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雄

《醫方論》~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五皮飲

白話文:

  • 五加皮: 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樹皮。

  • 地骨皮: 知母屬植物知母的乾燥根皮。

  • 茯苓皮: 茯苓科植物茯苓的表皮。

  • 大腹皮: 芸香科植物大腹皮的果皮。

  • 生薑皮: 薑科植物薑的新鮮根莖皮。

此亦為水邪客於皮膚而設。以其病不在上,故不用發汗逐水之法,而但利小便也。

2. 麥門冬湯

麥門冬五十枚(姜炒),粳米五十粒

麥門冬湯,解之者多談玄理,予則謂初起便見喘滿,則明是清肅之令不能下行,故水溢高原也。擬以桑白皮、栝蔞皮、苡仁米等代之,亦未為不可。

白話文:

麥門冬湯,解釋這味藥方的人大多都空談玄妙的道理,而我認為,喘滿症狀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那麼明顯是清肅之令不能下降,所以水溢到了高原。考慮用桑白皮、栝蔞皮、薏苡仁米等藥物來代替麥門冬湯,也是可以的。

3. 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

白話文:

羌活、獨活各一錢重,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經過炙烤)各五分重,蔓荊子三分重。

此為治在表之濕,故獨用風藥。關節利則濕除矣,且屬外來之淺恙,本不在健運分消之例。

4. 中滿分消丸

厚朴(炒)一兩,枳實(炒),黃連(炒),黃芩(炒),半夏(薑製)五錢,陳皮知母(炒)四錢,澤瀉三錢,茯苓砂仁二錢,乾薑二錢,薑黃人參白朮(炒),甘草(炙),豬苓一錢

白話文:

  • 厚朴(炒製)一兩:具有化痰除濕、行氣止痛的功效。

  • 枳實(炒製):具有破氣消痞、行氣導滯的功效。

  • 黃連(炒製):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黃芩(炒製):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煩的功效。

  • 半夏(薑汁製):具有化痰止嘔、平喘除濕的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知母(炒製):具有清熱滋陰、養陰降火的功效。

  •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濁的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益氣健脾的功效。

  • 砂仁:具有溫胃行氣、化痰止嘔的功效。

  •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補氣回陽的功效。

  • 薑黃: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功效。

  • 白朮(炒製):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健脾的功效。

  • 甘草(炙製):具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

  • 豬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濁的功效。

蒸餅丸,焙熱服。

中滿分消丸,解者謂治熱脹,此不過脾胃失職,積濕所化之熱耳,並非實火也。若有實火,則水氣安得橫行,濁陰豈得復盛乎?惟其寓補脾胃之法於分消解散之中,不傷元氣,極為正法。

白話文:

「中滿分消丸」是一種能去除胃腸積食的方藥丸,有解毒者說它是用來治療熱脹病的。其實這只是脾胃功能失調,所積存水濕而生成的熱,這並不是真正的火熱引起。如果有真正的火熱,那麼水濕濁陰的病氣怎麼能夠繁盛而橫行呢?「中滿分消丸」以補益脾胃的治法,配合分散消解的藥性能夠起到消散積滯,同時又不損傷元氣,這是非常正確的治療方法。

5. 中滿分消湯

川烏,乾薑生薑黃連人參當歸澤瀉青皮麻黃蓽澄茄柴胡二錢,吳茱萸,草蔻仁,厚朴黃耆黃柏五分,益智仁木香半夏茯苓升麻三分

白話文:

川烏、乾薑、生薑、黃連、人參、當歸、澤瀉、青皮、麻黃、蓽澄茄、柴胡(二錢)、吳茱萸、草蔻仁、厚朴、黃耆、黃柏(五分)、益智仁、木香、半夏、茯苓、升麻(三分)

熱服。

此方於大隊溫補中,用黃連、黃蘗,所謂從權以寒熱藥下之也。於中又升散,又分利,雖屬開鬼門,潔淨府之法,究竟歧路太多矣。

白話文:

此方在溫補中,用黃連、黃蘗,也就是臨時使用寒性、熱性的藥材來瀉下。在中間又有升清氣、散邪氣,又讓氣分流,雖然屬於打通腸胃、清除積糞的的方法,但終究是歧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