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藥治通義》~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藥滓再煮

陶隱居曰。凡建中腎瀝諸補湯。滓合兩劑。加水煮竭飲之。亦敵一劑新藥。貧人可當依此用。皆應先暴令燥。(本草黑字。)

按補湯或宜再煮。其他概不可用。李念莪本草通玄曰。藥滓再煮。殊非古法。味有厚薄。氣有輕重。若取二煎。其厚且重者。尚有功力。其輕且薄者。已無餘味。安在其君臣佐使之宜哉。考古方。唯金匱柴胡飲子。再合滓重煮。然舊說既疑非仲景方。乃足以確李氏之言矣。

2. 作丸散酒膏法

陶隱居曰。凡丸散藥。亦先切細暴燥。乃搗之。有各搗者。有合搗者。並隨方所言。其潤濕藥。如天門冬乾地黃輩。皆先切暴。獨搗令偏碎。更出細擘暴乾。若逢陰雨。亦以微火烘(火工切。)之。既燥。小停冷乃搗之。凡濕藥。燥皆大耗。當先增分兩。須得屑乃秤之為正。

其湯酒中。不須如此也。凡篩丸藥。用重密絹令細。於蜜丸易熟。若篩散草藥。用輕疏絹。於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藥。亦用細絹篩。令如丸者。凡篩丸散藥畢。皆更合於臼中。以杵搗之數百過。視其色理和同為佳也。凡漬藥酒。皆須細切。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

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暴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凡合膏。初以苦酒漬令淹浹。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晬(祖對切。)時者。周時也。從今旦至明且。亦有止一宿者。煮膏。當三上三下。以泄其熱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幣幣沸。

乃下之使沸靜。良久乃止。寧欲小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兩頭微焦黃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色為度。豬肪皆勿令經水。臘月者彌佳。絞膏。亦以新布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可酒煮飲之。可摩之膏。膏滓則宜以傅病止。此蓋欲兼盡其藥力故也。凡用蜜。皆先火煎。

掠去其沫。令色微黃。則丸經久不壞。掠之多少。隨蜜精粗。(本草黑字○按原文更載各藥修治。文繁。今不具錄。)

朱君輔曰。員藥法。蜜劑。每藥一斤。用蜜一斤。麵糊劑。每藥末一斤。用面四兩。米粉亦如之。(朱氏集驗方。)

陳月朋曰。散。研成細末也。宜旋制合。不堪久留。恐走泄氣味。服之無效爾。(本草蒙筌。)

徐思鶴曰。凡草藥燒灰為末。如華葉柏葉茅根薊根。十灰散之類。必燒焦枯。用器蓋覆。以存性。若如燒燃柴薪。煆成死灰。性亦不存而罔效矣。(古今醫統○按華葉。疑𦯸葉。)

李瀕湖曰。別有釀酒者。或以藥煮汁和飯。或以藥袋安置酒中。或煮物和飯同釀。皆隨方法。又有煮酒者。以生絹袋藥。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本草綱目。)

按吳茭山活人心統曰。修合丸藥。務在制度如法。一不如法。則用不效。譬如造酒。得法則味香甜。飲之能生精養血。快情忘憂。造不如法。則酒味苦酸。飲之則敗胃生痰。非惟無益。而反有害。此篤論也。然諸修合劑。皆同此理。不翅丸藥矣。

3. 服藥節度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本草白字○按此引經文。猶是前卷七情之例。)

葛仙翁曰。按中黃子服食節度曰。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生之藥。以食後服之。吾以咨鄭君。何以如此也。鄭君言。易知耳。欲以藥攻病。既宜及未食內虛。令毒勢易行。若以食後服之。則藥攻谷。而力盡矣。若欲養生。而以食前服。藥力未行。而谷驅之以下。不得除上作益也。(醫心方。引抱朴子。)

按素問。有為後飯之文。(出腹中論。病能論。次注曰。飯後藥先。謂之後飯。)仲景有先食服之語。(出桃核承氣湯烏梅丸赤石脂丸赤丸。己椒藶黃丸。茵陳五苓散方後。又桂枝茯苓丸。每日食前服一丸。)並未有食後服之法。蓋抱朴子。與經相協。平旦服。出十棗湯

空腹服。出薯蕷丸。亦並非四肢血脈之治。晝三夜二之類。仲景之意。不過使藥氣接續耳。要之。本草之言。宜附之別論。汪訒庵醫方集解。嘗有疑辭。語意欠穩。仍不登載。(利湯欲早。宜考後款。)

又按盧紹庵一萬社草。馮楚瞻錦囊秘錄。說食前食後之分。稍有可取。仍附之。盧曰。病在上。頻而少。食後服。病在下。頓而多。食前服。(此宗東垣。宜參次款。)頻而少者。分數口徐徐吞嚥。急則速過病所。頓而多者。引滿一吸而盡。緩則不及攻病。食後腹飽。留戀於上。

食前腹飢。迅達於下。病在中宮。不飢不飽。不疾不徐。此古法服。藥緩急先後次序。愚謂食前服者。須當緩行幾步。體若困憊。扶坐良久。令人摩揉胸腹。食後服者。不可遽然行走。身雖矍鑠。亦宜伏枕片時。屏息假寐。又於漏下五鼓服藥。宿食消融。腸胃空虛。藥易運行。

尤為有益。馮曰。調理脾氣者。宜食遠而徐徐服之。藥後勿就進食。調理腎元者。宜食前而頓服多服之。藥後便可進食。若血食美味更佳。蓋助精血。發生尤捷耳。