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倓

《楊氏家藏方》~ 卷第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4)

1. 丁香養氣湯

治一切氣。溫中、益胃、進食,除心腹諸痛,理嘔逆不止。

高良薑(四兩,炒),丁香,丁香皮,乾薑(炮),益智仁,縮砂仁赤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以上七味各二兩),甘草(炙,二兩半),青橘皮(去白),陳橘皮(去白),紅豆(以上三味各一兩)

白話文:

高良薑(120 克,炒製) 丁香、丁香皮、乾薑(炮製)、益智仁、縮砂仁、赤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以上七味各 60 克) 甘草(炙製,75 克) 青橘皮(去白色部分)、陳橘皮(去白色部分)、紅豆(以上三味各 30 克)

上件為細末,每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空心、食前。

2. 分氣湯

治氣注脅肋刺痛,服諸藥無效,經歲月不已者。

甘草(炙),乾薑(炮),熟乾地黃(洗焙),白茯苓(去皮),當歸(洗焙),細辛(去葉土),白芍藥,吳茱萸(湯洗七次,炒),肉桂(去粗皮。九味各三錢),山梔子仁(六枚)

白話文:

甘草(烤過的),乾薑(烤過的),熟乾地黃(洗過烘乾過的),白茯苓(去皮的),當歸(洗過烘乾過的),細辛(去葉子泥土的),白芍藥,吳茱萸(用湯洗七次,炒過的),肉桂(去粗皮的。以上九種藥材各三錢),山梔子仁(六枚)

上件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羊脂一小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前。

3. 不換金散

治一切氣。調陰陽,止吐利,療寒熱,截傷寒。

厚朴(去粗皮,四兩,薑汁浸一兩),陳橘皮(去白),甘草(炙),藿香葉(去土),蒼朮(米泔浸一宿,焙),半夏(湯洗七遍,焙乾為末,生薑汁搜和作餅子,炙令黃色),草果子仁(以上七味各二兩),人參(去蘆頭,一兩半)

白話文:

  • 厚朴:去掉粗糙的外皮,取 4 兩,用薑汁浸泡 1 兩。
  • 陳橘皮:去掉白色內膜。
  • 甘草:用火炙熱。
  • 藿香葉:去掉泥土。
  • 蒼朮:用米湯浸泡一晚,然後烘乾。
  • 半夏:用水洗 7 次,烘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成餅狀,烘烤至金黃色。
  • 草果子仁:以上 7 種藥材各取 2 兩。
  • 人參:去掉鬚根,取 1.5 兩。

上件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4. 白豆蔻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痞悶,氣不升降,痰逆噁心,不思飲食。

沉香(三分),縮砂仁(微炒),白豆蔻仁(微炒),乾生薑(以上三味各一兩),木香人參(去蘆頭),白朮,白茯苓(去皮),丁香(以上五味各半兩)

白話文:

沉香(3錢),縮砂仁(略微炒過),白豆蔻仁(略微炒過),乾燥生薑(以上三味各1兩),木香、人參(去掉根部),白朮、白茯苓(去除外皮),丁香(以上五味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生薑三片,煎至七分,熱服,或用鹽湯點亦得,食前。

5. 五辛寬膈湯

調順三焦,升降滯氣。治久寒積冷,心腹刺痛,脅肋脹滿,嘔吐噁心,噫醋吞酸,困倦減食。

丁香檀香胡椒(三味各半兩),桔梗(去蘆頭,二兩),乾薑(炮,三兩半),縮砂仁(二兩)甘草(炙,四兩),陳橘皮(去白,半兩)

白話文:

丁香、檀香、胡椒(三種各半兩) 桔梗(去除根莖,兩兩) 乾薑(經炮製,三兩半) 縮砂仁(兩兩) 甘草(經炙製,四兩) 陳橘皮(去除白膜,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6. 雙棗湯

治脾胃不和,胸膈不快,飲食停滯,氣不升降,腹脅脹痛,嘔逆噁心,並宜服之。

香附子(去毛,八兩),青橘皮(去白,炒令黃,六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香附子(去除毛髮,使用八兩) 青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炒至變成黃色,使用六兩) 甘草(炒過的,使用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二枚,水一盞,煎至七分,或入鹽湯點亦得,食前。

7. 丁紅丸

治停滯不消,胸膈痞滿,心腹疼痛,嘔逆咽酸。常服磨積破塊,消酒食毒。

丁香木香五靈脂(去砂石),京三稜(煨),蓬莪朮(炮),茴香(以上六味各半兩),乾漆(三分,炒煙出),胡椒(四錢),檳榔(二枚),青橘皮(去穰,一兩),陳橘皮(去白,一兩),巴豆(春夏四十二粒,秋冬各一百粒。去殼,將二橘皮同巴豆一處炒,令巴豆黑色,不用巴豆,只用橘皮)

白話文:

丁香、木香、五靈脂(去除雜質)、京三稜(煨過)、蓬莪朮(炮製過)、茴香(以上六味各 2 兩),乾漆(3 分,炒出煙),胡椒(4 錢),檳榔(2 枚),青橘皮(去除果肉,1 兩),陳橘皮(去除白色的部分,1 兩),巴豆(春夏:42 粒;秋冬:100 粒。去除外殼與兩片橘皮一同炒,把巴豆炒至變黑後取出,只使用橘皮)

上件為細末,用硇砂二錢,酒浸去砂石,入醋一盞,面一兩,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麝香為衣。每服二丸至三丸,生薑湯或溫酒送下,食後。

白話文:

上一個配方比較細緻,用硇砂(硃砂)二錢,浸泡在酒中去除雜質,然後加入一碗醋,一兩麵粉,煮成糊狀,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劑,用硃砂和麝香作為外層。每次服用二至三丸,用生薑湯或溫酒送服,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