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雄

《醫方論》~ 卷四 (1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8)

1. 連附四物湯

四物湯,加香附黃連。黃連以清血熱,香附以通厥陰,不涼不燥,最為合法。

白話文:

四物湯加上香附、黃連。黃連用於清除血液上的熱氣,香附用於疏通肝經。不寒不燥,最為適宜。

2. 固經丸

龜板(炙)四兩,芍藥(酒炒),黃柏(酒炒)三兩,黃芩(炒)二兩,香附(童便酒炒),樗皮(炒)一兩五錢

白話文:

  • 龜板(炒):180公克

  • 芍藥(用酒炒):135公克

  • 黃柏(用酒炒):135公克

  • 黃芩(炒):90公克

  • 香附(用童便酒炒):67.5公克

  • 樗皮(炒):67.5公克

酒丸。

龜板、黃柏、黃芩,多服令人絕產,此等方斷不可用。

3. 升陽舉經湯

補中益氣湯白芍、黑梔子、姜三片、棗三枚煎。

白話文:

將補中益氣湯加上白芍、黑梔子、姜三片、棗三枚煎煮成湯服用。

升陽退熱,調和氣血,故亦能止崩漏。

4. 如聖散

棕櫚(燒),烏梅一兩,黑姜一兩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烏梅湯下。

氣不攝血,當以補氣為先,截止太過,獨不慮積瘀為患乎?

5. 牡丹皮散

丹皮,桂心,歸尾,延胡索三分,牛膝,赤芍莪朮六分,三稜四分

白話文:

丹皮、桂心、當歸尾各三分,牛膝、赤芍藥、莪朮各六分,三稜四分。

水酒各半煎。

祛瘀破結,本治瘕之正法,惟體弱者宜酌減。

6. 正氣天香散

香附八錢,烏藥二錢,陳皮,蘇葉一錢,乾薑五分

白話文:

  • 香附:8 錢 (約 24 公克)

  • 烏藥:2 錢 (約 6 公克)

  • 陳皮:1 錢 (約 3 公克)

  • 蘇葉:1 錢 (約 3 公克)

  • 乾薑:5 分 (約 1.5 公克)

每五、六錢煎。

解鬱散氣,血自流行,再加當歸一味亦可。

白話文:

疏散鬱結、緩解氣滯,氣血就能自然運行。如果再加入當歸,也能達到相似的效果。

7. 抑氣散

香附四兩,陳皮二兩,茯神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香附四兩,約120公克

陳皮二兩,約60公克

茯神一兩,約30公克

甘草(炙)一兩,約30公克

為末,每服二錢。

輕淺小方,服之亦無害,

8. 固下丸

樗皮一兩五錢,白芍五錢,良薑(煅黑),黃柏(煅黑)三錢

白話文:

樗皮 7.5 公克,白芍 3 公克,乾薑(炒至變黑),黃柏(炒至變黑)各 1.5 公克。

粥丸,米飲下。

但可施於濕熱下注者耳,若營衛虧損者不可服。

9. 當歸煎丸

當歸熟地白芍(炒),赤芍(炒)一兩,阿膠續斷牡蠣(煅)一兩,地榆(炒黑)三錢

白話文: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熟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 白芍(炒):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赤芍(炒):活血化瘀,清熱涼血。

  • 阿膠:補血止血,滋陰潤肺。

  • 續斷:補腎益精,強筋健骨。

  • 牡蠣(煅):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 地榆(炒黑):清熱涼血,止血收斂。

醋糊丸,米飲下。

此治虛人之帶下,尚當加氣分藥一、二味。

10. 白芷散

白芷一兩,海螵蛸二個(煅),胎髮一錢(煅)

為末,酒調下二錢。

胎髮一味,極有意義,用先天之血餘,以治赤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