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緒

《外科全生集》~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白玉夾紙膏

治夾棍瘡、杖傷、槍棍損傷,為效甚速。

麻油四兩,熬成珠,加制好松香五錢,白蠟、黃蠟各二錢半,再熬去煙抹,用絹瀝清,一加輕粉一兩研細,二加冰片三分,三加麝香三分。隨攪隨和,勻極,增雞蛋白一個,再攪勻,瓷瓶貯,蠟封口聽用。如過兩月後,藥干無用矣。

白話文:

四兩麻油,熬煮成彈珠大小,加入五錢已經加工過的松香、各二錢半的白蠟和黃蠟,再繼續熬煮,去除油煙後將藥材過濾,用絹布將藥液瀝清,加入一兩研磨細緻的輕粉,再加入三分冰片和三分麝香。邊攪拌邊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一個雞蛋白,再繼續攪拌均勻,將藥膏放入瓷瓶中,用蠟封住瓶口,備用。如果藥膏放置超過兩個月後,藥效就會消失,不能再使用。

2. 化核膏

治瘰癧、結核、惡核,貼之即消。倘毒根不除,必以子龍丸日服三次,外貼此膏,方可除根,以杜後發。

白話文:

治療淋巴結結核、結核性淋巴炎、惡性腫瘤,把這個膏藥貼上去,就會消失。如果毒根沒有消除,必須每天三次服用紫龍丸,外敷這個膏藥,才能斬草除根,防止復發。

壁虎十四條,蜘蛛二十八個,蝸牛三十六枚,大麻油四斤,熬枯三物,浮於油麵,撈去,再入首烏藤葉、甘菊根、薄荷牛蒡蒼耳等草,俱用鮮者各半斤,武火熬至草枯,出渣俟冷,再入連翹、元參、苦參白蘞白芥子、殭蠶、水紅子仁各打碎,大黃荊芥防風各四兩,浸一宿,再熬至黑枯,以油瀝清,見過斤兩,熬至滴水不散,將另制木鱉油歸入,配炒透東丹,慢入慢攪,攪勻,文火再熬,熬至滴水成珠,加入丁香油一錢,麝香二錢,蘇合油一兩,攪勻,退火氣,攤貼。

白話文:

壁虎十四隻、蜘蛛二十八隻、蝸牛三十六個,用大麻油四斤熬煮至乾枯,漂浮在油麪上後撈出,再加入首烏藤葉、甘菊根、薄荷、牛蒡、蒼耳等草藥,各半斤,用大火熬煮至草藥乾枯,取出渣滓等到冷卻後,再加入連翹、元參、苦參、白蘞、白芥子、殭蠶、水紅子仁各打碎,以及大黃、荊芥、防風各四兩,浸泡一夜,再次熬煮至黑褐色,用油瀝去雜質,測量過重量後,繼續熬煮至滴水不分散,將另外製作好的木鱉油加入,配炒透東丹,慢慢加入慢慢攪拌,攪拌均勻,文火再熬煮,熬煮至滴水成珠,加入丁香油一錢,麝香二錢,蘇合油一兩,攪拌均勻,退火,攤貼。

3. 白花膏

治癢極見骨者,並臁瘡孔內發癢者。

香油一斤,青槐枝一百段,次第入油,熬枯去枝,俟至滴水不散,加入黃蠟、澱粉各一兩五錢,離火溫時,再下制淨乳香沒藥、兒茶、白花蛇各三錢,潮腦一兩,麝香一錢,同油攪勻成膏,浸水內一宿,攤貼。

白話文:

香油一斤,青槐枝一百段,依次放入油中,熬到枯乾後取出枝條,等到滴下的油不再散開,加入黃蠟和澱粉,各一兩五錢,離火降溫後,再加入研磨好的乳香、沒藥、兒茶、白花蛇,各三錢,潮腦一兩,麝香一錢,與油攪拌均勻成為膏狀,浸泡在水中一整晚,然後攤開貼敷。

4. 紫微膏

治生肌收口。

香油四兩,燭油一兩五錢,黃蠟一兩五錢,熬至滴水不散,離火,入炒鉛粉三兩,再入輕粉、乳香沒藥阿魏、白蠟、雄黃龍骨珍珠各五錢,兒茶六錢,攪勻遠火,再入麝香五錢,成膏聽用。以此生肌收口最效。

白話文:

香油四兩,燭油一兩五錢,黃蠟一兩五錢,熬煮至滴水不散,離火後,加入炒過的鉛粉三兩,再加入輕粉、乳香、沒藥、阿魏、白蠟、雄黃、龍骨、珍珠各五錢,兒茶六錢,攪拌均勻後,以小火加熱,最後加入麝香五錢,製成膏狀備用。此藥膏對於生肌收口最有效。

5. 咬頭膏

咬穿毒頭,神效。

銅青,松香乳香沒藥杏仁,生木鱉粉,蓖麻仁(各等分),巴豆(不去油,焙用)

白話文:

銅綠、松香、乳香、沒藥、杏仁、生木鱉粉、蓖麻仁(各等分),巴豆(不需去除油分,焙製即可)。

共打成膏,每兩膏內,加入白砒一分,再攪勻。臨用取綠豆大一粒,放患頂,用膏掩之,潰即揭下,洗淨換膏貼之。胎前產後忌用。

白話文:

將藥材全部搗成膏狀,每兩藥膏中加入一分白砒,攪拌均勻。使用時取綠豆大小的一粒,放在患處,用藥膏覆蓋。患處潰爛後,揭下藥膏,清洗乾淨後再貼上新藥膏。孕婦和產婦忌用。

6. 烏金膏

治爛腿日久不愈者。

烏鉛,每一斤用白砒三錢熔化,次日,鉛面刮下者,名曰金頂砒。再以鉛熔,澆薄如紙片,照患孔大小,剪如膏藥一方,針刺二三十眼,取光面貼孔上,每日煎紫花地丁草湯洗孔,並洗膏二次。三日內毒水流盡,色變紅活,以水飛伏龍散摻上,仍用前膏貼外。戒多立行走、房事、食毒物。凡婦人,須待月信之後貼起。

白話文:

烏鉛一斤,加入三錢的白砒融化,隔天,刮下鉛面的部分,稱為「金頂砒」。再將鉛融化,澆鑄成薄如紙片的形狀,依照患處的孔洞大小,剪裁成膏藥狀,用針刺二三十個小孔,將光滑面貼在孔洞上。每天用紫花地丁草煎水清洗孔洞,並清洗膏藥兩次。在三到四天內,毒水會流盡,患處顏色會轉變為紅潤,這時再用水飛伏龍散摻敷在患處,並繼續用膏藥貼在外側。在此期間,應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房事以及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果患者是女性,則必須等到月經後才能開始貼敷。

馬曰:以上各方,皆平穩可用。

此書治病方法,皆是神妙異常。方有活鴨、癩團、田螺鯽魚蜘蛛蜈蚣等物,因不得已而用之,或病勢不甚重者,不必用此活物,可免殺生之孽。

白話文:

這本書中記載的治病方法,都很神奇奇妙。書中有一些藥方是用活鴨、癩蛤蟆、田螺、鯽魚、蜘蛛、蜈蚣等東西製成的。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這些東西。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就儘量不用這些活物,以避免殺生的罪孽。

7. 白金丸

治喉風乳蛾。

白礬(研細),川鬱金(研細)

上等分,共和勻,皂角汁為丸。

8. 喉科秘藥

治咽喉七十二症,俱用此吹之,立效。

黃柏(焙),黃芩(焙),梔子(焙),綿黃耆(曬),川黃連(焙),蘇薄荷防風荊芥,元參,連翹殼,細辛,香白芷川芎羌活獨活,三奈,檳榔,川厚朴苦參,粉甘草木通,製半夏,川烏,草烏,茅蒼朮麻黃赤芍升麻大黃,殭蠶,牛膝,桔梗射干,乾葛,皂角刺,車前子桑白皮五加皮,鼠黏子,地骨皮,莧麥冬,山豆根杏仁,大生地,當歸尾,天花粉天南星金銀花,川槿皮,參三七

白話文:

  • 黃柏(烘乾):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瘡瘍腫毒等。

  • 黃芩(烘乾):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血熱出血等。

  • 梔子(烘乾):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血熱出血、目赤腫痛等。

  • 綿黃耆(曬乾):具有補氣益血、強壯筋骨、固表止汗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疲乏無力、自汗等。

  • 川黃連(烘乾):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血熱出血等。

  • 蘇薄荷:具有疏風清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悪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荊芥: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元參:具有清熱滋陰、養陰益津、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口乾舌燥、消渴等。

  • 連翹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消炎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細辛: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香白芷:具有祛風散寒、止痛、通竅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頭痛、感冒等。

  • 羌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感冒、頭痛等。

  • 獨活: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感冒、頭痛等。

  • 三奈:具有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寒腹痛、腹瀉等。

  • 檳榔:具有驅蟲、消積、殺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蛔蟲病、絛蟲病等。

  • 川厚朴: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寬中、溫中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噁心嘔吐等。

  • 苦參: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粉甘草: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疲乏無力、自汗等。

  • 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熱病等。

  • 製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胃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噁心嘔吐、胃痛等。

  • 川烏: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

  • 草烏: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

  • 茅蒼朮:具有燥濕化痰、健脾益氣、溫中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噁心嘔吐、胃痛等。

  •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氣喘、水腫等。

  • 赤芍:具有涼血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等。

  • 升麻:具有疏風清熱、託疹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麻疹、水痘等。

  •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殭蠶:具有鎮靜安神、清熱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失眠、煩躁不安、盜汗等。

  • 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腰膝痠痛、風濕痹痛等。

  •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等。

  • 射干:具有清熱化痰、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

  • 乾葛: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口乾舌燥、消渴、熱病等。

  • 皁角刺:具有疏肝理氣、解鬱除煩、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鬱悶煩躁、熱病等。

  • 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目赤腫痛等。

  • 桑白皮:具有清熱除濕、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五加皮:具有補氣益血、強筋健骨、固表止汗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疲乏無力、自汗等。

  • 鼠黏子:具有補腎固精、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腎虛精虧、遺精早洩、口乾舌燥等。

  • 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顏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莧麥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除煩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

  • 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等。

  • 大生地:具有補陰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血虛、口乾舌燥、消渴等。

  • 當歸尾: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等。

  • 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口乾舌燥、消渴等。

  • 天南星:具有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

  •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川槿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黃疸、痢疾、瘡瘍腫毒等。

  • 參三七:具有補氣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血虛、疲乏無力、自汗等。

各一兩,揀上好潔淨,咀片,用好新缸一隻,將藥入內,加清水浸之,日曬夜露四十九日,取起濾去渣,用銅鍋煎之,將藥水逐漸加入,用文武火熬,不住手用槐柳枝攪之,煎稠如糊,再加入後開各藥。

白話文:

各一兩(約6公克),選用上等清潔乾淨的藥材,切成片狀,用一個好新的陶瓷缸子,將藥材放入缸子裡,加入清水浸泡,白天放在陽光下,晚上放在露水中,浸泡四十九天,取出藥材,濾掉渣滓,用銅鍋煎煮。逐漸加入藥水,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熬煮,不停地用手拿著槐柳枝攪拌,煮至濃稠如糊狀,再加入後續要添加的藥材。

雄黃(五錢),青礞石(童便煅七次),乳香(炙去油),沒藥(炙),熊膽(焙),龍骨(煅),元明粉,血竭石燕(醋煅七次),海螵蛸(紙包煨),蘆甘石(童便煅七次),青黛(各五分),枯礬兒茶(各一錢),輕粉,黃丹(水飛,各三分),桑枝灰(三錢),硼砂(七分)

白話文:

  • 雄黃:五錢

  • 青礞石:童便煅燒七次

  • 乳香:炙烤並去除油脂

  • 沒藥:炙烤

  • 熊膽:焙烤

  • 龍骨:煅燒

  • 元明粉:適量

  • 血竭:適量

  • 石燕:醋煅七次

  • 海螵蛸:用紙包覆並煨烤

  • 蘆甘石:童便煅燒七次

  • 青黛:五錢

  • 枯礬兒茶:各一錢

  • 輕粉:三分

  • 黃丹:水飛,三分

  • 桑枝灰:三錢

  • 硼砂:七分

上為細末,入煎膏內和勻,做成小餅,如指頭大,曬露七曉夜,放地上,以瓦盆蓋之,一日翻一次,七日取起,置透風處陰乾,收藏瓦罐內,三個月方可用之。用時為極細末,每二分加後七味。

白話文:

將它搗成極細的粉末,放入煎好的膏藥內攪拌均勻,做成小餅,大小如手指般,放在外面曬露七天七夜,然後放在地上,用瓦盆蓋上,每天翻動一次,七天後取出,放在通風處陰乾,保存於瓦罐內,三個月後才能使用。使用時磨成極細的粉末,每二分加入七種藥材。

大梅片,濂珠,珊瑚(各四分),麝香,犀牛黃(各二分),輕粉(一釐),硼砂(二分)

白話文:

大梅片、濂珠、珊瑚(各四分之一兩),麝香、犀牛黃(各二分之一錢),輕粉(一釐),硼砂(二分之一錢)。

共為末和勻,密收小罐,以烏金紙塞罐口,每以銅吹筒取藥少許,吹患上咽喉諸症,皆獲神效。

又方:加鮮車前草紫背天葵草、骨牌草、金星草五爪龍草、土牛膝草、地丁草各二兩,土牛膝草用四兩,同黃柏等藥浸缸內。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添加新鮮車前草、紫背天葵草、骨牌草、金星草、五爪龍草、土牛膝草、地丁草各二兩,土牛膝草使用四兩,連同黃柏等藥物浸泡在缸子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