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2)

1. 膿耳門主論

陳實功曰:耳病乃三焦、肝風妄動而成,大人有虛火實火之分。小兒有胎熱、胎風之別。虛火者,耳內蟬鳴,出水作癢,外無焮腫;實火者,耳根耳竅俱腫,甚則寒熱交作,疼痛無時。(《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耳病是由於三焦和肝風妄動造成的,大人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小兒有胎熱和胎風之別。虛火者,耳內有蟬鳴聲,流出水,耳內發癢,外表沒有紅腫;實火者,耳根和耳孔都腫脹,嚴重時寒熱交作,疼痛不止。(《正宗》)

又曰:初生小兒胎熱,或洗浴水灌竅中,亦令耳竅作痛生膿。切記不可吹藥,若治早項內生腫,莫若候毒儘自愈。如一月不瘥,以紅綿散治之,自安。

白話文:

另外,初生的小嬰兒還有胎熱,或洗澡水灌到耳孔裡,也會使耳朵孔疼痛化膿。切記不可吹藥粉。如果在脖子上產生腫脹,不如等毒氣自行消失。如果一個月後還沒有治癒,可以用紅絮散治療,就能痊癒。

馮魯瞻曰: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也。有小兒腎經氣實,其熱上衝於耳,遂使使津液壅而為膿,或為清汁,然則厥陰之與足陽明,手少陰之與足太陽,為證尤甚。推其所致之由,其原有七:有實熱,有陰虛,有因痰,有因火,有氣閉,有肝風,有胎元所發而為病也。證有五:為鳴、痛、腫、聾、聤是也。當分其所因而治之。(《錦囊》)

白話文:

馮魯瞻說:耳朵是宗脈聚集的地方,也是腎氣流通的通道。有的小兒腎經氣實,熱氣上衝到耳朵,導致津液凝結化膿,或成為清澈的汁液。厥陰和足陽明、手少陰和足太陽這兩對經絡的證狀尤為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有七種:有實熱、有陰虛、有因痰、有因火、有氣閉、有肝風,有胎元發病。證狀有五種:鳴響、疼痛、腫脹、耳聾、耳鳴。應根據不同的原因來治療。(《錦囊》)

又曰:常出紅膿,謂之膿耳。

又曰:胎元而成者,是因父母不謹,故先天火毒攻衝,膿臭流處成瘡,四傍腫赤,時發時愈。所主宜化毒滋腎。

陳遠公曰:人有雙耳忽腫痛,內流清水,久則變膿血,身發寒熱,耳內如沸湯響,或如蟬鳴,此少陽膽氣不舒,而風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法宜舒發膽氣,佐以散風瀉火之味,則愈矣。然有不效者,何也?蓋膽受風火之邪,燥干膽汁,徒用祛風瀉火,則膽汁益干,膽火益熾,風藉火威,愈焚灼也,病益甚矣。

白話文:

陳遠公說:有人雙耳突然腫痛,內部流出清水,久了變成膿血,身體發熱發冷,耳內像沸騰的水一樣響,或者像蟬鳴,這是少陽膽氣不舒,風邪乘虛而入,火氣不能散發,所以生了這個病。治療方法應該疏通膽氣,輔以祛風瀉火之藥,就能治癒。然而有的人不見效,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膽臟受到風火之邪,燥乾膽汁,只用祛風瀉火的方法,膽汁就會更加乾涸,膽火更加旺盛,風藉著火勢,更加焚燒灼熱,病情也就更加嚴重了。

潤腸湯主之,當歸白芍玄參各一兩,黑梔子二錢,柴胡一錢,花粉三錢,石菖蒲八分,水煎服。一劑疼輕,二劑腫消,三劑膿血止,四劑寒熱除,十劑全可也。(此方歸、芍不但入膽,且入肝也。膽病,肝亦必病,平肝則膽亦平也。柴、梔亦舒肝膽之味,舒肝正所以舒膽也。

白話文:

當腸道有症狀時,以潤腸湯為主,當歸、白芍、玄參各一兩,黑梔子二錢,柴胡一錢,花粉三錢,石菖蒲八分,加入水後煎煮服用。服用一劑,疼痛就會減輕,服用二劑,腫脹就會消除,服用三劑,膿血就會停止,服用四劑,寒熱就會消除,服用十劑,就能完全治癒。

(此方的歸、芍既能治療膽病,又能治療肝病。膽病發生時,肝臟也一定會有病,肝臟得到平復,膽臟也會跟著平復。柴胡和梔子也能疏肝利膽,疏肝也正是疏膽的原因。)

肝舒則血必旺,而膽汁有不濡潤者乎!膽汁既濡,邪風邪火,已有不治自散之機,加天花粉逐痰,則風火無黨,以石菖蒲通耳中之竅,玄參退浮游之焰,自然風火漸祛,上焦清涼,耳病隨痊也。《冰鑑》)

白話文:

肝氣舒暢,血脈就會旺盛,膽汁自然就會濡潤。膽汁既已濡潤,外邪風邪和火氣,都會不治而散。再加天花粉來化痰,風火就沒有黨羽了,再用石菖蒲來通暢耳中的竅穴,玄參來祛除遊移的火炎,自然風火漸漸消散,上焦清涼,耳病也就痊癒了。(《冰鑑》)

汪省之曰:虛火治以四物湯牡丹皮石菖蒲、腎氣丸主之。實火,治以柴胡清肝湯主之。(《理例》)

白話文:

汪省之說:虛火用四物湯加上牡丹皮、石菖蒲;腎氣丸為主。實火,用柴胡清肝湯為主。

2. 膿耳門主方

紅棉散,耳內生瘡流膿,乃肝經鬱火所結。

白礬(三錢),胭脂(一錢,煅存性,如能用干油胭脂更佳)

白話文:

  • 枯白礬(三錢):指曬乾的白色礬石,是一種止瀉、止帶的常用中藥。

  • 胭脂(一錢,煅存性,如能用幹油胭脂更佳):指經過火煅製並研磨成粉末的胭脂,具有止血、消瘀的功效。如果能夠使用幹油胭脂,效果會更好。

研勻。先用棉杖子攪去膿水,另以柳杖子蘸藥摻入耳底,自干。若聤耳加麝香五釐。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均勻。先用棉籤將膿水攪動去除,再用柳枝蘸取藥物倒入耳內深處,讓藥物自然乾燥。如果是中耳炎,可以加入五釐的麝香。

耳底流膿。

枯礬,黃丹,龍骨海螵蛸,麝香,干胭脂研細吹之。

白話文:

青黛、人中白、枯礬、雄黃、冰片、黃柏(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後,吹入患處。

又方

青黛人中白,枯礬,雄黃冰片黃柏(各等分),研細吹。

又方,橄欖核煅存性研細,加冰片少許吹。

又方,大紅千葉石榴花瓣研細吹。

又方,枯礬入人乳內,放炭火上頓滾變黑色,研細吹。

又方,蘆柴梗、葉籜煅存性,加冰片水許,研細吹。

又方,陳皮煅灰一錢,加麝香少許,吹。

又方,白鯗牙二個煅,加冰片,研細吹。

又方

水龍骨(即船底陳油石灰,一兩),硼砂(二錢五分)

白話文:

水龍骨(即船底陳油石灰,一兩):水龍骨是一種中藥材,取自船底的陳年油石灰,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

硼砂(二錢五分):硼砂是一種礦物質,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

共研極細。每用少許吹。

又方

黃丹(水飛,二錢,),龍骨(煅),枯礬,胭脂(各一錢),海螵蛸(五分),麝香(少許)

研細。以棉杖子搌去膿水,用少許吹耳內,每日吹一次,勿令風入。

白話文:

煎方:

  • 蔓荊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癤、腫毒等病症。
  • 升麻:具有升發陽氣、宣肺通竅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等病症。
  • 前胡:具有祛風散寒、清肺化痰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等病症。
  • 桑白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癤、腫毒等病症。
  •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等病症。
  • 麥門冬:具有益氣生津、清熱潤肺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津傷口渴、肺熱咳嗽等病症。
  •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水腫、脾虛腹瀉等病症。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癤、腫痛等病症。

耳內腫痛出膿出水,金絲荷葉(即虎耳草)揉汁,灌入耳內自愈。(此味乃治耳病之妙藥,如有膿可加枯礬少許。)

白話文:

耳朵內部腫痛、化膿、流出液體,則取金絲荷葉(即虎耳草)搗汁,滴入耳內就能痊癒。(金絲荷葉乃是治療耳病的靈丹妙藥,如果有膿,可以加入少許明礬。)

又方,頭髮燒存性研細,每用少許吹入。

又方,五倍子一個,略挖破,入生明礬於內,紙包浸濕火內燒存性,研細。每用少許吹入。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取一個五倍子,稍微挖破,在裡面放入生明礬,用紙包起來,浸濕後放在火裡燒,燒到藥物呈灰狀,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時,取少許吹入。

又方,鮮白果搗爛,用棉裹絞汁入耳,膿血自止。

又方,蛇蛻卷條插入耳內,其膿吸盡自愈。

又方,紅棗一枚去核,入雄黃三分,燒乾研末,用管吹入耳內。

又方,柿蒂不拘多少,煅存性,研細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