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腰痛第九十一

麻疹腰痛症候惡。嬰兒罕有男婦多。男為腎敗女血耗。治法不同切莫錯。

麻疹之症。原系胎毒所感而發。而臟腑所蓄之毒。因之而泄。故諸經皆有見症。惟腎為清淨之府。不宜見症。腰者屬腎。膀胱之絡系焉。故凡麻症。多忌腰痛。如見腰痛。則為逆候。然腰痛之症。幼孩罕有。惟男婦多有腰痛者。何則。蓋男人有五勞六慾之傷。腎多虛弱。麻乃火候。

白話文:

麻疹的發病,原本是由胎毒引起的。而臟腑中積蓄的毒素,也因此而釋放出來。所以各個經絡都會出現症狀。只有腎臟是清淨之府,不應該出現症狀。腰部屬於腎臟,膀胱的經絡與之相連。所以凡是麻疹,大多忌諱腰痛。如果出現腰痛,則為不吉利之兆。但幼童很少有腰痛的症狀。只有男女纔多有腰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男人有五勞六慾的傷害,腎臟大多虛弱。麻疹是火氣旺盛的疾病。

丙丁熬煎。壬癸必涸。麻收之後。陰血必虧。津精重耗。故多見斯症。乃為腎敗之候。最為難治。宜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合六味地黃湯(見七十八條)加枸杞、杜仲、故紙之類主之。如尚有餘毒未盡者。更加牛蒡子連翹、治之。如兼有潮熱者。加酒炒黃連黃芩、鹽酒炒黃柏地骨皮等藥治之。

白話文:

丙丁熬煎,壬癸必涸。麻收之後,陰血必虧。津精重耗,故多見斯症。乃為腎敗之候,最為難治。宜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合六味地黃湯(見七十八條)加枸杞、杜仲、故紙之類主之。如尚有餘毒未盡者,更加牛蒡子、連翹、治之。如兼有潮熱者,加酒炒黃連、黃芩、鹽酒炒黃柏、地骨皮等藥治之。

丙火和丁火煎熬,壬水和癸水必然枯竭。麻藥戒斷後,陰血必然虧損。體液和精華嚴重消耗,所以經常看到這種症狀。這是腎臟敗壞的徵兆,最難治療。應該用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合六味地黃湯(見七十八條)加上枸杞、杜仲、故紙之類的藥物為主。如果還有餘毒沒有消除,再加牛蒡子、連翹治療。如果有潮熱的症狀,再加酒炒黃連、黃芩、鹽酒炒黃柏、地骨皮等藥物治療。

如初熱正出已出之時腰痛者。則於宣發清解藥中多加生地黃當歸、以滋養之。若婦人出麻之際。或值經來之時。或因熱重。迫血妄行。天癸非期而來。血既下行。已經暴耗。兼之毒火熬煎。耗中加耗。人身之血。能有幾許。當此重耗。未有不生腰痛之疾者。凡有此候。急宜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多加元胡索主之。

白話文:

如果在第一次月經剛開始來的時候就有腰痛的問題,那麼在宣發清解藥中加入生地黃、當歸,用來滋養身體。假如婦女在月經來的時候,或是因為熱重導致血液不規則地流動,或是天癸沒有按時到來,所以血液流失過多,再加以毒火熬煎,就更加耗損身體的精氣血。人體的血液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腰痛。凡是出現這種症狀的,都應該趕快用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加入元胡索來治療。

倘仍有餘毒未清者。或兼有潮熱者。則仍加炒黃連、炒牛蒡、連翹之類。以解其餘毒。清其餘熱。如見於初潮已出之間者。則亦於宣發清解藥中。多加生地黃、元胡索、當歸治之。總宜急為調治。免致奪血而亡之患。

白話文:

如果還有殘留的毒素沒有清除乾淨,或者兼有潮熱的症狀,則仍然加上炒黃連、炒牛蒡、連翹之類的藥物,以去除殘餘的毒素,清熱。如果症狀出現在初潮之後,則在宣發清解的藥物中,多加生地黃、元胡索、當歸來治療。總之,應及時進行調理治療,避免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的危險。

朱曰,治腰痛法。皆井井有條。

2. 氣痛第九十二

氣疼皆因風邪干。內有餘熱與風摶。此症逢之休妄治。法當寒熱分兩般。

麻症氣痛。皆因內熱未泄。外為風寒所襲。食熱相搏。內外夾攻。致有此候。然有寒熱之分。寒者易治。熱者難為。治之者、先宜探其寒熱而施治。方無差謬。凡遇此候。先以冷飯炒熱。以絹包裹乘熱而揩其胸。喜揩而痛稍減者。此寒多熱少。以香茱湯與之頓服。得吐。則寒邪外泄。

白話文:

麻瘡引起的疼痛。都是因為體內熱氣沒有宣發,而外部受到風寒侵襲,飲食過多熱性食物相互攻搏,內外夾擊而引起的這種病症。然而有寒症和熱症之分。寒症容易治,熱症難以治療。治療時,應先探求病人的寒症或熱症而施治。方子纔不會應用錯亂。凡是遇到這種症候,先用冷飯炒熟,用絹包起來,乘熱摩擦病人的胸部。如果病人喜歡摩擦而疼痛稍減,那是因為寒多熱少,可以用香茱湯給病人頓服。一旦吐出,寒邪就往外發散。

而痛即止。不吐亦即痊愈。若揩之而更加痛者。此內熱已極。外感最深。熱毒風寒。搏結胸中。吐之難減。下之不利。溫之增劇。涼之弗息。延經一二日。肺胃腐敗而死。雖用清熱保肺清胃之劑。亦僅十全一二而已。

白話文:

疼痛立刻停止。不吐出來也會很快痊癒。如果刮痧後反而更疼痛的。這是內熱已經到達極限。外感極其嚴重。熱毒風寒,搏結在胸中。吐出來難以減輕。瀉下去也沒有用。溫暖它會加重病情。清涼它也無法平息。延捱一兩天。肺胃腐敗而死。即使使用清熱保肺清胃的藥物。也僅能治癒十分之二。

朱曰,試氣痛寒熱。法甚精。然炒熱鹽試之。亦未嘗不可。腹痛不僅有寒熱兩證。因氣、因血、因痰、因食。且有虛痛。有實痛。原因不一。

白話文:

朱丹溪說,試用氣痛寒熱的方法,方法很精準。然而,用炒熱的鹽試驗它,也是可以的。腹痛除了有寒熱兩證外,還有因氣、因血、因痰、因食引起的腹痛。並且有虛痛、有實痛,原因不唯一。

香茱湯,治寒痛、絞腸痧等症。

香附米,吳茱萸五靈脂(俱用醋炒),臺烏藥(各三錢),水煎濃汁。頓服。中病即止。

白話文:

香附、米粒大小的吳茱萸、五靈脂(以上都要用醋炒過),以及烏藥(各三錢),加水煎煮成濃汁。一次服完。病情馬上就能得到緩解。

3. 頭溫足冷下體冷過膝四肢身體冷如冰第九十三

麻症屬陽身宜溫。身不溫暖有災迍。首尾不溫非美候。變症一見謁閻君。

頭溫腳冷症候逆。初出見之且莫急。正出正收腳仍冷。縱有神方也無益。

遍身發熱麻之常。若不發熱苦難當。收後下體冷過膝。此為腎敗治無方。

四肢身體冷如雪。初熱見之毒難出。正收收後逢斯症。脾胃敗壞死可決。

痘症頭溫足冷為順。如麻見頭溫足冷之症。則為逆候。然而麻症有下身冷者。亦有順逆。但有先後之分耳。何則。麻之為症。上膈主之。必從頭上熱至腳。其初熱時。上身壯熱。下身及腳涼冷。必須壯熱至足。麻方得出。故初發熱之時。下身及腳涼冷。此為順候。若出後及正收之時。

白話文:

痘症的症狀是頭熱腳冷為順。如果像麻疹症狀一樣出現頭熱腳冷的症狀,那麼就是逆候。然而,麻疹症狀也有下半身冷的。也是順逆之分。不過是有先後之分的。為什麼呢?麻疹的症狀是由上膈主導。必須從頭上熱到腳。剛開始發熱時,上身發熱,下身和腳卻涼冷。必須等到發熱到腳,麻疹才能出來。所以剛開始發熱的時候,下身和腳涼冷,這是順候。如果是出麻疹以後或者正要收麻疹的時候,

則上身下體。俱以不冷為佳。此時下身冷者。則為逆候。至於麻收之後。則宜遍體溫涼如常。倘有麻收之後。雖遍身溫涼如常。獨下體厥冷過膝上止者。此為腎敗。不治之症。若初出之時。腰以下不熱。毒不能透。而反漸收者。亦為逆候。急當溫養脾腎。或有得生者。溫脾如白芍藥、炙甘草之類。

白話文:

那麼,上半身和下半身都以不感到寒冷為佳。此時下半身感到寒冷,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至於出麻疹之後,應該全身溫暖涼爽如常。如果出麻疹之後,全身溫暖涼爽如常,但只有下半身從膝蓋以下感到非常寒冷,那麼這是腎臟敗壞的症狀,是無法治癒的。如果剛出麻疹時,腰部以下不熱,毒氣無法透出,反而逐漸收斂,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此時應立即溫補脾腎,或許還有生機。溫補脾臟的藥物,例如白芍藥、炙甘草之類。

果仁、白朮等味。在所宜禁。養腎如熟地黃當歸之屬。杜仲、枸杞等味。又在所必忌。只可用養陰湯。(見三十二條)去麥冬、元參、薄荷荊芥川芎。加炙甘草。以補其脾、養其腎耳。夫麻乃肺胃邪熱所發。本屬於陽。故四肢身體常宜溫暖。若四肢身體反冷如冰者。則是大逆症矣。

白話文:

果仁、白朮等藥味。在所應該禁止服用。滋補腎的藥物如熟地黃、當歸等。杜仲、枸杞等藥味。也需要絕對忌諱食用。只可以用養陰湯。(見三十二條)去除麥冬、元參、薄荷、荊芥、川芎。加上炙甘草。用以補脾、養腎就好。麻疹是肺胃邪熱所引發。本屬於陽性。因此四肢身體應經常保持溫暖。如果四肢身體反而冰冷如冰塊。那麼這就是大逆症了。

若初出正出之時。四肢身體冷如冰者。則毒不得透。而麻必漸收。若正收及收後。肢體冷如冰者。此乃脾胃敗壞。氣血大虛。毒必不盡。定不治矣。

白話文:

在麻疹初起或正出的時候,如果四肢身體冷如冰塊,這表示毒性很強,麻疹很快就會消退。如果在麻疹正退或退後,四肢身體冷如冰塊,這是由於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毒素未能徹底清除,病情肯定難以治癒。

4. 瘧疾第九十四

麻疹寒熱似瘧症。柴苓湯兒加減進。收後患瘧用鱉甲。神而明之醫中聖。

白話文:

麻疹熱症和寒症的症狀類似瘧疾,可以使用柴苓湯加減治療。為了預防麻疹後患瘧疾症狀,可以使用鱉甲。在中醫中聖人般的醫生,他們的神識洞明一切。

麻症初熱已出之時。有寒熱似瘧者。此時切不可專以瘧疾施治。宜以葛根疏邪湯(見三十三條)加薄荷葉主之。至出盡之時。如有寒熱似瘧者。以柴苓湯。去人參半夏肉桂白朮。加貝母、骨皮治之。如麻後竟成瘧疾者。治法以清涼健脾開胃為主。宜以靜遠主人鱉甲飲主之。

白話文:

麻疹初期,熱度已出之時,如果出現寒熱像瘧疾的症狀,此時絕對不可以專門用治療瘧疾的方法來治療,應該用葛根疏邪湯(見條文三十三)加上薄荷葉為主藥來治療。到麻疹出盡的時候,如果還有寒熱像瘧疾的症狀,就用柴苓湯,去掉人參、半夏、肉桂、白朮,加上貝母、骨皮來治療。如果麻疹後真的變成瘧疾了,治療方法應以清涼補脾開胃為主。應該用靜遠主人鱉甲飲為主藥來治療。

渴者。加熟石膏少許。不渴者。方中之麥冬、知母。須除去之。夫瘧多因脾虛生痰而作。若出麻之後。果是瘧疾。並無餘毒。則柴苓湯中之人參、半夏。又何妨施用。但肉桂、白朮。不可輕使耳。又何必拘泥麻初常法。麻後餘邪等症之不宜用燥悍之藥耶。如小柴胡湯。(見二十二條)正所宜用。

白話文:

對於患有口渴的人,可以適量加入熟石膏。對於沒有口渴的人,方劑中的麥冬、知母則需移除。瘧疾大多是脾虛生痰所造成的。如果在出麻疹之後,出現瘧疾且沒有餘毒,則柴苓湯中的人參、半夏可以施用。但肉桂、白朮不可輕易使用。又何必拘泥於麻疹初期的治療方法,在麻疹後出現餘邪等症狀時,不宜使用燥烈強烈的藥物。如果使用小柴胡湯(見條目二十二),正合適。

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此也。

朱曰,瘧之原因甚多。當因其見證而治之。不必拘於一證。亦不必拘於一方。

柴苓湯

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甘草豬苓澤瀉,白苓,白朮,肉桂,薑、棗引。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作用。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止嘔的作用。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作用。

黃芩:具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的作用。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豬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濁的作用。

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

白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作用。

白朮:具有健脾益胃、燥濕化痰的作用。

肉桂:具有溫陽補腎、活血散寒的作用。

薑、棗: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胃的作用。

靜遠主人鱉甲飲

九肋鱉甲(新瓦上焙、以醋淬數次、至黃色、研為末、再用醋拌炙乾二錢),山楂肉(去子三錢),麥冬,薏苡仁(炒各五錢),白茯苓(二錢),橘紅(二錢五分),知母(一錢二分),乾葛,白芍(各一錢五分),柴胡(二錢),貝母(三錢),淡竹葉(一錢),炙甘草(七分),姜引。水煎服。

白話文:

九肋鱉甲(在新的瓦片上焙烤,並用醋淬煉多次,直至呈現黃色,研磨至粉末狀,再用醋混合炒製至乾燥,取二錢);

山楂肉(去除果核,取三錢);

麥冬(五錢);

薏苡仁(炒熟後,取五錢);

白茯苓(二錢);

橘紅(二錢五分);

知母(一錢二分);

乾葛(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柴胡(二錢);

貝母(三錢);

淡竹葉(一錢);

炙甘草(七分);

生薑引子。

將上述藥材一起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