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痢症

痢疾赤白皆是熱,眉頭常皺腹中疼。

身熱脈大難得退,脈小身涼容易安。

痢症多因積,先下木香丸

保和消滯積,止痢用香連。

痢疾若不食,噤口痢必殘。

急用香連散,能食保平安。

2. 小兒瘧疾

瘧疾之色多黃黑,病至作寒又作熱。

早瘧日來容易退,晚瘧間來治宜急。

初瘧要吐痰,斬鬼及常山

久瘧不可截,養脾功十全。

3. 咳嗽

形寒飲冷即傷肺,咳嗽病來多痰氣。

面青氣促怕生驚,面白胸高還不吉。

初咳要發表,五拗並九寶。

氣實葶藶宜,肺虛阿膠好。

嘗服玉液丸桔梗甘草

白話文:

曾經服用過「玉液丸」,裡面有桔梗和甘草。

五拗用麻黃杏仁甘草強。

石膏茶葉,發汗是奇方。

九寶蘇葉配麻黃,薄荷陳皮杏桂良。

大腹桑白同國老,烏梅加入細參詳。

4. 疳癆

面色黃白是疳癆,肚大頸細頭髮焦。

折乳傷食大病後,只怕時時熱來潮。

疳症無多法,集聖初如神。

面色轉紅活,相間服胃苓。

潮熱如不退,只防作慢驚。

5. 傷食

傷食發熱面赤紅,噁心腹脹痛時攻。

露身怕熱不思食,症與傷寒大不同。

傷食宜調解,藿香散最宜。

保和同與服,病退再養脾。

若是成驚搐,惟有下為奇。

傷食發熱用藿香,蘇葉香附樸陳蒼。

白話文:

半夏、黃連、甘草搭配使用,再加入茯苓,用生薑作為引子。

6. 傷風

傷風發熱面色赤,煩悶不困不思食。

喜人偎抱畏風寒,作渴便秘里必實。

惡寒病在表,敗毒拿法好。

裡實三黃丸,驚來瀉青討。

敗毒發表用羌防,升麻柴葛解肌涼。

前胡枳殼甘草桔,蘇葉人參用成湯。

白話文:

前胡、枳殼、甘草、桔梗,加上蘇葉、人參一起熬煮成湯。

7. 浮腫

小兒浮腫因風濕,久瘧脾虛亦有之。

上身主風下主濕,養脾一法少人知。

遍身若浮腫,胃苓丸里求。

避風行浴法,切莫用牽牛。

肚大有青筋,燈火叉處焠。

內用集聖丸,胃苓宜相兼。

8. 口瘡

小兒鵝口瘡,白屑珠礬良。

赤瘡姜連散,洗心是奇方。

白話文:

洗心散內加麻黃,荊芥、薄荷、赤芍藥對症。

白朮將軍同國老,臨時煎服入生薑

牙根爛成瘡,走馬疳可防。

出血又作臭,文蛤散宜良。

小兒口流涎,滯頤脾虛寒。

益黃加蒼朮,不治必成疳。

9. 疥瘡

遍身疥瘡是何因,血熱由來胎毒成。

痛癢不安多夜哭,切莫入腹命歸冥。

疥瘡不宜搽,胡麻丸最佳。

入腹宜解毒,驚來莫治他。

10. 雜症

小兒吃泥土,脾熱用泄黃。

集聖相間服,疳成不可當。

小兒合面睡,原來熱在心。

只用導赤散,瀉心與涼驚。

小兒多白尿,落地如米泔。

胃苓鹽湯送,數服解憂煎。

小兒大便清,邪熱在肝經。

只用泄青丸,此法效如神。

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鄉。

誰知泄黃散,端的是奇方。

11. 五臟外症

吐泄瘧疾病在脾,驚風心肝兩經為。

咳嗽哮喘病在肺,發稀骨軟腎元虧。

12. 五軟病症

如小兒五軟,有胎稟不足軟者,有大病後軟,有誤服涼藥軟者。胎稟軟者,地黃丸主之;大病後軟者,參苓白朮丸主之;誤服涼藥軟者,加味八味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如果小兒的肢體和肌肉都很柔軟無力,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原因:

  1. 先天稟賦不足導致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地黃丸來治療。

  2. 大病之後引起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參苓白朮丸來治療。

  3. 誤服寒涼藥物導致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味八味地黃丸來治療。

以上三症,若不急治,有傷真元,久則成痿,以致不可治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