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二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5)

1. 初婚玉莖傷損門主論

陳實功曰:凡初婚玉莖擠夾傷損,出血疼痛者,先以蔥湯洗淨,隨用珍珠散冰片摻之,腐皮漸干,痛自漸止矣。(《正宗》)

2. 傷寒瘥後內外瘡門主論

馮魯瞻曰:傷寒瘥後,若小便澀有血者,亦是餘熱毒也,名曰內外瘡,亦皆有靨。若不出膿者死,宜用黃連解毒湯加生地、當歸尾、連翹木通滑石、牛膝、萹蓄琥珀甘草梢之類。(《錦囊》)

白話文:

馮魯瞻說:傷寒病癒之後,若是小便澀痛並帶血,也是餘下的熱毒,名為內外瘡,而且都有膿瘡。若不出膿就可能會死,應該用黃連解毒湯,再加入生地、當歸尾、連翹、木通、滑石、牛膝、萹蓄、琥珀、甘草梢等藥材。

3. 囊癰門主論

王肯堂曰:囊癰乃足厥陰肝經所主,乃濕熱流入肝經而成,治當清肝家濕熱,佐以養陰固腎。

又曰:腎陰毒即陰囊疽,乃坐臥濕地,久著汗濕衣袴,寒濕下攻,陰注經絡,久而不散,遂生此證。初起陰囊紅腫疼痛者是也。

白話文:

又說:腎陰毒其實就是陰囊疽,是由於長時間坐在或睡在潮濕的地面,又長期穿著汗濕的衣物,導致寒氣、濕氣下行攻陷,陰毒侵注經絡,久而未散,於是才生了這種疾病。初期會出現陰囊紅腫疼痛的症狀。

朱丹溪曰:囊癰即外腎癰也,此癰生陰囊之上,其證最酷,陰道多虧,濕熱相聚,致生此毒,若不速治則囊裂睪丸外懸,可用青荷葉包之,或紫蘇葉洗去毛包之,或單油紙煮過包之。

白話文:

治療必須大力補益他的虛弱,輔以化解毒素的藥味,因為毒素是虛弱而成的,不治療虛弱,怎麼能治得好呢!驅邪治病的神奇藥方:金銀花四兩,蒲公英二兩,人參一兩,當歸二兩,生甘草一兩,大黃五錢,天花粉二錢,用水煎煮,分兩次服用即可痊癒,潰瘍的患者服用三劑即可收功。這個藥方使用了金銀花、蒲公英輔以人參、當歸、大黃等大藥材,未免有些霸道。然而對於虛弱嚴重的證狀,又使用了大黃祛除驅逐,似乎不太合適。

陳遠公曰:有陰囊左右生癰者,名曰便毒,生於囊之下,糞門之前,名曰囊癰。三處相較,便毒易治,囊癰最難治,以囊之下為懸癰,其皮肉與他處不同,在他處皮肉或橫生直生,俱易合口,而囊下橫中有直,直中有橫,不易收功,此皆少年貪於酒色,忍精而戰,耐飢而交,或苟合有毒之婦,或鬥精有瘡之妓,所謂欲泄不泄,化為膿血是也。

治必大補其虛,佐以化毒之味,以毒因虛而成,不治虛得乎!逐邪至神丹金銀花四兩,蒲公英二兩,人參一兩,當歸二兩,生甘草一兩,大黃五錢,天花粉二錢,水煎,二服痊愈,潰者三劑收功。此方用金銀花、公英佐以參歸大黃之大料,未免霸氣。然大虛之證,又用大黃祛逐,似乎不宜。

誰知毒盛乘初起之時,正氣未甚衰,大補瀉火之為得乎!倘因循不敢治,及至流膿出血,正氣蕭索,始用參耆補氣,往往用至數斤,尚未能復元,何若早用於化毒之中,正又無傷,毒又易散,此因勢利導之法,不可不知也。(《冰鑑》)

白話文:

誰知道毒盛的初期,正氣還未衰敗,此時進行大補瀉火的治療,還是很得當的。若因循姑息,不敢治療,等到出現流膿出血,正氣已經衰弱,才用參耆來補氣,往往要用到數斤,也很難使正氣恢復。哪如早用於化解毒邪之初,正氣無損,毒邪易散,這纔是因勢利導的治法,是必須要知道的。

又曰:有飲火酒入房,精不得泄,至半夜寒熱煩渴,小便淋赤,痰涎湧盛,次日囊腫焮痛,又次日囊處盡腐,玉莖下貼囊者亦腐,人以為酒毒也,誰知肝火得酒毒濕而肆瘧乎!夫酒何至作腐,蓋火酒大熱之物也,人過飲火酒,多致醉死,死後身體腐爛,以火酒乃氣,酒遇熱自焚,人身五臟六腑,原自有火,以火引火,安得不炎燒耶!飲火酒入房,鼓動精房之火,宜是命門之火,非肝火也。

白話文:

使用救腐湯:人參一兩、當歸二兩、黃耆二兩、白朮一兩、茯苓五錢、黃柏三錢、炒梔子三錢、苡仁五錢、澤瀉三錢、白芍一兩、葛根三錢,將藥材以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四劑後,腐肉就會去除並長出新的肉,再服用四劑,囊腫和淋病都能完全好轉。酒毒是由於肝氣鬱結所致,因此需要平肝泄火、利濕解毒。

然木能生火,肝本生相火,理之常也,入房借火酒之力,火勢必猛,火動無根,復能久乎,必精泄而火解矣。無奈精欲泄而阻抑之火無泄路,又無可依,火酒又無可解,於是火入於肝,將依母自歸也。惟是相火內火也,可附肝以為家,而酒火外火也,反得木而焚體,囊與玉莖,乃筋之火也,筋屬肝,因入房而聚陰器之際,故火發而囊腫,囊腫極而莖亦腐矣。治法解酒之毒,益以補氣血之品,則濕熱解而腐肉長矣。

救腐湯:人參一兩,當歸二兩,黃耆二兩,白朮一兩,茯苓五錢,黃柏三錢,炒梔子三錢,苡仁五錢,澤瀉三錢,白芍一兩,葛根三錢,水煎服。四劑腐肉去而新肉生,又四劑囊莖悉平復矣。酒毒成於拂抑,平肝泄火,利濕解毒宜也。

何以用參、耆、歸、術大補氣血耶?大凡氣血盛者,力能勝酒,縱酣飲無礙,服火酒而腐,必成於火酒之毒,亦其氣血之衰,力難勝酒,所以兩火相合,遂至焚身外腐,苟不急補氣血,則酒毒難消,腐肉又何以速長哉!

白話文:

為什麼用人參、黃耆、當歸、元術來大補氣血呢?大致上來說,氣血旺盛的人,能夠抵擋酒的侵蝕,縱使飲酒過量也不會造成傷害。但是如果氣血衰弱,抵擋不了酒的侵蝕,就會被酒毒所傷,最後導致身體腐爛。所以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就會導致身體燃燒並從外腐爛。如果不能及時補氣血,酒毒就難以消除,腐肉又怎麼能快速生長呢?

陳實功曰:夫囊癰者,乃陰虛濕熱流注於囊,結而為腫,至潰後睪丸懸掛者,猶不傷人,以其毒從外發,治當補陰清利濕熱,取效者十有八九,時人誤用疝家熱藥,多致熱甚為膿,必難收斂。初宜龍膽瀉肝湯,稍久滋陰,外敷金黃散,如腫痛日久,內膿已成,脹痛者即針之,內服十全大補湯加山萸肉、丹皮、澤瀉治之,間以六味地黃丸服之,自安。(《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囊癰,是陰虛濕熱流注到陰囊,凝聚而成腫脹,等到潰爛後睪丸懸掛著,還不至於傷人,因為它的毒從外表發出,治療應該補足陰液,清利濕熱,十有八九見效,當今的醫家誤用疝氣的熱藥,多致使熱氣很甚而成膿,必定難以收歛。開始宜用龍膽瀉肝湯,不久滋養陰液,外敷金黃散,好像腫痛日久,內膿已經形成,脹痛的即針刺它,內服十全大補湯加上山萸肉、丹皮、澤瀉來治療它,間中服用六味地黃丸,自然安泰。(《正宗》)

馮魯瞻曰:書曰癰疽入囊者死,是屬肝經濕熱,初起腫痛,小便赤澀,治宜清利解毒為主。若膿已成而小便不利者,是毒氣未散也,當針泄之。若膿既出而反痛者,是氣血虛也,當補益之。倘元氣未虧而陰囊悉潰,睪丸懸露者,亦不為害。(《錦囊》)

白話文:

又說:陰囊潰爛,睪丸外露,這種病叫做脫囊。用紫蘇葉和紫蘇莖研成細末,如果潰爛流膿就敷在上面,如果沒有潰爛就用香油調和塗抹,再用荷葉包上。內服黃芩、黃連、甘草、木通、當歸等藥物,大多可以保全睪丸,患者不必害怕。

又曰:若小兒患此,而由乳母多怒者,宜子母並服清肝之藥。

又曰:陰囊潰爛,睪丸脫露,名曰脫囊。用紫蘇葉莖為細末,如濕干敷,如未破用香油調塗,將青荷葉包上,內服芩、連、甘草、木通、當歸之類,多得保全,患者勿懼。

竇漢卿曰:囊癰倘膿熟開刀,須待膿熱用油頭繩扎住腎子,以小刀開海底穴,其膿血即流盡矣。

李東垣曰:經謂癰入囊者死,將以為屬腎耶?余治數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以補陰藥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外,亦不致死,但未知下虛人老者何如耳。(《精要》)

白話文:

李東垣說:中醫經典提到「癰入囊者死」,難道將它歸屬於腎臟的病症嗎?我治療了許多人,都是以濕熱進入肝經來施治,並以補陰藥物作為輔助治療,即使膿瘡潰爛,皮膚脫落,睪丸懸掛在外,也不會因此而死亡,但我不知道體質虛弱的老人是否能承受得了。

汪省之曰:囊癰乃濕熱下注,濁氣順下流入膀胱,陰道有虧,濕熱不利,有作膿者,故滋陰除濕之藥斷不可缺,膿盡則自安耳。(《理例》)

白話文:

汪省之認為:囊腫是濕熱下注引起的,濁氣順著下路流入膀胱,陰虛有虧,濕熱不能排出,於是產生膿,所以滋陰除濕的藥物絕對不能缺少,膿排盡了,自然就會安好了。(《理例》)

胡公弼曰:又有因腹腫脹,漸流入囊,腫甚而囊自裂開,睪丸懸掛在外,水出不止,用杉木炭末敷上,外以紫蘇葉厚厚包裹,令患人仰臥養息,內以龍膽瀉肝湯加滋陰藥,服之自愈。(《青囊》)

白話文:

胡公助手說:如果有腹水的症狀,先將水煮成一種膠質狀物質,並逐次流入囊內,腹部的浮水會增大,並逐層裂開。同時,陰囊的周圍會被水囊中的物質填滿,而且,在水沒有完全流出之前,嚴禁病人站立,只能平躺並使用杉木炭末和紫蘇葉包住傷口。同時,內部可輔助龍骨,保護肝部,以增強病人體內的自愈能力。(《青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