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五六,耳疾

回本書目錄

五六,耳疾

1. 五六,耳疾

耳者。腎之外候。小兒腎經氣實。其熱上衝於耳。致津液壅滯為稠膿。為清汁者。此也。亦有沐浴水入耳中。水濕停留。搏於氣血。釀成耳膿。久不痊。變成耳重也。

【醫統】龍骨散,治停耳。小兒因沐浴水入耳中。水濕停留。搏於血氣。醞釀成膿耳。

枯礬(一錢),龍骨(煅一錢半),黃丹,胭脂(一錢),麝香(少許),一方無胭脂。

上為細末。先用綿杖子捻出耳中膿水。次用鵝翎管入耳中一字。

【保元】升陽散火湯,治小兒耳腫疼痛。或出膿汁者。此三陽風熱壅遏所致。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芍藥,人參(各六分),甘草(炙一分),柴胡(三分),防風(二分半),生甘草(二分),加黃柏知母(少許)

上入生薑。水煎晚服。兼服金花丸

【保元】金花丸方

黃連,黃柏,黃芩,山梔

為末。滴水為丸。

【準繩】清黃散,治耳出黃膿。名曰聤耳。內有風熱。外為水濕所幹醞久而成。

防風,滑石(五分),甘草(炙一錢),梔子(酒炒三錢),藿香,酒黃連(各二錢)

上為末。白湯調二錢。食後服。

【百問】蔓荊子散,治內熱。耳出膿汁。

升麻,木通赤芍桑白皮生地黃

麥門冬前胡,甘菜花,赤茯苓蔓荊子,甘草(炙各等分)

上薑棗。水煎服。

【回春】羽澤散,治小兒耳中出膿。或疼痛。或出水。

枯礬(少)

上為細末。吹入耳中。即愈。

【保元】清腎湯,治小兒耳熱。出汁作癢。此痰也。腎穴之上炎也。主之。

黃柏(鹽炒),茯苓白芷,蔓荊子,天麻半夏,防風,天花粉,貝母,玄參(各五分),甘草(三分半)

上入生薑。水煎服。

【百問】干胭脂膏,治小兒聤耳。常出膿水不止。

干胭脂,白龍骨,白礬(煅),白石脂(研等分)

上研如粉。用棗肉和丸。棗核大。以綿裹丸。納耳中。日三換之。

【田氏】紅玉散,治小兒膿耳。

枯白礬,干胭脂,麝香(各一錢)

上同研勻。先以綿裹杖子。捻淨摻之。

【本草】治小兒聤耳。用胭脂滴耳中。

【外臺】治小兒聤耳。硫黃末。以粉耳中。日一。夜一。瘥止。

【姚和】治小兒耳後月蝕瘡。胡粉和土。塗上。

【楊氏】治小兒耳後月蝕瘡。黃連為末。傅之。

【子母】一方,治小兒耳後月蝕瘡。燒蚯蚓糞。合豬脂敷之。

【醫統】月蝕瘡,小兒勿指月。耳後生瘡。曰月蝕瘡。用蝦蟆末傅。

【醫統】薔薇散,治小兒月蝕瘡。

薔薇根(四錢),地榆皮(二錢),輕粉(五分)

上為末。先用鹽湯洗過。後傅之。

【準繩】白蘞散,治小兒凍耳成瘡。或癢或痛。

黃柏,白蘞(半兩)

上為末。先以湯洗瘡後。用生油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