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4)

1. 𩞄雜

徐(右),先發肝厥,既而𩞄雜脘痛,湧涎少寐。皆木鬱之極,致肝陽沖胃。刻當經行之後,帶下如注,以奇脈隸於肝,肝病則奇脈不能固攝矣。先從肝胃主治。

白話文:

徐右腿先生起初發作肝厥,後來又感覺腹部疼痛混雜,口水湧出,睡眠少。這些都是木氣鬱結到極點,導致肝臟陽氣衝擊胃所致。最近在月經之後,還有帶下如水一樣流出,因為奇脈歸屬於肝,肝臟有病,奇脈就無法固攝。首先從治療肝胃入手。

香附(二錢),炒枳殼(一錢),潼沙苑(四錢),左金丸(五分),豆蔻花(五分),朱茯神(三錢),煅牡蠣(四錢),炒白芍(一錢五分),金鈴子(一錢五分)

白話文:

  • 製香附:2 錢

  • 炒枳殼:1 錢

  • 潼沙苑:4 錢

  • 左金丸:5 分

  • 豆蔻花:5 分

  • 朱茯神:3 錢

  • 煅牡蠣:4 錢

  • 炒白芍:1 錢 5 分

  • 金鈴子:1 錢 5 分

右,涎下略少,仍然不止,𩞄雜易飢,足軟腰痠,腹時脹滿。沖氣不和,衝脈不固。再攝奇脈,兼參調氣。

炒鬆熟地當歸炭,炙艾葉,烏賊骨,茯苓,酒炒白芍,阿膠珠,公丁香旱蓮草,淮小麥

白話文:

  • 炒熟地黃
  • 炭化當歸
  • 艾草灸後
  • 烏賊骨
  • 茯苓
  • 酒炒白芍
  • 阿膠丸
  • 公丁香
  • 石蓮花
  • 淮山藥

右,產後血虛不復,收藏不固,不時咳嗽。茲則寅卯之交,咳嗆更甚,心𩞄頭暈腹滿。脈虛弦,左尺細澀。陽氣升多降少,擬育陰封固。

白話文:

現在,產後血氣虛弱無法恢復,身體虛弱無法收攝固氣,時不時咳嗽。尤其在寅時和卯時交替之際,咳嗽加劇,心胸憋悶、頭暈、腹部脹滿。脈象虛弱而細長,左手寸口脈細小而澀滯。陽氣上升過多,下降不足,打算滋養陰氣,固攝精氣。

南沙參(四錢),炙生地(三錢),川貝母(二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阿膠珠(二錢),杭白芍(酒炒一錢五分),海蛤粉(三錢),黑豆衣(三錢),生熟草(各二分),淮小麥(五錢)

白話文:

南沙參(20公克),乾地黃(15公克),川貝母(10公克),鹽炒潼沙苑(15公克),阿膠珠(10公克),酒炒白芍(7.5公克),海蛤粉(15公克),黑豆衣(15公克),生熟草(各1公克),淮山藥(25公克)

左,不時𩞄雜,頭暈心悸,足脛帶腫。此經血不足,肝陽有餘,木撼中州,土德暗損。宜從肝胃主治。

朱茯神,炒棗仁,白蒺藜,土炒白芍,真珠母,五加皮,左金丸

白話文:

  • 赤茯苓(炒製)
  • 棗仁(炒製)
  • 白蒺藜
  • 白芍(炒製)
  • 真珠母
  • 五加皮
  • 左金丸

居(右),中州痞阻吞酸𩞄雜。木鬱土中,宜和肝胃。

金鈴子,赤白芍,炒枳殼,甜廣皮,左金丸,製半夏,白蒺藜,香櫞皮,淮小麥

白話文:

**金鈴子:**一種中草藥的果實

赤白芍: 赤芍藥和白芍藥 炒枳殼: 經過炒制的中藥材枳殼 甜廣皮: 甜橙的果皮 左金丸: 一種金屬類中成藥 製半夏: 經過加工處理的半夏 白蒺藜: 一種中草藥的種子 香櫞皮: 柚子皮 淮小麥: 淮山產的小麥

周(右),火時上升,不寐頭痛𩞄雜,甚則脘痛。脈弦舌光。陽升不熄。擬寧神和陽。

炒棗仁(二錢研),煅龍齒(三錢),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女貞子(三錢酒蒸),朱茯神(三錢),珍珠母(四錢),夜交藤(四錢),木瓜皮(一錢炒)

白話文:

  • 炒棗仁:磨成粉,重量為二錢

  • 煅龍齒:經過煅燒,重量為三錢

  • 酒炒杭白芍:用酒炒過的杭白芍,重量為一錢五分

  • 酒蒸女貞子:用酒蒸過的女貞子,重量為三錢

  • 朱茯神:重量為三錢

  • 珍珠母:重量為四錢

  • 夜交藤:重量為四錢

  • 炒木瓜皮:炒過的木瓜皮,重量為一錢

宋(女),脘痛偏左為甚,時為𩞄雜,脈象細弦。肝胃不和。當平肝和胃。

香附(二錢),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茯神(三錢),金鈴子(一錢五分),干橘葉(一錢五分),炙草(五分),炒棗仁(二錢),大南棗(三枚),淮小麥(五錢)

白話文:

香附(12 克),白芍(7.5 克,炒過),砂仁(2.5 克),茯神(15 克),金鈴子(7.5 克),幹橘子葉(7.5 克),炙甘草(2.5 克),炒棗仁(12 克),大棗(3 枚),淮小麥(25 克)

又,脘痛不止。有時𩞄雜湧涎。肝陽沖侮胃土,致胃中陽氣不旋。前法擴充之。

青皮(一錢醋炒),制香附(二錢),淡吳萸(三分),白蒺藜(三錢),炒棗仁(二錢),白芍(二錢土炒),川楝子(一錢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炙黑草(三分),茯神(三錢),淮小麥(五錢),大南棗(三枚),

白話文:

青皮(1 錢,用醋炒過)

制香附(2 錢)

淡吳茱萸(3 分)

白蒺藜(3 錢)

炒棗仁(2 錢)

白芍藥(2 錢,土炒過)

川楝子(1 錢 5 分)

延胡索(1 錢 5 分)

炙黑草(3 分)

茯苓(3 錢)

淮小麥(5 錢)

大紅棗(3 枚)

許(右),中脘作痛,兩脅脹滿,𩞄雜而不能食。兩關脈弦。肝胃不和。擬平肝調氣和胃。

制香附(二錢),延胡索(一錢五分),川雅連(三分淡吳萸四分同炒),橘皮(一錢),炒枳殼(一錢),川楝子(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五分土炒),砂仁(五分),香櫞皮(一錢)

白話文:

香附(12克),延胡索(7.5克),川雅連(1.5克),淡吳茱萸(2克,與川雅連一起烘炒),橘皮(6克),炒枳殼(6克),川楝子(7.5克),白芍(7.5克,土炒),砂仁(2.5克),香櫞皮(6克)

2. 癲癇

(附悲哭喜笑)

某,眩暈跌僕,湧涎肢搐,發則不及備,過則如常人。此風痰入絡,癇厥情形,勢難杜截。

半夏茯苓,殭蠶,白蒺藜,鉤鉤,遠志橘紅,陳膽星天麻九節菖蒲

白話文:

處理半夏、茯苓、殭蠶、白蒺藜、鉤鉤、遠志、橘紅、陳膽星、天麻、九節菖蒲等中藥材。

鄭,驚風之後,風痰入絡,舌強不語,步履舉動,狀如傀儡。茲則不時痙厥,厥則顴紅火升,目斜口開手撒,四肢厥逆。脈細弦少力。絡隧之中,雖有風痰內阻,而肝陰腎液已虧,以致風邪升動。擬育陰潛陽。

白話文:

鄭某人因驚嚇後,風痰進入經絡,導致舌頭僵硬無法說話,走路舉動像是木偶。此外,還會有不時抽搐的情況,抽搐時面頰發紅、體溫上升、眼睛斜視、嘴巴張開、手腳抽搐。脈象細小、緊繃、無力。經絡中雖然有風痰阻滯,但肝陰和腎液已經不足,導致風邪上衝。因此,需要採取滋養陰分、抑制陽氣的方法治療。

龜板(六錢),白芍(二錢),川貝母(二錢),茯苓(三錢),大淡菜(酒洗二隻),生牡蠣(八錢),磁石(三錢),橘紅(一錢),阿膠(二錢),金器(一件)

白話文:

龜板(6錢),白芍(2錢),川貝母(2錢),茯苓(3錢),淡菜(用酒洗過,2個),生牡蠣(8錢),磁石(3錢),橘紅(1錢),阿膠(2錢),一件金屬器皿

二診,介類以潛陽氣,厥僕不止。風痰入絡,痼疾也。方宜以退為進。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陳膽星(七分),鬱金(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竺黃(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白蒺藜(三錢),鎮心丹(一丸)

白話文:

竹瀝半夏(0.75 克),老陳膽星(0.35 克),鬱金(0.75 克),殭蠶(1.5 克),竺黃(1.5 克),煨製天麻(0.75 克),白茯苓(1.5 克),白蒺藜(1.5 克),鎮心丹(1 粒)

三診,脈象弦滑,癇厥仍至。風痰入絡,不易圖治。

陳膽星(五分),天竺黃(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殭蠶(三錢),白蒺藜(三錢),煨天麻(一錢五分),廣橘紅(一錢),茯苓(三錢),石菖蒲(四分),鉤鉤(四錢),遠志(五分)

白話文:

  • 陳膽星:5 分

  • 天竺黃:3 錢

  • 製半夏:1 錢 5 分

  • 殭蠶:3 錢

  • 白蒺藜:3 錢

  • 煨天麻:1 錢 5 分

  • 廣橘紅:1 錢

  • 茯苓:3 錢

  • 石菖蒲:4 分

  • 鉤鉤:4 錢

  • 遠志:5 分

另服末藥,制南星八分,炙蠍尾二條去毒,辰砂二分,金箔兩張,犀黃四釐,巴霜三釐,研極細末,每服一分開水調。

白話文:

另外服用心腹藥,用製好的南星八分,用炙烤過的蠍尾兩條去掉毒刺,辰砂二分,金箔兩張,犀黃四釐,巴霜三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份用開水調勻。

湯(左),稍涉忿怒,肝陽逆上,陽氣不入於陰,寤不成寐。脈弦,苔白心黃。恐濁痰隨時上逆,而致癲癇也。

製半夏(三錢),炒枳實(一錢),煅青龍齒(四錢),炒肥知母(二錢),酸棗仁(二錢豬膽汁炒),橘紅(一錢),陳膽星(八分),夜交藤(四錢),硃砂安神丸(二錢開水送下)

白話文:

成分:

  • 半夏 3 錢
  • 炒枳實 1 錢
  • 煅青龍齒 4 錢
  • 炒肥知母 2 錢
  • 酸棗仁(以豬膽汁炒製)2 錢
  • 橘紅 1 錢
  • 陳膽星 8 分
  • 夜交藤 4 錢
  • 硃砂安神丸(2 錢,以開水送服)

二診,降火化痰,寐得稍安。然胸次尚覺窒悶,時作煩𩞄。脈象弦滑。陰分素虧,而少陽之火挾痰內擾,春升之際,勢多周折也。

白話文:

第二次看診時,醫治降火化痰,睡眠情況稍得安穩。但是胸中還是覺得憋悶,偶爾會煩躁不安。脈象弦滑。這表示陰氣本就虧損,而少陽之火夾帶痰液在體內擾亂,在春天陽氣生發之際,病情變化較多。

竹瀝半夏(二錢),廣橘紅(一錢),黑山梔(三錢),焦秫米(絹包二錢),朱茯神(三錢),膽汁炒棗仁(二錢研),炒知母(一錢五分),鮮竹茹(一錢),珍珠母(三錢研)

白話文:

半夏(二錢),廣橘紅(一錢),山梔子(三錢),焦米(用絹布包住,二錢),茯苓(三錢),棗仁(用膽汁炒過,研成粉末,二錢),知母(炒過,一錢五分),竹茹(一錢),珍珠母(研成粉末,三錢)

三診,不寐𩞄雜大退,脈象亦覺柔和。的是痰熱內擾,效方再進一籌。

竹瀝半夏(三錢),陳膽星(六分),茯苓(四錢),膽汁炒棗仁(三錢),夜交藤(三錢),知母(二錢),枳實(一錢),焦秫米(三錢)

白話文:

半夏(3錢),砂仁(6分),茯苓(4錢),棗仁炒膽汁(3錢),夜交藤(3錢),知母(2錢),枳實(1錢),焦糊米(3錢)

朱(左),不寐神煩大退,脈亦稍覺柔和。然左寸尚覺弦大,還是心火未寧。再寧神泄熱,心火下行,則腎水自固。

白話文:

服了你的藥以後,失眠、精神煩躁大大減輕,脈象也感覺稍稍柔和。但是左寸脈還是覺得弦大,說明心火還沒有完全平息。再繼續安神瀉熱,心火下行,腎水自然得以固固。

豬膽汁炒酸棗仁(二錢),粉丹皮(二錢),黑山梔(三錢),竹瀝半夏(二錢),塊辰砂(絹包三錢),夜交藤(三錢),茯苓神(各二錢),細生地(四錢炒鬆),川雅連(三分),燈心(五尺)

白話文:

  • 豬膽汁與炒過的酸棗仁(12 克)

  • 研成粉末的丹皮(12 克)

  • 黑山梔(18 克)

  • 竹瀝半夏(12 克)

  • 包在絹布中的塊辰砂(18 克)

  • 夜交藤(18 克)

  • 茯苓與茯神(各 12 克)

  • 炒過的細生地(24 克)

  • 川雅連(1.8 克)

  • 燈心(長度約 1.5 公尺)

左,氣從上升,則輒哭泣而痰如湧。此肝氣挾痰犯肺,非曠懷不能為功也。

代赭石(四錢),鉤鉤(二錢),煅牡蠣(四錢),旋覆花(二錢),東白芍(一錢五分),生香附(二錢),橘葉(一錢),煅龍骨(三錢),白蒺藜(三錢),炒竹茹(一錢)

白話文:

  • 代赭石:4 錢
  • 鉤鉤(車前子):2 錢
  • 煅牡蠣(煅燒過的牡蠣殼):4 錢
  • 旋覆花:2 錢
  • 東白芍:1.5 錢
  • 生香附:2 錢
  • 橘葉:1 錢
  • 煅龍骨(煅燒過的恐龍化石):3 錢
  • 白蒺藜:3 錢
  • 炒竹茹(炒過的竹蓀):1 錢

此證甚奇,證發則悲泣,泣甚則漸愈。蓋木火犯肺,肺主悲,悲甚木氣泄,故愈。

某,濕熱之後,痰濕未清,肝火挾痰上升,哭泣發厥,厥回脈仍弦數。痰火尚未平靖。宜清以泄之。

製半夏,茯苓神,珍珠母,廣鬱金,南星,炒枳實,炒竹茹,塊硃砂,青果汁

左,寐中輒作喜笑而不自知,一言不合,輒作忿怒。此厥少二陰之火有餘。

辰麥冬,朱茯神,炒蔞皮,青蛤散,光杏仁,粉丹皮,廣鬱金,風化硝,枇杷葉

白話文:

  • 辰砂麥冬:養陰清肺

  • 朱茯神:補心安神

  • 炒蔞皮:利水消腫

  • 青蛤散:化痰止咳

  • 光杏仁:潤肺止咳

  • 粉丹皮:清熱涼血

  • 廣鬱金:消炎止痛

  • 風化硝:清熱解毒

  • 枇杷葉:潤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