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草部下

(六十五種,附十六種)

白話文:

(六十五種,附十六種)

2. 浙貝

土貝

白話文:

貝母

今名象貝。去心炒。百草鏡云:浙貝出象山,俗呼象貝母。皮糙味苦,獨顆無瓣,頂圓心斜,入藥選圓白而小者佳。葉喑齋云:寧波象山所出貝母,亦分兩瓣,味苦而不甜,其頂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貝之象荷花蕊也。土人於象貝中揀出一二與川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曬乾,充川貝賣,但川貝與象貝性各不同;象貝苦寒,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挾風火有痰者宜此。

白話文:

現在的名稱是象貝。把中間的殼丟棄,再炒熟。百草鏡上說:浙貝生長在象山,俗稱象貝母。外皮粗糙、味道苦澀,只有一顆沒有花瓣,頂部是圓的、殼心是斜的,入藥時選擇圓潤潔白而且小的比較好。葉喑齋說:寧波象山產出的貝母,也是分成兩片花瓣的,味道苦澀不甜,頂部是平的而不是尖的,無法像川貝一樣的像荷花花蕊。當地人在象貝中挑選一、兩顆外形像川貝的,把它們用水中浸泡去除苦味,曬乾後,當成川貝販賣,但是川貝和象貝的藥性完全不同;象貝苦寒,可以解毒、化痰、宣發肺氣。凡肺部有風火痰的人,都很適合使用。

川貝味甘而補肺,不若用象貝治風火痰嗽為佳。若虛寒咳嗽,以川貝為宜。

白話文:

川貝味甘,有滋補肺部的功效,但用象貝治療因風、火造成的痰咳會更好。如果是因為虛寒引起的咳嗽,則川貝較為適宜。

張景岳云:味大苦,性寒,陰也,降也,乃手太陰少陽足陽明厥陰之藥。大治肺癰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鬱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癧,乳癰發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為末可敷。煎湯可服。

白話文:

張景嶽認為:苦味最大的藥性為寒涼,屬陰,有降低的作用,是手太陰肺經、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厥陰肝經之藥。它能很好地治療肺癰、肺痿、咳嗽、氣喘,能止吐血、鼻血,最能降低痰氣,擅長舒緩鬱結,緩解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目,緩解時令熱症,黃疸、淋巴水腫,便血、尿血,能解熱毒,能殺死所有蟲子,還可以治療喉嚨腫痛、瘰癧,乳房腫瘤、發背瘡,所有膿瘍腫毒,濕熱性惡瘡、痔瘡、肛門漏管,創口出血,火瘡疼痛,將它做成散劑(藥粉)敷用,煎湯服用都可。

性味俱厚,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倍。反烏頭,又解上焦肺胃之火。

白話文:

性味都厚實,比川貝母清降的功效,多出好幾倍。反烏頭,又能化解上焦肺胃的火氣。

張石頑本經逢原云:貝母浙產者,治疝瘕喉痹乳癰,金瘡風痙,一切癰瘍,同苦參當歸。治妊娠小便難,同青黛治人面惡瘡。同連翹治項上結核。皆取其開鬱散結化痰解毒之功也。

白話文:

張石頑在《本經逢原》中說:浙產的貝母,可以治療疝氣、腹中結塊、喉嚨疾病、乳房膿瘡、金瘡、風痙、一切癰瘡,與苦參、當歸一起使用。治療妊娠小便困難,與青黛一起使用治療臉上惡瘡。與連翹一起使用治療項上的結核。這些都是取其開鬱散結、化痰解毒之功。

吹喉散:經驗廣集:治咽喉十八症俱效。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一個去蟲研,象貝一個去心研,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末,加薄荷葉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內,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數次,即愈。

白話文:

吹喉散:這是集前人的經驗得來的方劑,能治療十八種咽喉症狀,都有效。取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一個,去除蟲研成末,象貝一個,除去心研成末,用泥土把它們包裹起來,煨熟後保存原來的藥性,然後把它們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加入少許薄荷葉末和冰片,儲存在瓷瓶裡。使用時,對著患處吹入,讓它把痰液嘔吐出來幾次,就能治癒了。

對口:楊春涯驗方:象貝母研末敷之,神效。

白話文:

楊春涯驗方:研磨象貝母的粉末敷在患處,效果極佳。

3. 土貝母

一名大貝母。百草鏡云:土貝形大如錢,獨瓣不分,與川產迥別,各處皆產,有出安徽六安

白話文:

原文(古代中文字): 大貝母。百草鏡雲:土貝形大如錢,獨瓣不分,與川產迥別,各處皆產,有出安徽六安

譯文(現代繁體中文): 大貝母

《百草鏡》記載:土貝母形狀大如銅錢,花瓣單獨而不分瓣,與四川產的貝母迥然不同。產於各地,其中以安徽六安所產者最為著名。

之安山者:有出江南宜興之章注者;有出寧國府之孫字埠者,浙江惟寧波鄞縣之樟村及象山有之。入藥選白大而燥皮細者良。

白話文:

產於安山的山茱萸:有出產在江蘇省宜興市的章注山茱萸;有出產在安徽省寧國府的孫字埠山茱萸;浙江省只有寧波市的鄞縣樟村和象山有山茱萸。入藥應選擇顆粒大、乾燥、皮薄的山茱萸。

《百草鏡》云:味苦性平,微寒無毒,能散癰毒,化膿行滯,解廣瘡結毒,除風濕,利痰。傅惡瘡,斂瘡口,茅昆來筆記:味大苦,專消癰疽毒痰,楊梅結毒,非此不除。乳癰初起:白芷土貝母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陳酒熱服,護暖取汗,即消。重者再一服,如壯實者,每服五錢。

白話文:

《百草鏡》記載:白芷的味道苦,性情平和,微微寒冷無毒,能夠消除腫塊裡的毒素,化膿並減少停滯,解開瘡口的結塊毒素,除去風濕,有利於痰液排出。將其敷在惡瘡上,可以緊閉瘡口,茅昆在筆記中寫到:白芷味道很苦,專門消除腫塊、毒痰,楊梅結毒,沒有白芷就無法消除。乳腺腫瘤剛開始的時候:白芷、土貝母各取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陳年老酒加熱後服用,護暖並出汗,即可消除。病情嚴重者再服用一次,如果是身體強壯的人,每次服用五錢。

楊春涯驗方:天花粉乳香去油、沒藥、白芷、歸尾、土貝母、赤芍獨活川芎、各一錢,甘草節陳皮、各八分,穿山甲三片,皂角刺一錢五分,金銀花二錢五分,防風一錢二分,好酒煎服。又方:白芷梢、土貝母、天花粉、各三錢,乳香去油一錢五分,共炒研末,白酒漿調搽,再用酒漿調服三錢。

白話文:

楊春涯驗方:天花粉、乳香去除油脂、沒藥、白芷、當歸尾根、土貝母、赤芍藥、獨活、川芎,各一錢;甘草節、陳皮,各八分;穿山甲三片,皁角刺一錢五分,金銀花二錢五分,防風一錢二分,用好酒煎服。 另一個方子是:白芷梢、土貝母、天花粉,各三錢;乳香去除油脂一錢五分,將它們一起炒熟研磨成粉末,用白酒漿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再用酒漿調和三錢服用。

乳癰:外科全生:紫河車草、浙貝各三錢,用黃糖拌勻,好酒和服盡醉,蓋被取汗。趙貢栽云:浙貝乃寧波土貝母也。

白話文:

乳癰:外科全生:紫河車草、浙貝各三錢,用黃糖拌勻,好酒和服盡醉,蓋被取汗。趙貢栽說:浙貝就是寧波土貝母。

治乳岩:葉氏驗方:陽和湯加土貝母五錢煎服,數日可消。姚希賙濟世經驗方:治乳岩已破,用大貝母、核桃槅、金銀花、連翹、各三錢,酒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乳腺炎:葉氏驗方:陽和湯加上五錢的土貝母煎服,數日可消。姚希賙濟世經驗方:治療已經破裂的乳腺炎,用大貝母、核桃槅、金銀花、連翹,各三錢,用酒水煎服。

癧𤶱:不論已破未破,皆治。瑞安生驗方:土貝母半斤,牛皮膠四兩,敲碎牡蠣粉,炒成珠,去粉為細末,水發丸綠豆大,每日早晚用紫背天葵根三錢,或用海藻昆布各錢半,煎湯吞丸三錢。又癧𤶱膏藥;用牛皮膠水熬化一兩,入土貝母末五錢,攤油紙上貼之。吉云旅抄:紫背天葵一兩五錢,土貝母、昆布、海藻各一兩,西牛黃三分、海螵蛸五錢、陳膽星三錢、桔梗一兩、共為細末。酒發為丸,如綠豆大,每日服六七十丸,好酒送下。

白話文:

癧𤶱:無論是否已經破裂,都可以治療。

  1. 瑞安生驗方:
  • 土貝母半斤
  • 牛皮膠四兩,敲碎
  • 牡蠣粉,炒成珠狀,去除粉末至細膩
  • 水發丸綠豆大,每日早晚服用紫背天葵根三錢,或海藻、昆布各錢半,煎湯吞服丸藥三錢。
  1. 癧𤶱膏藥:
  • 使用牛皮膠水熬化一兩,加入土貝母末五錢,攤在油紙上貼敷。
  1. 吉雲旅抄:
  • 紫背天葵一兩五錢
  • 土貝母、昆布、海藻各一兩
  • 西牛黃三分
  • 海螵蛸五錢
  • 陳膽星三錢
  • 桔梗一兩
  • 共研成細末,用酒發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日服用六七十丸,並以好酒送下。

千金不易方:治男婦小兒生癧𤶱,內消;用土貝母研末,陳米醋調搽,數日即消。仙姑玉環散:治痰核癧𤶱未潰,用此方。生南星、生半夏、土貝、各等分,研末,醋蜜調勻敷。

白話文:

千金不易方:治療男女小孩生瘡癤,內部消腫;使用土貝母研磨成細末,陳米醋調和後塗抹,數日即消。仙姑玉環散:治療痰核瘡癤未潰爛,使用此方。生南星、生半夏、土貝母,各等分,研磨成細末,醋和蜂蜜調勻後敷。

癧𤶱初起:土貝研細,陳米醋和搽,數日暗消。又方:土貝母、大力子、全蟲洗各五錢,紫背天葵根、昆布洗、海藻洗各一兩,青皮、蟬退各三錢,甲片炒四錢,蜈蚣酒炙七條,當歸二兩,為末,蜜丸,砂仁湯下三錢,虛加人參。種福堂敷痰核瘰癧方:用生南星、生半夏、生大黃、各一兩,大貝母、昆布、海藻、海浮石銅綠明礬各五錢,用商陸根汁、蔥汁、薑汁、蜜四味調敷。又痰核瘰癧膏中用大貝母。

白話文:

癧瘡初起:研磨土貝母成細末,與陳年米醋混合塗抹,數日後瘡癧暗自消失。另有方劑:土貝母、大力子、全蟲各五錢,紫背天葵根、昆布、海藻各一兩,青皮、蟬退各三錢,甲片炒熟四錢,蜈蚣以酒炙烤七條,當歸二兩,研磨成末,用蜜做成丸劑,以砂仁湯送服三錢,體虛者可加入人參。種福堂治療痰核瘰癧的敷藥方:使用生南星、生半夏、生大黃各一兩,大貝母、昆布、海藻、海浮石、銅綠明礬各五錢,以商陸根汁、蔥汁、薑汁、蜜四味調合敷用。另外,痰核瘰癧膏中也使用了大貝母。

痰核方:人參、甘草各六分,川芎、桔梗、陳皮、木香烏梅各八分,當歸、白芷、防風、茯苓各一錢,半夏五分,生薑三片,黑棗二個,水二鍾、煎服。如患處有水不幹,加知母一錢,土貝母一錢。

白話文:

痰核方:人參、甘草各0.36克,川芎、桔梗、陳皮、木香、烏梅各0.48克,當歸、白芷、防風、茯苓各1.2克,半夏0.3克,生薑3片,黑棗2枚,水600毫升,煎服。如果患處有水液化膿,再加知母1.2克,土貝母1.2克。

消瘰癧:傅信方:穿山甲和沙炒,牛皮膠切碎,麥殼炒,各二兩,土貝母、連翹、各一兩,共為末,大人三錢,小兒二錢。

白話文:

治療瘰癧:根據傅信的方子:穿山甲和砂炒,牛皮膠切碎,麥殼炒,各二兩,土貝母、連翹,各一兩,共研成細末,大人三錢,小孩二錢。

治汗斑:集驗:土貝母一兩,南硼砂一兩,冰片一分,共研末,搽之即愈。(家寶方:硼砂只用五錢,以暑月出汗時頻擦乃效。)

白話文:

治療汗斑的驗方:

  1. 土貝母一兩:性涼味甘,具有清熱潤肺、涼血消斑的功效。
  2. 南硼砂一兩: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的功效。
  3. 冰片一分:性涼味辛,具有清熱消炎、止癢殺菌的功效。

將以上三種藥材共研成細末,然後塗抹在患處,即可治癒汗斑。

家寶方:硼砂只用五錢,在炎熱的夏季出汗時頻繁塗抹,纔能有效治療汗斑。

治鼠瘡:彙集關紹聖方:大鯽魚一尾,皂角內獨子每歲一個,川貝母三錢,土貝母二錢,將皂角子貝母入魚肚內,黃泥包裹,陰陽瓦炭火焙乾存性,研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黃酒調服,忌葷百日。

白話文:

治療鼠瘡的方法:根據關紹聖方的匯總,取一條大鯉魚,皁角中獨有的種子每年一個,川貝母三錢,土貝母二錢,將皁角子與貝母放入魚肚內,用黃泥包裹起來,用陰陽瓦炭火焙乾後保存,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用黃酒調服,忌葷百日。

手發背:慈惠編: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錢、皂刺二錢五分、土炒土貝五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甲片二錢五分,炒黑;知母二錢五分,加蔥姜,水酒煎二劑服,即愈。刀割斧砍,夾翦槍箭傷損:集驗云:土貝母末敷之,止血收口。

白話文:

手發背:慈惠編: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錢,皁刺二錢五分,土炒土貝五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甲片二錢五分,炒黑;知母二錢五分,加蔥姜,水酒煎二劑服,即愈。刀割斧砍,夾翦槍箭傷損:集驗雲:土貝母末敷之,止血收口。

手發背:慈惠編: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錢,皁刺二錢五分,土炒土貝五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甲片二錢五分,炒黑;知母二錢五分,加入蔥姜,水酒煎兩次,就可以治好了。刀割斧砍,夾翦槍箭傷損:集驗雲:土貝母粉末敷在傷口上,止血收口。

白話文:

手發背

慈惠篇:

  • 生甘草、炙甘草 各 5 錢
  • 皁刺 2 錢 5 分
  • 土炒土貝 5 錢 5 分
  • 半夏 1 錢 5 分
  • 甲片 2 錢 5 分,炒黑
  • 知母 2 錢 5 分

加入蔥薑,以水和酒煎煮兩次,即可治癒。

刀割斧砍、夾翦槍箭傷損:

集驗雲: 土貝母粉末敷於傷口上,可止血收口。

毒蛇咬:祝氏效方:急飲麻油一碗,免毒攻心,再用土貝母四五錢,為末,熱酒沖服,再飲酒盡醉,安臥少時,藥力到處,酒化為水,從傷口噴出。候水盡,將碗內貝母渣敷傷口。垂死者皆活。

白話文:

毒蛇咬傷:祝氏效方:立即喝下一碗麻油,可以避免毒液攻心,然後用四五錢土貝母研成細末,用熱酒沖服,再喝下大量酒,直到醉倒,安臥一會兒,藥力就會散佈到全身,酒會化為水,從傷口噴出。等到水噴出後,將碗裡的貝母渣敷在傷口上。即使垂死的人也能活下來。

腫毒初起:百草鏡云:此方傳自異人,應驗如響。重者不過三服,輕者一二服,初起即散,已成者自潰,且易收口。甲片炙搗六錢、全當歸五錢、花粉八錢、白芷五錢、廣皮三錢、土貝母研二錢、銀花一兩、皂刺三錢、赤芍六錢、防風五錢、甘草節六錢、乳香炙另研一錢、沒藥炙另研一錢、蘇木二錢、川牛膝一錢、川斷五錢,酒水各半煎汁去渣,將沒藥乳香末調服取汗,忌雞犬孝服男女僧尼觸犯,須避靜室服藥。趙貢栽云:此方專於攻散,藥力太重,惟可施於壯實之人,虛弱者勿服。

白話文:

腫毒疾病剛開始發作時:百草鏡說:這個方劑是異人傳授的,藥效非常顯著。嚴重的腫痛,服藥不過三次,輕微的腫痛,一至二次服藥,腫痛在初期即擴散,已經成形的也會潰膿收口。

藥方:甲片炙制搗碎六錢、全當歸五錢、花粉八錢、白芷五錢、廣皮三錢、土貝母研磨二錢、銀花一兩、皁刺三錢、赤芍六錢、防風五錢、甘草節六錢、乳香炙制研磨一錢、沒藥炙制研磨一錢、蘇木二錢、川牛膝一錢、川斷五錢。用酒水各半煎煮去渣,將沒藥乳香研末調服以發汗,忌諱雞犬孝服男女僧尼接觸到患者,必須在安靜的房間服藥。

趙貢栽說:這個方劑專門用於攻散腫毒,藥效太重,只能用於身體強壯的人,虛弱的人不要服用。

按:貝母有甜苦之分;有川象之別。《百草鏡》云:出川者曰川貝;出象山者名象貝;絕大者名土貝。川產者味甘,間有微苦,總不似他產之一味苦而不甘者也。入藥能補氣利痰而不寒,虛人宜之。象貝一味苦寒,能化堅痰,性利可知。若土貝功專化膿,解癰毒,性燥而不潤。

白話文:

貝母分甜苦兩種,產地不相同。 《百草鏡》上記載: 四川產的叫川貝,象山產的叫象貝,品質最好的叫土貝。四川產的甜,有些略帶苦味,總體上不象其他地方產的只有苦味而沒有甜味。入藥後能夠補氣利痰而不寒涼,虛弱病人適合服用。象貝只有苦味是寒性的,能化解痰液,性質比較強烈,可想而知。而土貝的功效專門針對化膿、解毒,性質燥烈而缺乏滋潤。

以象貝皆小,土貝獨大,於川產者亦異。綱目不分著功用,或其時尚未有此種耳。又用藥識微云:川貝中一種出巴東者獨大,番人名紫草貝母,大不道地。出陝西者名西貝,又號大貝。張石頑云:貝母川產味甘,最佳;西產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並去心用。今川中亦產一種大如錢者,土人以之搗粉作漿,刷川綢用,不知入藥。

白話文:

象貝和土貝都比較小,只有川貝獨大,產於川地的也特別不同。《綱目》沒有區分記載功效,或許當時還沒有這種貝母吧。又《用藥識微》中說:川貝中有一種產自巴東的特別大,番人稱它為「紫草貝母」,但品質卻不怎麼樣。產自陝西的稱作「西貝」,也叫「大貝」。張石頑說:川產的貝母味道甘甜,是最好的;陝西產的味道淡薄,次之;象山產的略微苦澀,再次之;還有一種大而苦的,只能用來解毒,並且要去掉心用。現在四川也產一種大如銅錢的,當地人把它搗成粉做漿糊,用來刷四川綢緞,不知道能不能入藥。

然則土貝川中亦產,不特浙江也。憶庚子春有友自川中歸,貽予貝母,大如錢,皮細白而帶黃斑,味甘。云此種出龍安,乃川貝中第一,不可多得。信是,則川中之甜貝母亦有大者,不特金川子獨甜也,並附以俟考。

白話文:

但土貝母在四川也有產,不只是浙江有。記得庚子年春天,有一位朋友從四川回來,送給我一種貝母,大如錢幣,皮細白而帶黃斑,嚐起來味道甘甜。他說這種貝母產於龍安,是四川貝母中的上品,非常珍貴、稀有。如果這話可靠,那麼四川中的甜貝母也有大的,不只是金川子獨甜,特此附記,以便以後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