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三十一 (4)

1. 癰疽發背作寒熱

論曰癰疽發背,病為急切,然五臟腧皆在背,發於何部,宜精詳之,其作也邪毒內鼓,寒熱交攻,氣血壅滯,陰陽相干,故令人身熱而惡寒也,當以療癰疽之法治之。

白話文:

古書上說:癰疽發作於背部,病情危急,但是五臟的穴位都在背部,發生在什麼部位,應該仔細辨別。它的形成是邪毒在內部鼓動,寒熱交替侵襲,氣血瘀滯,陰陽相交錯,所以使人感到身體發熱卻又怕冷,應該用治療癰疽的方法來治療。

治癰疽發背,時作寒熱,疼痛不食。解毒地黃丸

乾地黃(焙二兩),黃耆(銼),栝蔞根,黃芩(去黑心),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桑螵蛸(十五枚銼炒),大黃(銼炒),人參梔子仁,肉蓯蓉(焙),前胡(去蘆頭),升麻,芍藥,知母(焙),王不留行(各一兩),遠志(去心),敗醬,地脈草(各半兩),干棗(一十五枚湯浸去皮核以蜜一升和蒸成膏

白話文:

生乾地黃(焙兩) 黃耆(銼) 栝蔞根 黃琴(去黑心)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桑螵蛸(十五枚銼炒) 大黃(銼炒) 人參 梔子仁 肉蓯蓉(焙) 前胡(去蘆頭) 升麻 芍藥 知母(焙) 王不留行(各一兩) 遠志(去心) 敗醬 地脈草(各半兩) 幹棗(一十五枚湯浸去皮核以蜜一升和蒸成膏)

上述的成分與現代的中醫藥一直,都是以天然植物成分,研發、改良而成。

上一十九味,搗羅十八味為末,入棗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日晚再服。

白話文:

上述十九味,搗碎十八味為末,加棗膏和成丸藥,如梧桐子般大,每次服用30丸,逐漸增加到50丸,空腹時服用,早晚各一次。

治癰腫初結,頭痛寒熱氣急。木香湯

木香,藿香葉沉香,薰陸香,丁香(各一兩)

白話文:

木香、藿香葉、沉香、薰陸香、丁香(各50克)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取滓敷腫上,日二。

治癰疽始作便敗壞,發寒熱疼痛。羊髓膏

羊髓甘草(銼搗各二兩),胡粉(研),大黃(銼搗各一兩),豬脂(半斤)

白話文:

  • 羊髓:性質甘,有滋補益精、養血生血的作用

  • 甘草(切碎研磨,各二兩):性質甘,有補益脾氣、益氣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

  • 胡粉(研磨):性質辛,有清熱解毒、解熱鎮靜的功效

  • 大黃(切碎研磨,各一兩):性質苦寒,有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

  • 豬脂(半斤):性質甘,有滋補養顏、潤燥明目的功效

上五味,先熬脂髓令沸,下甘草大黃,煎候甘草黑色,綿濾去滓,入胡粉,以柳篦攪勻,瓷合盛,每日三五度塗敷瘡上,以瘥為度。

白話文:

依次加入五味藥,先熬製油脂精華直至沸騰,再加入甘草和大黃,煎煮直至甘草變成黑色,使用棉布過濾渣滓,加入滑石粉,用柳木篦子攪拌均勻,放入瓷盒儲存。每天三次或五次塗敷於瘡口上,直到痊癒為止。

治發背癰疽,一切瘡腫乳癰,口乾腳冷,發作寒熱,頭痛嘔噦不下食。葛根湯

白話文:

治療背部發炎、膿腫,所有瘡腫化膿性乳腺炎,口乾腳冷,病發時寒熱交替,頭痛嘔吐噁心不吃飯。葛根湯方:

葛根(銼),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犀角(鎊半兩),葳蕤,薺苨,芍藥,甘草(炙銼),蘆根(銼各三分),石膏(一兩半)

白話文:

葛根(切碎),麥門冬(去掉中心並烤過,各一兩),犀牛角(研磨至半兩),葳蕤、薺苨、芍藥、甘草(烤過並切碎),蘆根(切碎,各三分),石膏(一兩半)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下竹瀝半合,紅雪一分,更煎三兩沸,去滓空心日晚溫服。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的九種藥物,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匙,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八分滿,再加入半合竹瀝和一分紅雪,繼續煎煮三到兩沸,去渣後,空腹,早晚各溫服一次。

治癰疽始作,堅硬皮色紫赤,惡寒壯熱,一二日未成膿者。升麻湯

升麻,連翹,大黃(銼炒),生地黃(切焙),木香(各一兩),白蘞玄參(各三分)

白話文:

升麻:具有升舉發散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症狀。

大黃(銼炒):具有瀉熱通便、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便祕、黃疸等症狀。

生地黃(切焙):具有滋陰涼血、養肝補腎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心煩失眠等症狀。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腹痛、腹瀉等症狀。

白蘞: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暑濕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狀。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症狀。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入芒硝末半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取利為度,未利再服。

白話文:

將這七種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二碗煎煮成一碗,加入半錢的芒硝末,除去藥渣後趁熱空腹服用,達利便的程度為宜,沒有達到再服一次。

治發背癰疽,一切瘡腫未穴時,攻刺疼痛,或發寒熱渴躁不食,解毒勻氣。犀角散

白話文:

治療背部癰疽、一切瘡腫未潰爛時,攻刺疼痛,或發熱、口渴、躁動不安、不思飲食,可解毒、調和氣血。

犀角散方:

  • 犀角(研磨成粉):3克
  • 蟬蛻(去翅足,研磨成粉):3克
  • 金銀花(乾燥花蕾):6克
  • 連翹(乾燥花蕾):6克
  • 馬勃(乾燥子囊體):6克
  • 穿山甲(乾燥鱗片,研磨成粉):6克
  • 牛蒡子(乾燥果實):6克
  • 辛夷花(乾燥花蕾):6克
  • 地黃(乾燥根):9克
  • 當歸(乾燥根):9克
  • 川芎(乾燥根):6克
  • 赤芍藥(乾燥根):6克
  • 柴胡(乾燥根):6克
  • 茯苓(乾燥菌核):6克
  • 白朮(乾燥根):6克
  • 甘草(乾燥根):3克

使用方法:

  1. 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研磨成細粉。

  2. 取適量藥粉,用溫水調勻,服用。

  3. 每日服用2-3次,連續服用7-10天。

犀角(鎊一分),人參,大黃(銼炒),栝蔞實(焙),甘草(炙銼各半兩),葛根(銼),赤茯苓(去黑皮),檳榔(銼),木香(各三分),芎藭(一兩)

白話文:

犀角(磨碎成一分),人參,大黃(切碎並炒),栝蔞果實(烘焙),甘草(烤焦碎裂成半兩),葛根(切碎),赤茯苓(去除黑皮),檳榔(切碎),木香(各三分),川芎(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晚間粥飲調下,以瘥為度。

治發背未成膿,身體寒熱。人參散

人參,當歸(焙),密陀僧(煅),沒藥(研),雄黃(研各半兩),丹砂(研一錢),栝蔞實(二枚去瓤取皮子生用)

白話文:

人參、當歸(烘焙過的)、密陀僧(煅燒過的)、沒藥(研磨過的)、雄黃(研磨過的,各半兩)、丹砂(研磨過的,一錢)、栝蔞果實(兩個,去除果瓤,取果皮,生用)。

上七味,搗研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用甘草煎湯放溫調下,日三。

治發背未潰,身體寒熱。黃柏散

黃柏,煙燻壁土(多年者各二兩)

上二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茅根煎湯調下,仍用生薑汁調藥敷之。

治發背作寒熱。車螯酒

車螯(紫色光厚者以黃泥固濟煅赤候冷為末取三錢匕),膩粉(一錢匕),甘草末(二錢匕)栝蔞實(一枚銼)

白話文:

車螯(外殼呈紫黑色,且有光澤的,用黃色的泥漿固濟,並煅燒至發紅,然後冷卻成粉末,取三錢匙)

膩粉(一錢匙)

甘草粉末(二錢匙)

栝樓果實(一枚,銼成碎末)

上四味,先將前三味和勻,次將栝蔞用酒二盞,煎至一盞,去滓調下前藥三錢匕,取下惡物瘥。

治發背未潰,身體寒熱。苦茄散

苦茄種,甘草(炙各一兩)

上二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甘草湯調下。

治熱毒癰腫血不散,初覺憎寒乾渴,四肢煩悶,能令速消。柴胡煎

柴胡(去苗一兩),知母(焙一兩),木通(一兩半),淡竹葉(一百片),瞿麥穗(一兩),連翹(一兩),防己(二兩),大黃(生二兩細銼),生麥門冬(汁三合湯成下),生藕汁(三合湯成下),甜硝(四兩湯成下)

白話文:

柴胡(除去根鬚一兩)、知母(焙製一兩)、木通(一兩半)、淡竹葉(一百片)、瞿麥穗(一兩)、連翹(一兩)、防己(二兩)、大黃(生二兩,切細)、生麥門冬(取汁三合,加入湯中)、生藕汁(取汁三合,加入湯中)、甜硝(四兩,加入湯中)

上一十一味,先將八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甜硝令散,次入麥門冬藕汁等,共分為八服,空腹兩服,以溏利為度,余藥食後緩緩服之。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先把八味藥材搗碎成麻子大小,加入三升水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加入芒硝,讓它溶解,然後加入麥門冬、藕汁等,共分成八次服用,空腹服用兩次,直到大便通暢為止,其餘藥物在飯後服用即可。

治癰疽發腦發背,腫焮寒熱疼痛。忍冬飲

忍冬嫩苗一握(葉尖圓蔓生莖葉皆有毛生田野籬落間多有之兩葉對生春夏新葉稍尖而色嫩綠柔薄秋冬即堅厚色深而圓得霜則葉卷而色紫經冬不凋四月開花極芬芳香數步初開色白則數日變黃每枝黃白相雜故一名金銀花花開曳蕊數莖如絲故一名老翁須一名金釵股冬間葉圓厚似薜荔故名大薜荔可移植庭檻間以備急花氣可愛似末利瑞香輩),甘草(半兩生銼)

白話文:

忍冬嫩苗一把(葉尖圓,莖蔓上長有毛。多生長在田野和籬笆之間,葉子兩片相對生長。春天和夏天時,新葉稍尖,顏色嫩綠,柔嫩。秋冬之際,葉子堅硬厚實,顏色深,並且是圓的。被霜凍過後,葉子捲曲,顏色變成紫色。整個冬天也不會凋謝。四月開花,花朵非常芬芳,香味可以飄散數步遠。花剛開始開時是白色的,然後幾天後變成黃色。每根莖上都有白色和黃色的花朵,所以又名金銀花。盛開時,花朵的花蕊伸出,數根莖就像絲線一樣,所以又名老翁須,或金釵股。冬天時,葉子圓潤厚實,和薜荔相似,所以又名大薜荔。可以移植到庭院和門檻之間,以便隨時取用。花朵香氣可愛,和末利、瑞香等花卉相似)。

甘草(半兩,生草切碎)

上二味,爛研忍冬同甘草,入酒一升半,沙瓶中塞口,煮兩食頃溫服,一日服盡,若倉卒求不獲,只用干葉為散,每服三方寸匕,甘草方寸匕,酒煮服之亦可,但不及生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