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2)

1. 水氣第三

《嬰童寶鑑》:小兒水氣,是積聚久不治,並頻下而脾胃虛,積散而成水氣,及通身虛腫,但如熟李,即是水也。有疳氣虛腫而不亮也。

白話文:

《嬰童寶鑑》:小兒的水氣,是由於積聚已久沒有治癒,並經常拉肚子,導致脾胃虛弱,積散成水氣,最後全身浮腫,就像熟透的李子一樣,這就是水腫。有的孩子有疳氣,全身也會浮腫,但是沒有光亮。

《惠眼觀證》:水氣浮腫,遍體如黃熟李色不能消。先調氣,次日四更下中庸飲子,取下膜外浮水一兩盆(方見專門),即調氣後用粥補一月,斷鹽醋一月外,又服調氣散(方未見),須安樂。若此候見臍凸肚腫,兩腎如石,此死候不治。

白話文:

《惠眼觀證》:水氣浮腫,遍體如黃熟李的顏色,不能消退。先調理氣機,次日凌晨四更服用中庸飲子,取出膜外浮水一至兩盆(具體方法請參閱專門書籍)。調理氣機後,用稀粥補養身體一個月,斷絕鹽和醋一個月。再服用調氣散(具體方法未見),必須保持安樂的心情。如果出現臍部凸出,腹部腫脹,兩腎如石頭般堅硬的症狀,這是死亡的徵兆,無法治癒。

《簡要濟眾》治小兒水氣腹腫,兼下痢膿血,小便澀方。

葶藶子(半兩,微炒,搗如面)

上以棗肉和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棗湯下,空心晚後。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大棗的果肉搗碎做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像綠豆一樣。每次服用五丸,用大棗湯送服,在空腹的晚上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水氣,腫滿喘促,坐臥不安,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川大黃(銼碎,炒),牽牛子(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各半兩)

白話文:

檳榔、川大黃(切碎後炒過)、牽牛子(稍微炒過)、甜葶藶(隔著紙炒至紫色。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二、三服。兒稍大增之,以利為效。

《聖惠》治小兒水氣腫滿,喘嗽不止。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桑根白皮(銼),貝母(煨微黃。各半兩),桔梗(去蘆頭),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川升麻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各一分)

白話文:

赤茯苓、桑根白皮(切碎)、貝母(烘烤至微黃。各半兩),桔梗(去除根莖頭部)、甜葶藶(隔著紙炒,炒至紫色)、川升麻、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炒至微黃。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水氣腫滿不消,楮皮湯,方

褚樹白皮(銼),赤小豆(各一合),赤茯苓(二兩,銼)

白話文:

褚樹的白樹皮 (銼碎),赤小豆 (各一合),赤茯苓 (二兩,銼碎)

上件藥都和令勻。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水氣腫滿,小便澀。貍豆根湯,方

貍豆根,桑根白皮,車前草(各半兩),葵子,赤小豆(各半合)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水氣腫滿,小便不利,臍腹妨悶,喘促。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赤茯苓,海蛤(細研),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各一分)

白話文:

豬苓(去掉黑皮),桑根白皮(磨碎),赤茯苓,海蛤(磨成細粉),甜葶藶(以紙隔開炒到變成紫色,各一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喘促,小便不利。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銼),射干,赤茯苓,黃芩木通(銼),澤漆,漢防己澤瀉(各十兩)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色樹皮(切碎),射干,赤茯苓,黃芩,木通(切碎),澤漆草,漢防己,澤瀉(各十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煮赤小豆湯調下半錢,日三、四服。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碎,研磨至細膩成粉末狀。每次服用時,用煮熟的紅豆湯送服半錢藥粉,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水氣,面目腫,小便澀,心腹脹滿方。

赤茯苓,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漢防己,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紫蘇子(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各半兩)

白話文:

赤茯苓、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殼和尖端,將雙仁取出後與麩皮一起炒至微黃)、漢防己、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瓤,然後烘烤)、紫蘇子(稍微炒一下)、甜葶藶(用紙隔開炒至紫色。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湯下十丸,日三服。五歲以下減丸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捏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用桑根白皮湯煎煮後服用十丸,每天服用三次。五歲以下兒童酌情減少丸劑數量。

《聖惠》治小兒水氣,通身腫滿,心腹妨悶,坐臥不安,宜服,甜葶藶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小兒水腫病,全身腫脹,心腹悶脹,坐臥不安,宜服甜葶藶丸。

方劑:

  • 甜葶藶:五錢
  • 懷牛膝:五錢
  • 淡竹葉:五錢
  • 澤瀉:三錢
  • 木瓜:三錢
  • 茯苓:三錢
  • 白朮:三錢
  • 茵陳:二錢
  • 澤蘭:二錢
  • 扁豆:二錢
  • 薏苡仁:二錢
  • 車前子:二錢
  • 桂枝:一錢五分
  • 甘草:一錢五分
  • 桔梗:一錢五分
  • 生薑:一錢五分
  • 大棗:十枚

製法:

將各藥研為末,加蜂蜜調和成丸,如梧子大。

用法:

每日服三次,每次五丸。

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牽牛子(微炒),雄雀糞(各半兩),大戟(一分),膩粉(一錢,研入),巴豆(十粒,去皮心,別紙裝,壓去油)

白話文:

甜葶藶(隔著紙炒到變成紫色),牽牛子(稍微炒一下),雄雀的糞便(各半兩),大戟草(一分),膩粉(研磨成細粉,加入一錢重),巴豆(十顆,去除皮和心,用另外一張紙包起來,壓掉油脂)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棗瓤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茶下一丸,日二服。五歲以上加丸服之。

《聖惠》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大小便難,喘促不得睡臥,宜服,甘遂散,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水氣,全身腫脹,大小便困難,呼吸急促無法睡覺,宜服用甘遂散,藥方如下:

甘遂(煨令微黃),檳榔,川大黃(銼碎,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各一分),牽牛子(半兩,微炒)

白話文:

  • 甘遂:用文火煨製至微黃

  • 檳榔:去皮切片

  • 川大黃:切碎,微炒

  • 甜葶藶:隔紙炒製至紫色

  • 牽牛子:切碎,微炒

以上各味藥材,各取等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字,以利為效。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水氣,四肢浮腫,腹脅妨悶,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赤茯苓(各一分),牽牛子(三分,微炒),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大黃(銼碎,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木香、赤茯苓(各一份量),牽牛子(三分量,微炒),鱉甲(塗醋炙烤至發黃,去除裙襴邊緣),川大黃(切碎,微炒。各半兩份量)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以利為度。隨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檳榔(一分),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大麥面一兩和作餅子,煻灰火內煨熟。量兒大小與吃,即得通利氣下也,以溫水下之。

白話文:

上述中藥材研磨成粉末,再與一大兩的麵粉混合製成餅子,放入煻灰火中煨熟。依兒童的身體狀況食用,就能疏通氣機,幫助排便。服用時以溫水送服。

《聖惠》治小兒水氣,腹肚虛脹,頭面浮腫,小便不利。郁李仁粥,方

粟米(一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桑根白皮(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碎,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米作粥,入少許生薑汁,任意食之。

白話文:

  1. 將藥物搗碎,每次服用半兩。

  2. 以一大杯水煎煮,至藥液剩七分,去渣。

  3. 加入米作粥,加入少許生薑汁,即可隨意食用。

《惠眼觀證》治水氣腫滿,黃疸。中庸飲子,方

海金砂,續隨子(各一分),生薑,中庸(樟柳根是也,各一兩),蜜(二兩)

上五味細研,罨一宿,以次日五更時用絹帛濾汁,只作一服,溫暖吃盡,食前。逼下黃水,乃服勻氣藥補,後用樟柳根煮粥吃。

白話文:

將上好的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在晚上睡覺前敷在一塊布上,第二天早上五更時分用絲綢或布料將藥材過濾成汁,只調製成一服藥,趁熱喝完,必須在吃飯前服用。等到服用藥汁將黃色的水排出後,再服用和氣補益的藥物,之後用樟木和柳樹根熬煮成粥來食用。

《聖惠》灸法:小兒水氣,四肢盡腫及腹大,灸臍上一寸,三壯,炷如小麥大,分水穴也。

白話文:

《聖惠》中記載的灸法:小孩發生水氣病,四肢全腫脹,腹部變大,可以用灸法治療,在肚臍上面一寸處灸三壯,艾炷如小麥般大小,灸法穴位是分水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