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論(宋本)》~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179~262) (5)

回本書目錄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179~262) (5)

1. 甘草附子湯 (175)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風濕引起的疼痛,影響到骨節,造成疼痛難忍,牽引性疼痛使得關節無法正常彎曲和伸展。疼痛會隨著接近而加劇,還會有出汗和氣短的現象,小便不順,怕風且不願脫衣服,有時身體微腫,這些症狀可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

甘草附子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白話文:

甘草附子湯配方:

  • 甘草二兩,炙
  • 附子二枚,炮制後去皮,破碎
  • 白朮二兩
  •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取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煮,煮至剩下三升,去除渣滓。溫熱服用一升,一日三次。初始服用後,若出現微汗則症狀會有所緩解。若在能正常進食且出汗停止後症狀再次出現,建議服用五合。如果擔心一升過多,初次服用可從六七合開始。

2. 白虎湯 (176)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時,脈象浮滑,這表示表層有熱,內部有寒,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

白話文:

白虎湯配方:

  • 知母六兩
  • 石膏一斤(敲碎)
  • 甘草二兩(炙過的)
  •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作法:

將上述四種藥材加入一斗水,煮到米飯熟爛,過濾掉渣滓後,趁溫熱時服下約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3. 炙甘草湯 (177)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症,脈搏時斷時續,心悸,主要用炙甘草湯治療。

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斤,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

白話文:

炙甘草湯配方

  • 甘草四兩,炙烤過
  • 生薑三兩,切片
  • 人參二兩
  • 生地黃一斤
  • 桂枝三兩,去皮
  • 阿膠二兩
  • 麥門冬半斤,去心
  • 麻仁半升
  • 大棗三十枚,剖開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白話文:

使用方法

將以上九味藥材放入清酒七升、水八升中,先煮其他八味藥材,取三升藥液,去除藥渣,加入阿膠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又稱復脈湯。

4. 結代脈 (178)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脈搏緩慢地跳動,有時會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這種現象稱為「結脈」。此外,脈搏跳動後中止,短暫後又跳動,其中有復返的跳動,稱為「結脈」,屬於陰證;脈搏跳動後中止,不能自行復返,卻在一段時間後又重新跳動,稱為「代脈」,也屬於陰證。如果出現這種脈象,通常表示病情難以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