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川成章

《證治摘要》~ 卷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3)

1. 喘哮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大青龍湯,喘有表症者。

麻杏甘石湯,喘惡寒止者。

越婢加半夏湯,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醫宗必讀云。一令愛。久嗽而喘。百治無效。一日喘甚。煩躁。余視其目則脹出。鼻則鼓扇。脈則浮而大。肺脹無疑。以此投之。一劑而減。再劑而愈。

射干麻黃湯,喘已。作咳者。

木防己湯,心下痞堅。氣急者。

皂莢丸,哮喘不得臥者。

南呂丸,姑洗丸,七寶丸紫丸化毒丸,救喘丸(家方),治哮喘。用苧麻根。和砂糖。爛煮時時嚼嚥下。永絕病根。又用貓兒頭骨。燒灰酒調。二三錢。一服便止。(正傳)

上氣喘嗽。沙糖薑汁煎咽。

又喘息欲絕。飲韭汁一升。(草本)

哮喘輕粉丸有效。(小言)

喘脈宜浮遲。不宜急疾數。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正傳),凡喘作於大病之後者。上喘咳而下泄瀉者。婦人產後因亡血過多者。多危殆。(醫統),方輿載千緡湯。及參連湯。喘。四君子湯

2. 眩暈

苓桂朮甘湯,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者。(頭眩發作有時為準)

澤瀉湯,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者。頭眩不止為準。

五苓散,臍下有悸。吐涎沫而顛眩。此水也。夏日眩有效。

小半夏加茯苓湯,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嘔吐而眩者效)

應鐘散,秘結者兼用之。

眩暈不可當者。以大黃酒炒為末。茶清調下。(正傳)

苓桂朮甘湯合瀉心湯,治失血後併產後眩暈。

當歸芍藥散料中。三倍芎歸煎服。兼用回生散

真武湯,此湯症希有焉。

南陽云眩暈。白虎湯有效。

元生膏(家方),貼百會。

聖濟有灸百會塗蓖麻子取膿血之法。此元生為勝。要訣用靈砂丹

3. 大便閉

承氣湯,隨證用之。

麻仁丸,或為湯加桃仁

蜜煎導,承氣丸三黃湯,或加甘草煎服。

按平生秘結之人。大黃甘草湯。加芍藥為散服。或煉蜜服。芎黃散。煉蜜服亦佳。

甘遂丸輕粉丸巴豆丸,聖惠治大小便閉。脹悶欲死。

輕粉(一錢),生麻油(一合),相和服。

本草燥結門。治冷閉。附子為末。蜜水服。按是希有之證。若有此症。則宜與對證附子劑。聖濟謂之冷秘。即用附子劑。

方輿載宣明論倒換散大黃荊芥二味也。

4. 小便閉

豬苓湯,加車前子消石桃核承氣湯

八味丸,產前後小便閉用之。

施整胎術。泄閉術。男子脈緊者。或用之。

大黃甘遂湯,治小便閉。劇證。

黃丹膏,黃丹(十錢),巴豆(五個),上二味先研巴豆。內黃丹加蜜少許。相和塗紙。貼臍下一寸五分。

六物解毒加反鼻湯,治黴毒家小便閉。方中十倍土茯苓。三倍大黃。加反鼻二錢。以水二合五勺。煮取五勺。頓服。累用累驗。土茯苓上品細銼用。

治小便不通方,樸消一味。細研為散。每服二錢匕。酒調下。(聖濟)

治小便不通。臍下急痛。脹悶欲絕。鹽(二升),上一味鐺中炒。令極熱。布帛裹。熨臍下以小便通快。為度。(聖濟)

古云小便閉。皆宜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丹溪云。吾以吐通小便。用瓜蒂之類。

聖惠。轉胞條。八味丸。治小腹急痛不得小便。(按急痛為準)

又云以蒲黃。裹患人腎。令頭至地。二度即通。

小便閉。八正散有奇效。倒換散亦有效。梅毒家小便閉。亦八正散有效。(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