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湯頭歌訣》~ 瀉火之劑 (1)

回本書目錄

瀉火之劑 (1)

1. 瀉火之劑

二十七首、附方九

2. 黃連解毒湯

(毒即火熱也)四味,黃柏黃芩梔子備,(等分)。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血)衄(鼻血,音女六切)斑黃均可使。若云三黃石膏湯,再加麻黃及淡鼓。(見表裡。)此為傷寒溫毒盛,三焦表裡相兼治。梔子金花(丸)加大黃,(黃芩、黃柏、黃連、梔子、大黃,水丸。)潤腸瀉熱真堪倚。

白話文:

原文: (毒即火熱也)四味,黃柏黃芩梔子備,(等分)。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血)衄(鼻血,音女六切)斑黃均可使。若雲三黃石膏湯,再加麻黃及淡鼓。(見表裡。)此為傷寒溫毒盛,三焦表裡相兼治。梔子金花(丸)加大黃,(黃芩、黃柏、黃連、梔子、大黃,水丸。)潤腸瀉熱真堪倚。

(毒性就是火熱)四種藥物包括黃柏、黃芩、梔子,等量使用。煩躁狂熱、嘔吐、失眠、吐血、衄鼻血、臉色發黃都可以使用這些藥物治療。如果稱之為三黃石膏湯,再加入麻黃和淡鼓。(具體參照表裡證治療方法)這是針對外感風寒毒盛導致的表裡失衡的治療方法。梔子金花(丸)加入大黃(黃芩、黃柏、黃連、梔子、大黃,製成水丸),可以滋潤腸道、瀉熱,非常值得信賴。

3. 附子瀉心

(湯,仲景)用三黃,寒加熱藥以維陽。〔芩、連各一兩,大黃二兩,附子一枚(炮)。恐三黃重損其陽,故加附子。〕痞乃熱邪寒藥治,(傷寒痞滿,從外之內,滿在胸而不在胃,多屬熱邪,故宜苦瀉。若雜病之痞,從內之外,又宜辛熱。)惡寒加附始相當。(經曰:心下痞,按之軟,關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

白話文:

(湯方,張仲景)使用三黃(黃芩、黃連、大黃),寒性藥物配上熱性藥物,以維護陽氣。〔黃芩、黃連各一兩,大黃二兩,附子一枚(炮製過)。擔心三黃過於損傷陽氣,所以加入附子。〕痞滿是熱邪,用寒性藥物治療,(傷寒引起的痞滿,從外向內產生,滿在胸口而不在胃部,大多屬於熱邪,所以適合用苦寒瀉下法。而雜病引起的痞滿,從內向外產生,又適合用辛熱藥物。)如果惡寒,則加入附子才合適。(經典上說:心口以下痞滿,按壓時發軟、寸關脈浮動,可以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腸。)大黃附子湯同意,溫藥下之妙異常。〔大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金匱》陽中有陰,宜以溫藥下其寒,後人罕識其旨。〕

白話文:

如果心口脹悶不適,又反覆怕冷,還出汗的話,可以用附子瀉下心腸。大黃附子湯和這個道理一樣,用溫熱藥物瀉下寒氣,效果非常好。〔用大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製過)。《金匱要略》中說,陽氣中含有陰氣,應該用溫熱藥物瀉下其中的寒氣,後人卻很少了解這個道理。〕

4. 半夏瀉心

(湯,仲景)黃連芩,乾薑甘草人參大棗和之治虛痞,法在降陽而和陰。〔半夏半斤,黃連一兩,乾薑、黃芩、甘草(炙)、人參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凡用瀉心者,多屬誤下,非傳經熱邪。否而不泰為痞。瀉心者,必交陰陽;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參、甘、大棗。〕

白話文:

中醫湯劑,由黃連、黃芩、乾薑、甘草和人參組成。加入大棗,此方用於治療虛證實症,其原理在於降低陽氣並調和陰氣。

組成:

  • 半夏:半斤
  • 黃連:一兩
  • 乾薑、黃芩、甘草(炙)、人參:各三兩
  • 大棗:十二枚

適用症狀:

此方適用於傷寒早期誤下藥,導致胸滿卻不疼痛的實證。患者可能出現身體發冷、嘔吐和飲食不下,但並非柴胡證。

原理:

對於任何使用瀉心藥物的患者,大多是誤下或非因經熱邪毒所致。如果患者出現非典型症狀,則判斷為實證。瀉心之法必須同時調理陰陽,並疏通上下。因此,此方添加了人參、甘草和大棗。

5. 白虎湯

(仲景)用石膏偎,知母甘草梗米陪。(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亦有加入人參者,(名人參白虎湯。)燥煩熱渴舌生苔。(白虎,西方金神。此方清肺金而瀉胃火,故名。然必實熱方可用之,或有血虛身熱,脾虛發熱及陰盛格陽,類白虎湯證,誤投之,不可救也。按:白虎證脈洪大有力,類白虎證脈大而虛,以此為辨。

白話文:

仲景使用石膏覆蓋,加上知母、甘草和粳米。(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也有些人加入人參。(名人參白虎湯。)乾燥煩躁、口渴舌苔滋生。(白虎為西方金神。此方清熱降火,因此得名。但是必須確認是實熱才會使用,如果血虛發熱、脾虛發熱或陰盛格陽,其症狀類似白虎湯,誤用這副方子,將難以挽回。按:白虎症脈象強而有力,類似症狀脈象大而虛,以此作為區分。)

又當觀小便,赤者為內熱,白者為內寒也。)

6. 竹葉石膏湯

(仲景)人參,麥冬半夏竹葉靈。甘草生薑兼粳米,暑煩熱渴脈虛尋。〔竹葉二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甘草(炙)三兩,麥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姜煎。治傷寒解後,嘔渴少氣。竹葉、石膏之辛寒,以散餘熱;參、甘、粳、麥之甘平,以補虛生津;薑、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

白話文:

(張仲景說)人參、麥冬、半夏、竹葉、靈芝都是好的藥材。加上甘草、生薑和粳米,可以治療暑熱煩渴,脈搏虛弱的情況。

(具體藥方如下:)竹葉兩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炙甘草三兩,麥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上生薑煎服。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傷寒發作後,嘔吐口渴、氣短的情況。竹葉、石膏的辛寒,可以散去餘熱;人參、甘草、粳米、麥冬的甘平,可以補虛生津;生薑、半夏的辛溫,可以去除痰液、止住嘔吐。

7. 升陽散火

(湯,東垣)葛升柴,羌獨防風參芍儕。生炙二草加薑棗,陽經火鬱發之佳。(柴胡八錢,葛根升麻羌活獨活白芍各五錢,防風二錢半,炙甘草三錢,生甘草二錢,每服五錢,加薑、棗煎。火發多在肝、膽之經,以木盛能生火,而二經俱挾相火,故以柴胡散肝為君,羌、防以發太陽之火,升、葛以發陽明之火,獨活以發少陰之火。加參、甘者,補土以泄火;加白芍者,瀉肝而益脾,但令散中有補,發中有收也。

白話文:

(湯方,源自東垣)葛根、升麻、柴胡、羌活、獨活、防風、白芍等藥材。生、炙甘草輔以薑、棗。針對陽經火熱鬱積,發揮散發療效。

(湯方組成和功效:)

  • 柴胡八錢:疏肝解鬱
  • 葛根、升麻、羌活、獨活各五錢:發散陽經之火
  • 白芍五錢:滋養肝血
  • 防風二錢半:疏風散熱
  • 炙甘草三錢,生甘草二錢:益氣健脾
  • 薑、棗適量:調和藥性

陽經火熱多發生於肝膽經絡,因肝膽屬木,木盛生火,兩經絡中蓄積相火。因此湯方以柴胡疏肝解鬱為君藥,羌活、防風發散太陽之火,升麻、葛根發散陽明之火,獨活發散少陰之火。再加入人參、甘草補益脾氣以瀉火,白芍滋養肝血以健脾。這樣既有發散之效,又有滋補之功。

8. 涼膈

(散,《局方》)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上,(葉生竹上,故治上焦。)中焦燥實服之消。〔連翹四兩,大黃(酒浸)、芒硝、甘草各二兩,梔子(炒黑)、黃芩(酒炒)、薄荷各一兩,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連翹、薄荷、竹葉以升散於上,梔、芩、硝、黃以推瀉於下,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白話文:

(散,《局方》)硝石、黃連、梔子、連翹、黃芩、甘草、薄荷等分。用竹葉和蜂蜜煎服,治療上焦(膈肌以上)的症狀。(竹葉生長在竹子上,所以主治上焦。)中焦(膈肌以下臍以上)燥熱實證服用可消散症狀。〔連翹四兩,大黃(用酒浸泡)、芒硝、甘草各二兩,梔子(炒黑)、黃芩(用酒炒)、薄荷各一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竹葉、生蜂蜜煎服。連翹、薄荷、竹葉升散於上,梔、芩、硝、黃推瀉於下,使氣血上升下降,膈膜自然通暢。〕

加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潘思敬曰:仲景調胃承氣湯,後人加味一變而為涼膈散,再變而為防風通聖散。〕

白話文:

在湯藥中加入甘草和生蜂蜜,是因為疾病位於膈。甘草具有緩和作用,可以緩解症狀。

潘思敬說:張仲景的「調胃承氣湯」,後人加味變化,變成了「涼膈散」;再變化,變成了「防風通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