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暑症門(十一則)

行役負販,馳驅於烈日之下,感觸暑氣,一時猝倒,人以為中暑也,誰知是中暍乎。夫暍者熱之謂也,暑亦熱也,何以分之?蓋暑之熱由外而入,暍之熱由內而出。行役負販者,馳驅勞苦,內熱欲出,而外暑遏抑,故一時猝倒,是暑在外而熱閉之也。倘止治暑而不宣揚內熱之氣,則氣閉於內,而熱反不散矣。治法宜散其內熱,而佐之以消暑之味。方用救暍丹

青蒿(五錢),茯神(三錢),白朮(三錢),香薷(一錢),知母(一錢),乾葛(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一劑氣通,二劑熱散,不必三劑。

此方用青蒿平胃中之火,又解暑熱之氣,故以之為君。香薷解暑,乾葛散熱,故以之為佐。又慮內熱之極,但散而不寒,則火恐炎上,故加知母以涼之,用白朮、茯苓利腰臍而通膀胱,使火熱之氣俱從下而趨於小腸以盡出也。火既下行,自然不逆而上衝,而外暑、內熱各消化於烏有矣。

此症用解暑散亦效。

香薷,茯苓(各三錢),甘草,黃連(各一錢),白朮(一兩),白扁豆(二錢),白豆蔻(一粒),水煎服。一劑即愈。

膏粱子弟,多食瓜果,以寒其胃,忽感暑氣,一時猝倒,是中暑也。蓋膏粱之人,天稟原弱,又加多欲,未有不內寒者也。復加之瓜果,以增其寒涼,內寒之極,外熱反易於深入。陰虛之人,暑氣即乘其虛而入之。治法不可祛暑為先,必須補氣為主。然既因陰虛,以至陽邪之中,似宜補陰為主。

不知陽邪之入脾,依陰氣也。補陰則陰氣雖旺,轉為陽邪之所喜,陽得陰而相合,正恐陰弱不能相配,若一旦助其陰氣,無論陰難卻陽,而陽邪且久居之而生變矣。惟補其陽氣,則陽氣健旺,益之散暑之味,則邪陽不敢與正陽相敵,必不戰而自走也。方用:

人參(五錢),茯神(五錢),白朮(五錢),香薷(二錢),白扁豆(二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氣回,二劑暑盡散。

此方名為散暑回陽湯,方中參、苓、朮、豆俱是健脾補氣之藥,以回其陽。用香薷一味,以散其暑。何多少輕重之懸殊乎?不知陰虛者,脾陰之虛也。脾雖屬陰,非補陽之藥不能效。況陽邪甚盛,非多用何以相敵乎。倘少少用之,恐有敗衄難遏之虞,即或取勝,暑退而元氣未能驟復。

與其暑去而後補陽,何若於邪旺之日,而多用之,正既無虧,而邪又去速之為益哉。

此症用加味四君湯亦效。

人參,白朮(各五錢),甘草,香薷(各一錢),茯苓(三錢),炮姜(三分),水煎服。二劑愈。

中暑氣不能升降,霍亂吐瀉,角弓反張,寒熱交作,心胸煩悶,人以為暑氣之內熱也,誰知是陰陽之拂亂乎。人身陰陽之氣和,則邪不能相干。苟陰陽不能相交,而邪即乘其虛而入之矣。且邪之入人臟腑也,助強而不助弱,見陰之強而即助陰,見陽之強而即助陽,夏令之人多陰虛陽旺,邪乘陰虛而入,本欺陰之弱也。然見陽氣之旺又助陽而不助陰。

陰見邪之助陽也,又妒陽之旺而相戰,陽又嫌邪之黨陽也,欲嫁其邪於陰,而陰又不受,於是陰陽反亂,氣不相通,上不能升,下不能降,霍亂吐瀉拂於中,角弓反張困於外,陰不交於陽而作寒,陽不交於陰而作熱。心胸之內竟成戰場之地,安得而不煩悶哉。然則治法和其陰陽之氣,而少佐之以祛暑之劑,緩以調之,不必驟以折之也。

方用和合陰陽湯

人參(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五錢),香薷(一錢),藿香(一錢),蘇葉(一錢),厚朴(五分),陳皮(三分),枳殼(三分),砂仁(一粒),天花粉(一錢),水煎探冷,徐徐服之。一劑陰陽和,二劑各症愈,不必三劑。

此方分陰陽之清濁,通上下之浮沉,調和於拂逆之時,實有奇功,以其助正而不增火,祛邪而不傷氣,化有事為無事也。

此症用加減六君湯亦效。

人參,茯苓,白芍(各三錢),白朮(一兩),香薷(一錢),砂仁(一粒),陳皮(五分),半夏(一錢),水煎服。一劑即平。

中暑熱之氣,腹中疼痛,欲吐不能,欲瀉不得,此名為乾霍亂也。夫邪入胃中,得吐則邪越於上,邪入腹中,得瀉則邪趨於下矣。邪越於上,則邪不入於中,邪趨於下,則邪不留於內。今不吐不瀉,則邪不上不下,堅居於中焦。譬如賊人反叛,雖四境安寧,而一時生變喋血於城門,橫屍於內地,斯時非奮不顧身之將,號召忠勇,冒矢石而奪門靖難,烏能安反側於頃刻,定禍患於須臾哉。治法急用:

人參(一兩),瓜蒂(七個),水煎一大碗。飲之即吐,而愈矣。

此方名為人參瓜蒂散。此等之病,脈必沉伏,不吐則死,古人亦知用瓜蒂吐之,但不敢加入人參耳。蓋此症原因,胃氣之虛,以致暑邪之入,今加大吐則胃必更傷,非用人參則不能於吐中而安其胃氣也。且胃氣素虛,而暑邪壅遏,雖用瓜蒂以吐之,而氣怯不能上送,往往有欲吐而不肯吐者,即或動吐,而吐亦不多,則邪何能遽出乎。惟用人參至一兩之多,則陽氣大旺,力能祛邪而上湧。

況得瓜蒂以助之,安得而不大吐哉。邪因吐而遽散,而正氣又復無傷。譬如內亂一定而民安物阜,仍是敉寧之日,何至動四郊之多壘哉。

此症用參蘆湯亦佳。

人參蘆(二兩),煎滾湯(一碗,和之井水一碗,少入鹽和勻飲之,以鵝翎掃喉,引其嘔吐,吐出即安,然不吐而能受,亦愈也。)

中暑熱極發狂,登高而呼,棄衣而走,見水而投,人以為暑毒之侵,誰知胃火之相助乎。夫暑熱之入人臟腑也,多犯心而不犯胃。蓋暑與心俱屬火也,胃則心之子也,胃見暑邪之犯心,即發其土中之火以相衛。胃乃多氣多血之府,火不發則已,發則其酷烈之威,每不可當。

暑邪畏胃火之強,益遁入於心,而心又喜寒不喜熱,畏暑邪之直入,不敢自安,胃火怒,暑邪之直入於心中而不出,乃縱其火,以焚燒於心之外,心又安禁二火之相逼乎?勢必下堂而走,心君一出,而神無所依,於是隨火熾而飛越。登高而呼者,火騰於上以呼救援也;棄衣而走者,憎衣之添熱也;見水而投者,喜水之剋火也。此時心中無津液之養,皮膚之外,必多汗出亡陽,是陰陽兩竭之病,至危至急之候。

苟不大瀉其火,則燎原之焰,何以撲滅乎。方用三聖湯

人參(三兩),石膏(三兩),玄參(三兩),水煎數碗,灌之,一劑狂定,二劑神安,不可用三劑也。另用緩圖湯:

玄參(二兩),人參(一兩),麥冬(一兩),青蒿(一兩),水煎服。二劑而暑熱兩解矣。

聖湯用石膏至三兩,用人參、玄參各至三兩,未免少有霸氣。然火熱之極,非杯水可息,苟不重用,則爍干腎水立成烏燼。方中石膏雖多,而人參之分兩與之相同,實足以驅駕其白虎之威,故但能瀉胃中之火,而斷不至傷胃中之氣。玄參又能滋潤生水,水生而火尤易滅也。

至於緩圖湯不用石膏者,以胃中之火既已大瀉,所存者不過余煙斷焰,時起時滅,何必再用陰風大雨以洗濯之?故又改用麥冬、青蒿既益其陰,又息其火,使細雨綢繆之為得也。或問:因暑發狂,似宜消暑,乃三聖湯但瀉火而不顧暑,何以能奏功耶?不知暑亦火也,瀉火即瀉暑矣。

使瀉火之中加入香薷、藿香清暑之藥,則石膏欲下降,而香薷、藿香又欲外散,轉足以掣石膏之手,反不能直瀉其火矣。

此症用三清湯救之亦神。

玄參(四兩),石膏(一兩),青蒿(一兩),水煎服。一劑即安。

中暑熱症自必多汗,今有大汗如雨,一出而不能止者,人以為發汗亡陽必死之症也,誰知是發汗亡陰之死症乎。夫暑熱傷心,汗自外泄,然而心中無汗也,何以有汗?此汗乃生於腎,而非生於心也。蓋心中之液,腎生之也,豈心之汗非腎之所出乎。雖汗出亡陽,乃陽旺而非陰虛。

但陰不能制陽,而陽始旺;亦陰不能攝陽,而陽始亡。顧陰陽原兩相根也,陰不能攝陽,而陽能戀陰,則陽尚可回於陰之中,而無如其陽一出而不返也。陰根於陽,見陽之出而不留,亦且隨之俱出,罄其腎中之精,盡化為汗而大泄,試思心中之液幾何,竟能發如雨之汗乎?明是腎之汗而非心之汗也。汗既是腎而非心,則亡亦是陰而非陽矣。

然則聽其亡陰而死乎,尚有救死之法在。方用救亡生陰丹

人參(二兩),熟地(四兩),山茱萸(二兩),北五味(五錢),茯神(一兩),白芍(一兩),水煎服。

此方熟地、山萸、五味子均是填精補水之味,茯神安其心,白芍收其魂,人參回其陽,此人之所知也。陰已外亡,非填其精髓,何以灌注涸竭之陰;陽已外亡,非補其關元,何以招其散失之陽。山茱、五味補陰之中,仍是收斂之劑,陰得補而水生,則腎中有本;汗得補而液轉,則心內無傷。又得茯神以安之,白芍以收之,則陽回陰返,自有神捷之機也。

此症用人參青蒿湯亦神。

人參(二兩),生地,麥冬(各一兩),青蒿(五錢),北五味子(一錢),水煎服。汗止即生,否則無救。

中暑熱極,妄見妄言,宛如見鬼,然人又安靜不生煩躁,口不甚渴,此是寒極相戰,寒引神出,有似於狂,而非熱極發狂也。夫中暑明是熱症,何以熱能變寒而有似狂之症也?蓋其人陰氣素虛,陽氣又復不旺,暑熱之邪乘其陰陽兩衰,由肺以入心。而心氣不足,神即時越出以遁於腎,而腎中陰寒之氣上升,則暑自出於心之外,流連於肺經之內矣。暑邪既已退出於心外,而心君尚恐暑邪之來侵,乃依其肝木之母以安神。

心神入於肝則肝魂不寧,乃游出於軀殼之外,因而妄見鬼神,而妄言詭異也。魂既外遊,而神居魂室,反得享其寧靜之福。況肝木原無火旺,而腎中陰寒之氣,相逼心君,正藉以杜暑邪之侵,且恃之無恐,何生煩躁乎?惟是肺氣獨受暑邪,火刑金而作渴,然腎見肺母之被刑,乃陰寒之氣直衝而上以救肺,故口雖渴而不甚也。然則治法奈何?散肺中之暑邪,補脾胃之土氣;土氣一旺而肺氣亦旺矣。

肺旺可以敵邪,又得散邪之藥,自然暑氣難留,暑散而魂歸神返,必至之勢也。方用護金湯

麥冬(一兩),人參(三錢),百合(五錢),茯苓(三錢),紫菀(一錢),香薷(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二劑即愈。

此方但補肺脾胃之氣,不去救心以益寒,不去助腎以瀉火,不去補肝以逐神,而魂自歸肝,神自返心者,以邪有所制,何必逐邪之太甚,正未大虛,何必補正之太多。不可因邪居於上而下治,正輕於下而重治也。

此症用人參麥冬湯亦妙。

人參(二兩),麥冬(三兩),水煎服。

中暑熱,吐血傾盆,純是紫黑之色,氣喘作脹,不能臥倒,口渴飲水,又復不快,人以為暑熱之極而動血也,誰知是腎熱之極而嘔血乎。夫明是中暑以動吐血,反屬之腎熱者?蓋暑火以引動腎火也。夫腎中之火,龍雷之火也。龍雷原伏於地,夏月則地下甚寒,龍雷不能下藏而多上泄,其怒氣所激,而成霹靂之猛,火光劃天,大雨如注,往往然也。人身亦有龍雷之火,下伏於腎,其氣每與天之龍雷相應。

暑氣者,亦天之龍雷火也。暑熱之極,而龍雷乃從地出,非同氣相引之明驗乎。人身龍雷之火不動,則暑氣不能相引。苟腎水原虧,腎火先躍躍欲動,一遇天之龍火,同氣相感,安得不勃然振興哉。既已勃然振興,而兩火相激,其勢更烈,乃直衝而上,挾胃中所有之血而大吐矣。

胃血宜紅,而色變紫黑者,正顯其龍雷之氣也。凡龍雷所劈之處,樹木必變紫黑之色,所過臟腑何獨不然。其所過之胃氣,必然大傷,氣傷則逆,氣逆則喘。胃氣既傷,何能遽生新血以養胃乎,此胸脅之所以作脹也。胃為腎之關門,關門不閉,夜無開闔之權,安能臥哉。血吐則液干,液干則口渴,內水不足,必索外水以救焚,乃飲之水而不快,以龍雷之火乃陰火而非陽火也。治法宜大補其腎中之水,以制龍雷之火,不可大瀉其龍雷之火,以傷其胃中之氣也。

方用沛霖膏

玄參(二兩),人參(一兩),生地(二兩),麥冬(二兩),牛膝(五錢),荊芥(炒黑,三錢),水煎服。一劑血止,二劑喘脹消,三劑口亦不渴,四劑全愈。愈後仍服六味地黃丸可也。

此方大補腎水,水足而龍雷之火自歸於腎之宅。火既安於腎宅,血自止於胃關,何必用黃柏、知母以瀉火,用香薷、藿香以散暑哉。況瀉火而火愈熾,必至傷損夫胃土,散暑而暑難退,必至消耗夫肺金,勢必血不可止,火不可滅,而死矣。

此症用丹蒿湯亦神。

丹皮(三兩),荊芥(三錢),青蒿(一兩),水煎服。

中暑熱之氣,兩足冰冷,上身火熱,煩躁不安,飲水則吐,人以為下寒上熱之症,乃暑氣之阻隔陰陽也,誰知是暑散而腎火不能下歸之故乎。人身龍雷之火,因暑氣相感,乃奔騰而上。世醫不知治法,徒瀉其暑熱之氣,不知引火歸源,於是暑熱已散,龍雷之火下不可歸,乃留於上焦而作熱矣。火既盡升於上焦,則下焦無火,安得不兩足如冰耶。

火在上而寒在下,兩相攻擊,中焦之地排難解紛,兩不相合,煩躁不安,有自來也。上熱熏肺,口必渴也。飲水止可救上焦之熱,及至中焦已非所宜。況下焦純寒,冷水正其所惡,欲不吐得乎。治法不可治暑,而並不可瀉火,不特不可瀉火,必須補火。蓋龍雷之火,虛火也。

實火可瀉,虛火宜補。然而補火之中,仍須補水以濟之,補水者,補腎中之真水也。真火非真水不歸,真火得真水以相合,則下藏腎中,不至有再升之患也。方用八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山藥(五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肉桂(一錢),附子(一分),水煎,探冷飲之。一劑兩足溫矣,再劑上身之火熱盡散,中焦之煩躁亦安,且不思飲水矣。

六味地黃湯補水之神藥,桂、附引火之神丹,水火既濟,何至陰陽之反背乎。

此症用還腎湯亦效。

熟地(三兩),甘草(一錢),肉桂(五分),牛膝(五錢),水煎服。

人有夏日自汗,兩足逆冷至膝下,腹脹滿,不省人事,人以為陽微之厥也。誰知是傷暑而濕氣不解乎。夫濕從下受,濕感於人身,未有不先從下而上,故所發之病,亦必先見於下。濕病得汗,則濕邪可從汗而解矣。何自汗而濕仍不解耶?蓋濕病而又感暑氣,自汗止可解暑,而不能解濕,以暑熱浮於上身,而濕邪中於下身,汗解於陽分,而不解於陰分耳。治法利小便以解濕,逐熱邪以解暑,則上下之氣通,而濕與暑盡散矣。

方用解利湯

石膏(二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半夏(一錢),白朮(三錢),豬苓(一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肉桂(一分),水煎服。連服十劑全愈。

此方乃五苓散白虎湯之合方也。濕因暑病不祛暑,則濕不易消,故用白虎湯於五苓散中,解暑利濕而兼用之也。

此症用清暑定逆湯亦佳。

白朮,山藥,薏仁(各五錢),肉桂(三分),香薷(一錢),陳皮(三分),人參(二錢),茯苓(三錢),水煎服。

人有冬時寒令,偶開笥箱以取綿衣,覺有一裹熱氣衝鼻,須臾煩渴嘔吐,洒洒惡寒,翕翕發熱,惡食喜水,大便欲去不去,人皆以為中惡也,誰知是傷暑之病乎。夫冬月有何暑氣之侵人,謂之傷暑?不知氣虛之人,遇邪即感,不必值酷熱炎氛,奔走烈日之中,而始能傷暑也。或坐於高堂,或眠於靜室,避暑而反得暑者正比比也。

是暑氣之侵人每不在熱,而在寒,衣裳被褥曬之,盛暑夾熱收藏於笥箱之內,其暑氣未發,一旦開泄,氣盛之人自不能幹,倘體虛氣弱,偶爾感觸,正易中傷,及至中傷而暑氣必發矣。況冬時人身外寒內熱,以熱投熱,病發必速,故聞其氣而即病也。治法不可以傷寒法治之,當舍時從症,仍治其暑氣而各症自消。

方用香薷飲加減治之。

人參(三錢),白朮(三錢),茯苓(二錢),香薷(二錢),黃連(五分),甘草(三分),陳皮(五分),扁豆(二錢),厚朴(五分),水煎服。一劑而愈,不必再劑。

若執冬令無傷暑之症,拘香薷非治寒之方,不固泥乎甚矣。醫道之宜通變,而治病之貴審問也。

此症用補氣化暑丹亦效。

人參(二錢),茯苓,白朮,麥冬(各三錢),香薷(一錢),砂仁(一粒),陳皮,炮姜,神麯(各三分),水煎服。一劑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