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2)

1. 八味丸

治腎虛嗜欲過度,外挾寒邪,發為癰腫,不可施以涼劑,宜服。(方見大方科虛損類。)

白話文:

ERROR

2. 加味十奇散

治同上。兼用蔥白橘葉椒葉豬蹄湯淋洗,仍貼金絲膏。(方並見前。)

白話文:

治療方法與以上相同。再加上用蔥白、橘葉、椒葉、豬蹄一起熬煮的湯汁淋洗患處,仍貼金絲膏。(詳細方法請參考上述內容。)

3. 桔梗湯

治男子婦人,咳而胸膈穩痛,兩腳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名肺癰,小便赤黃,大便多澀。實者先投參蘇飲四服,虛者先投小青龍湯四服,並用生薑、棗子煎,卻服此。(二方見大方科傷寒和解類及通治類。)

白話文:

治療男性和女性患有咳嗽,胸部和膈膜疼痛,雙腳腫脹,喉嚨乾澀,口乾,煩躁,口渴,有時會吐出帶有腥臭味的濁唾。稱為「肺癰」。小便發黃,大便乾燥。實證者先服用參蘇飲四劑,虛證者先服用小青龍湯四劑,再以生薑、大棗煎服,然後服用此方。(這兩種藥方分別記載於傷寒和解類及通治類的大方科。)

桔梗(去蘆),貝母(去心),大當歸(酒浸),栝蔞仁,枳殼(去穰,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粗皮。各一兩),百合(蒸,半兩),黃耆(一兩半),正地骨皮(去骨),知母杏仁,北五味子,甜葶藶(各半兩)

白話文:

桔梗(去掉桔梗蘆),貝母(去掉貝母心),大當歸(用酒浸泡),栝樓仁,枳殼(去掉枳殼穰,炒熟),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熟),甘草節,防己(去掉防己粗皮,各一兩),百合(蒸熟,半兩),黃耆(一兩半),正地骨皮(去掉骨),知母,杏仁,北五味子,甜葶藶(各半兩)。

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不以時溫服,咳不渴,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小便澀甚,加木通車前子煎。煩躁,加白茅根。咳而疼甚,加人參白芷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四錢,水一盞半,和五片生薑一起煮,不拘時間溫熱服用,若不口渴,就加百藥煎。若有發燒,再加黃芩。大便不通暢,則加少量的煨大黃。小便特別不通暢,就加木通、車前子一起煮。煩躁不安,則加白茅根。咳嗽並疼痛加劇,就再加人參、白芷。

4. 葶藶散

治肺癰,咳嗽氣急,臥睡不安,心胸脹滿。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馬勃一兩,研;川連、蟬蛻、杏仁、玄參各五錢,同研細末,以粥飲服。

繁體中文翻譯:

馬勃一兩,研磨成粉;川連子、蟬蛻、杏仁、玄參各五錢,一同研磨成細末,用米粥送服。

現代白話文:

用一兩馬勃研磨成粉,搭配五錢的川連子、蟬蛻、杏仁、玄參,同樣研磨成細末。將這些藥粉用米粥送服。適用於肺部感染,導致咳嗽氣喘、臥牀不安、胸悶腹脹的症狀。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赤色),百合(炒),白附子,北五味子(炒),甘草節,羅參,款冬花百藥煎(各一兩),大硃砂(五錢,入研),紫菀(去木,一兩)

白話文:

  • 甜葶藶(100公克,隔著紙乾炒至呈現紅色)

  • 百合(乾炒)

  • 白附子

  • 北五味子(乾炒)

  • 甘草節

  • 羅參

  • 款冬花百藥煎(各50公克)

  • 大硃砂(25公克,研磨成粉)

  • 紫菀(去除木本部分,50公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燈心湯調下。

白話文:

每服二錢,用燈心湯送服。

5. 牡丹散

治肺癰胸乳間皆痛,口吐膿血,氣作腥臭。

白話文:

原文:

肺癰胸乳間皆痛,口吐膿血,氣作腥臭。

白話文:

肺部生膿,胸部及乳房之間疼痛,口吐膿血,呼吸有腥臭味。

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黃芩赤芍藥,牡丹皮,生甘草(各等分)

白話文:

川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黃芩、赤芍藥、牡丹皮、生甘草(各等分)

川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黃芩、赤芍藥、牡丹皮、生甘草都是中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川升麻可以祛風通絡,苦梗可以清熱解毒,薏苡仁可以健脾祛濕,地榆可以清熱涼血,黃芩可以清熱解毒,赤芍藥可以活血化瘀,牡丹皮可以清熱涼血,生甘草可以益氣健脾。這些中藥材常被搭配使用,以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腹痛泄瀉、痢疾等疾病。

銼散。每一兩,水一升半,煎五合,溫溫日三服。

白話文:

上藥共研為散。每劑一兩,加水一升半,煎取五合,溫服,每日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