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

《傷寒發微論》~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論桂枝湯用赤白芍藥不同

仲景桂枝加減法。凡十有九證。但云芍藥。聖惠方皆用赤芍藥。孫尚方皆用白芍藥。聖惠乃太宗朝命王懷德等編集。孫兆為累朝醫師。不應如此背戾,然赤白補瀉。極有利害。常見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證云。病發熱。汗出。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桂枝湯。蓋風傷衛而邪乘之。

白話文:

張仲景的桂枝湯加減法,共有十九個證型。其中只提到「芍藥」,沒有區分赤芍藥或白芍藥。

《聖惠方》中使用的都是赤芍藥,而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使用的都是白芍藥。

《聖惠方》是唐太宗時期由王懷德等人奉命編纂的,而孫思邈是歷代的知名醫師。他們不應該在藥物選擇上如此分歧。

不過,赤芍藥和白芍藥在補瀉方面的作用截然不同,極其重要。

我在張仲景的桂枝湯第四十七證中看到:「患者發燒,同時出汗。這是因為營衛失和,營弱衛強導致汗外出不來。為了驅邪風,應該使用桂枝湯。因為風邪會損傷衛氣,邪氣就會乘虛而入。」

則衛強。榮雖不受邪終非適平也。故衛強則榮弱。仲景以桂枝發其邪。以芍藥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藥也。榮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藥瀉之。決非仲景意。至於小建中。為尺遲血弱而設也。舉此皆用白芍藥。而仲景亦止稱芍藥。可以類推矣。

白話文:

如果衛氣強盛,榮氣就不會受到邪氣侵襲。但榮氣沒有受到邪氣侵擾,也並非是適應正常環境。所以衛氣強盛,榮氣就會虛弱。張仲景用桂枝來驅邪,用白芍藥來輔助榮氣虛弱。所以他知道使用白芍藥。

榮氣既虛弱又沒有受邪氣侵擾,那就用赤芍藥瀉下它。這絕對不是張仲景的意思。至於小建中湯,是為尺遲血氣虛弱而設立的。舉這幾個例子都是用白芍藥。而張仲景也只稱芍藥,可以類推出來了。

2. 論傷寒慎用圓子藥

仲景論中。百一十三方。為圓者有五。理中、陷胸、抵當、麻仁、烏梅是已。理中、陷胸、抵當。皆大彈圓。煮化而服之。與湯無異。至於麻仁治脾約證。烏梅治濕䘌證。皆欲必達下部。故用小圓。其它皆欲入經絡。逐邪毒。破堅癖。導瘀血燥屎之類。須憑湯劑以滌除也。余見俗醫用小圓藥巴豆以下邪毒。

白話文:

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113個藥方。

其中有五種藥方是做成丸劑的:理中湯、陷胸湯、抵當湯、麻仁丸、烏梅丸。

理中湯、陷胸湯、抵當湯這三種藥方做成的丸劑很大,就像彈丸一樣,煮化之後服用,和湯劑沒有什麼區別。

而麻仁丸和烏梅丸這兩味藥是用來治療脾胃之間的疾病和濕疹的,需要直達下部,所以做成小丸劑。

其他所有藥方都希望通過湯劑的形式進入經絡,驅逐邪毒,破除堅硬的病變,導出瘀血和乾糞,需要通過湯劑來清理。

我見過一些庸醫使用巴豆這種小丸劑來瀉下邪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而殺人者。不可勝數。蓋巴豆止導食積。而不能去熱毒。既下之後。藏氣虛。而邪毒宛然猶在。更再以大黃朴硝下之。鮮不致斃。大抵下藥。欲其必中。必當一服而止也。故不可不慎歟。

白話文:

服用巴豆的人數多到難以計算。因為巴豆只能驅除食物積滯,不能消除熱毒。服用之後,腸胃氣虛,而邪毒依然存在。如果再服用大黃、芒硝等瀉下藥,很少有人能倖免於死。總之,服用瀉下藥,一定要用量適中,一次服用足夠即可。因此,服用瀉下藥時一定要謹慎。

3. 論桂枝麻黃青龍用藥三證

仲景論表證。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桂枝治中風。麻黃治傷寒。青龍治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此三者人皆能言之。而不知用藥對病之妙處。故今之醫者不敢用仲景方。無足怪也。且脈浮而緩者。中風也。故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仲景以桂枝對之。脈浮緊而澀者。

白話文:

仲景論述表證用藥:第一是桂枝,第二是麻黃,第三是青龍。桂枝用於治療中風,麻黃用於治療傷寒,青龍用於治療中風合併寒脈,傷寒合併風脈。這三種藥物,人人都能說出來,但是不知道使用藥物對證的精妙所在。所以現在的醫生不敢使用仲景的方劑,這不足為奇。而且脈象浮而緩慢的,是中風。所以瑟瑟發抖惡寒,陣陣惡風,微微發熱。仲景用桂枝治療。脈象浮緊而澀的,是傷寒。所以颯颯發熱,陣陣惡寒,微微惡風。仲景用麻黃治療。

傷寒也。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仲景以麻黃對之。至於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緩。仲景皆以青龍對之。何也。予嘗深究三者。審於證候。脈息相對。用之無不應手而愈。何以言之。風傷衛。衛、氣也。寒傷榮。榮、血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

白話文:

傷寒病。所以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痠背痛。骨節疼痛。怕冷。沒有汗卻喘。仲景用麻黃來治療它。至於中風病,脈象浮動而緊。傷寒病,脈象浮動而緩。仲景都用青龍湯來治療。為什麼呢?我曾經深入研究這三種病,仔細分辨了他們的證候,脈象和證候相符。用藥無不手到病除。為什麼這麼說呢?風邪傷害衛氣。衛,就是氣。寒邪傷害榮血。榮,就是血。榮血運行在脈中,衛氣運行在脈外。

風傷衛。則風邪干陽氣。陽氣不固。發越而為汗。是以自汗而表虛。故仲景用桂枝以發其邪。用芍藥以助其血。蓋中風則病在脈之外。其病稍輕。雖同曰發汗。特解肌之藥耳。故桂枝證云。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是知中風不可大發其汗。大發其汗。

白話文:

風邪會損傷人體的防衛系統。風邪會讓陽氣不穩定,陽氣不固守,身體會發散出汗液。所以,自汗(出汗不止)是身體表面防衛虛弱的表現。因此,張仲景使用桂枝來驅散邪氣,使用芍藥來幫助養血。

因為中風的病患,問題出在脈絡之外,病情較輕。雖然中風和感冒都會發汗,但用藥的目的只是為了舒解肌肉。因此,「桂枝證」中提到,身體稍微有汗,全身微微濕潤的感覺最好。不要讓汗水像水流一樣多,否則病不會好。由此可知,中風患者不能大發汗,否則只會讓病情更嚴重。

則反動榮血。邪乘虛而居其中。故不除也。寒傷榮。則寒邪干陰血。而榮行脈中者也。寒邪居脈中。則非特榮受病也。邪自內作。則並與衛氣犯之。久則浸淫及骨。是以汗不出而煩冤。仲景以麻黃大發其汗。又以桂枝辛甘。而其發散。欲捐其內外之邪。榮衛之病故爾。大抵二藥皆發汗。

白話文:

血液受阻反彈,邪氣趁虛而入。因此無法消除。寒冷傷及血液,寒邪會干擾陰血,而陰血運行在脈中。寒邪駐留在脈中,不僅會導致血液受損。邪氣從內部作祟,就會與衛氣一同侵犯。時間久了會逐漸滲透到骨頭裡。因此汗出不暢且煩悶。仲景用麻黃大量發汗,又用桂枝的辛甘味而達到發散的效果。想要驅除內外邪氣,治療血液和衛氣的病症。總而言之,這兩種藥物都能發汗。

而桂枝則發其衛之邪。麻黃並與榮衛而治之。固有淺深也。何以驗之。仲景桂枝第十九證云。病嘗自汗出者。以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耳。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又第四十七證云。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

白話文:

桂枝能發散衛分的邪氣,麻黃則同時調理營氣和衛氣。兩者有深淺之別。如何驗證呢?仲景《傷寒論》桂枝第十九條說:「病人曾經出過汗」,這表示營氣調和。營氣調和,衛氣就不會和營氣相應調和,因為衛氣沒有和營氣調和。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如果再次發汗,營衛調和,則會痊癒。所以適合用桂枝。又第四十七條說:「發熱出汗」,這是因為營氣虛弱,衛氣強盛。

故使汗出。欲救邪風。宜桂枝湯。是知中風汗出者。榮和而衛不和也。又第一卷云。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是知傷寒浮緊者。榮衛俱病也。麻黃中。並桂枝而用。此仲景之意歟。至於青龍。雖治傷寒見風脈。

白話文:

因此需要讓汗水排出。想要消除邪風,適合使用桂枝湯。所以中風出汗的,是氣血運行調和,但抵禦外邪的能力不調和。又有第一卷說:寸口脈浮而緊。浮的話是風,緊的話是寒。風會損傷抵禦外邪的能力,寒會損傷氣血運行。抵禦外邪的能力和氣血運行同時受損,骨節會痠痛。應該讓汗水排出。所以判斷傷寒脈象浮緊的,抵禦外邪的能力和氣血運行同時受損。麻黃中也加入了桂枝,這可能是仲景的意思。至於青龍湯,雖然治療傷寒見風脈。

傷風見寒脈。然仲景云。汗出惡風者。服之則筋惕肉瞤。故青龍一證尤難用。必須形證諦當。然後可行。王實止以桂枝麻黃各半湯代之。蓋慎之者也。

白話文:

感冒是因為受寒所致的脈象。不過,張仲景認為,假如病人出汗後怕風,服用了桂枝湯就會出現肌肉跳動、肉皮發僵的現象。因此,桂枝湯這帖方劑尤其難用。必須症狀符合,才能使用。王實用桂枝和麻黃各一半的湯劑來替代桂枝湯。這方案是十分謹慎的。

4. 論兩感傷寒

仲景論兩感傷寒云。凡傷於寒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又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既云必死。又云治有先後。何也。大抵此病表裡雙傳。臟腑俱受。得此者十不全一。故云必死。然仲景豈以己見而重誣後人哉。故有發表攻裡之說。以勉後世。恐萬世之下。一遇大聖而得之者。不欲絕望於後人也。則仲景仁心可知矣。

白話文:

中醫家仲景在論述同時感受風寒和暑熱的傷寒時說:凡是隻受風寒或暑熱,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死亡。但如果同時感受風寒和暑熱而發病,必定會死亡。他又說,同時感染兩種病症會同時發作,治療時應有先後順序,發散治療和攻下治療的方法也不同。既然說必定會死亡,又說治療有先後順序,這是為什麼呢?總的來說,這種病症表裡同時發作,內臟和腑臟都受到影響。得了這種病,十個人中難得有一個能痊癒的。所以說必定會死亡。但是,仲景怎麼會憑著自己的見識就嚴重誤導後人呢?所以,他有發表治療和攻下治療的說法,是為了勉勵後世。恐怕在後世,如果遇到醫術高明的人而得到治療,也不會讓後人絕望。由此可見仲景的仁慈之心。

5. 論傷寒以真氣為主

傷寒不問陰證陽證。陰毒陽毒。要之真氣完壯者易醫。真氣虛損者難治。諺云傷寒多死下虛人。誠哉是言也。蓋病人元氣不固。真陽不完。受病才重。便有必死之道。何也。陽病宜下。真氣弱則下之多脫。陰病宜溫。真氣弱則客熱便生。故醫者難於用藥。非病不可治也。主本無力也。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不需要區分陰證陽證,陰毒陽毒。關鍵是患者的元氣是否健壯。元氣強壯的人容易治癒,元氣虛弱的人難以治療。俗話說,傷寒病多死於虛弱的人,這話很對。因為病人的元氣本就不牢固,真陽不足,遭遇到嚴重的病邪,就必會走向死亡。為什麼呢?對於陽症,治療方法宜於瀉下。如果元氣虛弱,瀉下後很容易導致脫陽。對於陰症,治療方法宜於溫補。如果元氣虛弱,就會生出客熱。所以,醫生難以用藥,不是病不能治,而是患者自身沒有抵抗力。

素問稱岐伯云。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能音耐)。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黃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蓋陽勝而汗不出者。

白話文:

《素問》中岐伯說:

如果陽氣過盛,就會出現身體發熱、皮膚腠理閉塞、呼吸急促,因為不能上下呼吸,所以汗液出不來而身體發熱。還會出現牙齒乾澀、煩渴、腹脹,最後導致死亡。陽盛的人耐寒能力差,耐熱能力強。

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出現身體發冷、出汗,身體經常感到冷清。還會經常發抖,感覺寒冷。如果寒氣過盛,四肢末梢就會出現厥冷(指四肢末梢冰冷、失去知覺),厥冷的人也會腹脹而死。陰盛的人耐熱能力差,耐寒能力強。

黃帝問:如何調節這兩種情況呢?

岐伯回答:如果能夠瞭解七種損傷身體的事情和八種有益健康的事情,就能夠調節陽氣和陰氣。

陽氣過盛但是汗液出不來的情況,通常是因為:

傷寒也。陰勝身寒而汗出者。中風也。二者須知七損八益而已。蓋女子二七天癸至。至七七止。男子二八精氣溢。至八八而止。婦人月事以時下。故七欲損。男子精欲滿而不竭。故八欲溢。如此則男子女人身常無病也。自身無病。真氣完固。雖有寒邪。易於用藥。故曰二者可調。

白話文:

這是傷寒症狀。陰氣過盛,身體寒冷但出汗。這是中風的症狀。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注意「七損八益」的理論。女性在二十八歲左右月經初潮,在四十九歲左右絕經。男性在十六歲左右精氣旺盛,在六十四歲左右衰退。女性的月經規律,所以要「七損」,讓經血順利排出。男性的精氣要充足而不衰竭,所以要「八益」,讓精氣充沛。這樣,男女的身體就能健康無病。身體健康,真氣充足,即使遇到寒邪,也容易用藥治療。因此說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調理。

是知傷寒以真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