會損傷形體,炎熱會損傷氣血。如果只損傷氣血而不損傷形體,那麼氣血就會消耗殆盡,脈象就會虛弱。所謂的弦細、舒緩而遲緩,這些都是虛弱的脈象。仲景認為弦脈屬於陰脈。而朱肱也說:中暑後脈象細弱,因此可以知道這些都是虛弱的脈象。

3. 論傷寒須早治

仲景云。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今之醫者不究根源。執以死法。必汗之於四日之前。必下之於四日之後。殊不知此大綱也。又云。甚者。病不服藥。猶得中醫。此為無醫處而設也。苟大小便不通。

白話文:

仲景說:凡是煎服湯藥,不要避開早晨或者夜晚。一旦發現疾病,就應當立即治療,不要等到早上或晚上。這樣會更容易治癒。如果拖延治療,病情就會發生變化。即使想要治療,也會很困難。現在的醫生不探究疾病的根源,而是死守著固定的方法,一定在疾病發病的四天內發汗,一定在疾病發病的四天後下瀉。他們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大綱。仲景又說:病情嚴重的患者,即使不服用藥物,也能夠得到醫生的治療。這是針對沒有醫生的情況而提出的。如果大小便不通。

可待其自瘥乎。蓋前後不得溲。必腹脹。不過數日而死矣。又況結胸瘀血。發狂發黃發斑之類。未有勿藥而喜者。智者知變。愚者執一。所以取禍也。須是隨病淺深。在表在裡。早為治療。如救火拯溺。庶易瘥也。素問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

白話文:

難道能讓疾病自行痊癒嗎?因為前面和後面都不能小便,必定會腹脹,不過幾天就會死了。更何況是結胸瘀血、發狂、發黃、發斑等,沒有不用藥而感到高興的。聰明的人知道應變,愚蠢的人固守一種方法,所以會招致禍害。必須根據疾病的輕重程度,在表或在裡,及早治療。就像救火救溺一樣,這樣才容易治癒。素問裡提到,邪風來臨時,速度像風雨。因此,醫術高明的人會治療皮毛,其次是治療肌肉和皮膚。

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扁鵲望齊桓侯而走者。其以此歟。

4. 論發熱惡寒

仲景云。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受病而然也。又云。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病而然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陽內陷則發熱。

白話文:

張仲景說,如果寸口的脈象微弱,稱為陽氣不足,陰氣上升進入陽中,就會出現身體發冷、怕冷的症狀。如果尺脈虛弱,稱為陰氣不足,陽氣下降進入陰中,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這都是因為身體本身的病症而引起的。又說,陽氣微弱就會怕冷,陰氣虛弱就會發熱。如果醫生讓病人發汗,就會使陽氣更微弱;如果醫生讓病人大量瀉下,就會使陰氣更虛弱。這都是醫生造成的疾病。總的來說,如果陰氣不足,陽氣就會跟著陰氣走。因此,陽氣內陷就會發熱。

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陰陽不歸其分。故寒熱交爭。是以發熱而惡寒也。故孫思邈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至矣。

白話文:

陽氣不足,陰氣就會趁虛而入。所以陰氣侵入陽氣之中,就會惡寒。陰陽不能歸位,所以寒熱交替。因此出現發熱但又惡寒的症狀。所以孫思邈說,有發熱的情況不能大力攻之。熱退了,寒氣就會來了。

5. 論風溫證

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痸瘲。又云。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病發燒口渴,但不怕冷的,是熱病。如果發汗後,身體灼熱,稱為風熱。

風熱為病,脈象表現為陰陽兩脈都浮,自汗,身體沉重,多睡覺,睡著後會打鼾,說話困難。如果病因在下焦,會出現小便不利,目光呆滯,大小便失禁。如果病因在氣分,會出現發黃,嚴重時像癲癇一樣抽搐,或時而昏厥。

仲景還說: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再遇到風邪,就會導致風熱病。

變成風溫。大抵溫氣大行。更感風邪。則有是證。今當春夏。病此者多。醫作傷寒漏風治之。非也。不可火。不可下。不可大發汗。而仲景無藥方。古法或謂當取手少陰火。足厥陰木。隨經所在而取之。如麻黃薏苡仁湯葳蕤湯之輩。予以謂敗毒。獨活。續命。減麻黃去附子

白話文:

如果風邪侵入體內,往往遇到盛行的溫氣,再感受風邪,就會出現這種證狀。現在正值春夏,這種病的人很多。醫生把它當作傷寒來治療,認為是風邪入侵,這種治療方法是不對的。不能用火熱之藥,也不宜瀉下,更不能大發汗。張仲景對於這種病沒有特定的藥方。

古醫書中有的說法認為,應該取手少陰經中的火,足厥陰肝經中的木,在經絡中找穴位來取穴治療。例如麻黃薏苡仁湯、葳蕤湯之類的藥方。

我認為,用敗毒散、獨活湯、續命湯,減少麻黃,去掉附子就可以了。

益佳。

6. 論溫瘧證

仲景云。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成溫瘧。故朱肱初虞世以小柴胡白虎之類加桂以治之。此則仲景所謂溫瘧。瘧之一證也。今庸醫見前人有此治法。不問是何瘧證。但見發寒發熱。一概治之。疏矣。大抵瘧證多端。有暑瘧、有食瘧、癉瘧、脾寒。而千金又有五臟所受不同。

白話文:

仲景說:如果脈象中陰陽都旺盛,且再次感受寒氣,就會變成溫瘧。所以朱肱在《普濟方》中用小柴胡湯、白虎湯類的藥物加上肉桂來治療。這正是仲景所說的溫瘧,也是瘧疾的一種。如今庸醫看到前人有這種治療方法,不管患者得的是什麼樣的瘧疾,只要看到發寒發熱的症狀,就一概用這種方法來治療。這樣的做法很草率。總的來說,瘧疾有很多種,有暑瘧、食瘧、癉瘧、脾寒等。而《千金要方》中還提到,瘧疾分為五臟所受,各不相同。

六腑之中止有胃瘧一證。種類最多。安得一概而論。癉瘧者但熱不寒。當用白虎。食瘧者中有伏積。當下而去之。至於中暑、脾寒。此二證。若水火相反。素問曰。夏傷於暑。秋為㾬瘧。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蓋暑伏於中。得秋氣乃發。故先熱後寒。熱多寒少。

白話文:

六腑中只有胃有瘧疾一種病證。瘧疾種類繁多,很難籠統而論。癉瘧只有發熱沒有怕冷的症狀,應使用白虎湯治療。食瘧則有宿食積滯在體內,應使用下瀉藥物將其清除。至於中暑和脾寒這兩種病證,像是水火不相容。根據《素問》記載,夏季受暑傷,秋天會發生癍瘧。又說,夏季中暑,汗液不出的人,秋天會變成風瘧。這是因為暑氣潛伏在體內,到了秋天遇到秋氣才發病。因此,先發熱後怕冷,發熱的症狀多,怕冷的症狀少。

頭昏痛。虛則發戰。汗出。一時乃止。蓋心惡暑。心不受邪。而包絡受之。包絡眾涎所聚。暑伏於涎。心、豈若脾寒。厚朴草果所能祛也。豈若溫瘧。柴胡黃芩所能除也。非砒沙腦麝之屬不能入。故暑瘧脾寒。患者多。而醫不識病。妄投以藥。邪未退。真氣先受病。所以連綿不瘥也。

白話文:

頭部眩暈疼痛。虛弱時會發作寒戰。汗出後,症狀暫時緩解。這是因為心臟厭惡暑氣,心臟本身不會受到邪氣影響,而是包絡受到了影響。包絡中聚集了大量的涎液,暑氣潛伏在涎液中。這種情況不同於脾胃虛寒,厚朴、草果等藥物無法祛除;也不同於溫瘧,柴胡、黃芩等藥物無法消除。只有砒、沙腦、麝香等劇毒藥物才能滲入包絡驅邪。因此,暑瘧和脾寒的患者較多,但很多醫生無法辨別這種疾病,錯誤地使用藥物。邪氣沒有消除,身體的正氣反而受損,所以疾病久治不愈。

予曾精意深究瘧病一科。須是辨脈察證。窮究得病之淵源。故十治十中。無有失者。眾人以瘧為難治。予獨以為易。要在辨其種類。識其先後。素問瘧論。甚有妙處。當思而得之。

白話文:

我曾經深入研究瘧疾這個領域。必須辨別脈象、觀察症狀。探究疾病的根源。因此我治療瘧疾的成功率是十拿九穩的。沒有治療不好的案例。大家都認為瘧疾難治,但我認為它容易治療。關鍵在於辨別類型,掌握先後順序。《素問》中關於瘧疾的論述,有非常精妙的地方。要認真思考纔能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