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4)

1. 冷證

白話文:

去麻黃五積散方

組成:

  • 肉桂(去皮)
  • 石膏(生)
  • 甘草(炙)
  • 連翹(去心)
  • 茯苓
  • 佩蘭
  • 紫蘇
  • 前胡
  • 桑白皮
  • 款冬花

功效:

祛除麻黃引起的不良反應,如發熱、口乾、煩躁等。

炒過,名和氣飲。治脾胃宿冷,腹內切痛,或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泄瀉黃白色不止。或肝經受寒,面色青慘,厥而泄利。生薑三片,鹽梅一個,紅棗二枚同煎,大效。(方見傷寒陰證類。)

白話文:

炒過,湯品名叫和氣飲。治療脾胃積冷,腹中疼痛,或因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導致腹瀉黃白色不止。或因肝經受寒,面色青黑,手足冰冷,並伴有腹瀉。用生薑三片,鹽梅一顆,紅棗二枚一同煎服,效果顯著。(詳細藥方請參閱《傷寒陰證類》。)

豆附丸

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內受風冷,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痛腸鳴,手足逆冷,服諸藥不效者,此藥主之。

白話文:

豆付丸

用於治療男女腸胃虛弱,內受風寒,不能消化食物,導致腹瀉不止。腹痛腸鳴,手腳冰冷,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此藥為其首選。

肉豆蔻(炮,四兩),木香(二兩,不見火),白茯苓(四兩),乾薑(炮,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二兩),丁香(一兩,不見火)

白話文:

肉豆蔻(用火稍微烤過,四兩),木香(二兩,不經過火烤),白茯苓(四兩),乾薑(用火烤過,四兩),附子(用火烤過,去皮去臍),肉桂(去掉粗皮,二兩),丁香(一兩,不經過火烤)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吞下,粥飲亦可,空心,食前服。

姜附湯

白話文:

薑附湯

以薑汁糊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吞服,也可以用稀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治下泄如水,或青或白,臍腹痛,手足冷,脈細欲絕,漸漸短氣。由陽氣暴絕,為陰所迫,則注下不止。陽復則生,不復則死。又不止,灸氣海百壯。傷寒虛證鶩溏亦效。(方見中寒類。)

白話文:

治療拉肚子以水一樣稀,有時候是青色,有時候是白色,肚臍和腹部疼痛,手腳冰冷,脈細到快要感覺不到,漸漸呼吸困難。這是因為陽氣急速消散,受到陰氣壓制,所以大便不斷流瀉不止。陽氣恢復正常就會活命,陽氣不恢復就會死亡。如果還是不斷拉肚子,就灸氣海穴一百壯。傷寒導致虛脫的泄瀉也會有效。(方劑見中寒類。)

大已寒丸

治沉寒痼冷,臟腑虛憊,心腹㽲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久痢休息。

白話文:

用於治療嚴重寒氣、長期虛冷、臟腑虛弱、心腹持續疼痛、兩脅肋下脹滿。腹瀉且腸鳴、不由自主排泄大小便、長時間腹瀉、休息後症狀仍未改善。

蓽茇,肉桂(各四兩),乾薑(炮),高良薑(各六兩)

白話文:

蓽茇四兩、肉桂四兩、乾薑(炮製)六兩、高良薑六兩

上為末,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加味四柱散

治臟腑虛怯,本氣衰弱,脾胃不快,不進飲食,時加泄利,晝夜不息。

白話文:

製作麵糊丸,顆粒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用於治療臟腑虛弱,元氣衰弱,脾胃功能不佳,食慾不振,時常腹瀉,晝夜不停。

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木香(濕紙包,煨過),訶子(濕紙包,炮,取皮用。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去掉鬚根),白茯苓(去除外皮),附子(經炮製,去掉外皮和臍部,各一兩),木香(用濕紙包好,煨熟),訶子(用濕紙包好,炮製後,只取果皮。各半兩)

銼散。每服二錢,姜二片,棗一枚,煎至六分服。

加味三建湯

治洞泄不止。

白話文:

加減三建湯

治療大便潰爛不止。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 2 錢藥粉,加 2 片生薑,1 顆紅棗,煎煮至剩六分之一的量服用。

大川烏,綿附,天雄(三味並炮,鹽水浸,去皮臍),木香,肉豆蔻(煨裂),訶子(去核。各一兩)

白話文:

  • 大川烏:一種生長在山區的烏頭,具有溫熱、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 綿附:又稱附子,是一種生長在山區的植物,具有溫熱、祛風濕、鎮痛的作用。

  • 天雄:是一種生長在山區的植物,具有溫熱、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 木香:一種生長在山區的植物,具有溫熱、行氣、止痛的作用。

  • 肉豆蔻: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植物,具有溫熱、行氣、止痛的作用。

  • 訶子:一種生長在熱帶地區的植物,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的作用。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十片,紅棗二枚,鹽梅一個,陳米一撮同煎,空腹熱服。未效,仍服來復丹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錢,生薑十片、紅棗二枚、鹽梅一個、陳米一撮,一起煎煮。空腹時熱服。若無效,仍服用來復丹。

來復丹

治同上。(方見痼冷類。)

茱萸斷下丸

治臟寒腹痛,泄瀉不止。

白話文:

來復丹

治療方法同上。(詳見頑固性寒冷症的分類。)

茱萸斷下丸

治療臟器寒冷引起的腹痛,以及不斷腹瀉。

艾葉(炒),赤石脂,川薑(各半兩),吳茱萸(炒,二兩半),縮砂仁,肉豆蔻,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分)

白話文:

  • 艾葉(炒):將艾葉炒至微焦。

  • 赤石脂:一種中藥材,具有止血、收斂的作用。

  • 川薑(各半兩):將川薑切片,取半兩的量。

  • 吳茱萸(炒,二兩半):將吳茱萸炒至微焦,取二兩半的量。

  • 縮砂仁: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止嘔的作用。

  • 肉豆蔻: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止瀉的作用。

  • 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分):將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取一分量的量。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豬臟丸

治臟寒泄瀉,不進飲食,氣體倦怠。

吳茱萸(淨去枝梗,不以多少,用水浸透)

白話文:

末,麵糊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進食前以米湯送服。

豬臟丸

治療因臟腑受寒導致的腹瀉,食慾不振,精神疲倦。

用藥:

吳茱萸(去除枝梗,不拘多少,用清水浸泡透徹)

上用豶豬臟頭一截,去脂膜淨洗,將茱萸入臟內,兩頭扎定,慢火煮令極爛。用甑蒸熟尤好。將二味於臼內杵千下,令極細,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用豬臟器中的頭一截,去除脂肪膜並清洗乾淨,將茱萸放入臟器內,兩端扎緊,用慢火煮至極爛。用甑蒸熟效果更好。將這兩種東西在臼中搗一千下,使其非常細膩,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白話文:

豬肚丸

組成:

  • 豬肚(洗淨,去膜)半個
  • 旱蓮草(洗淨,切碎)一兩
  • 淮山藥(洗淨,蒸熟,搗爛)一兩
  • 蓮子(去心,蒸熟)二十顆
  • 白扁豆(洗淨)一兩
  • 山楂肉(去核)三錢
  • 生薑(洗淨,切片)三片
  • 鹽適量
  • 米粉適量

製法:

將豬肚切成小方塊,與旱蓮草、淮山藥、蓮子、白扁豆、山楂肉、生薑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豬肚軟爛。撈出豬肚,用紗布包好,榨出汁液。將汁液倒回鍋中,加鹽調味,加入米粉攪拌,煮至稠狀。將豬肚切碎,與丸料混合,捏成丸子。

用法:

每晚臨睡前服用,每次 10-15 丸。

功效:

健脾益胃,補氣固津,理氣止嘔。

適用症狀:

脾胃虛弱,嘔吐不止,氣短乏力,口乾舌燥。

治臟寒泄瀉,先用製成厚朴、附子二味,生薑、棗子煎服,空心,仍服此豬肚丸。

白話文:

治療臟寒引起的腹瀉,首先使用製過的厚朴、附子這兩種藥材,加上生薑、棗子一起煎煮服用,空腹時服用,接著服用豬肚丸。

川烏(炮),附子(炮。各二兩),乾薑(炮),白朮,厚朴(各一兩半),良薑(炒),肉豆蔻(煨)蓽茇,禹餘糧(火煅醋淬),縮砂仁,丁香,桂心(各一兩)

白話文:

川烏(經過炮製),附子(經過炮製,各二兩),乾薑(經過炮製),白朮,厚朴(各一兩半),良薑(經過炒製),肉豆蔻(經過煨製),蓽茇,禹餘糧(經過火煅並用醋淬火),縮砂仁,丁香,桂心(各一兩)。

上為末,用豶豬肚一雙淨洗,以川椒一兩去目,茴香一兩,大面二兩,入豬肚內,用線縫定,酒、醋煮爛,取出川椒、茴香、大麴焙乾為末,均和前藥,以豬肚杵和得所,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白話文:

將配藥搗成粉末。用兩隻豬肚洗淨,在豬肚裡放入川椒一兩(去除果核)、茴香一兩、大麴曲二兩,並將豬肚縫合。加入酒和醋煮爛,取出川椒、茴香、大麴曲,烘乾後研磨成粉末。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用豬肚搗碎混合至融合,最後做出梧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以米飲送服。

椒艾丸

治臟腑虛寒,泄痢不止。

白話文:

治療臟腑虛寒,腹瀉不止。

烏梅(去核,二兩半,醋浸布裹蒸),揉成無滓艾(一兩半),川椒(炒,去目),乾薑,赤石脂黑附(炮製。各一兩)

白話文:

烏梅(去除果核,二兩半,以醋浸泡,用布包起來蒸煮),搓揉成沒有渣滓的艾絨(一兩半),川椒(炒過,去除果核),乾薑、赤石脂、黑附(都經過炮製,各一兩)。

上除烏梅外,同為末,將蒸過烏梅肉研勻,更入熟棗肉、蜜少許,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茱萸湯

治脾泄。多老人腎虛,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取淨,不以多少)

上用白水煮,去滓,入鹽少許,通口服。蓋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腸自固。余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

大理中丸

治大便虛滑不禁。每一丸,用平胃散一貼煎化服,便止。加鹽梅同煎尤妙。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指頭大。

六君子湯

治臟腑虛怯,心腹脹滿,嘔噦不食,腸鳴泄瀉。

人參,甘草,白茯苓,白朮,肉豆蔻(濕紙裹煨熟,銼碎,以厚紙盛,壓去油),訶子(煨,去核。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服。或為末,熱鹽湯調服亦可。

養正丹

治久冷泄瀉,及休息痢疾。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吞下。多服收功。(方見痼冷類。)

白話文:

茱萸湯

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腹瀉。多見於腎虛的老人,稱之為「水土同化」。

吳茱萸(取乾淨的,不限數量)

將吳茱萸用清水煮沸,過濾渣滓,加入少量鹽,常口服。因為吳茱萸可以溫暖膀胱,使尿道暢通,腸道就會自然強健。其他藥材雖然溫熱,但不能分離清濁之氣。

大理中丸

治療大便溏洩不止。每丸用一帖平胃散煎化服用,即可止瀉。加鹽梅同煎效果更佳。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如手指頭般大小的丸劑。

六君子湯

治療臟腑虛弱、心腹脹滿、嘔吐呃逆、腸鳴腹瀉。

人參、甘草、白茯苓、白朮、肉豆蔻(用濕紙包裹煨熟,切碎,用厚紙盛裝,壓出油),訶子(煨製,去核。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或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服用。或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熱鹽湯調服也可以。

養正丹

治療長期的寒性腹瀉,以及久痢溏洩。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長期服用效果更佳。(詳細方劑請參閱痼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