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6)

1. 神氣丹第十五

《顱囟經》:神氣丹從頭背上起。

上用牯牛骨燒灰,羊脂調塗之。

2. 神火丹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神火丹候:丹發兩膀,不過一日便赤黑,謂之神火丹也。

《聖惠》治小兒神火丹方。

景天花搗,絞取汁,先微揩丹上,後塗之,以瘥為度。《嬰孺》方同云:先刺丹上,令血出塗刺上。

白話文:

用上等的景天草搗成泥,絞出汁,先用軟巾擦拭丹毒上的血漬,然後塗上藥汁,持續塗抹至痊癒。古書《嬰孺》中的配方也提到:先在丹毒上刺個小孔,讓血流出來,然後塗上藥汁。

《聖惠》又方

上以鯽魚半斤,搗如泥,塗丹上,唯數塗為良。

《聖惠》又方

上以梔子仁搗末,用醋和塗之。

3. 神灶丹第十七

《顱囟經》:神灶丹從肚起。

上用土蜂窠、杏仁、膩粉、生油調塗,立瘥。

4. 鬼太丹第十八

《巢氏病源》小兒鬼火丹候: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謂之鬼火丹也。

《顱囟經》:鬼火丹從面上起。

上用灶下土,雞子白調,塗之立瘥。

《聖惠》治小兒鬼火丹方。

戎鹽(一兩),附子(一枚,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雄雞血調塗之。

《聖惠》又方

景天草(五兩),蛇銜草(三兩)

上件藥搗如泥,以雞血調塗之。

《嬰孺》:鬼火丹初發兩臂起,赤如小豆及大豆治之方。

上用苦桃皮煮汁,浴之。

《嬰孺》又方

上用虎脂隨病塗之。

張渙,戎鹽散方,治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乃名鬼火丹。

戎鹽(一兩),附子(一枚),雄黃(半兩,細研,水飛)

上件同研細。每用少許,以雄雞血調塗患處。

5. 野火丹第十九

《巢氏病源》小兒野火丹候:丹發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謂之野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野火丹病,遍身皆赤者方。

上用油塗之。(《嬰孺》云:生麻油塗。)

《聖惠》治小兒野火丹方。

雄黃,戎鹽(各半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數數塗之,以瘥為度。

《聖惠》又方

灶中黃土(一兩),青竹葉(二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和塗之。

《聖惠》又方

白殭蠶(二七枚),慎火草(一兩)

上件藥搗令爛,塗之。

6. 骨火丹第二十

《巢氏病源》小兒骨火丹候:丹發初在臂起,正赤若黑,謂之骨火丹也。

《千金》治小兒骨火丹,其瘡見骨方。

上搗大小蒜,厚封之,著足踝者是。

《嬰孺》治小兒骨火丹刺腫上入二分。

上以黃末、牛膽汁和,塗之。

7. 家火丹第二十一

《巢氏病源》小兒家火丹候:丹初發著兩腋下,兩膀上,名之家火丹也。

《嬰孺》治家火丹發如大指,日長一寸,偏旁兩頰方。

梓木白皮(二兩),蓼葉(三兩)

上燒灰,雞子白和如泥,敷丹上,日四、五上。(《聖惠》方同,但二味等分。)

白話文:

把燒成的灰及雞蛋白混合成泥狀,敷在患處,每天敷四到五次。(《聖惠》方的做法相同,但是這兩個成分各半。)

《嬰孺》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方。

硝石,凝水石(各二兩)

上研入銅器中熬令乾,取研。服方寸匕,未瘥加之。

《嬰孺》又方

烏頭(一分),赤石脂(三分)

上為末,雞子白和,塗丹上,日進三服,神良。

8. 火丹第二十二

(丹火附)

《巢氏病源》小兒火丹候:火丹之狀往往如傷寒赤著身,而日漸大者,謂之火丹候。

《巢氏病源》小兒丹火候:丹火之狀,發赤如火之燒,須臾熛漿起是也。

《嬰孺》云:火丹者,往來如傷寒赤著身體,不從傷火而得名。赤如日出時,以從其處,又名日丹。宜同用

《千金》漏蘆湯。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朱丹瘡癤。(漏蘆湯方見癰門。)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漏蘆湯”,用於治療小兒因熱毒引起的癰疽、赤白朱丹瘡癤等疾病。(具體的“漏蘆湯”配方,請參閱書中的“癰門”章節。)

《千金》治小兒火丹赤如朱,走皮中方。

上以醋和豉研,敷之。

《千金》又方

鯉魚血敷之,良。

《千金》又方

上搗荏子敷之,良

《千金》又方

上豬屎水和,絞取汁,服少許良。

《仙人水鑑》治火丹瘡方。

蕎麵,黃連(各少許)

上同研令細,塗之立瘥。切不得入油及鹽。

《廣利方》:小兒火丹,熱如火繞腰即損。

上杵馬齒菜敷之,日二。

《嬰孺》治小兒火丹走皮中赤者方。

梔子末以醋和,敷之。

《嬰孺》又方

鯉魚杵爛,或片拓之。

《嬰孺》治小兒天火丹者,凡小兒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極,遍身赤癢而微淫者方。

上小豆二升為末,雞子白和,封之。遍身者合塗之令遍。

《嬰孺》治小兒火丹方。

上取不犯水羊脂向火上炙,敷丹上,以白粉粉之,大良,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