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石膏湯

San Huang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六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胃經 23%
心經 10%
膀胱經 8%
肝經 7%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4%
小腸經 3%
腎經 2%
脾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三黃石膏湯」,主要成分包括麻黃、淡豆豉、黃柏、黃連、黃芩、石膏、梔子和蔥白。此方劑主治傷寒導致的體內熱氣過盛,但表證(指外感風寒的症狀)尚未解除。病人可能會出現壯熱但不出汗、身體沉重僵硬、鼻腔乾燥口渴、神志昏亂、說胡話、嘔吐、流鼻血或皮膚出現斑點,脈搏滑數等症狀。

麻黃性辛溫,主要功效為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喉癢咳嗽等症狀。

蔥白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並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

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等功效。能治療感冒、喉嚨腫痛、胸悶等疾病,同時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黃柏性寒味苦,功能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適用於治療腳氣、痿闢、濕疹等疾病。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黃疸、高熱神昏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外感熱病、壯熱煩渴、咳嗽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口渴等熱證病症。

總結而言,三黃石膏湯是一種綜合多種功效的中藥方劑,對於治療傷寒導致的熱氣過盛症狀具有良好效果。然而,使用任何中藥方劑前,建議諮詢合格中醫師,以確保安全有效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麻黃、豆豉發汗解表,使在表之邪從外而解。
  • 黃芩、黃柏、黃連、梔子瀉火解毒,使三焦之火熱從裡而泄。
  • 石膏辛甘大寒,清熱除煩,配合麻黃、豆豉發汗解表,使在表之邪從外而解。
  • 麻黃、梔子、豆豉得石膏三黃,則發表而不助裡熱;三黃、石膏、梔子得麻黃、豆豉則清熱而不失治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無實熱者忌用本方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降壓藥、利尿藥、鎮靜安眠藥等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鼻子乾燥心胸煩熱流鼻血黃痰,黃鼻涕咳嗽發燒皮膚瘀血斑疹大便秘結排尿困難麻疹睡眠障礙大腸激擾綜合症小便顏色偏黃口乾口渴身體沉重心情煩燥不易流汗牙齦出血昏迷胡言亂語神志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石膏湯, 出處:《治疹全書》卷上。 組成:麻黃、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梔子、淡竹葉。 主治:風寒熱毒,鬱滯悶疹。

三黃石膏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麻黃、川連、天冬、川柏、力子、犀角、石膏、黃芩、黑梔、知母、連翹、甘草。 主治:麻痘,肺胃表裏俱熱,狂叫欲走,煩躁而渴,兩目如火,六脈洪數。

三黃石膏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一。 組成: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 主治:暑毒深入,結熱在裏,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