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中 (6)

1. 乍寒乍熱

血閉於陽經,榮衛行之不通則寒;血閉於陰經,榮衛行之不通則熱。陽氣不足,陰氣上入於陽中則惡寒;陰氣不足,陽氣下陷於陰中則發熱。外經為寒邪客之,則榮衛不通而發熱。內府為冷物傷之,則榮衛不通而為寒。

白話文:

血液堵塞在陽經,榮衛之氣運行不通暢就會導致寒症;血液堵塞在陰經,榮衛之氣運行不通暢就會導致熱症。陽氣不足,陰氣上升進入陽經就會出現惡寒;陰氣不足,陽氣下降進入陰經就會發熱。外在經絡受到寒邪侵襲,榮衛之氣運行不通暢就會發熱。內臟受到寒冷食物傷害,榮衛之氣運行不通暢就會出現寒症。

陰陽不和,四物湯加減用之,去熟地,加人參乾薑甘草。(補七)

白話文:

陰陽不和,可以使用四物湯加減治療,去除熟地,加入人參、乾薑、甘草。(共用七味藥)

陰陽不歸其分,陽下陷而陰上冒。八珍湯。(補五)

元氣未復而濕熱乘之,補中益氣湯。(補六)

血虛而渴,當歸補血湯。(補四十八)

肝木侮土,致停食而寒熱,六君子湯木香。(補一)

白話文:

肝屬木,過度亢盛會剋制脾土,導致停食、寒熱交替的症狀。此時可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木香,以疏肝理氣、健脾益氣。

風寒客於經絡,川芎當歸蓮鬚蔥白

白話文:

寒風侵襲經絡,可用川芎、當歸、蓮鬚、蔥白治療。

乳孔脹痛,瞿麥通草連翹、花粉、甘草、青皮桔梗,煎服。

白話文:

如果乳腺出現脹痛,可以服用瞿麥、通草、連翹、花粉、甘草、青皮、桔梗煎製的藥湯來治療。

噯氣滿悶,飲食傷也,異功散山楂、神麯。(補二十二)

白話文:

噯氣滿悶,多是飲食不節制所引起的,可以用異功散加山楂、神曲來治療。(【醫宗金鑒】卷二十二)

2.

汗本血液,屬陰,陰亡陽亦隨之而走,故曰:汗多亡陽。又曰:肝,心之液也。血虛,則腎中之陰不能上注於心,故心虛而汗出。又陰虛暴亡,陽氣無所歸附,則浮散於外,而汗不止。

白話文:

汗液其實是血液的精華,屬於陰性。陰液耗盡,陽氣也會跟著消失,因此說:多汗會損傷陽氣。又說:肝是心的液體。血虛的話,腎中的陰液就無法上升到心,因此心虛就會出汗。又陰虛突然消失,陽氣無處依附,就會浮散到體表,汗液就會不止。

產畢自汗,塊痛未除,先服生化湯,即繼服調衛止汗湯。俟汗止,減參、耆以消塊痛。(和二十四、補四十九)

白話文:

產後自汗不止,塊狀疼痛未消除,應先服用生化湯,接著再服用調衛止汗湯。等到汗止後,減少服用人參、黃耆以消除塊狀疼痛。(和二十三、補四十八)

睡中妄言,大便不通,加參生化湯麻黃根、棗仁、地骨皮。(補三十七)

白話文:

睡覺時胡言亂語,大便不通,在參生化湯中加入麻黃根、棗仁、地骨皮。(補充三十七)

汗而泄瀉,加參生化湯加麻黃根、肉果、蓮子。(補三十七)

白話文:

如果出現盜汗和腹瀉,可以將生化湯加上麻黃根、肉果、蓮子一起服用。(湯頭編號三十七)

汗多而小便點滴,加參生化湯加麻黃根、麥冬、葛根、北五味。(補三十七)

白話文:

多汗而小便點滴,加入參生化湯,並添加麻黃根、麥冬、葛根、北五味。(參閱補三十七)

汗多亡陰,致筋脈拘急,類於痓症,宜加味生化湯。(和四十)

大汗如雨,口渴舌乾,發熱而躁,此精血乾枯,無以養心,陽無陰而不化也。黃耆當歸桑葉,合生脈散。(和二十三)

白話文:

大量出汗如雨,口渴舌乾,發熱煩躁,這是精血乾枯,不能滋養心臟,陽氣沒有陰氣就不能化生。使用黃耆、當歸、桑葉,合在一起成生脈散。(和二十三)

聞響汗出,諸藥到口即吐,脾氣敗也。用人參附子為末,隨液嚥下。

白話文:

聽到聲音而汗水流出,服下的藥物到口中就吐出來,這是脾氣虛弱的緣故。使用人參、附子研磨成細末,隨水嚥下。

昏冒瞑目,此血亡而火熾也。但補其血,《全生》活血湯。(補五十一)

白話文:

神志昏沉,兩眼緊閉,這是血枯竭而心火亢盛的緣故。現在只用補血的方法來治療,用《全生》的活血湯。(補五十一)

產後汗出,多因勞倦驚恐所致也。《內經》云:搖體勞苦,汗出於脾;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恐懼,汗出於肝。產婦有此諸因,故不能鎮守其液而汗出。宜健脾胃,使水穀之精,灌溉四旁,則五臟沖和而汗自止,歸脾湯。(補十九)

白話文:

產後出汗,大多是勞累,受驚或恐懼引起。 《黃帝內經》說,過度搖動身體,疲勞困苦,汗出自脾;突然受到驚嚇,奪精太過,汗出自心;恐懼畏懼,汗出自肝。產婦有這些原因,所以無法固守體液以致出汗。應當健脾胃,讓水穀精華,滋潤各處,使五臟協調而汗液自然止住,可用歸脾湯。(歸脾湯方: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炙黃耆、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柴胡、荊芥、薄荷)

產後血虛,自汗氣促,為肺氣上浮也,然血去過多,陽為陰逼而汗出不止。宜滋營益氣湯(補三十八)。則血復,產婦所以喜也。

白話文:

產後血虛,容易自發性盜汗、氣喘吁吁,這是因為肺氣上浮所致。然而,產後失血過多,陽氣被陰氣逼迫,導致盜汗不止。此時宜服用滋營益氣湯(見補三十八方),可以補血益氣,讓產婦氣血恢復,感到舒服。

產後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手足厥冷,或短氣,盜汗自汗。大聖散(補十二)。如心虛盜汗,或睡中汗出,加味歸脾湯(補三)。氣脫自汗,作奪汗論。大汗淋漓,氣促膚冷,急以四君子湯補氣(補四)。若陰血下脫,孤陽上越而大汗出,此危候也,急服四君加黃耆、五味子救之。

白話文:

產後真陽不足,呼吸急促,手腳冰冷,或呼吸短促,盜汗自汗。服用大聖散(補十二)。如果,心裏氣血虛弱,盜汗,或睡中汗出,服用加味歸脾湯(補三)。元氣脫落,不停出汗,服用奪汗論。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皮膚寒冷,趕快服用四君子湯補補元氣(補四)。如果,陰血下脫,單純的陽氣上亢而出現大量出汗,這是危險的徵兆,趕快服用四君湯加上黃耆和五味子來急救。

若自汗,由血虛而外溢也,宜止汗散。(補五十二)

3. 中風

發熱頭痛氣喘,面如朱妝,元陽不能自固也。唇青肉冷,目眩神昏,虛極生風也。口眼喎斜,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筋脈也。汗出不止,血虛腠理不密也。角弓反張,血虛體弱,風入諸陽之經也。牙關緊急,口噤不開,血氣空虛,風入頜頰口之筋也。筋脈拘急而為瘈;弛縱而為瘲。

白話文:

發燒、頭痛、氣喘,臉色像擦了胭脂一樣紅,這是元陽不能固守住它的位置。嘴脣青紫、身體冰冷,眼睛發昏、精神恍惚,這是虛弱到極點而生出風。嘴巴、眼睛歪斜,氣血都很虛弱,不能濡養筋脈。汗出不止,這是血虛,腠理不緻密。角弓反張,這是血虛體弱,風邪侵入諸陽經絡。牙關緊閉,嘴巴緊閉不能張開,這是血氣空虛,風邪侵入頜頰口部的筋脈。筋脈拘急,發生瘈疾;筋脈弛縱,發生瘲疾。

陰血去多,陽火熾盛,肝木枯而筋無所主也。頑痹不仁,羸乏少氣,臟腑虛損,風冷客於經絡皮膚也。或肝經血燥而挾風熱也。總宜大補氣血為主,或加荊、防、薑、附、鉤藤、天麻一二味亦可,切忌薑、蔥並風藥,以致不救。

白話文:

陰血過度流失,陽火過於旺盛,肝木枯燥,筋骨失去濡養。出現肢體麻痺、乏力、氣短、臟腑虛弱,風寒侵襲經絡和皮膚。或者肝經血燥,夾雜風熱。總的治療原則是以大補氣血為主,可以適當加味荊芥、防風、生薑、附子、鉤藤、天麻等藥物。但應嚴格忌食蔥、薑等食物,並避免使用風藥,以免加重病情。

氣虛,四君子湯加味用之。(補四)

血虛,四物湯加味用之。(補七)

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如血痛未除,生化湯加味用之。(和二十四)

遍身疼痛,手足癱瘓,血虛有風痰,生化湯加薑汁、竹瀝。(和二十四)

陰虛內熱,熱盛生風,四物用生地加丹皮、麥冬。(補七)

搖頭馬鳴,身反折,氣如絕,汗如雨,兩手摸空,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