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除痰之劑第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除痰之劑第十五 (1)

1. 除痰之劑第十五

痰之源不一:有因熱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熱者,有因氣而生者,有因風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濕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驚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傷冷物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有脾虛而成者。俗云百病皆由痰起,然《內經》有飲字而無痰字,至仲景始立五飲之名,而痰飲居其一。

白話文:

痰的來源很多:有因熱而生成的痰,有因痰而生的熱,有因氣而生成,有因風而生成,有因寒而生成,有因濕而生成,有因暑而生成,有因驚嚇而生成,有因飲食過多而生成,有因進食冰寒食物而生成,有因嗜酒而生成,有因脾氣虛弱而生成。民間俗語說百病皆由痰而起,然而《內經》中有「飲」字而沒有「痰」字,直到仲景才開始確定五種飲水的名稱,而痰飲是其中之一。

龐安常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準繩》云:痰之生由於脾氣不足,不能致精於肺,而淤以成者也,治痰宜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是無火之痰,痰清而稀。陰虛火動,火結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濁。

白話文:

龐安常說:擅長治療痰症的人,不是直接治療痰,而是治療氣,氣順暢了,全身的津液也會隨著氣而順暢。《準繩》一書說:痰的產生是源於脾氣不足,不能將精華輸送至肺部,而瘀積而成,治療痰症應該先補脾,使脾臟恢復健運的常態,痰就會自行消散。腎虛不能控制水液,水液泛濫成痰,這是無火之痰,痰清而稀。陰虛火旺,火熱凝聚成痰,這是火之痰,痰稠濁。

痰證初起,發熱頭痛,類外感表證;久則朝咳夜重,又類陰火內傷;走注肢節疼痛,又類風證,但肌色如故,脈滑不勻為異。

白話文:

痰證初期,發熱頭痛,類似外感表證;時間久了,早上咳、晚上咳加重,又類似陰火內傷;痰液在四肢關節流竄疼痛,又類似風證,但皮膚顏色正常,脈搏滑動不均勻,這是痰證的與其他疾病的差異。

2. 二陳湯

(《局方》)

治一切痰飲為病,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脾虛不能健運,則生痰飲,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也)。

白話文:

治療一切以痰飲為病症的疾病,包括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暈、心悸。(脾虛不能健運,則生痰飲,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是其根本,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化的形式不勝枚舉。)

半夏(薑製,二錢),陳皮(去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加姜煎(姜能製半夏之毒。陳皮、半夏貴其陳久,則無燥散之患,故名二陳)。治痰通用二陳。風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濕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楂麥芽、神麯,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氣痰加香附枳殼,脅痰在皮裡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

白話文:

半夏(用薑汁炮製,二錢),陳皮(去掉白色部分),茯苓(一錢),甘草(五分)。加薑煮(薑能制半夏的毒。陳皮、半夏存放時間久了效果最好,就不會有燥散的問題,所以稱之為「二陳」)。治療痰症,通常使用「二陳」。風痰加南星、白附子、皁角、竹瀝,寒痰加半夏、薑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濕痰加蒼朮、白朮,燥痰加栝蔞、杏仁,食痰加山楂、麥芽、神麴,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氣痰加香附、枳殼,脅痰在皮裡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瀝。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也(或曰:有痰而渴,宜去半夏,代以貝母、栝蔞。吳鶴皋曰:渴而喜飲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飲水者,雖渴猶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濕極而兼勝己之化,非真象也。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陰、陽明的方劑。半夏辛溫,質地光滑,性燥,能夠促進水液運行、化痰,是君藥。痰是由於氣滯而產生,氣順暢了,痰就消除了,所以用橘紅理氣;痰是由於濕氣而產生,濕氣去除了,痰就消除了,所以用茯苓滲濕;這是臣藥。中間不調和,痰涎就會聚集,再用甘草調和脾胃、補益脾土,是佐藥。(有人說:有痰而口渴,應該去掉半夏,改用貝母、栝蔞。吳鶴皋說:「口渴想喝水的人,可以改用;口渴而不能喝水的人,即使再口渴,仍然應該用半夏;這是因為濕氣是病症的根本,熱氣是病症的表象,體內濕氣極盛而超過了對方劑的化解能力,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按: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雖俱化痰,而寒溫燥潤各異,脫或誤施,貽害非淺,用者宜審之。有血不足,陰火上逆,肺受火傷,肅清之令不得下行,由是津液混濁,生痰不生血者,名燥痰,當用潤劑,如地黃、門冬、枸杞之類,滋陰降火,而痰自清,若投二陳,立見危殆;有痰飲流入四肢,肩背痠痛,手足罷軟,誤以為風,則非其治,宜導痰湯木香薑黃。大凡痰飲變生諸證,當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

白話文:

貝母性寒潤,主治肺部燥熱引起的痰液,而半夏性溫燥,主治脾臟濕熱引起的痰液;雖然都能化痰,但寒熱燥潤各不相同,如果使用錯誤,危害不淺,使用時務必審慎。如果出現血虛,陰火上沖,肺部受火傷,肅清之令不能下行,因此津液混濁,生成痰而不能生成血,稱為燥痰,應使用滋陰潤燥的藥物,如地黃、門冬、枸杞等,滋陰降火,而痰自清;如果此時使用二陳湯,立見危殆;如果有痰飲流入四肢,肩背痠痛,手足軟弱,誤以為是風濕,則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應使用導痰湯加木香、薑黃。總之,痰飲引起的各種疾病,應以治療痰飲為先,痰飲消除,各種疾病自然痊癒。

如頭風眉稜骨痛,投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見功;又如眼赤羞明,與之涼藥不瘳,畀以痰劑獲愈;凡此之類,不一而足。有人坐處吐痰滿地,不甚稠黏,只是沫多,此氣虛不能攝涎,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加益智仁一錢以攝之)。

白話文:

如果出現頭痛和眉毛骨疼痛的症狀,服用了風藥卻沒有效果,改用痰藥卻見效;又如眼睛發紅畏光,服用涼藥不見好轉,服用痰劑卻能痊癒;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人坐在那裡吐痰,痰液滿地,痰液不太濃稠黏膩,只是泡沫多,這是由於氣虛不能收斂唾液,不能使用瀉藥,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一錢來收斂唾液。

本方加人參、白朮,名六君子湯:治氣虛有痰。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陳皮半夏湯;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湯;本方去陳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湯;再加生薑,名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並治水氣嘔惡。本方加黃芩,名茯苓半夏湯(《宣明》):治熱痰。本方加黃連梔子、生薑,名二陳加梔連生薑湯:治膈上熱痰,令人嘔吐。

白話文:

在原方中加入人參和白朮,就稱做六君子湯:用來治療氣虛伴有痰的症狀。

在原方中去除茯苓和甘草,就稱做陳皮半夏湯;再加入桔梗,就稱做桔梗半夏湯;

在原方中去除陳皮和甘草,就稱做半夏茯苓湯;再加入生薑,就稱做小半夏加茯苓湯(出自《金匱》):這些方劑都用來治療水氣嘔吐的症狀。

在原方中加入黃芩,就稱做茯苓半夏湯(出自《宣明》):用來治療熱痰。

在原方中加入黃連、梔子、生薑,就稱做二陳加梔連生薑湯:用來治療膈上熱痰,會讓人嘔吐。

去生薑,治嘈雜。本方加砂仁、枳殼,名砂枳二陳湯:行痰利氣。本方加膽星、枳實,名導痰湯:治頑痰膠固,非二陳所能除者(加膽星以助半夏,加枳實以成沖牆倒壁之功)。再加菖蒲,治驚悸健忘,怔忡不寐。導痰湯加木香、香附,名順氣導痰湯:治痰結胸滿,喘咳上氣。

白話文:

去除薑汁,治療嘈雜。在這個基本方藥中加入砂仁和枳殼,稱之為砂枳二陳湯:化痰行氣。在這個基本方藥中加入半夏和枳實,稱之為導痰湯:治療頑固的痰液,這是二陳湯無法清除的(加入半夏以增強茯苓的功效,加入枳實以形成衝牆倒壁的效果)。再加入菖蒲,治療驚悸健忘、怔忡失眠。導痰湯加入木香和香附,稱之為順氣導痰湯:治療痰結胸滿、氣喘咳嗽。

本方加枳實、栝蔞、菔子、山楂、神麯:治食積痰嗽發熱。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名加味二陳湯仁齋:治痰攻眼腫,並酒家手臂重痛麻木。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名溫中化痰丸(《寶鑑》):治胸膈寒痰不快。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麵糊丸,薑湯下,名三聖丸: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白話文:

  1. 如果在基本方劑中加入枳實、栝蔞、菔子、山楂、神麯,就可以治療食積痰嗽發熱的疾病。

  2. 如果在基本方劑中加入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就可以治療痰攻眼腫,以及酒家手臂重痛麻木的疾病。這種改良過的方劑,在仁齋中被稱為「加味二陳湯」。

  3. 如果在基本方劑中去除甘草,加入乾薑,並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薑汁和成藥丸,這種改良過的方劑被稱為「溫中化痰丸」(出自《寶鑑》),可以治療胸膈寒痰不快。

  4. 如果在基本方劑中去除茯苓、甘草,加入黃連,並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麵粉和成藥丸,用薑湯送服,這種改良過的方劑被稱為「三聖丸」,可以治療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單用陳皮、生薑,名橘皮湯《金匱》: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單用半夏、薑汁,名生薑半夏湯(《金匱》):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名消暑丸見暑門。

白話文:

單方用陳皮和生薑,稱為「橘皮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治法,用於治療乾嘔噦,以及手腳冰冷的人。

單方用半夏和薑汁,稱為「生薑半夏湯」,也是出自《金匱要略》,用於治療似喘非喘、似嘔非嘔、似呃逆非呃逆,心中煩躁不安的人。

本方的半夏用醋煮過,去掉陳皮,用薑汁做成丸劑,稱為「消暑丸」,詳見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